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环境危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友收集 点击数: 148 更新时间:2005-5-22 【字体:小 大】 一、全球的环境危机 人类从游牧转到农耕以来,地球的环境就不断遭到破坏。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不断兴起及连绵不断的战争,环境的破 坏逐渐加剧。工业革命后,环境破坏愈演愈烈。今天的地球,已是百孔千疮,如不及早悬崖勒马,在 100 年内,人类可能将面 临无法生存的悲惨局面。 目前,酸雨已经成为工业化世界最棘手的问题。雅典的历史遗迹,在过去 25 年中,被酸雨侵蚀造成的损失,超过以往 24 00 年的总和。瑞典 9 万个湖泊中,几乎 14 被酸化;其中有 4000 个湖泊,鱼类无法生存。美国东部数以千计的湖泊中,至 少有 10已酸化到无法养鱼的程度。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中部的针叶树,43由于酸雨侵害干枯死亡。 空气污染,不但损害人体健康,也损害建筑物。1988 年,墨西哥首都有 312 日的空气质量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98 9 年 1 月,该市不得不对全体学童放假 1 个月。 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工业革命开始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 280ppm,1959 年 为 316ppm,两个世纪增加了 13;19591998 年,二氧化碳为 367ppm,39 年中又增加了 17。如果地球温度上升的速度继 续下去,那么,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温度将增加摄氏 14 度,海平面平均上升 17100 厘米,这将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导 致飓风、洪水、旱灾等畸形气候。占全球人口 50以上的沿海居民,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8000 年前,还没有大规模垦荒时,全球森林覆盖面积为 60 亿公顷,大约占全球地表面积的 40;目前,森林覆盖面积只 剩下 36 亿公顷,每年砍伐林木的面积至少为 1400 万公顷,仅 1997、1998 两年,在亚马逊河流域,就毁林 520 万公顷(包括草 原);同样在这两年,印尼大约毁林 200 万公顷。 开荒毁林、不良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城市的兴建,都导致土地退化。目前,全球土地有 11即 12 亿公顷,已经遭受不 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最严重的是亚洲和非洲。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不当的农耕和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土地沙漠化。在次撒哈拉非洲、地中海非洲、中东、西 亚、南亚、美国西部、南美和墨西哥部分地区,沙漠化进程不断加速。联合国估计,全球 33 亿公顷的牧地和耕地已经不同程 度地沙漠化,到 2000 年,大约有 12 亿人生活在沙漠化的威胁中。 大规模毁林也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造成一些物种的消失。专家警告,如果毁林规模按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那么,在今 后 100 年中,50的物种就会完全消失。多样化的物种是宝贵的资源。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后果,不少人还缺乏足够的认 识。据科学家估计,物种多样性,在药物制造和农作物育种方面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大约为 400 亿美元;美国制造的药品中 ,大约 25来自各种野生植物。难怪科学家将物种消失称为“基因冲刷”,其严重性和土壤流失相同。 淡水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严重问题。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大约只有全球水资源总量的 05,而淡水消耗量 每年以 48的速度增加,比人口增长率还要大得多。这样贫乏的水资源,长期以来,还遭受不断地破坏。 由于谷物灌溉面积的扩大,导致地下水超标使用。美国巨大的 Ogallala 地下蓄水层,因超标使用导致水位每年下降 1 米, 有朝一日,将面临枯竭。 淡水污染不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也发生在发达国家。印度所有河流,几乎都成为城乡居民的“垃圾箱”,以致全印度 70 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美国湖泊中大约有 60受化肥等污染;瑞士的日内瓦湖被化肥、农药污染,导致鱼类死亡。 人迹罕见的南北极,似乎应该没有遭到破坏,其实不然。长期以来,俄国在西伯利亚大肆捕杀野狼,17 世纪 50 年代,俄 国全国税收的 13 来自西伯利亚的狼皮。大规模捕杀野狼,造成环境的巨大损害。 近年来,北冰洋的严重环境问题是石油污染。1989 年 3 月 24 日,一艘巨型油轮在阿拉斯加海域泄漏了 36 万吨原油, 污染了周围 2000 公里的海域,造成无数海鸟、海獭等动物死亡。 南极地区在 20 世纪初叶就开始大规模捕鲸,英属 SouthGeorgia 岛成为捕鲸业中心。在 19301931 年夏季,捕杀了 29 万 多只冬鲸,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后果,至今还无法确切估计。 总之,今天的地球,几乎已经找不到一处未被破坏和污染的净土。 二、农业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保护和美化环境 破坏环境,工业是祸首,但是,农业也难辞其咎。 有史以来,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一谷物经济;另一种是商业营 利性的农业一综合企业(agribusiness)。 农业一综合企业,高度依赖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不但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也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源污 染、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等恶果。 小农一谷物经济,基本上是种植谷物维生,在人口不断增加时,不得不毁林、毁草,扩大耕地,也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菲律宾的国土一半以上是山地陡坡,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不得不毁林开荒,导致土壤流失、产量下降,为了满足需 求又不得不再毁林开荒,形成“毁林一开荒一冲刷一毁林” 的恶性循环。 4000 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流域,原是极其富庶的农业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不幸的是,经过许多世纪小农一 谷物经济的经营,土地被过度和不当的开发,加上灌溉技术的缺失,该地区现已沦为沙漠,文明成果尽毁。古往今来,都不难 发现小农一谷物经济破坏环境的案例。 不过,农业和工业不同的是,如果农业生产妥善地经营,不但不会破坏环境,而且还会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农业用地, 如果妥善利用,不但不会退化,而且还会使土地更加肥沃,这是工业无法产生的功能。加拿大温哥华的“宝翠花园”(Butchart G ardens),就是一个例证。远近闻名的“ 宝翠花园”占地 26 公顷,原址是一座废弃的采石场,由于多年开采石灰石,自然景观面 目全非。后来,当地人从世界各地引进多种树木花草,经过精心营造,环境完全改观。园中苍翠的林木,飘香溢彩的花卉,令 人惊为人间仙境。满目疮痍的矿坑,已转变为景色艳丽的园圃,足见农业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功能。 三、保护环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研究农业持续发展模式须建立的基本共识 1987 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尽管这个理念被普 遍认同,但是,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笔者认为,在探索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时,必须先建立下列 3 个基本的共识。 1计算农业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必须从宏观角度出发,即必须计算“宏观效率”、“宏观成本” 。例如,大家认为,美国大 型的农业一综合企业,生产效率很高,生产成本很低,但是,这只是从微观角度的计算结果。如果从宏观角度计算,美国在生 产玉米、小麦等谷物时所投入的化石燃料的热量,大大超过了玉米、小麦等谷物所产生的热量。从宏观角度计算,这样的生产 是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美国科学家计算过,美国农业综合企业目前在生产玉米时,仅氮肥一项投入的热量就比 194 5 年增加了 20 倍,而玉米的产出较 1945 年仅仅增加了 3 倍”。 另外,计算“宏观成本” 时,还要考虑 “环境成本”和“ 社会成本”。前者包括土壤流失,“基因冲刷”,大气、土壤、水源污染 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后者包括农业生产方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食物品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 澳大利亚科学家估计,澳洲由于采用美国式现代化农业经营方式,在农地、牧场退化等方面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大约为 3 0 亿澳元,约占农业生产总额的 15。这种损失,必须计算在澳洲农牧产品的“宏观成本”中。 2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合作,而不是对抗。例如,森林与土壤、气候、空气、雨量、水资源、生物栖息地等 之间,都有一个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人类只能在认识这种相互关系中,遵遁自然规律,与自然合 作进行生产活动。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反常的气候,暴虐的洪水,可怕的沙尘暴,等等,都是人 类和自然对抗所受的惩罚。 3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口数量之间存在着一种黄金比率,超过这种比率而过度发展,不但 达不到目的,而且后果堪忧。例如,地球上的耕地是有限的,人口过度发展,耕地就不能满足需要。西方学者认为维持一个人 丰富而有营养的饮食,每人至少需要 05 公顷的耕地。达不到这个标准,生活品质就会降低。淡水资源也是有限的,入水比 例失调,不但影响工农业生产,也会降低生活品质和生活水平。山林、河川、原野净化废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超过一定限度 ,就会出现污染。因此,必须尊重自然资源和人口之间的黄金比率,超过合理比率的发展,就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 从上述 3 个基本共识的立场出发,对本文以下陈述的几个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认同。 第一,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每一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将农耕、园艺、养畜、造林等有机结合起来;将一年生作物和多年生 作物、草本作物和木本作物结合起来。改变过去在一块农地中单纯种植一种大田作物、尤其是一年生谷物的耕作方式。有的专 家建议,木本作物、多年生作物的比重,应当不少于 50。 国外不少地区实行过这种生产方式。例如,意大利波河流域(Po Valley)盛行过在树下种植谷物;英国农民在苹果、梨和樱 桃园中种植草莓和木莓;中美洲农民经常在农地中混种玉米、香蕉、桃、李、咖啡、无花果、豆类和南瓜等作物,这种混合栽 培方式,对增进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流失、充分利用水资源、避免风沙灾害、改善区内小气候、营造生物种群栖息地,以及防 止旱灾、火灾,都有很大作用。这种共生的相互作用,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西方发达国家目前采用的化石燃料集约的农业生产方式,少用或不用大型农机具耕作,尽 可能转向免耕或少耕;少用或不用化肥、化学农药和除草剂;采用轮作、间作,施用天然肥料,采用生物防治手段等有益生态 环境的传统耕作方式,同时又积极采用无害于环境的一系列新技术。 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但造成巨大的环境破坏,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据美国学者计算,如果世 界各国都采用美国那种耕作方式,大量消耗石油,而且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和美国看齐,在人口年增长率 17的情况下, 全球的化石燃料储备只能供应 20 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 Vernon WRuttan 几年前就已经提出:“面向 21 世纪,我们必须认 真地着手研究,在土地利用、耕作制度和粮食生产方式等方面如何改弦易辙。” 加拿大学者也主张缩小农场规模,将大型农场转为中型农场,减少农业投资,提倡有机农作方式(organic farming),采用 生物防治和有机的养分循环,减少谷物生产、减少人类和畜禽消费的谷物,尽量利用太阳能、风力和生物量能(biomass energy)。 可能有人会怀疑,上述这一系列要求,是否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而又切实可行,下面以古巴为例来说明。 古巴农业原来实行的是大规模单作经营,大量采用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其农业现代化程度不亚于美国。当时,90 的化肥、农药依赖进口。古巴和前苏联的大宗贸易中断后,化肥、农药及粮食进口额分别减少了 80、50和 50。这种状 况迫使古巴不得不改变生产方式、提出了以“智力集约” 、“技术集约” 代替“能源集约”、“资本集约”。古巴人口仅占拉美总人口 的 2,但是,古巴的科学家人数却占拉美科学家总数的 11。古巴科学家利用蚯蚓制造有机肥料,培育肉食性蚂蚁防治象虫 ,在大蕉(Plantain) 种植园中,也普遍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古巴耕作方式转向后,农业生产不仅满足了国内粮食需要,也达到了 出口目标。 第三,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工厂化的养畜、养禽方式,实行自由、分散饲养。同时要求尽可能从多年生作物和木本作 物中挖掘饲料来源。 工厂化的密集饲养,为了防病和促进生长,多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和生长刺激剂,不仅降低了产品质量,也损害人体健康 。发达国家瑞典、澳大利亚等,都开始逐渐转向散养方式。 以大量谷物作精料饲养的方式也必须改变。目前,全球大约 50的耕地生产谷物作为粮食和饲料,而生产 1 吨谷物,大 约需要 1000 吨水,消耗水资源太多。牲畜散养可以减少谷物精制用量。此外,饲料资源应当更多地依赖多年生和木本作物。 葡萄牙、匈牙利等国家用橡宝养猪;墨西哥用一种多年生木本豆科作物 Proropisspp 的荚果作饲料,这种作物产量高,可以在 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很有发展前途。美国还有一种多年生作物 buffalo gourd(学名 Cucurbita boetidissima),可以在雨量稀少的 地区生长,种子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藤蔓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根部含的淀粉像木薯,也是一种很好的饲料”。 第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改变目前的食物结构。人类目前的食物结构,既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目前,主要食物中的 90来自 15 种植物和 8 种动物,人类摄取食物热量中的 60、蛋白质的 56,来自大米、小麦和 玉米。为了节约水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应当广泛开辟食物来源。实际上,地球上还有许多作物可供食用。在南美安第斯山 区,就有 80 多种作物可供食用。科学家也曾经建议栽培推广。 同时,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生产结构中,木本作物和多年生作物的比重不少于 50,要达到这一目标也不能不改变目前 以米、麦为主的粮食构成。加拿大科学家已经预见到这一点,计划到 2030 年,将粮食的消费数量,按 1990 年的消费水平减少 26,蔬菜水果消费量增加 90,并提倡从多种豆类和坚果中摄取蛋白质。 其实,世界上有一些地区,从来就不以三大谷物作为主食。波利尼西亚等太平洋岛屿的原住民,在环礁、珊瑚礁的石灰石 土地上很难种植水稻、小麦,因此,芋头、面包果、椰子、pendanus 等和不少海产品,都是他们的食物,他们体魄健全,而采 用西方饮食后,这些居民中才出现了不少心脏病、糖尿病等所谓“文明病”。 第五,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将农牧业生产和美化环境结合。国外经验表明,环保意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的。在 经济不发达时期,谈不上环保意识,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保也仅限于污染的防治。经济高度发展、生活相当富裕后,人们 就不再满足于没有污染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报告
-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在社区文化传承中的应用报告
- 安徽省涡阳县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5年中国高纯单壁碳纳米管(纯度大于95%)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口腔卫生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实习生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07 实验三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答案】听课手册
- 2025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废水处理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3 新自由主义说课稿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选修2经济学常识-人教版
- 河北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调研卷I政治+答案
- 专业英语翻译教学设计
- 围棋入门教案
- 煤矿安全规程培训课件
- 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
- 经济与社会 思维导图式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金融体系培训
- 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认识地球 测试卷(含答案)
- 我爱你中国 女声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谱
- 智慧树知到《星期音乐会(同济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联合体施工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