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者的街区保护利用评价_第1页
基于使用者的街区保护利用评价_第2页
基于使用者的街区保护利用评价_第3页
基于使用者的街区保护利用评价_第4页
基于使用者的街区保护利用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基于使用者的街区保护利用评价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 窗口和稀缺的文化资源,是城市从“功 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的关键要素, 其保护利用的好坏是名城保护的关键。 随着相关保护规划的实施,需对当前街 区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 训,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利用。以苏州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为例,从保护 利用开展情况进行说明,包括保护运作 模式、保护机制及政策等,评价是否符 合街区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生活延 续性原则,并结合相关使用主体居 民、经营者、游客的问卷访谈,评价其 保护利用情况。 中国论文网 /7/view-12784374.htm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利用;实施评价 Abstract: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 is the window of a city,the scarcity culture resources,and the key factor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functional city “ to “cultural city”.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 is also critical to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cit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tection planning,we should evaluate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m,learn lessons from them and direct the proper use for the future. The thesis take Pingjiang historical conservation area in Suzhou as an example,analyses the mode of operation,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policy and so on.By means of th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of the local people,business dealer and tourist,the thesis evaluates its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by the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principle of authenticity,integrality and the continuity of life. Key words: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 ;Conservation; Adaptive reuse;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 TU-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 03- 79( 10) 引言 为了总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和实施的经验和教训,目前北京、杭州、 苏州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正在积极组织 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工 作。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设立已有三十 余年,随着社会各界对保护历史文化名 城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法规规章 和标准相继出台,有相当一部分保护规 划限于编制时期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手段, 难以与现行法规相对接,难以满足当下 名城保护工作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客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地回顾和评估,作为下一步开展保护规 划修编的基础。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历史 的演变和城市的发展,为满足当前人们 生活需求,其利用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 对街区利用的好坏对街区的保护至关重 要。当前有很多不恰当、不合理的利用, 对街区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如街区 内传统生活方式的消失;多样性商业活 动的衰退;因功能定位不合理导致价值 特色的丧失;因经营内容不恰当造成其 价值特色难以体现;部分街区还面临过 度利用的问题等等。鉴于此,有必要对 街区当前阶段性实施利用情况进行总结 评价,回顾和反思保护工作,总结保护 利用的模式与保护工作的优势和不足。 并通过对保护利用的评价,可以看到街 区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得到有效 的保护和利用,街区的利用是否保障了 一定社会、经济效益,对于街区文化延 续、活力增强、居民就业是否有利,是 否充分实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综合价值, 包括历史、科学、文化、经济、社会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值等。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评价, 包括保护实施过程评价、使用情况评价 和相关使用群体使用后的评价。其中对 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检验是否符合历史文 化街区保护要求,可检查现有保存的物 质环境要素,如街区的整体结构、空间 形态、历史风貌、居住环境等;非物质 形态遗产的延续,包括街区中居民的生 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 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 轶事、传统产业等;现状利用是否有利 于街区的保护,包括商业开发是否有利 用传统文化传承、居民就业等;保护运 作机制包括对保护管理机构的制度建设、 保护政策、发挥的职能作用是否促进了 街区保护,是否有利于街区的可持续保 护和发展。 本文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 例,从保护利用展开情况进行说明,包 括保护运作模式、保护机制及利用情况, 评价是否符合真实性、完整性、生活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续性原则,并结合相关使用主体居 民、经营者、游客的问卷访谈,评价其 保护利用情况。 1 保护实施过程评价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 东北部,是苏州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 街区,有 116.5 公顷。其中平江路北起 白塔东路,南至干将路苑桥,长 1094 米。西距苏州市中心观前街 450 米,北 距拙政园历史文化保护区约 400 米。因 街区相对偏僻,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的 古城街坊改造中,免于被大片拆除更新, 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朴素平淡的真实状态, 成为苏州古城的缩影和“ 活 ”的平江图。 1.1 规划编制评价 街区自 1986 年开始就进行了大 量保护规划和研究,对街区性质规划为: 具有苏州独特文化和历史特点的生活居 住、商业服务、休闲旅游的综合街区。 随后的平江路沿线修建性详细规划 (2004) ,对平江路总体功能定位为: 平江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主街道,设置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市休闲文化娱乐为主的“ 静态商业 ”,兼 顾传统历史街区的居住功能。目前基本 按照规划对街区进行了功能调整,引入 了商业服务、休闲旅游,延续了其居住 功能。 通过大量规划和研究, 为平江路明确了街区的保护方法和功能 定位,在不影响最有价值的历史资源的 前提下,更新利用,并不断跟踪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2 物质环境保护评价 1.2.1 街区功能的延续和调整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历代有大量 园墅、名人宅第及寺观会馆、公所类、 同乡会建筑。改造后基本延续了原有功 能,其中居住功能占 48%。对主要街道 平江路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将部分临街、 较适宜商业开发的建筑改成茶社、旅馆 等,形成了一条休闲商业文化步行街, 但并未影响街区的主体功能。同时街区 四周结合主干道干将路、临顿路,设置 了为市民日常生活服务的综合商场和沿 街商铺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同时对街区建控范围的工业用地 等进行了置换,新建低层低密度和部分 多层住宅用地。这类建筑绝大部分采用 了新苏州风格,坡屋顶形式、粉墙黛瓦, 延续了传统建筑风貌,与整体风貌较为 一致。 1.2.2.建筑的修缮保护和利用 在传统建筑的改造中,采用了有 机更新、逐步整治的方法,重点修缮历 史建筑,重建原有不协调建筑,不搞大 拆大建。修缮了沿平江路街面房屋,在 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到整个街 坊,至 2006 年基本完成改造。对古建 筑的修缮采用镶嵌式修复方式,保证了 传统风貌的完整统一。在新建筑的建设 上,将新旧建筑的比例控制在 1:3 到 1:4 之间,保证了街区历史风貌的完整 性,再现了苏州大户人家沿河设立的水 墙门。所用的新材料与旧材料有明显区 别,满足了历史遗产保护的可逆性和可 识别性。 街区内文保单位、控保建筑众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附录四表 1) 。目前文保单位保护利用 状况良好,控保建筑部分在修缮,总体 情况良好。但有部分为办公、会所使用, 不对外开发。同时因大部分文保单位在 街巷深处,许多游客、经营者都不了解 这些建筑的价值特色。 建筑的保护利用大多真实地延续 其风貌和价值特色,但为满足新的功能 要求和使用强度,会带来一定影响。如 零售需要破墙开店,餐饮为了做出大厅, 往往需要改变开间尺度,采用透明玻璃 幕墙,或现代店招及门窗等。因此需要 控制外立面装饰风格、材料,广告牌等, 加强保护的管理和监控。而办公场所一 般为单位使用,历史文化价值不能得到 很好的展示。 1.2.3 空间环境要素的整治保护 对平江路上的石板路、桥梁、码 头进行了保护性的修复,保持了原有结 构,并尽量使用原有石材,还保护了大 量古井。 在 1935 年、1945 年、1958 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1960 年间不少河道被填弃,如葭巷河、 钮家巷河、大儒巷河等。对平江河疏浚 后,按照明代水系,把保护区内已填没 的河重新开挖,并进行修葺驳岸。 1.3 保护模式评价 街区采取了小规模、渐进式的整 治方式,从 2001 年开始至到 2012 年, 整治仍在进行中。并对平江路和街区内 部采取不同的措施。平江路由政府主导, 街区内部由居民自行修缮,先试验后推 广到全街区,先主街后整体的实施方式。 其实施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试验期平江路改造先行 (2001 年-2004 年) 2001 年正式启动平江路整治,对 平江路民居进行统一收购产权,基本完 成了私有房产向国有房产的变更,涉及 475 户,其中居民 448 户、单位 27 户, 政府投资 1.5 亿元。 2002 年,以迎接第 28 届世界遗 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为契机,苏州市委、 市政府启动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治先导试验性工程。并按照保护规划中 的土地利用性质进行功能置换。 街区整体的整治(2004 年- 2006 年) 随着对平江路基础设施管网的铺 设,2003 年开始整条街和平江河的环境 整治。2004 年完成总体层面的保护与整 治工程,实施河道清淤、码头修整、驳 岸压顶、绿化补种、路面翻建、管线入 地等工程。并对周边街坊进行分区的保 护性改造,工业用地置换、危旧房屋改 造等;至 2006 年,平江路及周边物质 环境改造基本完成。 街区活力培育发展期(2006 年 至今) 2006 年,由平江指挥部负责,以 文化休闲旅游特色街区为主要内容的招 商择资和旅游资源工作启动。一些明清 建筑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客栈、旅舍、 会所、画廊、茶楼、琴馆、咖啡馆等相 继出现,由此开始商家逐渐聚集、业态 逐渐丰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这种实施方式比较适合街区面积 较大并有一条主要街道的历史文化街区, 尤其是沿街有商业、公共服务设施分布 的时候,主街及外围可以采用不同方式 的整治策略。从重点建筑到一般建筑, 从主要街道到周围街坊,从基础设施开 始,小规模、渐进式推广。 1.4 保护运作机制评价 2002 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 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听 取专家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方案,并由 苏州市城投公司和平江区国资公司共同 组建了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 责任公司,聘请阮仪三教授总体把关,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策扶持、 部门支持”的模式进行,工程的具体实 施包括地块动迁、规划设计、建设施工、 招商引资、资金运筹等。 2003 年公布了苏州市历史文化 名城名镇保护办法 ,2004 年出台苏 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整治消 防管理办法 、 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办法等规章制度,依法加强街区管理。 现平江路的商业管理、日常修复等工作 仍由平江指挥部负责。 1.5 街区实施效果评价 街区格局、风貌的整体保护 街区的肌理基本未发生改变,路 河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 家、小巷的水城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 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在现场调研中, 对这里的特色保护都很满意。 街区功能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延 续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上是一 个以居住为主的街区,在规划上充分考 虑了这种用地性质特点,在人口结构上 控制 50%的回迁率,即 50 %的邻里关 系不变,80 %的房屋不动或少动。在街 区功能方面,保持 80%的居住功能。同 时适当开发旅游商业,合理布置,不使 商业活动破坏水乡宁静的生活,在街巷 里仍能感受到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延续。 2 街区的利用评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2.1 平江路的利用情况 2.1.1 功能置换、引入新功能 从 2004 年规划可以看出,整治 之前平江路以住宅用地为主,还有部分 工业用地。按照平江路沿线修建性详 细规划 ,2012 年基本实现了其功能转 换,并较好地控制和引导了业态的类型。 其中工业用地置换后作茶室、零售购物、 创意园区。如平江无线电厂和电工仪器 厂的厂房,通过退二进三,分别改建成 婚礼策划培训基地及文化创意产业园; 历史上具有一定价值的振亚丝织厂南区 整体拆迁,北区保留原有厂房,现改建 为一网游公司。 同时因平江路沿街现存部分民居, 和商业店铺形成“ 一动一静 ”的节奏变化, 间隔 815 米,连续的店铺界面最长在 50 米左右,结合“ 一街一河 ”的空间特色, 使行人在平江路行走中,能获得有趣的 体验,一边能看到精致的店铺,又能体 验当地的传统生活。 2.1.2 商业经营内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据历史街区整治有限公司负责人 介绍, 平江路沿线修建性详细规划 中,将业态设置为休闲文化娱乐为主的 “静态商业”,兼顾传统历史街区的居住 功能。2006 年由平江指挥部负责,实施 了以文化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招商择资方 案,挑选符合“ 旅游、文化、休闲 ”主题 的商户入驻,仅允许建造会所、静态酒 吧、客栈、手工艺商店、摄影社等文化 艺术类、创意类、小型餐饮店等,逐渐 培育平江路的商业发展。一些明清建筑 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客栈、旅舍、会 所、画廊、茶楼、琴馆、咖啡馆等相继 出现,商家由此逐渐聚集、业态逐渐丰 富。 平江路两侧店铺有 110 家,以零 售购物为主,其次是餐饮。餐饮主要是 简餐的形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业态业种可分为 12 种,其中咖 啡茶室酒吧和工艺品类的商铺较多,其 次是服装饰品。咖啡馆兼简餐,茶室兼 有评弹表演等功能,游客可以一边品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一边听曲。另外还有甜品店、创意市集、 手工作坊、个人画室、会所、俱乐部、 客栈、时尚杂货等,其共性为,属于商 业中比较“静 ”的业态,对平江路及其周 边居住社区的影响较小,与历史文化氛 围较吻合。另外,平江路还有部分小摊 贩,多为售卖时蔬、DIY 手工作品,形 成夜间创意市集。但目前经营内容仍不 断更替,主要是茶室、咖啡店,经营时 间较长,有的已五、六年。街区普遍存 在的问题是,人流虽多,消费却较少, 大部分街区的经营情况不佳。 2.2 商业利用评价 2.2.1 商业业态与居民的关联度 较强 平江路临街商业与原住居民生活、 服务相关的经营项目占 68%,纯粹为游 客服务的占 32%。与居民的关联度较高, 对街区生活延续性有利。 2.2.2 商业业态与空间较匹配 平江路建筑原为民居形式,体量 较小,因此对商业项目的引入和开展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从目前业态设置 来看,主要是“ 沿街一层皮 ”的方式,除 了饭店、展览类需要的空间较大外,其 余类型的店铺都较灵活,对空间要求不 是很高,能很好的契合历史文化街区的 氛围。 因平江路招商门槛较高,入驻的 店主文化程度也较高,他们对自己开的 店有很高的要求,在对建筑使用的时候, 其装饰设计比较注意与历史风貌的协调, 会主动利用原有的历史文化元素,创造 出个性化的主题,展现店主的品味空间、 精致产品、周到服务,以吸引顾客。大 部分未对店铺原有格局进行改造(占 71%) , 即便有调整,也基本遵循相关保护规定 进行。 2.2.3 商业业态对传统文化的传 承与结合 苏州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厚,与平 江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的就有 20 项。如 昆曲、古琴、苏州评弹、制扇技艺、宋 锦织造、苏州碑刻、吴歌、苏绣等。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前街区内茶室,采用与苏州评弹、昆曲 表演相结合的方式,体验和展示非遗文 化。这里多为苏州本地居民前来听曲, 如翰尔园、弄堂口、苏州平江艺术中心、 昆曲博物馆、伏羲会馆内。同时还有售 卖制扇、苏绣、古琴等传统商品的店铺。 但总的来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 业态还较少。 在资金运作方面,既有政府投资, 又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同时将工程实施 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使工程滚动推进, 为工程实施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相关 的行政手段和地方法规较有力的保障了 街区保护的有效进行。 3 不同群体使用评价 3.1 基于经营者的角度 平江路经营者 80%属于外来人员, 其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本科及以上达 51%以 上。大部分经营者是 2008 年以后入驻。 对于经营者来说,对街区文化的 认同是其入驻的诱因。在调研中发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大部分平江路经营者是受到历史街区生 活方式的吸引,崇尚节奏较慢,生活悠 闲;其次是欣赏此地文化氛围,觉得生 活于此,能得到很好的熏陶。 但大部分店主并不清楚街区的范 围、具体规划和保护要求,也并不知道 这里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拥有的名人名 居等。对此,74%的人表示只了解一些, 14%的很了解,9% 的人不太了解,3% 不了解。 其次,从经营情况来看,大部分 入驻者经营状况一般,因租金较高, “很 多店铺入不敷出” 。目前平江路尚有少 量店铺空置,店铺的转租率较高。 3.2 基于游客的角度 平江路对高学历及年轻人吸引力 较大,回头客较多,逗留时间也较长。 这说明很多游客对街区的文化趋于认同, 以体验文化为主、观光为辅的静态生活 方式。 从游客对街区的感知和预期来看, 大部分游客希望看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实风貌,并对街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富有 兴趣,68% 的人对此较为满意,能感知 这里的历史风貌和街区特色。 通过对街区的消费者调研发现, 平江路主要消费者为中等收入群体,外 地游客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本市其他 地区居民。来此消费的也都是对街区有 一定了解的人群,喜欢街区的消费环境, 尤其是本地居民,多为回头客。这说明 街区的历史文化氛围得到了较多人的认 可。 3.3 基于居民的角度 依据居民问卷调研,对街区居住 条件和氛围评价得出如下结果: 经问卷调研可以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