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2396-2015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技术在物理层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适用于需要利用SC-UWB技术进行短距离、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

根据此标准,SC-UWB技术使用了非常宽的频带范围来发送信息,这使得它能够在保持较低功率的同时实现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标准中定义了一系列关键参数和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工作频率范围、调制方式、编码规则等,以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之间能够互操作。此外,还涉及到信号格式化、帧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对于频谱管理而言,《GB/T 32396-2015》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确保SC-UWB系统不会对其他无线电服务造成干扰。同时,通过设定严格的发射功率限制以及采用适当的频率选择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多路径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增强抗干扰能力。

该标准为SC-UWB技术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12-31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32396-2015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_第1页
GB∕T 32396-2015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_第2页
GB∕T 32396-2015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_第3页
GB∕T 32396-2015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_第4页
GB∕T 32396-2015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SC-UWB)物理层规范_第5页

文档简介

ICS35100 L78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323962015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 交换 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 超宽带 SC-UWB 物理层规范 ( ) 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exchange betweensystemsWirelesshigh-rateultrawidebandPHYspecification basedonsingle-carrier2015-12-3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323962015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术语和定义3 1 缩略语4 2 符号惯例5 3 物理层一般描述6 3 概述 6.1 3 特性 6.2 PHY 3 帧结构 6.3 PHY 3 划分7 PHY 4 概述 7.1 4 功能 7.2 PHY 4 子层 7.3 PLCP 5 子层 7.4 PMD 5 7.5 PLME 5 信号的描述8 5 子层9 PLCP 6 概述 9.1 6 9.2 PPDU 6 前导符 9.3 PLCP 9 训练序列 9.4 9 头部 9.5 PLCP 10 9.6 PSDU 13 数据扰码器 9.7 14 卷积编码器 9.8 15 编码器 9.9 LDPC 16 星座图映射 9.10 17 扩频调制 9.11 19 波形成型 9.12 19 工作频率和时间参数10 19 工作频率 10.1 19 时间参数 10.2 PHY 20 发射机参数要求11 21 发射 模板 11.1 PSD 21 GB/T323962015 发射中心频率容限 11.2 21 符号时钟频率容限 11.3 21 时钟同步 11.4 22 相位一致 11.5 22 发射功率控制 11.6 22 发射相对机星座图误差 11.7 22 接收机参数要求12 23 接收机灵敏度 12.1 23 接收机 性能 12.2 CCA 23 链路质量指示器 12.3 23 GB/T32396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并归口 (SAC/TC28) 。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清华大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深圳市海思半导 : 、 、 、体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金德鹏 肖振宇 卓兰 张昌明 高波 曾烈光 苏厉 葛宁 : 、 、 、 、 、 、 、 。 GB/T323962015 引 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 声明符合文件时 可能涉及到第 章与 子层相关专利的使用 , , 9 PLCP 。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 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 。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 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 , ,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 。系方式获得 : 专利授权号 专利名称 专利持有人 联系地址 电话 联系人 / 清华 大 学 肖 振 宇 张 家 北京 市 海 淀 区 清 华 大 学 肖 振 宇 金 德 单载 波 超 宽 带 发 送 方 法 ( ; , 琦 金 德 鹏 朱 亮 苏 厉 罗姆楼 鹏 CN101729485B 与装置 ; ; ; ; 10-202(100084) xiaozy06 曾烈光 )清华 大 学 肖 振 宇 金 德 北京 市 海 淀 区 清 华 大 学 肖 振 宇 金 德 实现 直 接 扩 频 超 宽 带 的 ( ; , 鹏 朱 亮 曾 烈 光 葛 宁 罗姆楼 鹏 CN101291159B 发射端 接收端及其方法 ; ; ; ; 10-202(100084) xiaozy06 、 李育红 苏 厉 ;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 , 。利的责任 。 GB/T323962015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 交换 基于单载波无线高速率 超宽带 SC-UWB 物理层规范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频段上采用单载波直接扩频技术的超宽带物理层规范 包括物理层 6GHz9GHz , 一般描述 物理层信道划分 信号的描述 子层 发射机参数和接收机参数要求等 、 、 、PLCP 、 。 本标准适用于单载波超宽带传输系统的设计 开发和集成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无线高速率超宽带媒体访问控制 GB/T262292010 和物理层规范 (ISO/IEC26907:2007,MOD)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无线高速率超宽带媒体访问控制 GB/T262302010 和物理层接口规范 (ISO/IEC26908:2007,MOD)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捕获 acquisition 接收机迫使本地扩频序列与接收到的扩频序列同步的过程 。32 . 自适应训练 adaptivetraining 采用自适应机制 使抽头系数调整到合适的值的过程 , 。33 . 抗混叠滤波器 anti-alias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