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方案_第1页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方案_第2页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方案_第3页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方案_第4页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监测 方案 (试行) 一、定义:手 术部位感染的监测是指对外 科手术后病人发生的手术后切口感染和手 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感染情况进行的监测。 应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二、目的:通过监测 ,了解各类手术的医 院感染发病率、危 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术后感染 的目的。 三、监测内容: 包括监测手术总例数、不 同手术医师的不同危险指数的手术例数、手 术部位感染例数、手术部位感染专率等。 四、监测方法: 宜采取主动监测或专职人 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住院监 测与出院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填写外科 手术病人目标性监测登记表、对病人手术危 险指数进行评分、 计算手术 外科医师感染专 率、资料分析反 馈等。 1、填写外科手 术目标性监测登记表。包 括病人的基本资料和手术资料:如科室、住 院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 ASA 分 级、手术日期、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时 间、切口类型、有无植入物、是否内镜术、麻 醉方式、是否急诊、手 术者等,应详细填写, 以便于追踪调查(详见附表 1)。 2、手术危 险因素评分:不同的外科手术 感染的风险不同。影响 SSI 的危险因素主要 包括手术时间、切口 污染程度、手术病人基 础疾病情况,将 这三项危险因素分别评价、 赋分,所得的分数相加就是监测手术的危险 指数,最低为 0,最高 为 3,共四个等级(见 表 2-2)。SSI 感染率只在相同危险指数下进 行比较。 (1)手术病人基础疾病危险评分(ASA)标准 (见表 2-1)。 表 2-1 ASA 评分标准 分 级 分 值 标准 I 级 1 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全身性疾病。如 全身情况良好的腹股沟疝。 II 级 2 有轻度或中度的全身疾病。如轻度糖尿 病和贫血,新生儿和 80 岁以上老年人。 III 级 3 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 但未丧失工作能力。如重症糖尿病。 IV 级 4 有生命危险的严重全身性疾病,已丧失 工作能力。 V 级 5 病情危急,属紧 急抢救手术。如主 动脉 瘤破裂等。 (2)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见表 2-2)。 表 2-2 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 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 分值 手术时间(h) 75 百分位数 0 75 百分位数 1 切口清洁度 清洁、清洁 污染 0 污染 1 ASA 评分 I、II 0 III、IV、V 1 3、主要监测 指标: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发 病率、不同危险 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不同危险指数等级 的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等。计算方式如下: (1) 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 的手术部位感染数 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100% 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 (2) 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指定手术该危险指数 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 某危险指数手术感染发病率 = 100% 指定手术某危险指数 患者的手术数 (3) 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 该医师在该时期的手 术部位感染病例数 某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 100% 某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 手术病例数 (4) 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外科医师感染发 病专率 该医师不同 危险指数等级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例数 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感染发病专率= 100% 某 医师不同危险指数等级患者手术例数 (5)平均危险指数 (危险指数等 级手术例数) 平均危险指数= 手术例数总和 (6) 医师调正感染发病专率 某医师的感染专率 医师调正感染发病专率= 某医 师的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五、监测资料的 总结、 报告和反 馈: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应对监测资料定期汇 总,并结合历史同期 资料进 行总结分析,提 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 会,并向临床科室反 馈监测结果和建议。但 是,对于外科手 术医师感染 专率的反馈, 应 注意反馈方式, 统计时用代号代替医师姓名, 仅向科主任或本人反馈,避免向全院公开反 馈,以免引起负 面影响。 六、 附件:SSI 监测常用表格 表 1:外科手术病人日志登记表 表 2: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 表 3: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汇总表 表 4:不同科室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统计表 表 5:外科医师感染专率汇总表 表 6:手术医师感染专率反馈表 附表 1:手术部位感染调查表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 科室: 床号: 病人姓名: 性别:男 女 年龄: (岁 月 天) 住院号: 入院日期: 电话 号码: 手术日期: 手术类型:急症 择期 手术名称: 手术持续时间: 分 手术时间评分 手术医生: ASA 分级 ASA 评分 手术切口: 清洁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 污染切口 感染切口 麻醉方式: 全麻 持硬 局麻 危险指数: 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否 一联 二联 三联 及以上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用法 使用时间:术前 2 小时 1 小时 半小时 术 中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用法 时间 天 使用时间:术前 2 小时 1 小时 半小时 术 中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用法 时间 天 使用时间:术前 2 小时 1 小时 半小时 术 中 手术后使用抗生素情况:否 一联 二联 三联及 以上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用 法 时间 天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用 法 时间 天 抗菌药物名称: 剂量: 用 法 时间 天 手术切口感染:否 是 感染日期 部位:表浅 深部 器官腔隙 出现:红 肿 热 疼 渗出物:脓性 血性 脂肪液 化 其它 感染日期 部位:表浅 深部 器官腔隙 出现:红 肿 热 疼 渗出物:脓性 血性 脂肪液 化 其它 感染日期 部位:表浅 深部 器官腔隙 出现:红 肿 热 疼 渗出物:脓性 血性 脂肪液 化 其它 病原学检查与药敏试验: 送检日期 标本类别 部位:表浅 深部 器官腔隙 微生物名称 药敏试 验 送检日期 标本类别 部位:表浅 深部 器官腔隙 微生物名称 药敏试 验 送检日期 标本类别 部位:表浅 深部 器官腔隙 微生物名称 药敏试 验 切口愈合:甲 乙 丙 免拆线 拆线 拆线日期: 出院日 期: 调查结束日期: 出院后随访日期: 切口情况: 调查者: 表 2:外科手术目标性监测统计表 XX 外科手术目标性监测情况汇总表 监测日期: 年 月 感染例(次)数 项目 手 术 例 数 表浅 切口 深部 切口 器官/ 腔隙 手 术 后 肺 炎 感 染 率% 平 均 危 险 指 数 调 整 感 染 率% 清洁 切口 清洁 污染 切口 污染 切口 感染 切口 合计 注:手术例数较多的科室, 应每月进行汇总; 手术例数较少的科室,可适当延长监测时间, 每季度汇总一次。 表 3:不同科室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统计 表 不同科室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统计表 监测时间: 年 月 不同危险指数感染情况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科室 I/P % I/P % I/P % I/P % 总 感 染 专 率 ( 平 均 危 险 指 数 调 整 感 染 率 ( % ) % ) 合计 注:此表可用于不同手术科室感染专率的比 较。I/P 为:感染人数 /手术例数; %为感染率。 表 4:手术医师感染专率统计表 _科手术医师感染专率统计表 监测时间: 年 月 不同危险指数感染情况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医师 姓名 或代 号 I/P % I/P % I/P % I/P % 医 师 感 染 专 率 ( % ) 平 均 危 险 指 数 调 整 感 染 率 ( % ) 合计 注:此表可用于手术医师感染专率的比较, 非公开。若为科室反 馈表,宜用医师代号 A、B、C、D等代替,只有医师本人知道 自己的代号。I/P 为:感染人数 /手术例数;% 为感染率。 表 5:手术医师感染专率反馈表 _科手术医师感染专率反馈表 监测时间: 年 月 不同危险指数感染情况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科室 手术 总数 I/P % I/P % I/P % I/P % 总 感 染 专 率 ( % ) 平 均 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