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国市县域经济有关情况的汇报 宁国地处皖东南,位居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区、安 徽省黄山、九华山旅游区的结合部,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之一, 享有“ 中国山核桃之乡” 、“中国元竹之乡” 、“中国竹子之乡”和“中 国前胡之乡” 的美誉。市域 总面积2487 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6个 街道,总人口38万。 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 ”以来,我市始 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为统领,大力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和 谐安市五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 展的良好态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自2000年以来始终保持全省县 市领先位次。2008年-2011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先进 县(分别位于全省一类县第5位、第3位、第6位、第6位),并连续五 年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 (2008年-2012年)、连续三年 进入中国十佳“两型 ”中小城市行列(2010 年-2012年)。探索出了一 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宁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2.9亿元,财政收入12.5亿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6705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0.7亿元,固定资产 投资101亿元。引进省外资金44.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10万美元。 完成进出口总额1.99亿美元。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 元。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3亿元,人均8000美元;财政收 2 入30亿元,人均800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1451元。完成规模工业 增加值9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6.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 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1亿美元。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 亿元。 20082012年,生产总值增幅保持在13%以上,规模工业增 加值增幅保持在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保持在21%以上。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2%。实现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7%。 主要做法是: (一)大力实施融入全球化的大开放发展战略,建设皖江 示范区的先行区,推动开放发展 一是突出招大引强。突出加强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和面向 中国百强和世界 500 强企业的针对性招商,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 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好高项目,实现链条向两端延伸, 产品向系列转变,产业向高端推进。截止 2012 年底,全市规模以 上企业 185 家,其中招商引资企业 71 家,占 38.4%;全市产值超 1 亿元企业 59 家,其中招商引资企业 29 家,占 49.2%。全市引进 省外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均居宣城市各县市区首位,招商引 资对全市的经济拉动力和社会贡献率持续增强。二是做强园区载 体。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功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扩容升 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目前,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面 积达 18 平方公里,被评为浙商、粤商最佳投资地和全国县级十大 3 诚信开发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第 2 位,蝉联“安徽 省创新性园区”。省 级港口生态工业园坚持“ 生态型定位、集约式 开发、兼容式发展”,园区框架进一步拉开,被评为安徽省新型工 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绿色生态城区。全市工业园区以不足 4%的 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 80%左右的工业产值,集聚效应明显。三是 打造 “宁国板块”。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 目前,总部在宁国的上市公司达 5 家,占全省上市企业总数的 5.6%, 居全省县市首位。全市上市后备企业达 34 家,凤形、五星、聚隆 3 家公司上市报会待审,力争“十二五”末上市企业达 10 家,形成 “宁国板块 ”。四是推 进“嫁接重组”。出台了 关于鼓励引导企业兼 并重组的意见,引导龙头企业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实现迅猛扩 张与裂变。飞达成功与西门子旗下全球最大的无源电子元器件制 造商爱普科斯公司合作,瑞泰耐火、华普建材、新马耐磨与中国 建材集团成功合作,中建材港口园区金太阳示范工程有序推进, 盛隆铸业与万安集团合作,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控 股的安徽通润汽车零部件整体搬迁,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合资合作 极大促进了我市企业的裂变扩张。2012 年,我市与央企、知名民 企共签订合作发展项目 33 个,总投资规模 146.7 亿元。 (二)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大产业发展战略,建设县域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推动跨越发展 一是培育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 传统优势产业,组织实施“百亿产业” 、“百亿企业”计划,在全省县 市率先启动了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信息技术与 4 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汽车橡胶零部件生产基地、电子元 器件生产基地和省级耐磨铸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012 年, 三大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 201.8 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 总产值的 54.9%。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出台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意见,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 先导产业,通过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支持,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培 育新的增长极。2012 年,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生物医药、电子 信息三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 12.7 亿元,增长 22.3%。二是大力 发展以健康休闲为主的绿色产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 展生态化”要求,依托良好的自然 资源和生态环境,强力推进“ 农 旅结合、以旅强农”。全市国家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数从 2008 年底的 20 余个增加到目前的 98 个,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 全省旅游经济发展十强县,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2011 年, 国家农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宁国联合举办休闲农业和乡村 旅游系列活动。2012 年,成功承办全省推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发展现场会,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三是加快 发展以创意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围绕打造区域性总部经济基 地、现代金融企业聚集区和现代物流配送集散区,出台了加快服 务业和总部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成立了高规格的城市建设暨服 务业发展指挥部,中建材耐磨铸件、耐火材料职能性总部顺利落 户宁国,成功加入长三角现代物流合作联盟,徽商银行、吴江农 商行、国元证券、华安证券等一批异地金融机构落户宁国。2012 年,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达 25.3 亿元,年末贷款余额 146.3 亿 5 元,高于存款余额 25.8 亿元,是全省唯一的贷差县(市)和县级 “金融安全区” 。 (三)大力实施森林景观化的大生态发展战略,建设全国 生态文明示范区,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编制主体功能区划。2009年,宁国结合市域各地的自然 资源和产业基础,在全省县市率先制定了生态主体功能区划,将 全市划分为自然保护区、农业旅游区、高新产业区和商务文化区 四大主体功能区,明确各自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科学安排市域 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同时,自 2012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0万专项资金用于规划编制,着力 构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各类专项规划 “四位一体 ”的规划体系。 二是加强生态环 境建设。实施“蓝天、碧 水、青山、绿地”工程, 严格落实山地森林、河道水系保护措施,设 定市级生态公益林并按国家标准予以补助。按照“显山、露水、增 绿、留白、疏密”的总 体思路,以千万亩 森林增长工程为切入点, 统筹城市的生态保护、景观塑造、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打造“金 廊玉带”的城市 发展布局。 2003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从 67.3升至75.3,主要地表水均保持在II类以上水平,被评为国 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市。三是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加大 治污、治水、治山力度,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项目准 入制,积极创建“提高 资源产出率” 试验 区,全市主要工业污染源 达标率100% ;探索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环卫体制,建立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全市城市生活垃圾 6 处理率达100以上、80%的集镇和行政村生活污水能得到有效 处理。 (四)大力实施学习知识化的大促进发展战略,建设全省 县域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推动创新发展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制定出台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工 业经济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专 项资金,支持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截至 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 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4家,年发明专利年授权量610件。2012年, 新增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研发中心数、 创新型企业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全省县市首位,被评为全国 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县。二是破解土地瓶颈。深入 推进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成立了全省首个城乡统一的土 地交易市场,组建25家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争取低丘缓坡地开 发利用试点工作。以争创国家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为抓手,扎实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盘活现有存量用地,严格新进项目准入 标准,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高层厂房。2012年,共盘活存量用地 550余亩。三拓宽融资渠道。以打造“现 代金融企业聚集区” 为目标, 深入开展县域金融产品试点工作,积极搭建融资平台。2012年, 先后组织各类政银企对接会11次,衔接贷款15.86亿元。提高市财 政担保中心资本金,注册资本金达1.5亿元,进一步增强担保能力。 探索建立专利权、商标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质押融资工作,支持 企业通过发行中期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形式进行融资。 7 2012年,中鼎股份通过发行中期票据实现融资4.2亿元。四是强化 人才支撑。出台了人力资源开发办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 业意见等,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5至10万元以上的安家补贴 和为期3年、每年每人1至3万元的生活补贴,对到企业就业的本科 生给予为期两年、每人每年5000元生活补贴, “英才苑” 已正式投 入使用,建成杭州、上海、合肥等驻外人才工作站。2012年以来共 引进高校毕业生2258余名,其中硕士生58人。 五、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建设全省统 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推动和谐发展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体系。围绕城市总体定位,以自然山水为 依托,以交通干道为轴线,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 体规划、各类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明确“一核三聚” 空间布局 和“ 两中心六组团” 功能划分,加 强规划 衔接,严格规划执法,确保 城乡一盘棋、规划一张图。二是突出城市龙头作用。以“五城联创” 活动(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 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实行组团 式开发,强力推进河沥溪、汪溪、城北、城南、凤形五大片区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增强城市带动。五年来,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近10亿元,完成了体育场、污水处理场、三水 厂等重点市政工程,扎实推进“八路一 桥” 路网工程和背街小巷整 治,被评为“ 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 ”,以城 带乡能力进一步增强。三 是建设美好和谐乡村。坚持以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为载体,以农村 环境清洁为突破口,实行“串点成线、固点 扩面、分期推进” 的方式, 8 大力实施“规划建设 、农村环境清洁、产业发展富民、社会事业和 社会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六大工程,截止 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创建省、市各类新农村示范点65 个,90以上村庄完成“十村示范、百村整治” ,农村环境卫生实现全 覆盖。累计新建村组水泥路1200公里,宁国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模 式得到省政府和国家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