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核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宁陕县核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宁陕县核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宁陕县核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宁陕县核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陕县核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 论 1.1 项目名称:宁陕县核桃基地建设项目 1.2 项目建设单位:宁陕县林业局 1.3 项目负责人:张守诚 1.4 建设性质:新建 1.5 建设地点:宁陕县 14 个乡镇 1.6 建设规模:4 万亩 1.7 总投资:基地建设总投资 2555 万元,其中:基地建设投资 2480 万元,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投资 75 万元。 1.8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2555 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补助资金 1480 万元,农民投工折资 800 万元,县上自筹 275 万元。 1.9 效益估算:工程建设完成 5 年后,新增优质核桃园 40000 亩,年 产核桃 4000 吨,产值达 4800 万元,每年可增加项目区人均收入 800 元。 2、项目背景 2.1 项目提出理由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 同时应该看到,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其中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总体发展水平、工业化 进程、市场化程度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均大大落后与城市,这些问题引起 2 了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 2008 年 10 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 会会议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 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 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 的新局面。当前,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 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本项目正是这样 的宏观背景下,着眼于宁陕实际和发展提出对于改善全县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林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体十分重要的意 义。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宁陕县是陕西省重点核桃主产区之一,目前核桃年产量已经达到 1000 余吨,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县委,县政府调整农 业结构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全县发展核桃 7 万余亩,预计到 2015 年,宁陕县核桃总产量将超过 3000 吨,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然而,目前该县核桃种植普遍 存在分散、规模小的问题,缺乏统一、完善销售网络,核桃品种老化,栽 植管理粗放,特别是资金困难,导致全县核桃产业发展缓慢。只有以项目 扶持为依托,帮助农户购买苗木、肥料等生产资料,农户投入进行核桃种 植与管理,县林业部门对核桃种植过程和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提供 技术指导和组织销售网络,核桃产业就会有突破性发展,农户利益就能 得到保障,广大老百姓就会得到更多实惠。项目实施以后,预计可直接带 动宁陕县 14 个乡镇 60 多个自然村 7000 余户农民发展核桃,辐射带动 3 全县核桃产业发展。 3、项目区基本情况 宁陕县位于秦岭南坡中段,地处安康市西北部,北和长安、户县、周 至接壤,南与石泉、汉阴、汉滨区相连,东同镇安、柞水交界,西与佛坪比 邻。地理坐标东经 10802231085648,北纬 33071133 5038。全县南北长 130 公里,东西 110 公里,总面积 3678 平方公里, 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山区县 。 该县属亚热北缘性气候,气候温湿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 气温 12.3 ,年 7 积温 4500 ,一月平均温度零下 0.6 ,七月平均 温度 23.4 ,日照时数 1668.4 小时,占可照时数的 38%,年降雨量 899 毫米,无霜期 216 天左右。土壤以山地棕壤为主,PH6.5 7.6。 全 县 辖 10 镇 4 乡 ,98 个 行 政 村 。2007 年 总 人 口 7.4 万 人 ,其 中 农 业 人 口 6.02 万 人 。2007 年 人 均 纯 收 入 1940 元 ,属 全 国 扶 贫 开 发 重 点 县 。宁 陕 县 交 通 区 位 优 势 明 显 ,国 道 210 公 路 贯 横 镇 内 南 北 ,距 西 安 121 公 里 ,西 汉 高 速 公 路 县 内 里 程 90 公 里 ,境 内 交 通 发 达 ,公 路 通 村 率 为 99 。 4、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4.1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 ”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体 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民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 4.2 建设原则 根据宁陕县高中山区不同地类,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 4 分利用当地水、热、光、土等资源,以科技为先导,采取政策调动,利益驱 动,典型带动,实施核桃基地建设,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4.3 建设目标 建设优质核桃基地 4 万亩,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后年产核 桃 4000 吨,增加收入 4800 万元。 5、项目建设规模布局 5.1 基地确定原则 立地条件好,能集中连片,有一定便利交通条件。 行政村有较强的组织 能力,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实施。 干部、群众素质高,积极要求参与基地建设。 项 目区交通、 电力等基 础设施较为方便。 依据基地确定原则,基地确定在全县 14 个乡镇中的 50 个自然村。 5.2 建设规模 建设优质核桃基地 4 万亩,其中 2009 年建设 2 万亩,2010 年建设 2 万亩,年产核桃 4000 吨。 5.3 建设内容 新建核桃园 4 万亩 。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组建技术服务队 20 人,配备服务工具 20 套,新增培训设备电脑 10 台。每年培训农民 4000 人,制作培训资料 4000 套,聘请专家讲课 10 人 次。 5 6、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建设核桃基地 4 万亩,共需资金 2555 万元。其中:建园投资 2480 万 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75 万元。 6.1 建设核桃基地 4 万亩,计需投资 2480 万元。 整地:每亩需投工 4 个,4 万亩,需投工 16 万个,每工 40 元 ,需 投资 640 万元。 栽植:每亩投工 1 个,4 万亩,计需投工 4 万个,每工 40 元,计需 投资 160 万元。 苗木:每亩需苗木 40 株,需苗木 160 万株,每株 8 元,需投资 1280 万元。 肥料:每亩需农家肥 0.5 吨,需 2 万吨,每吨 100 元,需 200 万元。 其它 费用 ,购置地膜、工具等生 产辅助工具,每亩需 14 元,需投 资 14 万元。 6.2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需投资 75 万元。 技 术服务队 :人数 40 人,每人每年工作 6 个月,每人 500 元/月, 每人需 3000 元/年,40 人每年需资金 12 万元,共需资金 24 万元。 技 术服务 工具:总 量为 40 套,包括喷雾器、工作服等,每套 3000 元,共计需要资金 12 万元。 培 训费用 20 万元。 培 训资料 10 万元。 培 训设备 4 万元。 6 专 家聘请费 5 万元。 6.3 资金筹措 建设优质核桃基地 4 万亩,计需投资 2555 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 金 1480 万元,主要用于种苗费用。受益农民投工折资 800 万元,主要用 于整地栽植费用。县上自筹资金 275 万元,用于培训费用,专家聘请、设 备购置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4 使用计划 建设核桃基地 4 万亩,总计需要投资 2555 万元,分两年投资完成。 其中 2009 年建设 2 万亩,投资 1300 万元,2010 年建设 2 万亩,投资 2555 万元。 7、保障措施 7.1 项目组织管理 为保证项目如期完成,县政府成立以政府主管县长为组长,以林业 局、财 政局、计划局、商贸局、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组成项目领导小组,统 筹人力,物力、财力协调各方面力量,从宏观上抓好协调与组织实施。同 时成立技术施工组,负责施工和建设的规划、技术指导、工程管理和科技 推广培训。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林业局局长担任。办公室 具体负责项目领导小组决策的落实,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强化资金管 理,项 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建立健全项目各种档案,抓好日常管理检查, 做好阶段性的工作总结。 7.2 项目运行管理 本项目采取由政府出资,乡镇组织,群众投劳投资的方式建成 4 万 7 亩核桃生产基地,县林业局负责采购优质种苗,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完 成建设任务。同时,县林业局负责组建技术服务队,并配备必要的技术服 务工具,建成专门的培训中心,免费为农民提供具体的技术服务和技术 培训,县商贸局负责建立营销网络,搞好产后服务,确保项目健康顺利实 施。 7.3 项目技术保障 品种 该项目种苗全部选用陕核和西洛等系列优质嫁接核桃苗,这些核桃 品种是由我省有关院校和林业科研单位在实生群体中选取出的晚实品 种,树势 中等,树冠圆头形,果枝率 50%左右,属中短果枝型,每果枝平 均坐果 1.5 个左右。坚果近圆形,壳面光滑,缝合线平,出仁率 56%左右。 成熟期为 9 月上旬左右,品质上等,丰产稳定,抗病虫害、抗寒、抗旱性 强。 密度: 37 株/亩,株行 36(m) 整地:采用大穴状整地方法。即开挖长宽深各为 1m 的大穴,熟土 混肥回填,分层踏实。 栽植:栽植必须做到深埋、踏 实、扶正、坐水、生物覆盖,严格执 行“ 三埋两 踩,提苗 ”的造林技术规程。 工程建 设 中,全面推广使用保水 剂,生根粉等醮根技术,全面提 高造林质量。 补 植:造林第一个生产季节结束后,应进行成活率检查,发现死 亡立即补植,确保成活率达到 100%。 8 抚 育管理:定期不定期对幼林进行抚育管理,主要措施有松土、 扩盘、除草、 浇水、修技、防治病虫害。 8、可行性分析 8.1 市场分析 核桃是我国传统的农副产品,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据分 析,100 克干核桃仁含蛋白质 15.4 克,脂肪 63 克,碳水化合物 10.7 克, 钙 108 毫克,磷 329 克,胡萝卜 0.17 毫克,VB10.7 克,VB20.11 毫克, VPP1 毫克,还含有镁、碘、锌、铬和 VE、戊聚糖等成分。1 公斤核桃仁相 当于 5 公斤鸡蛋或 9 公斤鲜牛奶的营养量,有“人间鲜果” 和“长寿果”的 美誉。核桃具有健脑、强身、养血、补肾的功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结构的变化,营养、方便、休闲、无 公害食品市场需求量将大大增加。近年来,国内市场核桃及其产品的需 求量日益扩大,产品品种日益丰富。所有关专家分析,按人均消费 0.5 公 斤核桃计算,我国每年需要核桃产量约 30 万吨,市场缺口较大。因此, 市场出现了出口变内销,国内市场核桃原料紧俏的紧张状况。核桃市场 价格逐年上升,2008 年宁陕为 14 元/ 公斤。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 核桃生产和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由于核桃自身生长的属 性,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核桃生产大国。在我国适宜生长核桃的省份只 有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少数省份。陕西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 件,十分利于发展核桃生产。生产的核桃具有皮薄、个大、仁肥、口脆等 优点,年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发展 核桃生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9 8.2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设完工后新增优质核桃基地 4 万亩,产后按正常年份最低亩 产核桃 100 公斤,年总产量达到 400 吨,按现价 12 元/公斤计算,可直接 获得经济收益 4800 万元,全县农户人均 800 元。 以 10 亩核桃园计算农户效益:该项目前期投资包括种苗费和技术 指导由政府投入,整地、栽植费由农民投工投入,预计项目前期投资约 6390 元。每年的生产费用包括除草、耕地、施肥、管理费共计 5200 元, 按正常年份最低产量每亩 100 公斤,每公斤 12 元计算,10 亩地年收入 12000 元,扣除折旧、摊销费每年纯利润在 6300 元,每亩增收 630 元,4 万亩经济林核桃将增加农民收入 2520 万元,农民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8.3 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农民种植核桃的传统习惯, 通过政府组织农民进行核桃产业化生产,不仅有利于核桃产品质量提高, 而且有利于实现核桃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为当地的农业结构整调整做出典型示范。本项目不但可 以增加农民收,而且有利于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快全县造林绿化步 伐,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进一步改善当地的 生态、气候环境。本项目覆盖全县 14 个乡镇 60 个自然村,参与农户 7000 户,从建设期起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能充分利用当地农村闲 散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 8.4 生物学特性分析 项目区地处秦岭南坡,海拔平均在 8001200 米左右,无霜期 216 10 天,年降雨量 899mm,年均气温 12.3,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气候温和, 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加之核桃树宁陕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同时与我 省核桃主产区商洛相邻,气候及立地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