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良姜丛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技术_第1页
花叶良姜丛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技术_第2页
花叶良姜丛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技术_第3页
花叶良姜丛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技术_第4页
花叶良姜丛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花叶良姜丛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技 术 摘要:试验研究了花叶良姜丛生 芽诱导及增殖培养技术,结果表明:花 叶良姜(Alpinia zerumbet cv.Variegata) 组培最佳配方为 MS+6-BA5.0 mg/L+NAA2.0 mg/L+椰子水 60ml/L, 芽继代培养 30 d,增殖系数达 7.5,增 殖芽健壮,发育形成的叶片有光泽,黄 绿斑纹明显。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90492.htm 关键词:花叶良姜;丛生芽诱导; 增殖培养 中图分类号:S68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7)15007903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1 引言 花叶良姜(Alpinia zerumbet cv.Variegata)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 植物,原产于东亚,中国福建等省也有 栽培1。花叶良姜叶片有金黄色富有光 泽的纵斑纹,花姿优美,观赏价值高, 是室内观赏、城市园林绿化、道路隔离 带及两旁绿化的优良植物。目前,花叶 良姜种苗主要采用分蘖繁殖,因为在有 性生殖过程所造成的分离使 90%以上的 实生苗叶片变为绿色,失去黄绿嵌合的 条纹2,而分蘖繁殖一般在 410 月进 行,具有季节性,易导致苗木生产滞后。 近 10 年苗木市场紧俏,遇上喜庆节日, 种苗供不应求。为了解决市场供需矛盾, 采用组培育苗方法是快速培育花叶良姜 苗木的捷径。20 世纪 90 年代学者开始 研究花叶良姜组培技术,芽增殖系数最 高为 43,为进一步提高增殖系数,本 文针对花叶良姜丛生芽诱导及芽增殖培 养技术进行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2.1 材料 试验材料来源于广东花卉市场。 选用斑纹艳丽,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 花叶良姜袋苗作为研究对象,以其根茎 为外植体,通过灭菌消毒获取无菌活体 为试验材料。试验时间 2015 年 4 月2017 年 3 月。 2.2 方法 2.2.1 基本培养基筛选 采用单因素区组设计方法,设计 3 种基本培养基: MS、 N6、ER。每种基本培养基内添加 6- BA2.0 mg/L+NAA0.1 mg/L。将形态特 征基本一致的无菌根茎接种于培养基中, 每种培养基接种 20 瓶,每瓶接种无菌 根茎 1 块,3 次重复。培养 40 d 观察记 录根茎萌芽与芽生长状况。 2.2.2 丛生芽诱导最佳细胞分裂 素种类与浓度的筛选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试 验设计 6 个处理, KT:0.5 mg/L;KT :1.0 mg/L; 6-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BA:2.5 mg/L;6-BA :5.0 mg/L; ZT:0.5 mg/L;ZT:1.0 mg/L,每处 理添加 MS+NAA 0.1 mg/L。每处理接 种 20 瓶,每瓶接单芽 1 个,3 次重复。 培养 30 d,记录丛生芽形成的数量,计 算丛生芽诱导率。 2.2.3 芽增殖培养 本试验采用 L9(34)方法,详 见表 1。试验共 9 个处理,每个处理接 种 20 瓶,每瓶接单芽 1 个,3 次重复, 培养 30 d 统计新芽增殖数量,计算各处 理芽增殖系数。 2.2.4 椰子水最佳浓度的筛选 椰子水浓度试验设计 3 个处理: 30 mL/L;60 mL/L;120 mL/L, 分别加入 MS+6-BA5.0 mg/L+NAA2.0 mg/L 培养基内。每处理接种 20 瓶,每 瓶接芽 1 个,3 次重复。培养 30d,记 录新芽数量和生长状况,计算芽增殖系 数。 2.3 培养条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所有的培养基均附加白糖 30g/L,琼脂 5 g/L,pH 6.0。培养基在 1.1MP,120高温高压条件下灭菌消毒 20 min。培养室温度( 253),光照 时间每天 1214 h,光照强度 8003 000 lx。新转接的培养物,在 800 lx 光 照条件下培养 710 d(图 1图 4) 。 2.4 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 Excel 2007、SPSS11.5 进行数据统计及显著性 分析。根茎萌芽率=萌芽的根茎数量/接 种根茎总数100% ;丛生芽诱导率 =形 成丛生芽的单芽数量/接种单芽数量 100%;芽增殖系数 =新增芽的数量/总 接种芽数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培养基对根茎萌芽和芽 生长的影响 表 2 可知,根茎萌芽率 MS 和 N6 与 ER 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丛芽生 长最适合的基本培养基为 MS,它培养 的芽粗壮,色带明显,叶面有光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MS 不仅含有较高的无机盐,微量元素 种类齐全,有机营养也丰富。N6 和 ER 不含肌醇。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中起 作用,参与碳水化合物,磷脂代谢及离 子平衡等生理活动,对植物组织和细胞 的繁殖、分化、芽的形成均有良好的促 进作用。由此可见,肌醇对花叶良姜芽 健康生长的促进可能起着有效的作用。 3.2 细胞分裂素对丛生芽诱导和 生长的影响 表 3 可知,丛生芽诱导率处理 2 高达 91.7%,处理 4 和 6 均为 86.67%, 三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它们与处理 5、1 和 3 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宜丛 生芽诱导的细胞分裂素种类和浓度不代 表适宜丛生芽的生长,如处理 2 诱导萌 发的丛生芽粗短密集,有玻璃化现象, 扦插能生根的有效芽极少;处理 4 诱导 萌发的丛生芽生长健壮,扦插能生根的 有效芽多;处理 6 诱导萌发的丛生芽形 态特征与处理 2 相似。综上所述,花叶 良姜丛生芽诱导比较适宜的细胞分裂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种类和浓度为 6-BA 5.0 mg/L。 表 4 可知,处理 9c 其它处理 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 6 与其它处 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6-BA 在芽增 殖诱导过程中起主导作用,NAA 起辅 助 6-BA 促进细胞分裂和芽伸长生长作 用。随着 6-BA 浓度的增加芽增殖系数 不断的提高,当 6-BA 为 7.5 mg/L 时, 芽增殖系数最高,平均为 8.66,但芽玻 璃化严重;当 6-BA 为 5.0 mg/L 时,芽 增殖系数平均为 5.9,芽健康生长;当 6-BA 为 2.5 mg/L 时,芽增殖系数平均 仅 1.1。当 6-BA 为 5 mg/L 时,在培养 基内添加不同浓度的 NAA,其增殖芽 的生长状况不一致,如处理 4 增殖芽健 壮,生长良好,偶有根系出现,处理 6 增殖系数比处理 4 高 29.8%,但芽细小, 叶片黄化现象偶有发生。然而,为使花 叶良姜组培苗生产长期较高效化,建议 处理 4 和处理 6 交替使用。 3.4 椰子水浓度对芽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由图 5 可知,从增殖芽生长状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看, 增殖芽生长于椰子水 30 ml/L 的培养基时,芽生长缓慢,培养 30 d, 芽高 0.5 cm;生长于含椰子水 60 mL/L 的培养基中时,培养 30 d,芽高达 3 cm,并分化出一定量的根系;生长于含 椰子水 120 mL/L 的培养基中时,细胞 分裂和芽生长活性过强,引起细胞生长 不均衡而导致芽粗短密集成团,部分芽 玻璃化严重致死。因此,本试验以椰子 水 60 mL/L 添加到培养基对花叶良姜芽 的增殖效果较好,培养 30 d 芽增殖系数 达 7.5,且芽良好地生长,能满足产业 化生产的需求。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筛选出花叶良姜最佳丛 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配方为 MS+6- BA5.0 mg/L+NAA2.0 mg/L+椰子水 60 ml/L。花叶良姜好肥,MS 培养基无机 盐含量均较高,微量元素种类较齐全, 浓度也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能 满足花叶良姜芽增殖和生长的营养需求。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种类组合及浓度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比对芽的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试验结果显示,细胞分裂素 6-BA 起主 导作用,生长素 NAA 起辅助作用。但 不同的浓度配比,对花叶良姜芽增殖和 生长的效果不一。表 4 处理 6 芽增殖系 数 6.8,虽然比处理 9 低,但增殖芽健 康,有活性,继代培养时芽生长迅速, 叶片黄绿斑纹明显有光泽,后劲足。处 理 9,芽增殖系数高达 9.2,但芽玻璃化 严重,继代培养时,芽生长缓慢,褐化 死亡。这可能是因为 6-BA 与 NAA 浓 度比例过高,细胞分裂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