孳息权属认定_第1页
孳息权属认定_第2页
孳息权属认定_第3页
孳息权属认定_第4页
孳息权属认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孳息权属认定 摘要:第三方支付虚拟账户的沉 淀资金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凸显出越来越 多的问题。然而沉淀资金的法律性质模 糊,孳息权属混乱,加之我国相关立法 欠缺,监督管理体系滞后,直接阻碍网 络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 现行法规,第三方支付平台与用户间属 于混藏保管合同关系,虚拟账户沉淀资 金应认定为债权,依据第三方支付平台 与用户间的协议,孳息权属于前者。为 了有力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我国应该完善相关立法体系,建立科学 监管制度,实现沉淀资金法理和实践上 的统一,提升用户资金的安全性。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41154.htm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关键词:虚拟账户;沉淀资金; 保管合同;孳息;支付宝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 03001505 Determination of interests ownership: analysis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s virtual account on deposited funds LI Lei (School of Law,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00, China) Abstract: The third-party payment of virtual accounts deposited funds is causing increasing problems in e- commerce development. However, confused legal nature of deposited funds and chaotic interest of ownership, as well as the lag of supervision and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management system directly impede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According to current regulations, relationships between users and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belong to mixed reservoir safekeeping contracts. Virtual accounts deposited funds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creditors rights. Based on the registered agreements between users and third party payment, interest belongs to the former.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 commerce, our country should improve legislation, and establish scientific supervision system so as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per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users funds. Key words:virtual account; deposited fund; safekeeping contracts; interest; alipay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 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电商发展中 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已经成为电商 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它在增强在线交易 安全、降低在线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但其所带来的新问题也逐渐 凸显,例如,交易中日益庞大的沉淀资 金及其孳息的分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 联网+”战略,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内 的互联网金融被首次纳入国家经济的顶 层设计中。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需要设 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行政部门加强监管, 并完善相应的立法体系。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由用 户的虚拟账户资金和在途资金共同构成。 虚拟账户沉淀资金(即备付金)指的是 用户通过转账、充值等方式,预先将资 金转移到第三方平台的虚拟账户中,其 特点是处于用户管理下,可随时将账户 中的资金用于交易或转账,但该资金的 性质在立法上并不明确。在途资金是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用户在购物网站交易完成后,确认收货 前,通过第三方平台担保付款功能,暂 存于第三方平台的资金。其产生是因第 三方支付系统的支付和收款环节衔接并 不是紧密相连的1。因此,在具体的交 易中,关于沉淀资金的法律属性及其孳 息归属问题产生了许多争议,但是学术 探讨大多都集中于在途资金,而从虚拟 账户资金角度进行分析则是一个比较新 颖的视角。因此,本文将从第三方平台 与用户合同关系的角度,探讨虚拟账户 沉淀资金法律属性及其孳息权属问题, 以期在理论上明晰沉淀资金的属性和孳 息的权属,并在实践中为增强第三方支 付虚拟账户的资金安全提出可行之策。 一、虚拟账户沉淀资金归属 (一)沉淀资金的性质 关于沉淀资金性质,目前在理论 上存在争议,主流观点有三种:存款说、 债权关系说与货币说。存款说认为虚拟 账户中沉淀资金是用户存于第三方平台 的存款,此观点在以消费银行为支付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构的欧洲较流行。货币说认为沉淀资金 为一种特殊货币如电子货币,其由第三 方平台向用户发行且由双方以法定货币 购买。债权关系说认为沉淀资金是第三 方平台对支付用户一方的负债,实践中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就将此 部分认定为负债而非存款。理论的争议 导致立法者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难以统 一,导致实践中对沉淀资金的法律定性 迟迟未能明确。 首先对于存款 说,即沉淀资金可产生孳息,此种孳息 分配可通过当事人双方约定来解决2。 依我国立法,只有金融机构经过监管部 门批准后才可吸收存款。我国金融机构 按地位分为央行、银行、非银行金融机 构和外资或合资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 公司不属于以上四类。所以用户暂存于 第三方平台的资金非存款。 其次关于电子货币说,我国目前 没有电子货币立法,其理论多流于学界 探讨。有观点认为电子货币是法定货币 表现形式,因为货币为一般等价物,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表现形式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从物物交 换中的等价物演变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 网络时代通过终端设备由电子数据表现, 电子货币源于国家信用不需借有体物表 现。但法定货币的发行方是央行,由国 家信用背书,若第三方公司被授予发行 权,即电子货币代表第三方机构信用, 它与国家信用不能等同且相关风险管控 尚未立法,大量法定货币以电子货币表 现还会造成监管上的困难。在我国现行 法律下,网络铸币概念是第三方支付一 直回避的,因为我国银行法第四条 第三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发行人 民币的唯一机构,其他单位和组织不能 擅自发行人民币3。所以将虚拟账户中 的沉淀资金定为电子货币目前看不成熟, 待今后制定相关电子货币法规,讨论电 子货币化的沉淀资金才更具意义。 最后对于负债说,即用户对虚拟 账户资金享有债权,美国联邦储蓄保险 公司一直将其以负债对待,该观点具有 较强说服力。传统民法认为货币具备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有即所有的属性,实践中,当资金从用 户转入第三方虚拟账户成为沉淀资金后, 资金所有权也从用户转到平台一方。据 2010 年 9 月 1 日施行的非金融机构支 付服务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第二十六条规定:支付机构接受用户备 付金的,应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 存款账户存放备付金。由此,沉淀资金 并不存于第三方平台,而由银行托管。 那么所有权是否转归银行?对此我国法 律没有给出解释,但比照大陆法系国家 可进行借鉴。 德国民法典规定:“以 所有权移转于保管人,而保管人有义务 返还相同种类、品质和数量的物的方式 寄托替代物的,适用借贷的规定。 ”日 本民法典规定:“ 保管人可以依契约 消费寄托物时,准用有关借贷的规定。 ” 可见沉淀资金对用户来说依旧属于债权 而非物权。此外“ 货币占有者取得货币 所有权”的传统观点未被 物权法采 纳,这反映出立法者对此问题持否定态 度。现行体系下,银行在网络支付中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结算、清算实体,它负责对第三方平台 监督,不实际参与到用户与第三方平台 关系中去。 办法也规定央行及其分 支机构与沉淀资金实际托管银行对沉淀 资金享有监督权。因此沉淀资金债权关 系发生在用户与第三方平台间,而非用 户与托管银行或第三方平台与托管银行 之间。 从立法层面看, 办法第 24 条 规定,支付机构只能根据用户支付指令 转移备付金(沉淀资金) ,禁止支付机 构以任何形式挪用用户备付金,首次认 定沉淀资金所有权归用户。支付宝公司 在 2014 年 12 月版支付宝服务协议 中对此问题保持回避,未规定沉淀资金 权属,只在使用规则第十一条中明确孳 息所有权归支付宝公司。占据国内在线 支付份额第二位的财付通,在服务协议 中也对沉淀资金权属只字未提。 (二)沉淀资金的合同关系 围绕沉淀资金形成的合同从形式 上看目前仍是无名合同,在合同法规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的有名合同中,与沉淀资金合同关系最 相似的应为保管合同。当用户将资金存 入第三方虚拟账户时,双方便形成保管 合同关系。依照标的物是否属于种类物, 保管合同可分为不可代替物与代替物保 管合同。代替物保管合同指保管物为种 类物,双方约定保管人取得保管物所有 权,仅以代替物返还给寄存人的保管合 同。货币是典型的种类物(沉淀资金在 学界属电子货币,同属种类物) ,因此 用户与第三方平台间形成的是代替物保 管关系。当用户需从虚拟账户中进行资 金操作时,第三方平台从托管商业银行 账户中划出相同数额的同种货币即可, 不需返还用户当初存入虚拟账户的那笔 资金。 代替物保管合同可进一步分为消 费保管合同与混藏保管合同。消费保管 合同是指寄存人将可替代物交保管人保 管,保管物所有权移转给保管人。混藏 保管合同,是指寄存人将可替代物交保 管人混合保管,标的物所有权不因交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转移。其区别在于,消费保管合同标的 物所有权可能发生转移而混藏保管合同 不发生转移。持消费保管观点的学者认 为,消费者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保管 合同的标的物是货币,货币属于种类物, 应成立消费保管合同4。却未注意混藏 保管合同也同属代替物保管合同。上文 提及办法明确规定沉淀资金所有权 归用户,因此用户的沉淀资金在整个支 付过程中都不改变权属。由此,沉淀资 金不符合消费保管合同关于保管标的物 所有权转移的标准。 据上文描述,沉淀资金交付时不 转移所有权,返还时以代替物返还,因 此沉淀资金的保管合同应属混藏保管合 同。持混藏保管观点的学者认为客户存 入虚拟账户的资金是代替物,且第三方 支付机构将所有客户的资金混同保管, 在客户发出划出资金的指令时返还相同 数量资金,在保管期间不得使用客户资 金,故成立混藏保管关系5。但有观点 认为,如将沉淀资金保管合同视作混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保管合同,由于所有权不因交付转移, 削弱了货币的流通性,不利经济活动。 实质上,支付过程中包含用户、第三方 支付、银行三方主体,沉淀资金涉及两 个法律关系:用户与第三方支付间保管 合同关系和第三方支付与银行间储蓄合 同关系6。不分清合同主体,分析容易 混乱,故将沉淀资金保管合同看作混藏 保管合同不利货币流通的观点,是因未 将合同主体相区别。用户在法律层面未 将钱转入支付公司设在银行的账户,因 此用户与银行间无沉淀资金保管合同关 系。银行是基于储蓄合同与第三方支付 发生法律关系,故第三方支付将用户资 金转入银行账户,只能把该资金视作存 款而非沉淀资金。所以支付公司存管在 银行的资金从性质上讲非沉淀资金,更 无沉淀资金混藏保管合同不利货币流通 之说。站在用户一方,将资金转入第三 方支付首先要求的是安全性,若用户和 第三方支付间发生的是消费保管合同法 律关系,虽增强流通性,但使安全性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降,不符合第三方支付在设计时为买卖 双方架起安全担保渠道的初衷。 因此,用户与第三方平台间的沉淀资金 保管关系更宜定为混藏保管合同,通过 不转移用户资金所有权,第三方机构并 无对沉淀资金处分权能,继而提升沉淀 资金在第三方支付中的安全性。然而沉 淀资金合同作为无名合同,借用保管合 同的相关规定虽然能解决部分法律适用 问题,但沉淀资金合同毕竟有别于以往 各类有名合同,围绕沉淀资金产生的法 律漏洞亟需立法规制加以填补,否则立 法和实践脱节的混乱状态仍将持续。 二、沉淀资金孳息所有权的问题 分析 (一)沉淀资金孳息在法理上的 归属 法定孳息是物主基于法规让渡所 属物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而得的收益。 德国民法典规定,保管人为自己而 使用委托人金钱的,有自使用时起对委 托人支付金钱利息的义务7。根据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法第 26 条,支付平台接受用户资金 的,应在银行开立沉淀资金账户存放。 第三方平台和托管银行间订有储蓄合同 协议,银行应比照活期存款利率为存于 银行的资金支付利息。按上文讨论,用 户将资金转进第三方平台时,与第三方 平台发生的是混藏保管合同关系,资金 所有权未因资金转移而变更,而且办 法第 24 条也首次承认沉淀资金所有 权属于用户,因此由沉淀资金衍生出的 孳息应该属于用户。 (二)沉淀资金孳息在实践中的 归属 据阿里巴巴在 2014 年“双十一” 571 亿元成交金额,按目前银行 0.35% 的活期年利率算,支付宝通过沉淀资金 获得的利息收入达 57 100 000 000*0.35%/360555 138.89 元。以淘宝 最长 15 日收货时间算,该在途资金半 个月内可产生的最大利息为 832.7 万元。 不考虑“双十一 ”支付高峰,依 14 年阿 里巴巴招股书说明,支付宝日均支付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为 106 亿元。用此数据算,支付宝在 15 日内产生的利息收入也达 145 万之巨。 至 2013 年,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 3 亿, 但经平均,每位用户的孳息所得就微不 足道。目前支付宝单日交易数已破一亿 笔,如支付宝或托管银行严格将每笔利 息收入计算并返还给每位用户,其操作 成本很可能与利息收益冲抵。且资金有 群聚效应,发挥资金规模优势能为企业 运作带来更大的效益。 考虑到理论和现实的差距,各家 支付平台,注册时都提出相应条款,规 避孳息风险。 支付宝协议第十一条 规定:“用户对所有代收代付款项产生 的包括孳息在内的任何收益不享有任何 权利。支付宝公司就所有代收代付款项 产生的任何收益享有所有权。 ”财付通 服务协议第五条规定:“腾讯公司无 须向用户支付沉淀资金的任何孳息。 ”实 际上默示了用户放弃对沉淀资金孳息的 权利,该孳息所有权归第三方支付平台 所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由于立法模糊,导致沉淀资金孳 息所有权在理论和实践上相互矛盾,该 问题也是现实中学者和第三方支付公司 围绕沉淀资金各持己见的主要原因。网 络支付的规模在我国近几年一直保持两 位数增长,越发庞大的沉淀资金所带来 的巨额孳息已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立 法者应该尽快制定相关法律,避免互联 网支付法律缺位的情况继续下去,让巨 额孳息尽早走出灰色地带。 三、沉淀资金与孳息权属的制度 完善 (一)加强沉淀资金的风险防御 能力 1.完善相关立法体系。 依托巨大 的国内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电商 的规模和创新力度都已跻身世界前列。 阿里巴巴集团预计 2014 年销售收入达 4 200 亿美元,作为美国电商巨头的亚马 逊和 Ebay 在 13 年的销售额分别为 744 亿美元和 160 亿美元,二者之和的规模 较阿里巴巴也相去甚远。如此庞大的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内市场,必须要有安全稳定的第三方支 付平台支持。目前国家没有针对性政策, 政策风险将成这个行业最大的风险,影 响资本对该行业的投入8。在互联网支 付领域我国仅在 2005 年出台由全国人 大常委会制定的一部法律,其后相关立 法全是由央行制定的部门规章。2011 出 台的支付机构用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 法(征求意见稿) 认为第三方支付公 司有权获得沉淀资金孳息中 90%的收益, 承认第三方公司对沉淀资金及孳息具有 所有权,这与 2010 年办法中关于 沉淀资金及孳息所有权观点矛盾。2013 年最新出台支付机构用户备付金存管 暂行办法对于沉淀资金未作界定,再 次回避这一争议内容。不仅立法方面位 阶偏低及立法混乱的情况在持续,而且 相关法规各自为战,关于第三方支付的 相关规制,零散地存在于各规章中,法 规之间缺乏联系。所以对于沉淀资金及 其孳息所有权问题应引起立法学界重视, 提升位阶,明晰权属。相关规定还应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结合银行法和保险法的规定,构建一个 系统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框架,从体系上 理顺各法规的衔接,减少理论与实务间 的模糊地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2.建立科学监管制度。 按央行 2013 年出台的支付机构用户备付金存 管暂行办法 ,第三方支付只能选一家 资金托管银行,且赋予央行分支机构和 托管银行对第三方平台的监督权。目前 支付宝和财付通都在建行开设有沉淀资 金账户,但沉淀资金存管仅是各大支付 平台与银行的部分合作内容。以支付宝 和财付通为例,二者在与建行确立托管 关系同时,都与之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紧密合作下,要求托管行对第三方支 付平台进行监管,可能对银行自身权益 产生不利影响,监管难度可想而知。另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企业不断探索新手段、 技术,进行市场开拓的行为,客观上为 银行进行了风险探索9。待银行业调整 完毕大举进入支付市场,依其强大的金 融实力,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空间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必受到挤压。银行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 实际上既扮演着裁判角色又是潜在运动 员。实践中,监管压力全落在央行与商 业银行上,这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独立性 提出很高的要求且单向监督容易造成权 利滥用,滋生腐败。 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已十分庞大的 体量和巨大的增长潜力,将监管重任压 在央行和商业银行上明显无法满足未来 发展需要。可尝试在国务院下属增设与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平级的专针对 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督的“ 网监会 ”部门, 解决裁判员和运动员同场竞技的尴尬局 面,同时也利于分散单一部门的多重监 管压力,各司其职,增强针对性。 3.参照域外有益经验。 适当借鉴 国外成熟的经验也有益于引导行业发展。 以 Paypal 为例,其在互联网支付体系中 将用户资金安全性设为最高优先级并用 各种方式确保用户资金安全。其中最明 显的就是客户借记卡和信用卡账号都经 过复杂加密单独存放在 Paypal 服务器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