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389-1996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这一国家标准,发布于1996年,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指导方针,用于识别和管理因接受外照射放射治疗或暴露于放射性环境中所导致的骨组织损伤。该标准内容涵盖了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两大部分,具体如下:
诊断标准部分:
- 临床表现:详细列出了放射性骨损伤可能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疼痛、局部肿胀、功能障碍以及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骨折或病理性骨折。
- 放射学检查:规定了利用X光、CT扫描、MRI等影像学技术来评估骨骼结构的变化,如骨质疏松、骨膜反应或骨坏死的迹象。
- 核医学检查:推荐使用骨扫描等核医学手段来辅助诊断,以探测放射性骨损伤区域的代谢异常。
- 生化指标:提出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标志物(如碱性磷酸酶等)的水平变化,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
处理原则部分:
- 一般治疗:强调了对症治疗的重要性,包括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及适当的休息,以促进患者的整体恢复。
- 药物治疗:介绍了使用止痛药、促进骨形成或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以及其他支持性治疗药物的应用原则。
- 物理治疗与康复:提倡采用物理疗法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功能恢复。
- 手术干预:明确了在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严重并发症(如不稳定性骨折)时,考虑手术治疗的指征及手术方式选择。
- 长期随访:强调对放射性骨损伤患者进行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该标准通过上述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确保对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的诊断准确无误,同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康复。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5-23 颁布
- 1996-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6389一1996of 标准适用于职业性照射所致骨损伤的放射性工作人员(包括应急人员),非职业性照射后发生的骨损伤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长期多次受到超过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所致骨组织的一系列代谢和临床病理变化。按其病理改变,分为骨质疏松、骨盆炎、病理骨折、骨坏死和骨发育障碍。生以骨密度减低为主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放射性骨髓炎射性骨折徽炎病变的基础上产生的骨的连续性破坏。放射性骨坏死循环障碍而产津的骨块或骨片的坏死。放射性骨发育障碍骨的长度和周径都小于正常发育的骨组织。照剂量、剂量率、临床表现、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骨疾病,方能诊断,4分类诊断依据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受照范围内(或照射野内)骨骼损伤,骨损伤剂量参考闽值为20 期接触射线所引起的骨损伤,参考阑值为50 家技术监怪局1996一05 者骨小梁稀疏、粗糙;重者骨小梁网眼稀疏,有斑片状透光区,骨皮质显著增厚呈层板状或皮质白线消失。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4. 2.2 皮质密度减低、变薄、表面不光滑、骨质有不规则破坏伴附近骨质疏松,并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透光区,偶尔也伴有骨质增生或死骨形成。质疏松、骨髓炎、骨坏死)的病理性骨折。骨折发生前一般有程度不同的活动过度、外力作用等诱因,但有时诱因不明显。体、股骨颈、挠骨头、胫排骨、锁骨和肋骨等)。线征象:有骨质疏松基础,两断端有骨质疏松改变,骨折线一般较整齐。髓炎或骨折的基础上发生。 骨质疏松区内或骨折断端附近出现不规则的片状致密阴影,夹杂一些透光区。见于受照射时骨筋呈活跃增生的儿童(约伴轻度放射性皮炎改变。线征象:骨与软骨生长发育迟缓,度变短,骨干变细,皮质变薄。论有无骨损伤的临床或应脱离射线,凡出现骨损伤者,更应脱离放射线,或视全身情况改为非放射性工作。给予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饮食,注意适当活动。生的药物:如复方丹参、谷肤甘肚、抗坏血酸、降钙素、维生素A、维生素D、康力龙等蛋白同化激素,以及含钙制剂药物。血循环良好的皮瓣或肌皮瓣班盖,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创面。给予抗感染治疗,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彻底清除坏死骨,以带血管蒂的肌皮瓣充填腔穴和修复创面。及时截指(趾),如累积多个指(趾)而保留剩余个别指(趾)已无功能时,可考虑截肢,但应慎重。截肢高度应超过损伤的近端3-5 6389一1996附录考件)确的诊断和治疗,阻止病情的发展,促进恢复。在剂量阑值,但因各种射线的能量不同,受照射情况各异,身体各部位软组织厚薄不一,以及受照后处理不同,目前尚难以确定一个准确的通用阐剂量。本标准给出的引起骨损伤受照射剂量阂值仅是一个参考值范围。射剂量、剂量率、照射次数、间隔时间、照射部位及范围等因素有关。照射剂量大、间隔时间短、范围大者出现时间早、程度重,髓炎、病理骨折、骨坏死是损伤的一个发展演变过程,骨损伤程度和射后的时间相一致。同时与受照射局部的处理和保护是否得当也有关。术性较强的工作。因此,本标准应由放射医学专业机构和(或)各级放射性疾病诊断小组认真执行。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工程成本控制试题及答案
- 应急日常考试题及答案
- 民间工艺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试题及答案
- 教学反思与课程设置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植物肉面试题及答案
- 智能汽车技术未来方向试题及答案
- 搬迁可行性分析报告
- 明确定位2025年土木工程师考试目标设定试题及答案
- 求职笔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电池技术的可持续性研究试题及答案
- 经皮球囊扩瓣术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查房
- 202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
- 高级农艺工试题及答案
- T-SHJ X062-2023 电动重型卡车换电站及换电车辆技术要求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难点举一反三 专题7.1 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 慢性肝病的综合管理教学设计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小型局域网组建》课件
-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 焦虑抑郁患者护理课件
- 施工场地治安管理计划和突发治安事件紧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