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裨治文对孝经的译介研究 摘要孝经是承载中国儒家 和孝道的经典,其译本不少。裨治文作 为晚清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英译孝 经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但因其译介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译介目的 等原因,裨治文的英译版孝经尚有 诸多值得深究的细节问题。 中国论文网 /4/view-12929315.htm 关键词 孝经 ;裨治文;英译 中图分类号 120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72 文章编号 1671-5918( 2017) 14- 0192-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03 本刊网址 http:/ 引 言 篇幅不足两千字的孝经 ,文 字晓白,通俗易懂,对两汉以来的古代 中国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既可入儒 家十三经之一,又可为孩童启蒙所用。 其中所宣扬的孝道,不仅对于个人道德 修养、家庭伦理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 还为封建宗法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安定发挥了教化作用。全书共 18 章,它是学者解读中国传统“孝” 文化、 梳理儒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孝经 的译本不少,笔者拟从其较早期的英译 人手,着重研究孝经在 19 世纪初 的对外译介和传播,以中国丛报 (Chiriese Repository)上裨治文 (E.C,Bridgmari )发表的译文为例, 探究其翻译活动。 一、裨治文与中国丛报 裨治文是第一位来华的美国新教 传教士,也是美国认识并研究中国的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驱。1801 年 4 月 22 日他出生在美国马 萨诸塞州的贝尔切敦,父母是虔诚的信 徒,因自小受家庭宗教氛围的影响,裨 治文在 11 岁便阪依基督教。1826 年从 阿默斯特学院毕业后又入安多弗神学院 深造。1830 年受美国海外传教部总会派 遣抵达广州,在那里进行了大部分的传 教活动,同时创办了当时影响最大的英 文期刊之一中国丛报 。1847 年后居 上海,继续从事各项工作。1861 年于上 海去世。 中国丛报在办刊 20 年间 (1832 - 1851) ,共刊出 20 卷,对中国 社会作了全方位的报导,内容广泛,影 响深远, “成为基督教来华传教士向海外 宣传中国的重要阵地” ,涵盖了中国语 言、文学、历史、宗教、法律、政治、 地理、气象、科学等各个层面, “是 时西方学者研究汉学的重要资料来源”。 它是当时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影响 最大的英文期刊之一,是向英语世界传 播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孝经这部中国蒙学典籍、儒学经典 之作正是裨治文通中国丛报将其呈 现在美国读者面前,为之后的中西文化 交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译介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裨治文来华的首要目的自然是传 教,但当时清政府的禁教政策没有改变, 直接传教受到诸多限制。在此情况下, 1832 年裨治文在马礼逊等人的帮助下, 创办了中国丛报 ,并以此为阵地用 英语大量向西方译介中国的宗教、历史、 语言文学、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作为中国丛报的主编,裨治 文还亲自译介了包括三字经 、 百家 姓 、 千字文 、 小学等在内的诸多 中国蒙学典籍,其中对孝经的译介, 在英语世界实有开创之功。目前学者研 究的孝经英译本主要有六种,除了 裨治文发表在中国丛报上的译介文 章外,还有 1879 年英国传教士李雅各 在中国经典第 7 卷中的译本;1908 年华人汉学家程艾凡的译本;1993 年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国学者刘瑞祥、林之鹤的译本;2009 年 罗思文、安乐哲的译本;2010 年顾丹柯 的译本。研究裨氏的英译本,可更好地 解读后续的译介和“ 东学西传 ”的意义。 裨治文译介的孝经于 1835 年 12 月发表在中国丛报第 4 卷第 8 期上,译名为 Heaou King,or Filial Duty。他译介的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 部分简要概述孝经成书的历史背景、 参考的版本、主要的宗旨等。第二部分 是对孝经所有十八章内容的译文。 最后一部分阐释了部分文化内涵知识, 如“先王( the ancient kings) ”、 “三才 (three pow-ers) ”以及第九章的“ 天 (Heaven) ”和 “上帝(the SupremeRuler) ” 关系,但篇幅极短,寥寥数语,极为简 略。整篇译介文章受限于报纸的篇幅, 只有对正文内容的翻译,基本没有注释, 正如他自己在最后一部分所说:“在 孝经的某些部分我们想加一些注解, 但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只好省掉注释。 建议读者参考中文原著,那里有整本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的详细解说和注释。 ” 三、译介的特点与问题 裨治文的整个译文在意义上基本 忠实原文,语言基本通顺流畅,文风平 白简易,句式简单,注释极少。然而, 在 19 世纪初期,由于中西交流闭塞, 历史环境的局限加上他自身汉语语言水 平有限,对中国传统文化欠缺了解等原 因,译文还是存在误读之处,特别是对 中国文化负载词和古汉语的理解有部分 偏颇不当之处。 (一)文化负载词的“以西释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词看似 简单,实则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寓意。译 者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储备,就很容易 误读或忽略这些内涵,从而造成文化信 息传递缺失。比如,在孝经的第一 章开宗明义章中, 原文: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 足以知之?” , 译文:Tsang Tsan, risirig frOm his seat, replied, “Destitute as I am of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discernment, how can I understand the subject?” 原文中的“ 避席” 是古代的一种礼 节,古人以前习惯席地而坐(中国在宋 代以后才普及使用椅子) ,为了表示对 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都要离开坐 席而伏于地。其中的“ 席”意为“铺在地 上的草席”,文中指 “自己的座位 ”。译 文为“rising from his seat”,表面上意思 清楚,无可厚非。但裨治文在中国丛 报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是针对英语读 者,为了让他们更直接全面地了解熟悉 中国文化。把“ 避席” 简单意译为 “rising from his seat”,并且未附加任何注释的 做法,虽然在表达上能使读者一目了然, 实则轻视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传播定是不恰当的。 (二)专有名词的“ 以偏概全 ” 孝经短小精悍,字字珠玑, 小到“庶人之孝 ”,大至“天子之孝”,一 一论述,影响深远。其中当然不乏古文 的专用或专有词语,对于传教士身份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裨治文而言,在翻译这些词汇时,大多 采取顺应英语读者的归化翻译策略,以 致原文意义传达不对等或不完整。 比如, “天子” 、 “诸侯”、 “卿、大夫” 、 “士”、 “庶人”在裨治文的译文中分别译为 “the son of heaven”、 “nobles”、 “mm-isters”、 “scholars”、 “the people”。这样翻译,英 语读者固然一目了然,但却经不起仔细 推敲和深究。 “天子” 本指统治天下的帝 王,译为“the son of heaven”字面上无误, 但“heav-en”一词带有宗教色彩, “天堂之 子”会给英语读者造成是某种“ 神”的误 解,这与中文中的“ 天子”在概念上其实 并不对等,且对理解后文提及的中国封 建社会的官位等级关系也毫无裨益。同 样的, “士”属于国家的低级官员,地位 介于卿大夫和庶人之间,春秋末年以后, 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R 分子的统称。 裨治文将其译为“scholars”(知识分子阶 层) ,只译出其后来的用法,偏离了原 文所指时代,实则以今译古,用词不够 精确考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三)句意表达的“粗枝大叶” 孝经的表达通常言简意赅, 句意丰富。古汉语词汇常有一词多用或 一词多义的现象,需要在具体语境中理 解才会得出正确合适的诠释。但在 19 世纪初期,外国传教士可获取的文献相 对较少,再加上译者本身汉语功底不深, 对孝经中某些句意的解读不恰当, 理解有偏差。例如, 原文:孝子之丧亲也,哭不茫 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乐,闻乐不 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孝子 在父母去世时,以哭声来表达自己极度 悲痛的心情,哭声不要拖有尾声,绵延 曲折,举止动作没有了往日的端正礼仪。 ) 译文:At the death of parents, f ilial sons will nor mourn to excess; in the ritual observances they will not be extravagant; nor too precise in the use() f language; thev will not be pleased with elegant dress, nor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enchanted with sounds of music, nor de- lighted with the flavor of delicate food. Suc:h is the nature of grief. “孝”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体现在父 母在世时,在双亲去世时,孝子的悲痛 哀伤之情便表现在“ 哭” 、 “礼”、 “言” 、 “服” 等方面。 “哭不 谩笔侵缚奚不要拖有 尾声,绵延曲折,而“nor mourn to excess”回译为“ 不要哀伤过度 ”,这与原 文明显出入较大,且会误导英语读者。 裨治文这样一言蔽之的译法,有他说的 “限于报纸篇幅 ”的原因,也有敷衍了事 之嫌。 在句式表达上,裨治文的翻译也 存在一些不甚精确之处,比如, 原文:要君者无上,非圣者无法, 非孝者无亲。 (五刑章第十一 ) 译文:When ministers exercise control over the monarch, then there is nosupremacy; when the maxims of the sages are set aside, then the law is abrogated; and so those who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disregardfilial duty, are as though they had no parents. 译文在意义表达上无可非议,在 文体上,前两句译者也尽量对照中文的 工整句式,但最后一句却译得略显随意, 句式也与前两句不一样,在还原原文的 古韵上差强人意。 结语 19 世纪初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中 西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裨 治文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中学西传” 方面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裨治文对 孝经进行英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标准化合同范本与审批流程工具
- 农贸市场管理软件采购合同
- 家庭农场综合经营承包合同
- 社区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采购合同审查与验收标准流程表
- 钣金工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天津高铁安检考试题及答案
- 乌鲁木齐物理课标考试真题及答案
- 诏安中考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课件
- 生物武器伤害及其防护课件
- 简约大气商业计划书项目融资模板
- 内经选读上古天真论课件
- GJB9001C标准内审员考试自测题试题含答案
-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涂色的
- GB∕T 36667-2018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系泊和拖带设备舷内带缆桩(钢板型)
- 猪肉采购服务方案(完整版)
- kinetix6200和6500模块化多轴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
- 【图文】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精)
- “日本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