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预防_第1页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预防_第2页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预防_第3页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预防_第4页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职业性急性 1,2二氯乙烷中毒的预 防 1,2- 二氯乙烷是一种无色易挥 发油状液体,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制 造氯乙烯、乙二酸、乙二胺、苯乙烯等; 在农业上可用作谷物的熏蒸剂、土壤消 毒剂,是杀菌剂稻瘟灵和植物生长调节 剂矮壮素的中间体,还是药物灭虫宁、 哌哔嗪的制造原料;在纺织、石油、电 子工业用于脱脂,在机加工用于金属脱 脂,也用作油脂、树脂、橡胶的溶剂, 以及咖啡因、维生素、激素的萃取剂。 中国论文网 /3/view-12949215.htm 1,2- 二氯乙烷有氯仿样甜味; 熔点-35.3 ,沸点 83.5,密度 1.235 1g/cm3;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苯等;易燃,可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为 6.2% 16%(体积) ,并放出一氧化碳、 氯化氢、光气等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远处,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 1,2- 二氯乙烷可经呼吸道、消 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 对人体的损害 1,2- 二氯乙烷属高毒物质。其 毒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肾脏,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和抑制作用突出。 对皮肤、呼吸道、眼睛有刺激作用,可 引起接触性皮炎和肺水肿。 急性中毒多见于高浓度吸入者, 经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潜伏期,患者出现 头晕、头痛、烦躁不安、乏力、步态不 稳、意识模糊,也可有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症状。病情可突然恶化而剧烈 头痛、频繁呕吐、抽搐、昏迷,严重者 可致死亡。发病几天后可出现肝、肾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害。吸入中毒还有流泪、咽喉痛、咳嗽 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甚至肺水肿症状。 亚急性中毒见于较长时间接触较 高浓度经呼吸道吸入者,潜伏期可数天 至十余天;表现以中毒性脑病为主,肝、 肾及肺水肿少见;可发生在上班或休班 后突然起病。 1,2- 二氯乙烷引起慢性中毒目 前尚无诊断标准,长期接触可出现头痛、 失眠、乏力、腹泻、咳嗽等症状,也可 有肝肾损害、肌肉震颤和眼球震颤。皮 肤接触可引起干燥、皲裂、脱屑。 急性 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 GBZ 392016职业性急性 1,2-二氯乙烷中毒的诊断标准自 2017 年 2 月 1 日开始实施。该标准明确 了接触反应的观察时间,诊断分级为轻、 中、重三级。 诊断原则。短期内接触较大量 1,2-二氯乙烷的职业史、中枢神经系 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颅脑 CT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和/或 MRI(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参 考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 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类似疾病后进行 诊断。 接触反应。短期接触较大量 1,2-二氯乙烷的职业史,出现头痛、 头昏、乏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伴 有恶心、呕吐或眼睛及呼吸道刺激症状, 一般脱离接触后 72h 症状消失或明显减 轻,按接触反应诊断。接触反应诊断不 属中毒诊断。 轻度中毒。短期接触较高浓度 1,2-二氯乙烷后,出现头晕、头痛、 乏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有下列表 现之一者:表情淡漠、记忆下降、行为 异常、步态蹒跚;轻度意识障碍表现; 颅脑 CT 显示双侧脑白质对称性密度减 低,或 MRI 双侧脑白质弥漫性异常信 号。 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基础上有 下列表现之一者:中度意识障碍;症状 性癫痫(部分性发作)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重度中毒。在中度中毒基础上具 有下列表现之一者:重度意识障碍;症 状性癫痫(全身性发作) ;颅脑局灶受 损表现,如小脑性共济失调。 1,2- 二氯乙烷中毒的预防 作业场所及储存、运输的预防措 施。生产、使用、储存、运输 1,2-二 氯乙烷的容器、管道应密闭并有足够强 度,并经常检查维修,防止工艺过程 “跑、冒、滴、漏 ”发生。操作人员须经 专门培训,穿防静电工作服,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生产工艺采用自动化、机械 化工艺,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机会,作业 场所使用防爆型通风设备进行充分全面 通风和必要的局部排风,避免无组织逸 散。工作场所远离火种、热源。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不得随意处置。作业场所与生活场 所分开布置。 生产场所应设冲洗设施;墙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及表面应采用不 吸收、不吸附毒物材料;车间地面应平 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 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 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生产使用现场配备急救用品,设置冲洗 喷淋设备。 该物品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的照明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运输、装卸严格按危险化学品运 输管理规定与操作规程进行,运输人员 不少于 2 人,要有危化品运输资格、专 用车辆运输,运输时所用槽(罐)车应 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 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 暴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 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 车辆排气管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 路运输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 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要禁止溜 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运 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置设备,按规 定路线行驶,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个人防护措施。空气中浓度超标 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或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应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 手套。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职业安全管理措施。做好上岗前、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 证和疑似职业病者并妥善安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加强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 程职业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维护检修制 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定期检测作业场所危害物浓度,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工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均应正确理 解 1,2- 二氯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主 要负责人、职业卫生主管领导和主管人 员应参加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的职业 卫生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工人三级培 训中应培训 1,2-二氯乙烷危害防治知 识,要了解所接触危害物的特性,掌握 泄漏紧急处置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个 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保养方法及必要 的自救互救方法。 应急救援措施 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相应毒 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救 援演练和总结。做好泄漏事故接触者应 急救治准备,确保事故应急救援及时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效。 发生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 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应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应佩 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其流入下水道 等限制性空间。少量泄漏可用砂土或其 他不燃材料吸附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处理。如 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危害;用防爆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隔离 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处灭火。灭火剂用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 接触或中毒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