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会《税法》讲义_020_0215_j_第1页
2016年注会《税法》讲义_020_0215_j_第2页
2016年注会《税法》讲义_020_0215_j_第3页
2016年注会《税法》讲义_020_0215_j_第4页
2016年注会《税法》讲义_020_0215_j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增值税法(十五) 第十一节 征收管理 本节框架结构: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的征收机关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掌握,能力等级 2) P114,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作用: 第一,正式确认纳税人已经发生属于税法规定的应税行为,应承担纳税义务; 第二,有利于税务机关实施税务管理,合理规定申报期限和纳税期限,监督纳税人切 实履行纳税义务。 在计税方面,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明确了“当期销项税额”的时间限定。 (一)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 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 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 天。 (3)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 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 12 个 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 天。 (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 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 180 天的当天。 (6)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7)纳税人发生除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和销售代销货物以外的视同销售 货物行为,为移送的当天。 2.纳税人进口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3.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二)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提供应税服务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 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其中,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取得索 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 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2.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 款的当天。 3.纳税人发生视同提供应税服务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以预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一般为收到预收款当天 B.委托他人代销货物的,为货物发出当天 C.采用赊销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D.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答案】CD 二、纳税期限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 1 日、3 日、5 日、10 日、15 日、1 个月或者 1 个季度。纳 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 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 1 个月或者 1 个季度为 1 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 15 日内申报纳税;以 1 日、3 日、5 日、10 日或者 15 日为 1 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 5 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 1 日起 15 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扣缴义务人解缴税款的期限,依照前两款规定执行。 以 1 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仅适用于两类情况:(1)小规模纳税人;(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纳税人。 高顿财经 CPA 培训中心 电话: 400-600-8011 网址: 微信公众号:gaoduncpa 进口货物,应该自海关填发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 15 日内缴纳税款。 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的,纳税人应依法补缴已退的税款。 三、纳税地点 1.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 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但在同一省(区、市) 范围内的,经省(区、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审批同意,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 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 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 开具证明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 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3.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 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 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4.进口货物,应当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5.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例题单选题】以下关于增值税纳税地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固定业户在其机构所在地申报纳税 B.非固定业户在其居住所在地申报纳税 C.进口货物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D.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分别向各自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答案】B 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的征收机关 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 五、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办法 了解申报表的基本结构。 第十二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 一、专用发票的联次(了解) 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分为三联票和六联票: 第一联,记账联,承运人记账凭证; 第二联,抵扣联,受票方扣税凭证; 第三联,发票联,受票方记账凭证; 第四至六联,发票使用单位自行安排。 二、专用发票的开票限额(了解) 专用发票实行最高开票限额管理。最高开票限额是指单份专用发票开具的销售额合计 数不能达到的上限额度。 最高开票限额一般由纳税人申请,区县税务机关依法审批;纳税人填报增值税专用 发票最高开票限额申请单;税务机关受理申请后需要进行实地查验。 三、专用发票领购和使用 (一)专用发票的领购 领购:一般纳税人凭发票领购簿、IC 卡或报税盘、经办人身份证明领购增值税专 用发票。(多选) 违规处理:暂扣其结存的专用发票和 IC 卡。(P123) (二)营改增后纳税人发票的使用 P123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专用发票。 试点地区使用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为金税盘和报税盘,纳税人应当使用金 税盘开具发票,使用报税盘领购发票、抄报税。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专用 设备为税控盘和报税盘,纳税人应当使用税控盘开具发票,使用报税盘领购发票、抄报税。 提供港口码头服务、货运客运场站服务、装卸搬运服务、旅客运输服务的一般纳税人 可以选择使用定额普通发票。 适用增值税退免税办法的增值税零税率的应税服务,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高顿财经 CPA 培训中心 电话: 400-600-8011 网址: 微信公众号:gaoduncpa 四、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掌握)P124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应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 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 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销售免税货物不得开具专用发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 除外)。 向消费者提供应税服务、适用免征增值税规定的应税服务都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题多选题】纳税人销售货物时,下列情况中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 )。 A.购货方购进免税药品要求开具专用发票 B.消费者个人购进电脑要求开具专用发票 C.商业零售化妆品 D.境内易货贸易 【答案】ABC 五、开具专用发票后退货或开票有误的处理(了解)P125 【例题多选题】以下关于开具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销售折让以及开票有误等情 况需要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相关的处理正确的有( )。 A.因专用发票抵扣联、发票联均无法认证的,销售方须在专用发票认证期限内向主管 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发票申请单 B.购买方所购货物不属于增值税扣税项目范围,取得的专用发票未经认证的,由购买 方填报申请单,购买方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C.因开票有误购买方拒收专用发票的,销售方须在专用发票认证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 关填报申请单 D.因开票有误等原因尚未将专用发票交付购买方的,销售方须在开具有误专用发票的 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申请单 【答案】BCD 六、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当主管税务机关确认购货方在真实交易中取得的供货方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善 意取得时,对购货方不以偷税论处,但应按有关规定不予抵扣进项税款或者不予出口退税。 【本章小结】本章重点难点内容较多,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有七个方面:第一,增值税 征税范围及与营业税的划分;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