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报告_第1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报告_第2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报告_第3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场“美国梦”的破碎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一班 蒋亚娟 菲茨杰拉德, “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和“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其代表 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被公认为美国现代小说中 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讲述白手起家的盖茨比试图重新赢回一个出身上层社会 的女人的爱,最终美梦破灭,自己也死于非命的故事。看似很简单的故事梗概, 但盖茨比为何了不起呢?我想应该从它深刻的社会主题和高超的叙事手法两方 面来论证。 一.细腻而准确地展现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碎 故事发生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里,并通过卡洛维的 叙述展开。卡洛维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后到纽约学习经营股票生意期间认 识了邻居盖茨比。盖茨比出生贫寒但野心勃勃,他凭借贩卖私酒而暴富, 经常在家举办豪华聚会宴请宾客,为的只是赢回昔日恋人黛西的芳心。五 年前,在盖茨比参加一战期间时,黛西由于利欲熏心嫁给了富家子弟汤姆. 布坎南。然而由于黛西本身的贪婪和空虚,在卡洛维的帮助下,与盖茨比 旧情复燃。但被世俗利益长时间洗脑的黛西早已不是当年的纯情女孩,在 一次酒后驾驶盖茨比的车时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却与汤姆一起密谋加害嫁 祸给了盖茨比,导致了盖茨比被死者丈夫开枪打死。盖茨比最终成为了自 己一场空梦和残忍自私的黛西的牺牲品。 一战结束后的美国无疑是赢家,进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和物质丰富的 时代。但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堕落,金钱成为了美国人生活 中的价值取向,物质和战争击垮了整整一代人。20 年代的美国成了一个唯 利是图,道德沦丧的国度,人们梦想着能一夜成为百万富翁,追求物质上 的满足和及时行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说的那样:“所 有的神明统统死光!所有的战争都已打完!所有的信念全部动摇。 ”了不 起的盖茨比细致地描绘了当时被称为“爵士时代”的那种纸醉金迷、灯 红酒绿的狂热场面。 在这场“美国梦”中,主人公盖茨比是典型的继承者,他虽然出身贫 寒,还因此错过了挚爱,但他仍然怀有理想,只是这份信念随着大社会环 境的堕落而发生了质变,盖茨比开始盲目崇尚物质,认为只要有钱了就能 追回爱情、就能拥有自由和美好。尤其是因为贫穷失去富家小姐黛西这件 事更让他产生了金钱万能的巨大信仰。他努力积累财富爬到社会顶峰,他 买下黛西家对面的豪华别墅大把宴席,他夜夜深情地守望码头对面黛西家 门前的那盏绿灯。 然而他最终成为了自己“梦”的牺牲品,他的梦也是典型的美国梦, 他的失败也是美国梦失败的一个折射。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的毁灭为世 人敲响了警钟,把人们从虚无缥缈的梦中唤醒,宣告美国战后精神的颓废 和衰退,让人们重新思考社会现实,以更清醒的头脑投入到新生活之中。 这种深刻的社会主题奠定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高超独特的艺术手法 1.巧妙运用多种叙事手法 在小说的前两章作者使主人公盖茨比一直处于别人的想象之中,却不露 出庐山真面目,叙述出人们在背后对他的来历和财富来源的种种猜测,再逐 渐揭开盖茨比身上的个个谜团。 采用“时间倒错”的叙事顺序,故事的时间顺序不等同于叙事的时间顺 序,同时整个故事是以卡洛维的角度来讲述的,以卡洛维对盖茨比的了解和 认识过程为线索展开。这种叙述手法更好地刻画了主人公盖茨比。 2.象征手法的独创使用 象征手法的使用,让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开拓了更广阔的边界,将客观 所描写的现实环境与读者的主观感受相结合,延伸文字本身含义, 驱动着 我们的情感和理念。在此就本书最突出的颜色象征举例。 绿色是作者运用最频繁的颜色之一,被称为主人公盖茨比的主色调。 在我们的印象中绿色象征着和平与希望,同时绿色也带有虚无缥缈的象征 意义。在文中提到“暮色苍茫中唯见一点绿色的灯光在遥远的码头那边闪 烁着” ,这里的绿灯不仅是照亮当时盖茨比黑暗世界的唯一光芒,也是他的 心上人黛西的象征,是他内心对美好梦境的追求。在盖茨比死后卡洛维又 一次提到“他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一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 未来” ,这意味着盖茨比的梦已经破灭,美国梦也是这样的遥不可及的一个 终会幻灭的梦。 白色是黛西的主色调,从她一出场作者就用白色极力描写她,穿白色 的衣服,开白色的跑车,这应该属于纯洁无暇的颜色却在文中起了相反地 衬托作用。或许黛西在过去是白色的,是天真无邪的,也就是盖茨比记忆 中美丽纯洁的黛西吸引着他,支撑着他,成为盖茨比一生追求却又遥不可 及的梦想。但同时白色也是虚无、浅薄、空虚的象征,这也正是如今的黛 西,是造成盖茨比悲剧的根源,就如美国梦一样的变质腐朽。 红色是汤姆的主色调,象征着他的傲慢自大,野蛮残酷,在小说的结 尾,得知妻子开车撞死情人的时候,出于对盖茨比的嫉妒,他竟然嫁祸给 盖茨比,唆使死者丈夫杀死盖茨比,一个真正双手沾满鲜血的人,一个拜 金社会的典型特权阶层的残忍形象。 菲茨杰拉德在运用象征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形象堆积,而是随着故事 的发展和人物情感的变化相应地改变色彩等象征符号,使我们能更加清晰 地认识到不同人物的性格,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了不起,是以为菲茨杰拉德并不是一个单纯的 高贵的历史旁观者,而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参与者,他的亲身经历,他的感同身 受,都让他能够将“爵士时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无论是所表现的主题 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不可挑剔,他的严峻和他的动情成功地谱写了一场“美国 梦”的破碎之殇。 挪威的森林:当我醒来,我孤身一人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一班 蒋亚娟 “在每个银河坠入深谷的梦里,我会醒来,也忘记梦境,因为你不知道, 你也不会知道,逝去的就已经失去。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你 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一句”最近很火的一首电影主题 曲,然而每每听到它一种虚无的孤独感都会让我想起挪威的森林 ,这本同样 跟音乐有关的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都像一个谜,我不知道木月、直子等人为 何离去,他们企盼理解和真爱,在生活中却无法爱人也无法被爱。重读村上春 树的挪威的森林 ,从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中,我领略到了孤独的旋律,品 味到了孤独的气息,也许这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旋律吧。 “我曾拥有过一个女孩,或者我应该说,是她拥有我,她带我去看她的房 间像挪威的森林一般冷清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只是孤身一人,小鸟都飞 走了,所以我一把火把房子烧了,这不是很好吗?这如挪威森林一般冷清的房 子。 ”披头士乐队的这首著名单曲,与村上春树想表达的思想有着共通点,这也 是为何这首歌引发了渡边的回忆思绪,引发了一种关于孤独的思考。歌曲所表 达的失落感和幻灭感,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绿子自己编写的那首歌:“本想给你 做顿菜,可惜我没有锅。本想给你织围巾,可惜我没有线。本想给你写首诗, 可惜我没有笔。 ”村上春树选择这样的一首序曲,也是在暗示这个有关于爱情的 故事最终是一个伤感的结局,是一场美梦的幻灭。 20世纪 60年代的日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展和人们的物质欲望膨胀,无可避免地带来了人们精神上的危机。并不是说没 有精神和物质同时富裕的人存在,只是在那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中,你我皆 为浮萍,人海中沉浮不知未来何在,又怎么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精神幸福呢?村 上春树正是在极力表达这样的观点:人带着天生的孤独而来,与他人之间的交 流出现了隔阂就产生了孤独。 作为村上春树译注的权威代表林少华先生在挪威的森林的序言中这样 提到:“其实村上作品中最能让我动心或引起自己共鸣的,乃是其提供的一种 模式,一种生活态度: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作家藉此在熙来攘往灯红酒绿瞬 息万变的世界上建造起了一座独门独院的“小木屋” ,一个人躲在里面一边听着 爵士乐,嘬着易拉罐啤酒,一边慢慢地细细地品味孤独与无奈。而这个人就是 小说中的主人公“我”渡边,一个懦弱胆小但又有些心高气傲的人,瞧不起那 些虚伪的打着自由主义旗帜的学生运动领袖,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 ,仰慕那 些靠个人努力而成功的英雄。他也时而从这个小木屋中探头出来,渴望寻求理 解,却终是徒劳。换言之,与其勉强通过与人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 不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木月、直子、渡边、绿子、永泽、敢死队、伊东、初美,他们都是那个社 会的弱小生命,他们的命运在时代洪流中被操控。就连看上去最乐观向上的绿 子,实际上她真的不孤独吗?她出身贫困、爷爷奶奶过世、父母双亡,这些对 于一个柔弱的少女来说难道不沉重吗?所以答案应该就是绿子曾经对渡边说的 那句话“可我觉得孤单,孤单得要命” 。只是对待孤单的方法他们各有不同。 木月和直子是恋人,同时也是渡边最看得重的朋友,然而木月却“莫名其 妙”地自杀了,这种不交代更引申出来自青年人内心的迷惘和孤独,其实渡边 不了解木月,直子也不了解木月,即使是朋友和恋人,但各自都是孤独者。后 来渡边喜欢直子,然而直子却因为木月的死性情大变,害怕与外界“正常人” 交往,他们俩都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所以他们也不能派遣相互的孤独,只能 两个人一起孤独、一起沉寂,直至这种孤独打败了直子,她同样选择了结束自 己年轻的生命。渡边到最后也没能了解直子,也没弄明白爱是怎么回事。他却 真正地开始把玩孤独、把玩无奈,一个人恍恍惚惚津津有味地自我陶醉,孤独 到不知孤独,是最可怕的孤独。他已成为孤独的俘虏孤独的人类,习惯了不理 解别人也不让别人理解自己的环境与氛围。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阿美寮”这个地方,一个近乎于乌托邦式的存在,作 者把它描写成一个五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 “我们来到四面环山的盆地样的地方。 极目四望,盆地中禾苗青青,平展展地四下延伸开去。一条清澈的小溪在路旁 潺潺流淌。远处,一缕白烟袅袅腾起。随处可见的晾衣竿上挂着衣物。几只狗汪 汪叫着。家家户户的门前,烧柴都一直堆到房檐,猫在上面睡午觉。如此农户 人家在路两侧延续了好久,但人影却是一个未见。 ”然而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 “患者” ,却找不到医生。像直子这般如玻璃般易碎的女子只能暂时躲避在这样 的疗养院里,无法接触外界人,但这个“阿美寮”却是一个海市蜃楼,因为它 的非现实性,所以直子也无法被医好。一切又是一个美丽的幻梦,都市人带着 对孤独的恐惧想要得到的一个幻梦,当梦被作者打破,也正告诉了我们这种孤 独无处可逃。 村上春树借渡边的口一再强调: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