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_第1页
《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_第2页
《世说新语》“德行”门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 “德行”门分析 魏晋是我国小说的萌芽和成长期, 世说新语是这一时期佚人小说的集大成之作,该 书由刘宋临川王刘义庆及其门客集体编撰而成,内容辑录由汉末至两晋时期的上层名士的 高谈异行,反映了汉晋时期的人的生活面貌。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 36 门,以 多个不同视角,生动而有趣的透视出士人的精神面貌,世事的推迁变化,人物的交游鉴赏,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上思想大变革,社会大动荡的特殊时代的人物和历史的千姿百 态的画卷。下面分析该书首门“德行”门篇如下。 一释“德行”为何为首门 汉代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御用思想, 期流靡所及,易风化俗,中国的社会亦渐成为儒家的社会。孔子提倡仁、礼。所谓“仁者, 爱人也,亲亲为大” ,而礼则是达到仁的工具和手段。儒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尊 卑长幼的等级秩序,倡导合乎礼仪规范的伦理型社会。延至魏晋,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仍是 流行的社会风尚,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士人的言谈轶事的小说,自然会反映这一社会 的个人评价观念。 汉代征人选官用察举征辟之法,根据其人的学识品行和在乡里的影响来甄别人物才性, 选材任贤,提拔道德方正行为高洁之人委以官职。所以当时的名士和一般老百姓皆大多重 视自己的言语、行为的社会效果,以求获得好的社会声誉,作为自己进身入仕之阶。从上 面两个因素里可以看出,作为一部文学名著, 世说新语特选德行为首门,正反映了当时 的时代需求和政治需求。 二自然和名教 自然和名教是魏晋玄学的中心问题。自然者,既为大自然,也为人之自然之本性。名 教者,以名分为教,即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核心是“三纲五常” 。汤用彤先生根据魏晋名 士对上述问题的不用回答,将他们分为“温和派”和“激烈派” 。 “温和派”并不特别看 重名教,但也不主张废除名教,如何晏、王弼等;“激烈派”则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认 为名教是虚伪的政治工具,是扼杀人性的毒药。在德行门中,后者的代表人物阮籍“每与 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玄远者,不著色相意在言外,要求听着得意而忘言;又 如嵇康, “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阮稽二人都是虽受政治高压,却不违背自己真性情 的典型例子。人生而禀好、恶、喜、怒、哀、乐之情,喜则笑,哀则泣,魏晋时代受礼教 的约束,士人的常情的宣泄方式也不同,如德行 17,载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 “不拘礼制” 遭大丧, “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而和峤“虽备礼而神气不损, ”从对比中看出,王戎知 礼更不违情,一任本真性情之流露奔放,是纯真;和峤虽哀但却备礼,却有矫情之嫌。又 如 23,写王平子,胡母彦国“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这是藐视礼法,追求至情的 极端表达。拿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类张扬个性突出自我的行为虽极端,但也是符合今天个 性化的时代要求的吧。 三魏晋人的价值观 1.道德观 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朱熹注曰:善事父母 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儒家倡孝,希望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有利于人伦教化和实际统 治。魏晋易代之际,出于统治的需要,司马集团更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这样受文 化和政治上的熏陶与压迫,当时士人很注重孝礼,如晋书何曾传载何曾“性至孝,闺 门整肃,自少及长,无声乐癖性之好。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己南 向,妻北向,再拜上洒,酬酢既毕便出。 ”德行门中也有不少记叙时人行孝的故事,孝的行 为的具体表现形态各不相同,如和峤的生孝,王戎的死孝,陈遗的纯孝等等,这种种描绘, 反映了当时人们孝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提倡孝行,一方面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使家庭和 睦,但从消极的影响看,孝的过激表现或许未尝不是对人谋取声望、攫取私利的一种手段, 就拿当权的司马氏集团来说,极力倡孝,而自己却演出了“八王之乱”这样骨肉相残的悲 剧,这又怎会是“孝”呢? 2、品鉴人物 魏晋时选官用察举法,故时人多喜欢品评人物流为世风,论才性,研根本,故名家之 书多矣。如刘勋的人物志 ,仲长统的乐志论 ,徐干的中论 。德行门中写周乘评价 黄宪“如颜子复生”并自谦“鄙吝之心已复生亦” ,体现出黄宪安贫乐道的君子贤能和周乘 严格自律的道德追求。 世说新语中的品鉴人物之言,多是意在言外之语,寄意玄远遥深,给人以简、清、 幽的审美心理感受。如 3 中,郭泰评黄宪“汪汪如万顷之波,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 深广,难测量也。 ”在这句话中,郭泰以比喻的手法,赞美黄宪胸怀的宽广,性情的沉稳。 品议人物是魏晋特殊的文化现象,品议语言更是文学语言之奇葩。 3、义、利关系 汉晋时代,人们很重视“义”这一个性品格,如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虽无史实, 却也反映了当时“义”的观念的盛行。怎样处理义、利关系,也是衡量一个人品格高低, 识度大小的重要尺度。儒家教导人们,要弃不义之利如敝履,如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孟子也反对见利忘义的卑鄙行为。同样在德行门中,义和孝同是作者所推崇 宣扬的良好美德:9 中荀巨伯决不“败义以求生” ,而“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不弃友人于 贼前,这种义薄云天、气贯长虹的壮举竟然震慑住贼人,而令其惭而退;25 中顾荣施己食 于炙人,而得炙人救命之报,这是知恩图报,好人有好报的事例;28 中邓攸避难携二子, 危急中舍己子而全兄子,这是舍己救人之义;31 中庾亮杀的卢马,是舍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不谋私利之义。总之,德行门中所描写的时人的有义之举,令我们看到了一千多年前汉晋 人的高尚的个人情操,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处理义、利关系的标杆,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 大有启发和裨益 。 四德行门中的文学 1、 人物 文学作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描绘人物有多种手段,如行动,语言,心理等。德 行门中,首先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陈蕃的胸怀大志,王 祥的至人至孝,荀巨伯的重情重义,谢安顺其自然的教育方法,以及更为奇特的如简 文帝“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迹,视以为佳”的怪癖行为等等,描写手段象动作 描写,如 24,郗鉴“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形象地描绘了郗鉴谋取食物 的巧妙、哺育二子的艰辛和拳拳爱心;心理描写,如 38,写范宣年幼份指,人问其痛, 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体现出一个儿童是如何地承受着身 体痛苦和礼之束缚的双重心理压力。 2,语言 世说新语中最精彩的要数语言了,鲁迅先生评其是“记言则玄远冷” ,德行门中 的语言描写,确实如风行水上,如月朗星稀,冷冷然高远不可捉摸。如郭泰评黄宪 “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 ,陈湛评父亲: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 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 ,下为渊泉所润“等等。语言优美萧 散,引物譬类得体。 作为魏晋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最突出的文学成就是作者所着力刻划的人物, 大多具有栩栩如生的个性特征,片言只语却能窥其神理,凸出一端,给人以深刻的印 象,为后人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