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论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廊桥遗梦与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弗兰西斯卡 与凯瑟琳在爱情婚姻抉择中的心理机制。这两位女主人公在人物关系上都存在一个较为相 似的三角模式,而丈夫与爱人形象的分离,则标示了传统的“灰姑娘情结”在现实中的幻灭。 丈夫与爱人角色分离的背后,则是女性在安全与爱之间进行的两难抉择。完整的爱若无法 实现,这必然成为生命的遗憾。 关键词:廊桥遗梦;呼啸山庄 ;女性心理 艾米莉勃朗特 1848 年出版了她的小说 呼啸山庄,小说所表现的那种强烈的、带有摧毁 一切的力量的爱情却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即使是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也没能完全理解 她。即使是今天,温和的读者对她的欣赏与接受仍是有限的。1992 年 RT沃勒出版了一部 8 万字的小说廊桥遗梦,温文尔雅、淡淡的笔调述说的是一个哀婉缠绵的婚外恋的故事, 这部小说的发表却立刻引起了轰动,读者为之感动、叹息。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被译成多种文 字,甚至读者的热情又使作者为之写了续篇。这两部风格如此不同、命运如此不同的小说,在 深层模式/内涵上却有一致性。都表现了强烈的爱情 ,人物关系上都存在一个较稳定的三角模 式。本文将从女主角的立场、视点出发,来解析文本中的三角模式以及女主人公情感抉择背 后的心理因素。人物间的三角关系,呼啸山庄中较为复杂,但最典型的是凯瑟琳与埃德加、 希刺克厉夫之间,而廊桥遗梦中则较为单一地表现了弗兰西斯卡与理查德和罗伯特金 凯之间的感情。在这两个三角关系中,都是一个女性面对两个男性,而这两个男性对她们而言,一 个是丈夫,一个是爱人。其实在女性少女时代的梦中,丈夫与爱人是合为一体的。这是女性理 想的爱情婚姻模式,或者说女性的“灰姑娘情结”总是带有两重性的:既有爱情的浪漫性,又有 世俗的功利性。而在现实中往往不可兼得,种种限制压抑了梦想,王子的形象分裂了,丈夫与 爱人不再一体。这两部小说都是如此,而丈夫与爱人角色的分离,其结果必然是悲剧,必然有 缺憾。 弗兰西斯卡也曾有过少女的梦,只是在生活的压力下或说是为了追求一种安全感、归属感,她 找了一个能让她过上较安适的日子的男子理查德作丈夫,可理查德最终也没能成为她的爱人。 这里,我所说的爱人不等于丈夫,也不等于情人。爱人是真爱的对象,精神层面的内涵更多一 些;丈夫是婚姻的对象,带有现实的约束因素 ;情人是欲的对象 ,大众心理中侧重于婚姻外的不 道德关系。罗伯特金凯对弗兰西斯卡而言 ,与其说是情人,不如说是爱人,他们之间虽然发生 了性关系,但又超越了性,更重要的是两人在精神层面上是彼此忠贞的。这也正是弗兰西斯卡 与罗伯特金凯这段婚外情的感人之处。这与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不同,爱玛的丈夫没 能与爱人的角色合为一体,她的情人更成不了她的爱人。在没有爱和欲的纠缠中,爱玛最终的 悲剧只得到了世人的同情或批判。而凯瑟琳也是在种种外力下走向悲剧的。她比弗兰西斯 卡幸运,她先遇到了她爱的人,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一起长大,相知相爱,凯瑟琳明白这一点,她 们两个是一体的,所以她说“我就是希刺克厉夫”。但她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她没能摆脱金钱、 门第、教养的诱惑,没选她爱的人作丈夫,导致了不止她们三个人的悲剧。婚后,她尽着妻子 的职责,但她强烈的爱情却永远只属于希刺克厉夫。这两部小说相隔约一个半世纪,却表现了 相同的模式:丈夫与爱人角色的分离。而时间差距也只是证明了历史长河中这样一个命题 理想的婚姻模式在现实中的破产的普遍性。这是爱情的悲剧,也是婚姻的悲剧。凯瑟琳明 知道希刺克厉夫就是她的一切,却嫁给了埃德加;弗兰西斯卡婚后遇到了能让她爱一辈子的男 人罗伯特金凯,却仍选择了家庭而没跟他走 ,两人在刻骨铭心的思念中度过余生。是什么心 理使她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分析过人类的需求层次。 他把人类的需求分为 5 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自己又进行了补充,在“尊重的需要”后又 增加了“认知的需要” 与“ 美的需要 ”。这就是他著名的“人类需求金字塔”。金字塔的低层、 底层绝不容忽视,因为这是较高一层需求的前提和基础。基本的需要层次在得到满足或保障 后,才会向较高一级的发展。以此类推。这个需求的金字塔在现实中也许层次划分不会如此 明晰,但它符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经验,不管人心理上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在某一情况下,几 种需求会同时出现,但有一种占优势的需求,这种需求比其他的更强烈,更能支配人的行为。 弗兰西斯卡与凯瑟琳的选择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她们在婚姻与爱情抉择中的心理机制集 中在“安全需要” 与“ 归属与爱的需要 ”这两个层次上。为了维持生存,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一层 次对于男女来说都是一致的,但作为女性,因其性别角色的限制,在“安全需要”这一层次上,比 男性更突出些。因生理差异的分工,生育角色强化了女性的母性意识、以孩子为中心的观念 以及较强的家庭责任感;而社会分工中的性别歧视、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又强化了女性 的弱势意识、依附心理,再加上社会竞争中的压力、忧患与恐惧,使女性更强烈地渴求稳定与 安适。在这一点上,女性是保守的,不愿轻易冒险的。而作为男性,因长期的社会文化对其性 别角色的要求与塑造,男性则有更强的进取性、冒险性和事业感。这就是为什么凯瑟琳选择 嫁给埃德加、弗兰西斯卡当初嫁给理查德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罗伯特金凯的第一个妻子 离他而去,而弗兰西斯卡最终也没能跟他走的原因。 正是这样一种长期的女性意识/文化的积淀,才使凯瑟琳与弗兰西斯卡最初的抉择都着眼于安 适的家庭生活。“文字形式体现着普遍的心理结构”,女性为了安全感而放弃了爱的自由,或说 使“自由的爱”处于从属的地位。这并不是说“ 爱的需要”对女性而言不重要,恰恰相反,爱是女 性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文学史上也不乏为了爱而不顾一切的女性形象,如托尔斯泰笔 下的安娜(安娜卡列尼娜 )和鲁迅笔下的子君(伤逝)。安娜为了爱情放弃了一 切:名誉、地位、家庭、孩子 在失去这一切的同时,安娜也丧失了安全感。在患得患失中,在 焦虑、恐惧、负疚感的折磨下,安娜最终也没能守住她的爱情。子君为了追求自己的独立的 爱情与涓生走到一起,婚后穷困、平庸、琐碎的现实磨蚀了爱的激情,理想的泡沫幻灭了。这 两个勇敢的女性在强大的现实中虽擦出耀眼的火焰,却最终黯淡了、熄灭了。弗兰西斯卡若 跟罗伯特金凯走了,就有可能多了一个安娜 ;凯瑟琳若嫁给了希刺克厉夫,有可能就是艾米莉 版的子君,只要“丈夫” 与“ 爱人 ”的形象不能合二为一,只要“安全”与“爱”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 统一,女性的生命就必然存在缺憾。人最需要的就是他所缺少的东西。鲍曼在他的后现代 性及其缺憾一书中曾论及“自由”与“ 安全”,“当自由在安全的神坛上牺牲时,自由的光彩最 为亮泽。当安全在个体自由的神殿下被牺牲时,它便偷走了自由这一牺牲品的光彩。”这里 的自由完全可以替换为爱情,这也正是女性心理中“安全”与“爱”的关系的贴切的表达,没有安 全的爱情与没有爱情的安全,对她们都没有幸福可言。女性理想中的爱情对象童话中的 王子,就是“安全” 与“ 爱”合一的对象,而现实中“丈夫”与“ 爱人”角色的分离,也正是“安全”与 “爱”不可兼得的结果。这是女性的悲哀,同样也是男性的悲哀,是“爱”在强大现实面前的屈从。 其实,“安全”不仅是指物质的保障,还有精神层面的需要; 不仅是女性自身的安全,还有她所牵 挂的人,她要保护的人的安全。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女性的母性意识、保护意识。凯瑟 琳决定嫁给埃德加,除了门第、财产、文明教养等等考虑外,还有一点就是借此改善希刺克厉 夫的生活条件、生活地位。在丁耐莉看来,这才是凯瑟琳众多理由中最重要的一个。这在弗 兰西斯卡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婚后的弗兰西斯卡爱的渴望更加强烈、更具主动性,然而在 丈夫与爱人之间的抉择也有了更多的束缚因素。最终,在为自我活了 4 天后,弗兰西斯卡又回 归为“家庭天使” 。“ 家庭天使 ”这是男性话语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完全以家庭为中心,生活平淡 的没有任何故事可言。若没有罗伯特金凯的出现,弗兰西斯卡的生活就是这样,希刺克厉夫 若不回来,凯瑟琳的生活也将如此。但是,所谓的“家庭天使”观把女性的母性意识捧上了神坛,而 女性的“自我”则成了这神坛的牺牲品。这样的女性形象是不完整的。罗伯特 金凯出现之前, 弗兰西斯卡生活在残缺的生命里,罗伯特金凯离开后,弗兰西斯卡生活在生命的残缺中。“丈 夫”与“爱人”不能合一的婚姻注定了女性生命中的遗憾。而现实抉择中的痛苦与艰难,又常 使她们选择了遗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现实主义的尝试并不乐观,安娜、子君的结局似乎是 必然的结果,她们在赢得读者同情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指责。对凯瑟琳而言,她死得及时、死 得其所,在死亡中她卸掉了她的责任,获得了解脱。而弗兰西斯卡的回归,在众多读者看来却 是最明智的,她保留了缺憾,却赢得了读者,正是这种遗憾、这种凄美让人回味无穷。那么,现 实生活中一定存在缺憾吗?安全与爱总是无法统一吗?要是这样看,就未免太悲观了。童话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现实,当然,那既需要社会的努力,也需要女性个人的努力。生理上的 差异不是缺陷,不用回避。要求社会平等对待这一权利女性正在争取。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必 走极端,无需为对抗“男尊女卑”的传统而刻意强调女性至上论,也不必为求平等而抹杀差异, 人为地把女性从某种程度上改造成男性。女性自我追寻之路是曲折而又艰辛的。 而 20 世纪“女权” 与“ 生态”联手,从生态意义上重新审视女性的地位与发展,这无疑为女性发 展问题指明了一个新方向。只有当两性都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性别,使和谐发展成为可能时,只 有当女性拥有了相对完整的自我,不需一味地在他人身上寻求安全感时,只有当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业园区租赁运营合作协议书及要点
- 金融投资合规培训
- 员工离职管理保密协议
- 环保技术转让与合作协议
- 车辆占用协议书范本
- 车间行车梁安装合同协议
- 未交就业协议书
- 车房转让协议书合同
- 款项代收协议书
- 水井共用协议书
- 选择性育种对犬类行为遗传的影响
- 人民调解培训
- 宁波市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通病
- 第三单元 八音和鸣(一) 课件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 校服授权生产协议合同范本
- 码头维修保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07SG531钢网架设计图集
- DL∕T 2025.2-2019 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2部分:蝶阀
- DL∕T 1033.6-2014 电力行业词汇 第6部分:新能源发电
- 2024年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解析(精校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