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谈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谈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谈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浅谈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 王长久 邮编 065806 电话摘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 泛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形势对中小学德育提出 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介绍德育所包括的内容入手,分析了我国当代 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让 受教育的主体回归生活,让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反思生活; 凸显学生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德育触摸学生心灵;实践 体验,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以参 加公益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 学会调查和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疾 苦,从而体验和生成一种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等。 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 (一)国家文件对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规定 “德育”,顾名思义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我国中小学 德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 (1993 年)和中学德育大纲 (1995 年)两个文件当中。此外教育部颁 布了小学生守则(1981 年)、中学生守则(1981 年)、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991 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994 年)。守则和规范是相互补充的,规范是守 则许多条文的具体化,是守则在日常行为中的具体要求,两 2 者的精神是一致的。没有规范,守则中比较原则的要求不 容易落实;没有守则,规范只限于日常行为的要求,又不 够全面。 (二)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结构的把握 由以上可知, 纲要 、 大纲 、 守则和规范构成了我国 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根据学校德育内容的构成原理,从结构上说, 普遍认为学校德育内容可分为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五个 层面;从组成上说,又分为基本内容和时变内容两大部分。其中, 学校德育的时变内容是根据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确定的学 校德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变性,这部分内容难以用大纲形式规 定下来,应由教师根据当时形势任务和学生具体品德实际,因时、 因地、因人制宜地加以确定,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从而保证 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如何结构性地把握由国家文件规定下来的中小学德育内容,是 中小学德育实践工作者的实际要求,也是德育理论中的重要课题。 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五个方面存 在着一种相互递进的关系。具体如下: 1、思想教育 在我国特指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具体包括科学人生观教育、科 学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和理想教育。世界 观人生观以及理想实质是人之德性的核心问题,是德育必备的理性 基础。是德育内容的最高层次。 3 2、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 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二是对少数 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 我的能力。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包括:(1)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或社会公 德教育。 (2)公民道德或国民公德教育。 (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 育。 (4)集体主义教育。此外,还有家庭美德教育、青春发育期的 性道德教育和适当的职业道德教育。 4、法纪教育 法纪教育是指法制和纪律教育,是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较高层 次。法纪教育要求学校对学生依法管理并进行教育。从管理方法上 说有依法管理法,即:学校德育管理者运用法律法规对学生施加影 响,调控他们的行为以及德育组织内外部关系的管理方法。 5、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高层次的学校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教育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 育。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对他们承担的教育 责任是重大的。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因 4 此,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 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养民主精神作为 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只有充分弄清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结构,才能整体把握好它,才 能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才能结合学校实际,富有成效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 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中小学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中小学生发育普遍提前,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因中小学生心理发育的滞 后性与生理发育的超前性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方 面诸多问题。如社会公德意识滑坡、尊师节俭意识差、厌学情绪及 “早恋”等,必须认真解决。然而,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中对 德育的重视只停留在表面上,德育工作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1、学校德育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德育活动的开展,首先必须建立学校德育组织机构,明确各组 织机构的职责权限,这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组织保证。然而,有 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只由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来完成;政教机构不够 完整,学生干部也只限于班集体中的班干部。这使得一些中小学校 的德育工作开展起来很零散,不够完整和规范,不够多元。 2、德育只是单项的道德灌输 应该说在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学生一直是单纯的被动的受 5 众,学生的发展就是按照学校预设的德育规范进行矫正,学生对规 范本身的是与非没有话语权,对如何遵从德育规范也缺乏自主权, 所以,学生的德性养成完全是一个被动的教化过程。由于在德育工 作中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尊重,学生缺乏对德 育规范的理解,从而满足于一般性的应付,即:当着老师时,学生 不会违反道德规范,但是,不在学校或者不在老师面前就很难说了。 此外,德育工作中与学生交流得少,思想指导单调、单一也是 影响德育工作效国的重要原因。德育工作不像那些文化科目有特定 的教材可用,有固定的讲解内容。 “守则”也好, “规范”也罢,只 是条条框框的制度规定,然而,很多时候,德育工作不是缺少制度 而是缺少对制度的执行,如果是简单的强制执行,其效果也只会是 昙花一现,而且还容易引起叛逆甚至是群体性抵触。德育工作效果 欠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中小学教师在做德育工作时缺乏 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德育工作单调、单一,其工作效果自然 不够理想。 鉴于以上所列的中小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想很好的解 决德育问题,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三、解决德育问题的对策 一直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饱受指责,广大德育工作者付 出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 我认为其中一个深层问题没有解决好,这就是德育的根基和原点问 6 题。学校德育只有在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选择和实施上与之 相契合,才能触摸到学生的心灵,才能获得学生的真心认同,那样 学生的道德才会和身体一同生长。 (一)回归生活:让德育贴近学生实际 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德育。因 而学校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反 思生活。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德育工作总是带着强烈的功利色彩, 盲目地堆砌着高不可攀的“道德大厦” ,以成人的标准构筑逻辑严密 的道德条目,无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视学生的道德际水平。比如: “爱国主义” 、 “集体主义” 、 “人生观” 、 “世界观”等等充斥于耳, 而学生扮演着一个无动于衷、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再如少先队活动, 计划写得详尽而周密,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学生个个是“豪言壮语” ; 但是,学生道德行为却不尽如人意。这种斩断了道德与学生生活联 系的德育“高空作业” ,使得道德成了与学生毫无关系的客观认知对 象,与学生生活无法联系,学生无法产生内化的动机和热情,无法 进行甚至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自我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 来,回归生活,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具有普遍意 义的生活与品德发展的问题,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所 欲所求,在此基础上生成设定德育主题,让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 理解、体验、践行所要求的价值和美德。如在学习生活方面,在越 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下,学生的学习态度、目的、状态怎么样?家庭 7 教育方面,特别是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状况如何?以及学 生在人际交往、课余生活、心理健康等等必须得到我们的关注。面 对孩子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使德育工 作真正成为孩子发现自我,认识社会,探索人生真谛的育人工程。 再如,一年级新生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和幻想,同时也有诸多不适 应,为此我们可以开展“亲近我们的校园” 、 “以哥哥姐姐为榜样” 等德育活动;针对中年级学生生活习惯方面的现状,我们可以开展 “自己的事自己做” 、 “告别不良习惯” 、 “我的生活我做主”等 德育活动。事实表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道德教育才能引发 学生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 认识。 (二)凸显主体:让德育触摸学生心灵 学校德育常常被片面地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把“禁止” 、 “防堵”作为立足点,把批评和惩罚作为常用的德育手段,而没有 意识到要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因此,德育不仅要考虑社会 的要求;不仅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 发展规律;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以下是我校的一些做法: 1、 做好校园升国旗活动 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升旗活动,但是,有了升国旗的仪式不代表 就有了爱国主义教育或德育。我们要“以有形的国旗展示无形的信 仰和崇高,实现内在精神的横向穿越。 ”如何才能让升旗仪式成为学 8 生的一次次心灵的洗礼呢? 国旗教育应该是超脱物质功利的一种精神的自由活动。通过这 种活动,把学生引向审美和精神领域的追求,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 展开,展示无限丰富的人性。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境界有自然境 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仅仅把五星红旗看作是国家的标 志,这是功利的境界;而能够理解红旗是烈士的鲜血染成,这是道 德境界;能欣赏红旗的审美意蕴,进而领悟生活的艰辛和幸福,生 命的优美和崇高,努力去开掘和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这就是天地境 界,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进行升国旗活 动,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利用升国旗时肃穆的气氛,联系生活实践, 反思自己在现实中的做法和形象,同时让他们真正感触到生命的可 贵,生活的美好。 2、德育互动,加强学生与学校、老师的思想交流 传统的德育工作中,学生是单纯的、被动的德育受众,学校怎么要 求,学生就得怎么做。这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尊重,学生缺乏 对德育规范的理解,学生形成“有老师或校领导时,我有一套;没 老师或校领导时,我也有一套”的应付心态。怎样才能攻克这一德 育工作中的难点呢?伦理学的观点认为学生的德性处于一种自然流 淌状态,学生的德性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恰恰是最好的德育资源。 为此,学校应该努力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德性的自然流淌,激发学生 德性发展的自我需要,为学生的德性养成创设自主、合作的机制与 平台。我校积极组织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有条件时也请学 9 生家长参加)和学生的“思想交流会” 。我们得承认,这种形式一开 始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但是,随着我们在交流会上对学生的充分 理解与尊重,现如今能敞开心扉和老师、领导等交流的学生越来越 多。这也说明这项做法是正确的,大大提高了我们德育工作的效率。 (三)实践体验:让德育从他律走向自律 实践阶段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因为个体道德的生长只有内部活 力被启动,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 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达到 教育的目的,其思想素质才能真正提高。这种内源性的自省、自觉、 自为的道德提升是最稳定和持久的,最终将成为个体的道德信念和 理想。我们以往的德育在“强化”和“细化”上下足了功夫,而结 果却是德育渐渐异化一种管理手段,与真正意义的德育背道而驰。 因此学校德育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实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