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古文练习三_第1页
七年级古文练习三_第2页
七年级古文练习三_第3页
七年级古文练习三_第4页
七年级古文练习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 试场号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 订 线 uuuuuuuuu 2011-2012 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练习二十三 文言文集训 (命题人:吴佳 审核人:吴佳 2012-11-29)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9-12题。 (13 分) (甲)钱氏据两浙时, 。 。 。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 动。人皆服其精练。 (乙)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 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 卷,行与世。世传浩惟一女,年十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经 三卷,今行于世是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 分) (1)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_(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_ (3)而制度甚精 _(4)世传浩惟一女 _ 10.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_ (2)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_ 11.品读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语句,通过喻皓的语言探究其“为人” ,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请分别将你的探究所得写在下面。 (4 分) _ _ 12.读了上述文章之后,有同学建议杭州文物部门为喻皓建一座纪念馆。请你为喻皓撰写一 段介绍性文字,不少于 100字。 (3 分) _ _ (三)梵天寺木塔 15 钱氏据两浙时, 。 。 。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 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 。 。 。 。 ,自不能动。人皆服其精炼。 17.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1)患其塔动_ (2)人履其板_ (3)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_ (4)但逐层布板讫_ 18.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土人谓/之“傍不肯” B.庆州界/ 生子方虫 C.患其/ 塔动 D.便实/ 钉之 19.句子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 ) 2 A.使(身体) 与台齐 (幼时记趣) B.投(狼)以骨( 狼) C.(子方虫)千万蔽地(以虫治虫) D.(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 (1)_ (2)_ 21.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 _ _ (一)狼(其一) 清蒲松龄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炎 欠 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随尾行数里。屠惧, 示之马刃, (狼)少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逐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 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1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2 分) (1)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同 ,意思是: (2)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 同 ,意思是: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有屠人货肉归( ) 又从之( ) 狼乃止( ) 屠即径归(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 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2)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17.请指出屠夫将肉挂在树上的初衷。 (3 分) 18.概述读这则故事后受到的启示。 (3 分)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 ,完成练习。 (16 分) 钱氏据两浙时, 。 。 。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 贻以金钗 ( ) 盖钉板上下弥束( ) 塔遂定 ( ) 人皆伏其精练( ) 14.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4 分) A. 匠师如其言 如土中狗蝎 B. 方两三级 方为秋田之害 C. 故如此 故时有物外之趣 D. 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自非亭午夜分 1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九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6 页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使实钉之,则不动矣。 16.“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使实钉之,则不动矣。 ”对喻皓的“笑” ,你是如 何理解的?(4 分)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一文,完成 811题。(计 14分) 钱氏据两浙时, 。 。 。 。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9、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方两三级,( ) 患其塔动。( ) 但逐层布板讫。( ) 人皆伏其精练。( ) 10、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各句话的意思。(4 分)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11、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于”字,在意思上与例句中加点的“于”字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2、文中写匠师“密使其妻” ,又对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这位匠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表 现出这位匠师怎样的心态?(3 分) 简答:_。 (三)阅读梵天寺木塔一文,完成1821题。(13分) 钱氏据两浙时。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 ,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请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方两三级,( ) (2)患其塔动。( ) (3)但逐层布板讫。( ) (4)人皆伏其精练。(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20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于”字,在意思上与例句中加点的“于”字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1文中写匠师“密使其妻”,又对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这位匠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表 现出这位匠师怎样的心态?(2分) 简答: 阅读梵天寺木塔一文,完成 914 题。 (计 20 分) 钱氏据两浙时, 。,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 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 层布板 讫,便 实钉之, 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 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 动。人皆伏其精练。 9、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方两三级( )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但逐层布板讫 ( ) 人履其板( ) 10、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2 分) 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以虫治虫 ) B、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 ) C、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八则 ) 11、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 B、匠师如其言, / 如土中狗蝎.(以虫治虫 ) C、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 D、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1)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译文:_ (2)人皆伏其精练。 译文:_ 13、本文已用“/”分为三层,请分别概括这三层写的主要内容。 (3 分) 第一层写: 第二层写: 第三层写: 14、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4 分) 阅读以虫治虫 ,完成 1519题。 (16 分) 。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 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 肯”。 15请用“”给下列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句中只标一处) 。 (2 分) 岁 以 大 穰 其 喙 有 钳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 分) 方为秋田之害( ) 则以钳搏之( ) 千万蔽地 ( ) 岁以大穰 ( ) 17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例:土人谓之“傍不肯” 九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6 页 A. 方为秋田之害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18翻译下列句子。 (3 分)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 傍不肯”。 。 19 “岁以大穰”的原因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4 分) 。 (二)阅读狼施威这段文言文,回答第 1416 题。 (11 分)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 “我之皮,能衣被 苍生 ,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猪曰: “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 功?”羊贸贸然来 ,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 长,又当如何?” 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 扑杀而食之。笑曰:“ 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 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 也。”(选自吴妍人 俏皮话) 【注】 衣被苍 生:造福百姓。 贸贸然:莽莽撞撞地。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 14解释文中加点字。 (4 分) 汝蠢然一物( ) 语未竟( ) 尽扑杀而食之( ) 若汝则无功耳( )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1 分) 若 汝 则 无 功 耳。 16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17这个笑话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一种人?(2 分) (一)阅读蒲松龄的狼一文,完成 811 题。 (13 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 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耽相向。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 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词。 (4 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黠: 一狼洞其中 洞: 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耽耽: 其一犬坐于前 犬: 9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译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10请根据题意用文中的原话填空。 (3 分) “少时,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屠乃奔倚其下”是因为担心: ;一狼“目似暝,意暇甚”的目的是: 。 11读了本文以后你有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2 分) (三)梵天寺木塔 15 钱氏据两浙时, 。 。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服其精炼。 2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 (1)患其塔动_ (2)人履其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