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机理探讨_第1页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机理探讨_第2页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机理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机理探讨( 2006-02-22) - 帕金森氏病,又名震颤麻痹,以肢体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为最主要的特征,中医学认 为,风盛则动,因此取类比象地把这种表现列入风证,因其产生于人体内部,与感受外风 有别,称内风或风气内动,责其主要原冈是由于机体虚亏过度, “精气夺”所致,因此其性 质是虚风内动,而且主要责之于肝肾亏损,阴虚阳亢。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机理,概 括地说,就是通过补肾养肝、滋阴潜阳,使亏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纠正,促使阴阳重新取 得平衡,消除了病因,不仅能够延缓病情持续进展,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病势。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帕金森氏病是由于大脑黑质不明原因地持续变性坏死而引起的 锥体外系常见疾病,黑质主要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由于黑质进行性变性,多巴胺 的生成显著减少,而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则相对增多,二者失去平衡,进而产生静止 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姿势异常等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目前从西医角度来 看,引起黑质变性的原因还未明了,因此西医还无法对因治疗,只能采用胆碱能神经拮抗 剂如安坦;外源性多巴胺制剂的终生持续性补充(又称替代疗法 )如左旋多巴、美多巴、帕 金宁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停、协良行等;脑立体定向手术捣毁产生乙酰胆碱的苍 白球、丘脑腹外侧核等对症治疗,暂时减轻症状。各种药物及手术治疗虽能使病人的症状 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一定程度的好转,但皆不能阻止本病的持续性进展,且长期服药都存在 着疗效减退、剂量增加或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和依赖性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这些西药或手 术对黑质变性这一根本病变没有任何作用,因此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一种不能根治并逐渐 加剧的终身性疾病。 不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正常人黑质细胞可随年龄增长自然减少,20 岁时黑质细胞 数为 42.5/万个, 80 岁时可减少至 20 万,而震颤麻痹患者的黑质细胞数少于 10 万个,可 见,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黑质细胞异常迅速减少,最终导致了震颤麻痹的发生,而且随着病 情的不断发展,黑质细胞一直在减少,减少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黑质减少得 越多,病情也就越严重,而病情越严重,提示黑质细胞减少得越多。如何挽救正在变性的 黑质细胞,保护残余的尚未变性的黑质细胞不再继续变性,一直是医学界无数专家正在潜 心研究、积极探索,但至今尚未攻克的一个重大遇难问题。 是什么原因引起黑质细胞过早过快地异常减少呢?有学者进一步提出黑质细胞的破坏是 由于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含景下降、活性降低,不能及时消除儿茶酚胺的代谢产物 过氧化氢,造成过氧化氢及其他毒性产物的大量蓄积,导致黑质神经细胞的破坏,多巴胺 的合成减少。而在正常人此两种酶的含最极多,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震颤麻痹病人 此两种酶的含量减少更显著。根据这个学说,只要能够增加这两种酶的含量,提高这两种 酶的活力,及时消除黑质“污染” ,就有可能阻止黑质的继续变性,其至重新恢复其产生多 巴胺的功能,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突破,就为这一世界医学难题的最终解决开辟了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新纪元。 西医认识到年龄增长出现的哀老与本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40 岁人体的健康状况 达到顶峰,以后就开始衰退。人体衰老是从中枢大脑开始,以大脑衰老为最严重,而且这 种衰老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剧,呈进行性发展。而本病多从 40 岁开始起病,而 5070 岁 是发病高峰,西医虽然认识到中老年人各脏器的功能都在逐渐哀退,而如何延缓这种衰退 的进程,却实无良策,相比之下,中医药在延缓衰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研究源远流 长,并对伴随衰老出现的老年性疾病也有很深的造诣。 相对西研究面临困境,甚至定论帕金森氏病为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的现状,中医药 治疗可谓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不仅没有西药的副作用,最大的特 点就是对帕金森氏病具有治本作用。中医认为,中老年人五脏皆亏,以肝肾之阴亏尤为严 重。 内经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 。笔者在总结多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运用中医药治 疗该病的有益尝试,以及本人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体会的基础上,以中医经典黄帝 内经素问中有关论述为理论依据,提出该病的本质是肝肾亏损,阴亏阳亢,水不涵木, 虚风动内动。那么脑神经和中医学的肝肾有什么关系呢?帕金森氏纳是一种脑组织局部黑质 的异常改变,为什么说是肝肾亏损,虚风内动呢? 中医认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 灵兰秘典论) ,肝为肝脏,主动, 主疏泄,调畅情志,喜调达恶抑郁。肝主筋脉, “肝气衰,筋不能动” 。而运动功能、情绪 活动均为大脑神经的功能,肌肉筋腱受到神经的支配,不论是人体肌肉活动过度,或是人 体运动减少,中医认为皆与肝的异常有关。这就明确指出肝与大脑、神经之间的密切关系。 所以说,中医学肝的功能也就是对大脑和神经功能的一种概括。中医学还认为肝体阴而用 阳,肝阴的不足是肝的运动功能出现异常的重要原因。 “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夫精者,生之本也” (索问金匮真言论 ) 。肾脏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根源,以称肾为先 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沟,骨髓、脊髓、脑髓均属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因此,肾 中精气的盛衰,不仅影响骨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影响骨髓、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 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 的生理功能,反之,肾中精气不足,则髓滑稽戏失养,从而形成髓海不足、脑力哀退、虚 风内动等病理状态。由此可见,肾中精气衰减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和大脑自功能的异常有 着直接关系。 在心肝脾肺肾五脏中,就其地位和作用来看,肝肾二脏尤为重要,肾者命之根,肝者 生之本,肝肾刘 f 人体的重要性就如同水之源泉、树之根本。肝肾之间还存在着极为密切 的关系,中医称之为“肝肾同源” 。肝在五行属木,肾属水,水木之间是水生木的母子关系, 肝本需要肾水的滋养、涵养,如果肾水不足甚至枯竭,肝木得不到滋养,肝木就会出现各 种病理现象,肝主筋脉,肾水隧乏,肝阴如无源之水,筋脉失养,可见肢体震颤、筋脉拘 急、肌肉强直、关节屈仰不利、运动减少等病症,中医就称这种病理改变为“水不涵木” 。 就一般情况而言,肾亏往往较肝虚为早,肾亏在前,肝虚在后。 素问上市天真说说: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哀,筋不能动。 ”素问至真要大论更是明确指 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掉即震颤,收引即筋脉拘急、肌 肉强直、关节屈伸不利。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 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堕,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 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着,髓之府,不能 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这节经文应该说是对震颤麻痹病症的最早认识,不仅形象描 绘了该病的特殊姿势,对其本质的认识更是入木三分。 纵上所述,帕金森氏病在西医看来是黑质变性,而在中医认为其本质就是肝肾亏损, 虚风内动。这两种认识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帕金森氏病的实质。中医认识是把人作为 一个整体,从整体的高度上去把握,还从五脏的角度找到了在黑质变性这种局部病理改变 背后隐藏着的更深刻的本质,中医理论为从中医药角度去攻克帕金森氏病提供了最有力的 思想武器。虽然帕金森氏病为一种疑难顽症,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中药培补肝肾 之阴精,从根本上进行治疗,竭力扭转肝肾亏损的局面,药力的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肝 肾亏损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补充和纠正,产生根本性的转变,肾精充盈,肝阴旺 盛,水多自能涵木,木得水养,阴阳重新恢复平衡,则虚风可熄,震颤得止。这种虚则补 其母的治法就叫“滋水涵木” 。补养肝肾和西药左旋多巴的直接补充有所不同,西药左旋多 巴并不能根本解决大脑多巴胺缺乏的问题,因此需要终生补充;而中药补养肝肾则是促进 机体内部的黑质恢复活力,多巴胺的生成增加,对于完全逆转过来的病人无需再继续治疗。 3 / 3 纵观多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大量临床病例观察、研究进展和治疗回 顾等有关报导资料以及本人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专项研究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体会证 实,中医药在治疗帕金森氏病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经过中医药的系统治疗,轻症病人症 状可以完全消失;中症病人症状显著减轻,长期缓解;重症病人的症状可获得部分改善, 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如果不是通过增加脑中生物酶的含量,提高酶的活力,保护黑质免受 进一步的破坏,病人的症状不可能获得根本性的转变,更难以长期缓解。中医药之所以能 够逆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