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李白诗以英、美及法国为中心* 2000 年第 2 期 美国唐学会 秦寰明 与我们现在已经写的或将要写的有关这个大帝国的记载相比,一个杰出的中国 文学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精神。 伏尔泰 当德国的康拉德豪思孟(Conrad Haussmann)在其 1920 年出版的“兰露” 三千年中国诗选(“Im Tau der Orchideen“ und andere chinesische Lieder aus drei Ja hrtausender,1 中引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上述名言作为该书的 书前题辞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对此是深有会心的。书名“兰露”出自屈原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记得初读此书,其封面设计曾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那 就是封面四周的边框里每一边都镶嵌了一个同样的名字:“李太白”。大概在豪思 孟的心目中,李白是足以作为中国诗代表的伟大诗人。英国汉学家克兰默-宾 (L.CranmerByng) 为其 1909 年出版的中国诗译本取名为玉琵琶(A Lute of Jade),他的封页的这个标题下面特地补题了一句:“With lutes of gold and lutes of jade:Li Po”(以金镶玉饰的琵琶李白)。李白江上吟有“玉箫金 管坐两头”之句,江夏赠韦南凌冰有“玉萧金管喧四筵”之句,上崔相百忧 章有“金瑟玉壶”之句,克兰默的书名或借意于此。1922 年,安东尼卡斯特罗 费若(Antonio Castro Feij)的中国诗选(Cancioneiro Chins )在葡萄牙出版, 此书系从法国俞第德戈蒂那(Judith Gautier)的白玉诗书 (Le livre de jade)转译,所收作品包括李白、杜甫、苏轼等多位诗人的作品。同年英国乔丹赫 伯特斯泰布勒(Jordan Herbert Stabler)将费若此书转译成英文时,书名径题李 太白之歌(Song of LiTaiP)6 也是以李白诗代表中国诗。1929 年,维特宾 纳(Witter Bynner)与江亢虎合译唐诗三百首出版,取名为(群)玉山(头) (The Jade Mountain)7,取李白清平调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之句。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赫门黑塞(Hermann Hesse)在评 论 1907 年出版的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的中国诗歌的德译本中国笛子(Die chinesische Flte) 时说:“这是一部中国各世纪的优秀抒情诗选,构成其峰顶的 是李白。他的豪放气质使我们想起希腊人、意大利人和恋歌诗人。”1992 年诺贝尔 文学奖获得者、圣卢西亚岛作家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曾谈到中国诗给 他印象最深的是李白的作品。 年来阅及数量不少的西方有关中国诗的材料,深深感到当西方人像伏尔泰所说 的那样从中国的文学了解中国的精神的时候,他们意识到中国诗是中国文学的最权 威的代表,而李白,在他们心目中又是中国诗的代表。尽管中国最先传入西方的是 诗经,但那是作为儒家经典而为西人所译介,远不如李白之声名广播。西方人 从李白开始了解中国诗,接受中国诗的影响。在西方,对中国稍有知识的人,言中 国诗往往首及李白,李白的声名远在杜甫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西方人的眼中, 李白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表征。因此,李白在中国文化西传的历史中起 着中国其他诗人所不可相比和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讨论拟从这个角度切入。希望本 文对国内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李白学史或李白影响史的研究有所裨补。不过,李白 传入西方,时间既久,国别又多,以笔者阅历及语言之限,难以尽得,而文章的篇 幅也有一定的限制,故本文以英、美及法国为评述的中心,时间的下限则大致至二 十世纪中期为止。即便如此,挂一漏万及错误之处,仍所难免。尚望方家教正。 一、十八、十九世纪西方汉学家对李白的初步译介 李白的名字,在西方有过许多不同的拼法,根据美国学者艾龙(Elling O.Eide) 李白传(手稿)的统计,至少曾有过以下若干种:Lii Bor,Lii Taybor;Li Bo,Li Taibo;Li Pai,Li Taipai;Lei Pak,Lei Taipak;LPih,L Tapih;Lype,Ly Taipe;Li p,Litap;Lipe,Lithape;Lipo,Litaipo 。从我们下面所引用的材料看, 则除上面所列举之外,早期西方还有些不同的拼法,如:LeeTaypeh (James Wilkinson),L i tsao p (J.B.Du Halde,法文版),Li tsau pe (J.B.Du Halde, 英译版),Lyp,LyTayp (JeanJosephMarie Amiot),Letaepih (Sir.John Francis Davis)。现在则一般拼为 Li Po 或 Li Bai。李白的名字之为西 方人所知,肇自十八世纪初。1761 年托马斯珀尔西(Thomas Percy)整理编译的中 国小说的第一个英译本好逑传出版,1774 年该书再版。根据 1774 年的版本我 们知道,此书的原译者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商人,名叫詹姆斯威尔金森(James Wilkinson),他曾长期住在广东。在他的好逑传译本手稿的空白页上,他记下 了五位他所知道的中国杰出诗人,第一位就是李白,其他四位是董其昌、高士奇以 及两位难以由其拼音详知其所指中文名字的近代作家。他注明列出这一名单的时间 是 1720 年。这份名单被附印于后来出版的好逑传书末。1735 年,法国著名学 者杜哈德(J.B. Du Halde)出版了他的极有影响的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de lempire d 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y chinoise)。该书述及中国诗歌时 说:“在唐代,诗人李太白和杜子美不让于阿那克里翁和贺拉斯。”阿那克里翁 (Anacreon)是古希腊宫廷诗人,诗多醇酒与爱情。贺拉斯(Horace)是古罗马诗人兼 诗论家,他继承古希腊诗学模仿说的传统,强调寓教于乐,论诗偏于理性,对后来 古典主义很有影响。杜哈德所作的这个比类,已表现出西方对李白杜甫一豪逸一谨 严的风格差异的初步认识以及“醇酒与爱情”的李白观,后者曾在西方延续了很长 时间,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李白较易为西方所接纳的一个原因,尤其在李白初传西 方的阶段。我们现在尚无法知道这个比类是杜哈德自己所作还是得之于他人,比如 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因为从他的这部书来看,他并不熟悉李白。书中在谈到中国的 教育时,曾列举了中国古时候用来教育幼儿的一些故事,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铁 棒磨成针”的故事,但他似乎不知道这故事中的李白(Lipe)就是他在介绍唐代诗歌 时所举的大诗人李太白。以上两例,是笔者所见西方人提及李白的较早记载。 1776 至 1814 年,法国来华传教士钱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等人的 北京耶稣会士杂记(M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les sciences,les arts,les moeu rs,les usages,etc.des chinois par les missionnaires de Pkin)12 在法国陆续出版。这也是一部对中国文化西传和欧洲汉学影响巨大的著 作。在该书第五卷(出版于 1780 年)中,李白、杜甫得到了专门的介绍。在这篇出自 钱德明之手、长达八页的“李白”专章中,撰者从李白的出生、取名、幼年的读书 诵经、习诗作赋,到出川入京,以诗见赏于贺知章,贺为之引见于玄宗,赋诗沉香 亭,得罪高力士,高进谗言于杨贵妃前,玄宗遂赐金让其离京。尔后李白浪迹各地, 常纵酒豪饮。后又因入永王李瞞幕,罪在死刑,幸得郭子仪营救,改流夜郎。遇赦 还。遂至采石,寄迹于此,偶因醉,落江而死。其所述主要在李白生平,虽沿中国 史书传闻之旧。以今观之,颇多谬误。但在西方人的著述中,对李白作如此长篇介 绍,此为最早。文中说,李白与杜甫的诗,“与其他有名的诗人相比,就像光焰万 丈的火炬与一般的火把相比。”(第 396 页)唐代韩愈调张籍有云“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与钱德明同时的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随园灯词其七有云“寻常 灯火休相比,李杜光芒万丈长”,此诗见潜研堂诗续集卷三,有四部丛刊本。 钱德明或取其意,但也表明了西方人对这一评价的认可。由于钱德明长期在华,他 的这篇李白传又是在西方出现最早的,所以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中常为人们所引用。 1829 年,英国汉学家德庇时(Sir .John Francis Davis)以论文形式发表了他的 汉文诗解(The Poetry of the Chinese),根据其修订本(1870 年出版,此时此 文已增订补充为书),该书第二部分谈中国诗的风格时对李白生平作了简单介绍,并 且推荐了钱德明的李白传。 无论文化的传播还是学术的研究,其方向都是逐渐向宽泛走向专门化。杜哈德 偶及李白杜甫;钱德明对李白杜甫作专章介绍,但重在生平;德庇时开始把注意力 集中到中国诗这一专门的文体上,但还只是概略的通论性质。到法国汉学家圣-德尼 (Le Marquis Marie Jean Lon dHerveySaintDenys) 则开创了对断代诗歌 唐诗的研究。1862 年,他的译著唐诗Posies de lpoque des Thang 出版。 这是笔者所见西方第一本唐诗断代外译本。可以说它是西方人对唐诗作家作品进行 较为认真严肃的研究的开始。下面的几个特点可以证明这一点。其一,该书采择有 据。译者所依据的主要是唐诗合解(王尧衢)、唐诗合选详解(刘文蔚)、 李太白文集、杜甫全集详注。这与此前西方人对唐诗偶有涉及、多述传闻 不同。其二,体例周详。该书前冠长序,首先详述中国诗歌从诗经到唐诗的源 流变化,对唐诗作了高度评价。然后讲述中国诗歌的形式特点。所选诗人,前有小 传。每一作品,后有注释。译者这样做,很可能是借鉴中国古人选注诗歌的方法。 其三,有选家自己的眼光。全书共选唐代三十五位诗人九十七首诗,以李白冠全书 之首,选诗也最多,计二十四首。其余如杜甫、王勃、杨炯、骆宾王、宋之问、孟 浩然、高适、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戴叔伦等,亦多名家名篇。以李白冠领唐诗, 这在唐诗合解或唐诗合选详解中没有这样明显的倾向。可见这是圣-德尼自 己的看法。 稍后于圣-德尼,在英国有翟尔思(Herbert A.Giles)。翟尔思著述甚丰。主要 有中国文学选珍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 和中国文学史Chinese Literature。前者分上下两册。上册选文。下册选诗,共选有二百三十余首诗,其 中李白仍居其首,选二十二首。杜甫次之,白居易又次之。后者通常被认为是中外 最早的中国文学通史之一。尽管在翟尔思之前,1867 年曾在上海出版过怀列 (A.Wylie)所著的中国文学札记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或被认为是西 人著中国文学史之嚆矢,但严格讲那只是一本有关汉籍的目录学著作,中有对中国 文学史的简要叙述,述及李白和李白集。1880 年俄国汉学家瓦西里耶夫著有中国 文学史概论,惜未寓目,但至少在西方影响不大。真正让西方人在中国文学的长 河中清楚地看到李白的身姿的是翟尔思的中国文学史。该书第四部分第一章 “唐诗”,对李白生平和创作有专门介绍,虽然还很简略,但开先之功不可没。 二、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戈蒂耶、庞德等人的创造 性译作使李白在西方的影响迅速扩大 如果说杜哈德、钱德明对于中国诗人的介绍,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作; 圣-德尼、翟尔思对于中国诗的译介,已推进为汉学研究之事;那么,十九世纪后半 叶至二十世纪初一些非汉学家或仅有很少汉学根底的知名文人或作家对于中国诗的 译介,则更多是出于对东方文化和诗歌的倾折。他们的译作大多不甚忠实于原作。 甚至可以称之是一种创造性的译作。但他们的译作影响广泛,似乎使学院派望尘莫 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他们改变了中国诗在西方社会寂寞无闻的状态。此中, 法国的戈蒂耶和美国的庞德可为代表。 俞第德戈蒂耶(Judith Gautier)是法国著名唯美主义诗人、对东方诗歌颇有向 往的特欧菲尔戈蒂耶(Thophile Gautier)的女儿。她从小就培养了对东方文明的 爱好。十七岁时,她父亲为她聘请了一位叫 TinTunLing 的中国人作为她的家庭 教师。她从此开始学习中文和翻译中国诗。五年后(1867 年),她的中国诗译集白 玉诗书(Le Livre de J ade)出版。在该书后来的增订版的前言中,她评杜甫诗: “杜甫的崇拜者不仅认为他与李白比肩,而且甚或认为他超过李白。他的诗,虽短 少奇异意外之处,但逼真如绘,适如他视之为师长和朋友的李白的作品一样。这些 诗,因其更真率,更清晰,更富于温和的情感和对被悲苦所袭的人的怜悯,故更易 于翻译。”(第 5 页,1928 年版)评李白诗则云:“李白的诗采用一种简练和独特的 形式,择难而行,举重若轻,风格奇异多彩,精于选择意象,富于引喻、暗示和反 讽。就像欧玛尔海亚姆(笔者按:Omar Khayyam,波斯诗人,以四行诗称,有鲁 拜集),他任情醉饮,视酒为唯一的安慰。”(第 3 页,1928 年版)似乎对李白的 评价并不高于杜甫。但在实际效果上,书中收李白诗十九首,居第一,杜甫居其次。 所选李白诗,如陌上赠美人、乌栖曲、乌夜啼、采莲曲、渌水 曲、少年行、清平调词、玉阶怨、送友人、静夜思、江 上吟、春夜洛城闻笛等,大多篇幅较短而富于色彩感、韵律美,在西方人眼 中,这些诗一定是异国风情十足,无疑最引人注目。而且,李白诗也最能体现戈氏 全书的特点。此书以类选诗,在初版白玉诗书中每一类都有一句中文题句”, 第一类“爱情”,题“黄金柳叶浮水”,第二类“月”,题“玩月谈情诗词”,第 三类“秋”,题“秋诗游景快乐”,第四类“旅怀”,题“游花船观娥词”,第五 类“酒”,题“谈酒作乐提(题?)诗”,第六类“战争”,题“织锦回文给诗”,第 七类“诗人”,题“诗家胜百君王”。在对中国所知未深的西方人看来,这里的东 方情调鲜明丰富,易于感受。而在西方人心目中“醇酒与爱情”型的诗人李白,自 当是此中的主角。因此在戈氏此书中李白诗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同时,戈蒂耶是本 文汉诗译者中敢于最大距离离开原诗的译者之一。例如,李白的江上吟,在圣- 德尼的译本中尚是忠实于原作的一句一句的翻译,到戈蒂耶手里则只是略取其意, 稍取其词,典故均不予译。这里我们把李白的原诗和戈蒂耶的译诗同时列出以便对 比。 李白江上吟原诗戈蒂耶的法译(1928 年版) 木兰之 NFDA3 沙棠舟,Mon bateau est dbne;ma flte de jade 玉萧金管坐两头。est perce de trous dor. 美酒樽中置千斛,Comme la plante,qui enlve une tache 载妓随波任去留。sur une toffe de soie,le vin efface la tristesse 仙人有待乘黄鹤,dans le coeur. 海客无心随白鸥。Quand on possde de bon vin un bateau 屈平词赋悬日月,gracieux et lamour dune jeune femme,on 楚王台榭空山邱。est semblable aux gnies immortels.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 我们把戈蒂耶的法译再回译成中文,其文如下: 我的船是乌檀木所制;我玉笛的孔镶嵌着金。 就像有种植物能去掉丝绸上的污淖,酒消解心头的悲恼。 当一个人有好酒、精美的船和年轻女子的爱,他就像仙人。 可见戈蒂耶只是取了李白诗中“木兰之籱”、:、“玉箫金管”、“美酒”、 “载妓”这些词面所表示的情事,由此最多只是从消极的方面透露出对功名富跺的 藐视。而李白诗的中心内容:通过“楚王台榭”的不保和“屈平词赋”的永存,反 映对文学生命的珍视与自信,在戈蒂耶的笔下荡然无存,而变成了一首及时行乐的 颓废之作。但正是这种“轻浅”的“改作”,却迎合了当时法国乃至西方社会的诗 学趣味以及他们的对于东方文化的口胃。由于不求忠实于原作,在白玉诗书中 有若干首题名李白的作品至今找不出它们的原诗。1890 年,纽约哈泼尔兄弟出版公 司(Harper I mount my tower to gaze far off,and fast Fill winecups from the waning jar. 这是诗的第一节,诗共三节。细读之,方知是译李白宣州谢緿楼饯别校书叔 云诗。上面的诗节相对于李白此诗的首四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多伊尔并非汉学家,其所本应是圣-德尼法译唐诗中此诗的译文。他注明他 的这首诗出自中国诗人李白,并引述了圣-德尼对李白的赞语。从他译此诗并收之于 自己的诗集中,我们不难想象到一个西方诗人与李白诗的内心共鸣。这是笔者所见 李白此诗的最早的英译。1913 年英国诗人阿伦厄普尔德(Alan Upward)在美国的 诗刊(Poetry:A Magazin e of Verse)该年九月号( 第二卷第六期)上发表了一组中国 题材的诗取自中国花瓶的香瓣(“Scented Leaves:from a Chinese Jar“)。诗共二十 九首,大多数是不分行的散文诗。其中玫瑰(“The Rose”) 一首写李白在京以诗为 皇帝所赏识,臣下有进谗言者,而皇上未予听信: When the delicious verses of Li Po were Praised in the Court of Heaven an envious mandarin complained of the poets scandalous life.The Divine Emperoe,whowas walking in his garden,held out a rose and asked him,“Do you smell the gardener smanure?“ 当李白的美妙诗篇在朝廷大得赏誉,一位心怀妒忌的大臣进谗言说诗人的生活 并不光彩。圣明的皇上当时正在御花园散步,他擎起一朵玫瑰问这位大臣:“你闻花 匠施的粪吗?” 皇上的话问得很幽默,似乎颇符合唐代特有的开放和宽容。诗中的李白是一个 天才的但却在生活上不够检点的诗人。这多少符合西方对诗人的标准以及他们对李 白的已有的印象。厄普尔德的这组诗在当时的诗坛上很受欢迎。前面我们提到艾米 洛厄尔(Amy Lowell)是美国新诗意象派后期的领袖,她写过一组东方情调的诗,题 汉风集(Chinoiseries)。其中有李太白一诗。诗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They erected a temple to you:他们为你建起了一座祠: “Great Doctor,“大学士, Prince of Poetry,诗之王子, Immortal man who loved drink.“酒中仙。 ” I detest wine,我憎恨酒, And I have no desire for the temple,我也无奢望于圣殿, Which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在这个环境中 Is fortunate.那是侥幸的事。 But I would sacrifice even sobriety 但我甚至愿意把清醒作为牺牲 If,when I was thoroughly drunk,如果,当我沉醉时, I could see what you saw 我能看到你所见的一切 Under the willowclouded water,在那柳云般的水下, The day you died.在你去世的那一天。 诗所写的,是西方人谈到李白就经常谈到的题目:酒。但通过对李白与酒的描 写,表现的是作者对李白及其天才想象力的仰慕。曾以与江亢虎合译唐诗三百首 而著称的诗人维特宾纳(Witter Bynner)也写过有关李白的诗。在他的一首致李白 (To Li Po)诗中,他在西方人中少有地突出了李白傲岸不屈的品格,这里是他的诗中 间的几句: You meant,pausing as I do for a dram,你的意思是,如同我为杯酒驻步, That the Emperor might call and we not come.或许皇上召见而我们不赴。 You were as independent as I am 你像我一样自在 Of purple canopies and bell and drum. 不管紫色的华盖与钟鼓 此外,还有一些诗人也写过题咏李白的诗,限于篇幅,这里就不枚举了。西方 人题咏李白,应该说也是表现了李白在西方的影响,这个方面,是我们过去研究李 白影响史时所忽视的。 五、简要的分析 纵观李白传入西方的两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不能不萌生这样的好奇:为什么在 中国诗人中唯有李白而不是其他诗人在西方受到如此礼遇?至少与杜甫相比,当西方 人开始接触中国诗时(十八世纪) ,中国国内扬杜抑李的风气已然形成。但西方人没 有被这一风气所左右,而是几乎一致地选择李白作为中国诗的代表。原因何在? 把中国文化(特别是思想) 的西传和西方对于中国诗歌的接受结合起来并作历史 性的考察,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某种答案。 十七、十八世纪,西方人借助传教士的东来和商业的交流开始了解中国,对中 国的社会管理和伦理政治深为钦佩。所以中国书籍中最先为西人译解的是儒家经典。 如果在那时候中国诗得以与中国文化同时进入西方,至少从思想的角度讲,那时西 方的先进知识分子可能首先愿意接受杜甫。那么杜甫的声名说不定会远在李白之上。 最早把李白当作主人公写进诗的约翰司各特,正是把李白当作古代中国伦理政治的 化身来描写的,可以说颇得那个时代的风气。如果他了解杜甫的话,他一定会觉得 杜甫更适合于代表中国的伦理文化。但较之中国思想向西方的传播来说,诗歌远远 滞后。而十九世纪以来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西方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学的接受 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西方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院内合同人员(财务科收费处收费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截止9月8日可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安邦护卫集团总部及下属单位部分岗位公开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贵阳国家高新区选聘区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合格人员及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内蒙古北方人才集团招聘10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数城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贵安新区酒店管理分公司第五批对外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部分权属企业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敦煌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岗位竞聘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加工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班组级)(精)
- 电梯从业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武汉商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DB32-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
- 2024年国庆中秋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欢度双节 安全护航》主题安全教育【课件】
-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力(第2课时)课件
- 中国外卖大战报告(中英)-高盛-202507
- 咖啡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 DB32∕T 4569-2023 发泡陶瓷保温板 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2025-2030中国地坪研磨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