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人周刊》损人不利己的美国对华出口管制_第1页
《世界经济学人周刊》损人不利己的美国对华出口管制_第2页
《世界经济学人周刊》损人不利己的美国对华出口管制_第3页
《世界经济学人周刊》损人不利己的美国对华出口管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经济学人周刊损人不利己的美国对华出口管制 许多人寄予期望的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还是没有迈出美方曾一再承诺的步伐。 6 月 16 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实施战略贸易许可例外规定,将中国排除 在 44 个可享受贸易便利措施的国家和地区之外,我国商务部门对此迅速作出了 抨击。 抨击是应该的。从中美商贸联委会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30 年来中国无 数次向美国提出放松对华出口管制的要求,美国无数次地承诺,但一次又一次 地口惠而实不至,进一步扩大对华出口管制范围、使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审批程 序更加复杂的这份那份草案倒是不断出台。 即使不考虑国际信用和承诺,美国复杂的出口管制政策体系给企业界带来 的额外负担也足以让中美企业界乃至第三国同仁提出简化的要求了。 笔者称量过美国出口管理条例和出口管制商品清单中文版的重量, 前者 562 页,1 斤 9 两;后者 388 页,1 斤 3 两。 众所周知,同一份文献,中文版篇幅比英文版要小得多,上述两份文献的 中文版篇幅尚且如此之大,其英文版篇幅更可想而知,无怪乎在这份出口管 理条例中,制定者(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也承认“本条例的厚度和专业术 语广泛使用的程度令人生畏”。 而如此复杂的出口管制制度,给美国出口商及其国外客户带来多少额外的 不确定性,也就可想而知了。须知“美国的事业就是商业”,这可是一个商业 立足的国家啊! 美出口管制措施注定无效 笔者无意全盘否认出口管制的意义,美国出口管理条例中“控制政策” 部分列举了美国出口管制制度的目标,其中许多在理论上是值得认同的:防止 生化武器扩散、防止核扩散、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导弹技术扩散、维护地区稳 定、控制犯罪、反恐、防止虐待,等等。 美国这个守成大国希望防止新兴大国挑战其地位的心态也可以理解,笔者 从来就没把山姆大叔当成白求恩大夫和雷锋叔叔。 问题是美国在出口管制实践中许多“看人下菜碟”的做法令其许多理论上 不失崇高的目标黯然无光,而许多旨在遏制新兴大国兴起的出口管制政策也不 过是损人不利己的无效措施而已。 之所以无效,首先是因为中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并不建立在引进基础之 上。 当美国出口管制官员处理中国事务时,他们应当记住,他们面对的是一个 建国之后在东西方集团 20 余年封锁下建立了基本完整工业体系、取得了一系列 重大科技成果的国家。冷战时期,美国操纵下的巴统对华贸易禁运项目一度多 达对苏贸易禁运项目的两倍(即所谓“中国差别待遇”),可是这阻挡住了中国 的兴起吗?而且,现在中国再次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美国决策者们应该审视本 国决策机制是否存在严重缺陷了。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之所以无效,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可以从第三方引进许多 技术和产品。 中国进口增速领先世界,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和世贸组织 2009、2010 年 世界贸易报告数据,20002008 年间,世界进口年均增长 12%,美国、欧 盟 27 国、日本、俄罗斯、巴西、印度年均增速分别为 7%、12%、6%、21%、14%、14%(20052009 年数据),中国进口年均增速则高达 22.4%。2009 年,世界进口萎缩 24%,中国进口只下降了 11.2%。2010 年,中国 进口增幅更高达 38.7%。 时至今日,中国不仅是世界头号出口大国,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进口大国。 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消费连续 10 年保持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增幅 这一切为中国创造了旺盛的进口需求,而持续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和巨额外汇储 备又确保了中国的进口支付能力,从而使中国得以凭借强大进口能力带动贸易 伙伴经济增长,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果实。 从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巴西、安哥拉到苏丹,越来越多的 贸易伙伴从中国旺盛的进口需求中受益越来越多。连德国这样的欧洲经济火车 头,2009 年下半年以来奇迹般的经济复苏也被不少舆论称作是“中国制造”的。 美国实体经济许多部门还在 2008 年以来次贷危机的余波中徘徊,农业部门 则早已在出口拉动下步入繁荣,而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增长极在于亚洲,在 亚洲的头号增长极又是中国,以至于中国已经超越加拿大和墨西哥,跃居美国 农产品头号出口市场。 在这个举世争说“中国机会”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新技术企业越来 越痛切地感受到对华出口管制制度的掣肘,这种管制已经远远落后于技术进步 的步伐,在很多时候不过是给了其他西方国家一种额外的商业机会而已。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之所以无效,第三个原因则是美国企业不可能坐视丧失 中国这个增长最快的市场,他们会在非瓦瑟纳尔协定签约国设立生产机构, 曲线向中国出售产品。毕竟,当前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是中国、俄罗斯、巴 西、印度,而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等于巴西、印度总和的 3 倍。 美国政府主管部门总喜欢声称出口管制没有影响对华贸易,前几年美国商 务部时任主管产业和安全的副部长大卫麦考密克(David McCormick)曾辩解称, 对华出口管制在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形成中的影响和作用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 不计,并为此列举了一系列数据:2005 年,美国对华出口中只有不到 6%的产品 需要获得政府许可,其中只有 1250 万美元提交审批的出口产品被否决,远远低 于美国贸易逆差的 1%。同年,美国对华出口的 123 亿美元高科技出口产品中, 需要获得出口许可证的不到 20%,被否决的许可证申请不到 5%。 然而,即使不考虑上述数据可靠性,这种计算方法也是不合理的。我国商 务部当时就列举了这样的例子:一块被视为军民两用的、用于波音飞机上的芯 片价值不过 1000 美元,但这项申请实际影响的交易额却可能达上亿美元,两者 相差百万倍之多。因为一块受管制的核心部件本身价值可能不高,但结果却是 导致价值上千倍、上万倍的整机交易受阻。 将美对华出口管制议题多边化 面对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固步自封,我们当如何作为? 首要的工作当然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让美国的出口管制归于无效。 “等中国人做成了火箭,我们买他们的专利吧!”1960 年 8 月 2 日, 在苏联国防部驻中国军委顾问巴托夫大将监督下撤离酒泉导弹基地时,不知是 因为意识到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意志却无力改变赫鲁晓夫彻底恶化中苏 关系的决策,还是由于不相信中国人而故意讥讽,某苏联专家说了这样一句话, 满怀悲愤的酒泉导弹基地人员听后当即回答:“好的,你可要说话算话啊!” 五十年过去了,虽说航天技术和产品尚未成为中国对俄出口大宗,但当初 由苏联专家手把手教着建立起来的中国汽车工业却已经大规模打进俄罗斯市场。 2008 年,俄罗斯联邦已经是中国汽车产品头号出口市场,当年我国对俄出 口汽车 84362 辆,出口金额 12.5894 亿美元。 当年赫鲁晓夫对中国大动干戈,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建立“工业苏联、农业 中国”的国际分工结构,目前中国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商品结构 却恰恰与之相反,中国出口的基本上都是制成品,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 进口的货物除部分军工产品之外,基本上都是资源性产品。难道我们没有勇气、 毅力和才智对美国重演这一幕?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探寻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这一双边议题多边化的途径。 在美欧诉中国限制出口原材料争端中,中国初裁失利,世贸组织争端解决 机构 7 月 5 日专家组报告认定中国限制九种原材料出口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定, 这是一件坏事,但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 因为假如这次争端我方终裁失利,那么实际上为约束各国管制出口的权力 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范例,至少在理论上,美欧也必须接受同样的约束,那么 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在适当时候将美欧出口管制体系诉诸世贸组织,力争化被动 为主动。 巴统 为了在经济上遏制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1949 年 11 月,美国和西欧一 些国家联合成立了一个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 “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 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