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苏东坡与佛缘_第1页
也谈苏东坡与佛缘_第2页
也谈苏东坡与佛缘_第3页
也谈苏东坡与佛缘_第4页
也谈苏东坡与佛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也谈苏东坡与佛缘 苏东坡作为一代才子,诗文堪称当世之绝,聪慧过人,博学多才, 对佛理也有较深的研究,因此他的诗文就不仅仅只是赤壁怀古、水调 歌头那样的谈古说今的主题。他的很多诗也触及禅境,苏东坡有两首 诗很出名。 一首是这样写的: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他把溪水的声音比作佛陀用广长舌说法,山体比喻佛陀的清净身。 另一首诗则更有名堂: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从这首诗里,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故事:他与朋友佛印禅师之间 的交往。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相交莫逆,经 常一起参禅论道。一日,苏东坡静坐之后,若有所悟,便撰诗一首, 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诗作,莞尔一笑,拿笔批了两个大字,叫 书童带了回去。苏东坡见书童归来,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的 境界,急忙打开诗作,却赫然看见上面写着“放屁” 两个大字,不禁怒 火中烧,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已在岸边恭候多时。苏东坡见禅师,大 声质问:“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 也就罢了,怎么可以恶语中伤?” 禅师若无其事地反问:“我骂你什么了?”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 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看过,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 一屁 就打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呆立半晌,终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这就是很有名的典 故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从这里我们看到,苏东坡虽然也学佛,当居士,但是他学的都是 口头禅,在修为上并没有很深的造诣。 他的诗里所谓的八风吹不动,这八风即是佛教名词,外人对某人 的八种态度。又叫“世八法 ”。指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 利、衰、 毁、誉、称、讥、苦、乐。人能不能在八风吹来的时候保持平和的心 境,这是考验和衡量一个人修行境界高低的标准,而我们的东坡居士 虽然也学佛也打坐,他在静坐的时候能八风吹不动,但是一离开佛堂, 就受不起佛印禅师的考验,其实这里佛印禅师是故意考验他的,看他 在受骂 的时候能不能八风吹不动,哪知道东坡果然大怒。这个就显 示了他平时尽在口头禅上打转,学了很多佛理,能说会道,但是遇到 境界考验却不行了。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一样。 这也表示我们要修行,一定要重点在滚滚红尘中去历练自己,而 不仅仅在佛堂念咒念佛打坐,这个还不是真实的修炼。不然出了佛堂 还是泯然众人矣。同时也告诉我们学佛要重在行,实践落实,不是只 看几本书,悟一悟佛理即可,所谓解行并进。 那么历史上的苏东坡。他大概因为前世也是出家人,在佛前做了 很多的功德,也修行,所以当世他很聪明,世智辩聪,也做了大官, 福报很大,也有佛缘。实际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他有很多妻妾享 受,吃穿用度都要好的。还我慢,比如刚才那副诗就是想显示一下自 己的高明,没想到被佛印一棒打过来,打醒了。 谈到佛印,实际上这二位是有宿世的缘分,据说佛印和苏东坡前 世都是出家人,师兄弟关系很好。佛印比东坡修行境界更高,所以当 时的佛印就看出东坡心性上的问题所在,所以那一世的东坡先辞世, 佛印一看深知师弟没有善知识点化要出问题,就自己也赶紧坐化了, 随东坡转世,北宋神宗皇帝年间,这一世的佛印原本是在家人。原名 谢端卿,他幼习儒书,通古博今,曾应举到京。东坡闻其才,常与他 饮酒赋诗、高谈阔论,成为莫逆之交。他后来出家是很有意思的,本 来不是他的本意,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命运的无常。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年天旱,宋神宗设坛祈雨,命苏东坡制作祈天文疏,带官主 斋。谢端卿听说消息,心中想道,我平生从未见过皇体龙颜,不若趁 此机缘,以慰平生之愿,便让东坡带他前去。这日,东坡让端卿身披 袈裟,装作添香剪烛、供食铺灯的杂役,来到殿堂。不一时,神宗皇 帝驾到。斋仪完毕,东坡命小僧献茶。捧茶盘上来的,正是谢端卿。 原来,端卿因在大殿行礼,人拥路远,未能细观,又充作捧茶侍者, 捱到御膝之前,看个仔细。神宗见端卿生得方面大耳,龙眉秀目,身 材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便问他何方人氏、在寺几年。这突如其来 的一问,闹得端卿措手不及,只得随口说道:“臣姓谢名端卿,江西 人氏,新来寺中出家,幸瞻天颜,不胜欣幸。”神宗见他应对明敏, 龙颜大喜,又问:“颇通经典否? ”端卿答道: “臣自少读书,内典颇 知。”神宗说道: “卿既通内典,朕赐卿法名了原,号佛印,就于御前 披剃为僧。”那谢端卿的学问原与东坡不相上下,本指望来京一举成 名,建立功业,却不想出此意外,被皇帝恩赐出家。 端卿出家 后,整日在寺中翻经转藏,研究佛理,渐渐地还真把功名富贵之想化 作清静无为之业。东坡以为自己连累了佛印,心下十分过意不去,后 见佛印如此这般,只当他对富贵功名“体面上矜持,心中不能无动” 。 所以每每见面,常用言语挑逗。佛印却心坚如铁,全不动情。 其实这个只是一个当世的缘起,佛印转世就是为了出家的,也是 为了点化他师弟东坡居士。那么东坡居士跟佛印之间确实是关系很好, 一俗一僧经常交流佛法修行。慢慢随着佛印的点化,东坡也认识到了 自己的问题,但是时光荏苒,慢慢东坡也老了,但是这一世他的修行 实际上是不好的,最后也没得到什么成就。到临终的时候他也是有所 悔悟。并且告诫他的儿子。他对守在床边的三个儿子说: “我平生没做什么坏事,相信不会坠入地狱的,你们不要太伤心 了。”又告诫人们神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遗憾自己已经回升无力 了,他说道:“看来西方极乐世界是有的,但我现在已经用不上力了。 ” 从东坡的一生看,他本来佛缘是很好的,自己前世就是出家人, 身边还有佛印这个大善知识相助,自己也有一定智慧。但是他善根还 是差了些。所以习气一直没有能得到大的改变,学佛也走了一些弯路, 在实行当中做得不好,很多流于口头禅。 他的一生也再次说明了那个道理富贵学道难!富贵,尤其是 大富贵的人,享受和诱惑多、也有一些身不由己(当然那还是自己的 原因,你坚定什么也阻挡不了意志)不容易入道。一个人只有条件越 艰苦,尤其是病痛坎坷才能激发修道的心,所谓了生脱死。苏东坡一 生在世间福报是很大的,万人尊崇,在文艺界、政界都有很好的表现。 相信他这一世吸取了教训,下一世可能会更好修行得到真实的成就 从他的事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