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 分) 1.正确、美观、流利地抄写下面一段文字。 (3 分) 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 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 奥斯特洛夫斯基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 枯涸 h 蜷曲 qun 酝酿 ning 一丝不苟 gu B收敛 lin 肥硕 shu 滑稽 j 忍俊不禁 jn C憔悴 qo 匿笑 n 静谧 m 头晕目眩 xun D啜泣 chu 感慨 ki 宽恕 sh 踉踉跄跄 ning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自作主张 持之以桓 洗耳恭听 赅人听闻 B.塞翁失马 恍然大悟 神通广大 瘦骨嶙峋 C.梦寐以求 仙露琼桨 疲倦不堪 更胜一畴 D.各得其所 美不盛收 不求甚解 一叶孤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心的英雄梦! D.2013 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 “神舟”十号, 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 5.下面的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绿色蝈蝈 散文法布尔德国 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中国 C.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 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随州花鼓戏发源于曾都区,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 老百姓的喜爱。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教育局加强了校车的监管力度。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 2014 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心怀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 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7.选出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 ( ) (2 分) A.“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 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 秒,吴斌 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 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C.“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 D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 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B C D 9.下面一段话表达的是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鼓励,在横线上填写组成与全段和谐的比喻。 (2 分) 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 ;我是一支蜡烛, ;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一条大河。 10.名著阅读。(共 4 分)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 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_、过五关斩六将、水淹_ 、败走麦城。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 6 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2)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4)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5)钱塘湖春行 中,诗人描写鸟儿闹春景象的两句诗是: , 。 (6)马致远在 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41 分) (一)阅读 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 ,完成第 1213 题。 (6 分) 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辋川:地名。一瓢颜回陋巷:论语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2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 (3 分) 13.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山下孤烟远村”描绘的是远景。 “山下” ,不是指近处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 山下有“远村”作伴;“孤烟”一词的点化中衬托出人烟稀少。 B “天边独树高原”中“独树”与“孤烟”相对, “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寂 寞。 C全诗后两句通过人物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D全诗前两句重在描绘景物,后两句重在抒发情感,彼此交融,相互渗透。 (二)阅读游虎丘小记 ,完成第 1415 题。 (6 分) 游虎丘小记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 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 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 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 ”真 知言哉! 【注释】盛:多绝:停止,消失。遂使丘壑化为酒场:于是令丘壑变成了酒场(一 般)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钓月矶:位于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无际、仲和:作者的朋友。坐:两脚盘腿打坐。过:造访。真知言哉:说的真对 啊!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亦复不恶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选自大道之行也 ) B.终夜不绝 绝巘多生怪柏(选自三峡 ) C.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 D.不复饮酒 不复得路(选自桃花源记 )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三)阅读神奇的彩色棉 ,完成第 1617 题。 (6 分) 神奇的彩色棉 不用染料,不用着色,你就能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这是变魔术吗?不,21 世纪,一个 新兴的产业彩色棉产业就有这样的神奇本领。 农村的孩子都知道,棉花的花朵是洁白的,人们收获洁白的棉花后,脱籽、纺纱,纺成 了一锭锭的纱,再织成纺织物,就成了布料,如果染上色或印上花,就是美丽的衣料、窗 帘、床单等等。 而彩色棉花的棉花纤维中含有天然的彩色色素。不用印染,用彩棉织成的布就可直接做 成花衣裳。彩色棉花是新的棉花品种吗?不是。彩色棉古代就有,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到上 千年之前。在十八九世纪,墨西哥和秘鲁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种植有彩色棉。然 而,由于彩色棉花产量低,纤维短,因此逐渐被人遗弃,以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棉花还有彩 色的。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前苏联、墨西哥等国家,又开始对彩色棉进行研究。90 年代初, 美国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技术上取得突破,培育出多种颜色的长纤维彩色棉花,并进行 了大面积种植。不久,面目一新的彩色棉纺织品及服装进入市场。随后,其他一些国家在 研究中也相继取得成功。缤纷多彩的彩色棉服装,在一些城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1994 年,我国也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彩色棉种子进行试种。 彩色棉花不仅色彩自然柔和,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农药,在纺织过程中也不需要化 学染料。这样,就使得产品及周围不会受到污染。美国年销售额为 100 亿美元的牛仔裤用 料斜纹粗棉布,再也不用染色了。制成服装后,柔软舒适,永不褪色。彩色棉因没有沾染 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引起皮肤病,被人们誉为“绿色产品” 、 “环保产品” ,而用彩色棉制作 的服装则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 。 我国对彩色棉的研究后来居上,使淡蓝、橘黄等 8 种颜色的遗传基因达到稳定状态。 1998 年彩色棉种植面积一跃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产品远销欧美和日本等国,供不应 求。专家预测,在未来 5 年内,我国彩色棉年产量可达 12 万吨,可生产成衣 2000 万件, 老百姓也有望穿上这种“保健服装”了。 16.本文第自然段中划线的“相继”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3 分) 17.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第 36 段主要运用时间顺序。 B. 与普通棉相比,彩色棉具有种植过程中不需农药;纺织过程中不需化学染料;色彩自然 柔和,永不褪色特点。 C. 彩色棉服装因为没有沾染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引起皮肤病,所以被称为“生态服装”或 “保健服装” D. “在十八九世纪,墨西哥和秘鲁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种植有彩色棉” 运用了列 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彩色棉古代就有的特点。 (四)阅读读书如登山 ,完成第 1820 题。 (8 分) 读书如登山 深秋登黔灵山“瞰筑亭” ,天高云淡,凉风习习,眼底尽收筑城美景,顿觉“山高人为峰” ,慨叹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由是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 岂不如登山?山脚、山腰、山顶风景各异,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登顶的毅力,饱览无 限风光。 读书之初,如登山上路,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我上大学第一堂写作课,老 师就出题:书 。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到“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从“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 到“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如意欲前往名山大川的激动,读书的 理念深深刻在了脑海里,伴随着学习、工作和生活,凭兴趣读书转向了自觉读书。 品味书籍,如登山途中。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有时驻足观望,有时边走边想;时而 舒缓,时而峻急,有时沉思默想,有时豁然开朗,这是登山与品书的节奏和乐趣。读不同 的书,就如登不同的山,童谣里纯真的生活气息,诗词里万事万物的生动情感,武侠作品 想象力的拓展,言情小说里的柔肠百结,科普读物的启人心智,历史演义的波澜壮阔,神 算巫筮的千奇百怪洋洋大观,充塞于目,不绝于耳,仿佛与先贤哲人对话,越数千年 时空交流,不由叹息古人为何教诲后进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有一点可 以肯定,书乃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人类文明延绵的基石。 领悟书籍,如登山临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随着读书推进,对事物的认 识和理解随之深入。古今多少事,尽在登高望远的灵心观照之中,却也是读书润物细无声 的沉淀,于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提升自我。读懂一本书,就像攻下一座山。鲁迅的“投 枪匕首” ,叔本华“铺满炽热火炭的环行轨道” ,马克思的“解剖刀” ,毛泽东的“还看今朝” 林林总总,幕天席地,不解其意则如登山半途而归,不过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 疑惑,不懈坚持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 融入书籍,如登山归途,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读书, 是读如何做人、读道德规范、读人类文明, “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阅历多 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 ,察古知今、明辨事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优秀文化传统中 如鱼得水,用儒家、道家、佛家的典籍来释疑解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心灵”的关 系,于是,沉浸在人类精神世界中,补足精神之“钙” ,祛除行为之“垢” ,筑牢思想之 “魂” ,浩浩然扬君子之风,卓卓然做有识之士。 世上没有登不尽的山,只有读不完的书。书中有你不知道的知识,有你不了解的世 界,有你要追寻的梦想。找一本好书,畅游在文字的山谷沟壑间,穿越层峦叠嶂,更于平 凡之中见真知、日常之中见深奥,以之延伸人生长度,拓展人生宽度,增加人生厚度,实 现人生价值。 18.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分) 19.简析本文的论证特点和论证思路。 (3 分) 20. 作者说读书如登山,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像登山?让人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3 分) (五)阅读从后排坐起 ,完成第 2125 题。 (17 分) 从后排坐起 我工作的一所学校在郊区,略微有些偏僻, 学校通往城里的公交车不是特别好坐,人总是很挤。 有一次我和一名学生进城,上车的时候, 车里的人很少,学生却一定要拉我到最后一排去坐, 我 很诧异,问她说 :“前面有位置, 为什么我们要坐最后呢? ” 她俏皮地眨着眼睛,悄悄地对我说:“这趟车人特多, 我敢保证, 我们坐在前排的话,迟早都是要 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坐后排,就万事无忧了。 ” 看着这个诚实的孩子,我很吃惊, 没想到坐公交车居然有这样的讲究。 后来的一天,我和一位叫汉克的英国留学生去办事, 也坐公交车,大概要坐三站路, 很近。我上 车后准备坐前排的,但是汉克拉着我就坐到后排去了。我想起那位学生,然后很悲哀地想:汉 克该不会这么快就“入乡随俗”了吧! 我提醒汉克说:“我们只坐三站就到了,为什么不坐前排呢? ” 汉克很吃惊地看着我说:“难道我们先上公交车的人不应该先坐后排吗?” 轮到我疑惑了,我问:“为什么先上来的就要坐后排呢?” 汉克说:“在我们英国,先上公交车的人都是从后排坐起的,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后面的人上车 啊!”我顿时无语,心潮翻滚。 回去之后,我找了一个在伦敦生活过的教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