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对教师的形象期望_第1页
中学生对教师的形象期望_第2页
中学生对教师的形象期望_第3页
中学生对教师的形象期望_第4页
中学生对教师的形象期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对教师的形象期望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也有人说: “师者,父母也”。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美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身 上责任的重大,因为今天的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 的那种很专业的教书匠。现代化的教师应是一名集学识、 智慧、人格于一身的事业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这一职业神圣而伟大。 教师既是历史的传承者,又是未来的开拓者。可以说教师 的作用在历史上是承前启后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 族要振兴,关键在教育,教育要振兴,责任在教师。因此, 教师的学识、人格、行为等对学生而言,有如春雨润万物, 细而无声。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应如何加强自身 修养、自身完善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呢?要解 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心中的良师是怎样的。 只有弄清这一问题,广大教师在加强自身修养时,才能有 的放矢。通过自身的完善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教书育人,通过渊博的学识来教天地人事,通过自身的的 德行来育生命自觉。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 教师,应立身垂范。那么作为一普通教师,应如何加强 自生修养来满足学生对自己的形象期望呢?首先,我们得 弄清楚学生心目中的良师,倾听他们心灵最真实的声音。 让他们的心声为我们修身垂范导航。 (一) 和蔼可亲,以诚待人。 陶行知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教育是心心 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灵的深处。 ”人类最好的语言是微笑,微笑犹如冬天的一缕阳光,让 冰天雪地中充满着暖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应该是 心与心的沟通,不能因为你严肃冷漠的表情而扼杀掉一颗 颗热忱的、充满着爱的心灵。调查表明,很多同学渴望与 老师沟通,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想和自己的老师 倾诉,但当他们想起老师严肃、冷漠的表情时,这又让他 们望而却步。我认为在一个班级里根本不存在十恶不赦、 玩固不化的学生,他们所缺少的正是与老师之间进行心与 心的交流。调查还显示,在学习中,很多同学自己喜欢的 老师,他们会很主动的去问自己不懂的问题。但对于严肃、 冷漠的老师,自己很少或者根本就不会向他问问题,他们 认为不懂的宁愿让他永远的埋藏,也不愿向自己不喜欢的 老师开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师生之间隔 着一层厚厚的寒冰。必须用心与心的拥抱才能将之释然。 做人在真,待人在诚。每个人都渴望别人能真诚的待自 3 己。中学生,他们处在一个渴望爱和真诚的年龄,他们希 望有真诚待自己的老师、朋友、和同学。但在现实中,却 不是如此,他们最要好的朋友可能会欺骗自己,他们最尊 敬的老师经常是朝令夕改。朋友,老师的不真诚,伤害着 他们渴望爱、真诚、理解的心灵。追根到底,我以为最大 的原因,还是出在我们的教师。因为教师育人,首先自己 得做人以真,待人以诚,才能为学生立范。只有做人以真, 待人以诚的教师,才能育出待人真诚的学生。 (二)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偏见,没有成见 偏爱优生,歧视差生这一现象,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 优生是宝,差生是草。很多教师普遍存在这一观念。诚然, 优等生理所当然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青睐。但差等生 他们有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爱与被爱的 权利?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那么,有才无德,那能叫做人才吗? 调查表明,有 90%的学生不喜欢偏心的教师。因为他们认 为,同是老师的学生,理应同等的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呵护。 偏心的教师只会伤害着孩子们的心灵。调查还显示,很多 同学认为有的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存在偏爱,而对成绩差 的,调皮的的学生存有偏见,甚至有时成绩差的学生找他 讲题时,他很没有耐心。由于长期如此,差生很少受到或 者说根本没有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对该教师的课他们 4 根本就没有兴趣,甚至出现厌恶的抵触情绪。长此以往, 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 课上严肃,课后能和学生成为朋友 在调查中,有 80%的学生喜欢上课严肃认真,课后 能和同学成为好朋友的老师。在学校,教师就是他们 的师长,他们渴望教师能关注自己,能和自己在课后 成为好朋友。他们认为课上严肃的老师,能严格要求 他们的学习,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课后他们渴望 老师能和他们聊天,象朋友般的亲密无间。 (四) 活泼开朗,对自己和学生有信心 中学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学生最快乐的时代,虽然 他们每天都面对繁多的作业和书本。但他们仞究活泼 开朗,富有朝气。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生活在一 个富有时代气息,富有蓬勃生命力的环境里。我们更 应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对自 己和学生要充满信心。 (四) 不迟到,不拖课,不随意耽误课程 有时间观念,守时,可以说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 所提倡的。时间在某些时候意味着生命、金钱、效率。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体现,对教师而言, 是一种素质的体现。在教学中,有的老师不喜欢学生 迟到,不喜欢学生耽误课程。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 5 往往为了生活中的琐事而随意的迟到,随意的耽误课 程。自己要求学生的却自己很难做到,长此以往,老 师就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好的形象。中学生正处在 一个渴望自由的年龄,他们最不喜欢拖课的老师,当 下课的铃声响起的那一刻,他们渴望走出教室去缓解 一下疲惫的双眼和大脑,去为下一堂课做好上课准备。 但在现实中,有的老师很喜欢拖课,时间久了,学生 对拖课的教师会产生某种厌倦的情绪,这对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兴趣是很不利的。 (五) 能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初中新课程改革在云南是在 2003 年开始推行的, 九年过去了,在改革的过程中,口号可谓是喊得轰轰 烈烈,一潮高过一潮。然而在很多山区中学的课堂里 仞是涛声依旧,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谓是在如火如荼的 进行着。偶尔会有一几个教师在小心翼翼的使用着新 的教学方式。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新 的教学方式。不能说传统的东西不好,既然要改革, 那么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它自己不足的地方。让我 们听听学生的呼声,他们希望有一个活泼、轻松、愉 悦的课堂气氛,他们往往喜欢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共同 努力来获取知识、来解决问题并一起分享那份成功的 喜悦。这些往往是被很多乡村中学老师所忽略的。他 6 们往往很舍不得手中的指挥棒,喜欢在课堂上唱着独 角戏。最后的结果是老师口干舌燥,唾沫横飞,学生 却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不是高效的课堂,这样 的教育是填鸭子似得教学。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曾认为,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苏格拉底也曾 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焰” 。因此,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满足学生内心的需要。只有当我们的教学方式不再是 强制和奴役、生硬和督促,而是启迪和唤醒、亲切与 鼓励时。那些受教育的人就会在收获学习快乐的同时, 体验到成长的幸幸福。 通过本次调查,列举出种学生心中的教师形象及受欢迎度: 教师 形象 和蔼可 亲,真 诚待人 公平, 无偏见 对学生 有耐心 课堂严 肃,课 后轻松 活泼、 开朗、 自信 师生平 等,互 重 能有先 进的教 学方式 不拖 课不 迟到 学生 喜爱 度 95% 90% 87% 80% 73% 81% 85% 80% 现在提倡高效课堂,我觉得要建设好高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