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班别 学号 姓名 (一) (22 分)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 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氅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 类。 ”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 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 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0 分)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子墨子九距之( ) 楚王问其故( )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5)虽杀臣,不能绝也( ) (6)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 ) (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8)愿借子杀之( ) (9)胡不见我于王( ) (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荆之地 / 水陆草木之花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吾知所以距子矣 / 所以动心忍性 .子墨子解带为城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翻译句子。 (4 分)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2 分) .公输一文出自墨子一书,此书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的事。 . 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 “九设九距尽”说明这场模 拟攻守战的激烈。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一个“诎”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 “吾不言”一句则表现他的阴险并带有威胁的意味。. .选文中墨子采用设喻、类比的方法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说明了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 只要善于说理,一切困难将迎刃而解。 5、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2 分) .6、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 分) (二) (16 分) ,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 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 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 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填空。 (2 分)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5 分) (1)夫环而攻之( ) (2)兵革非不坚利也 ( ) (3)委而去之 ( ) (4)寡助之至 ( )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4、翻译(4 分)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1 分) 6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治国主张?(2 分) (三)(22)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 , , ,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1)在原文中填空(3 分) (2)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3 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劳其筋骨 人恒过然后能改_ _ 困于心衡于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不言而喻 C国恒亡/马无故亡而人胡 D 行拂乱其所为/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5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填空句子得到的启发。 (2 分) 6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2 分 ) 7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 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 (2 分) (四)(17 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 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填空(2 分)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5 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2)蹴尔而与之 (3)是亦不可以已乎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6 分)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的“ 此 ”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 5、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文章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简要概 括作者在第三段中阐述的观点:_ _。 (2 分) (五) (13 分) 惠 子 相 梁 , 庄 子 往 见 之 。 或 谓 惠 子 曰 : “庄 子 来 , 欲 代 子 相 。 ”于 是 惠 子 恐 , 搜 于 国 中 三 日 三 夜 。 庄 子 往 见 之 , 曰 : “南 方 有 鸟 , 其 名 为 鹓 鶵 , 子 知 之 乎 ? 夫 鹓 鶵 发 于 南 海 , 而 飞 于 北 海 ; 非 梧 桐 不 止 , 非 练 实 不 食 , 非 醴 泉 不 饮 。 于 是 鸱 得 腐 鼠 , 鹓 鶵 过 之 , 仰 而 视 之 曰 : 吓 ! 今 子 欲 以 子 之 梁 国 而 吓 我 邪 ?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 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 分) (1)是鱼之乐也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 (4)非梧桐不止 (5)惠子相梁 2、下列句子中“与” 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尔而与之 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 分) 4、在惠子相梁中,作者塑造惠子形象时,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 文中的“ ”和“ ”这两字极为形象的表现了惠子心胸狭隘、贪图名利的品性。 (六)古诗填空(10 分) 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 3、 卜算子咏梅中最能体现诗人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的两句诗是: , 。 4、 破阵子中表明杀敌报国愿望的诗句是: , 。 5、 武陵春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有感的句子是: , 。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验题 (一) (22 分)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 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氅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 类。 ”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 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 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0 分)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子墨子九距之( ) 楚王问其故( )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5)虽杀臣,不能绝也( ) (6)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 ) (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8)愿借子杀之( ) (9)胡不见我于王( ) (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B .荆之地 / 水陆草木之花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吾知所以距子矣 / 所以动心忍性 .子墨子解带为城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翻译句子。 (4 分)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2 分)D .公输一文出自墨子一书,此书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的事。 . 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 “九设九距尽”说明这场模 拟攻守战的激烈。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一个“诎”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 “吾不言”一句则表现他的阴险并带有威胁的意味。. .选文中墨子采用设喻、类比的方法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说明了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 只要善于说理,一切困难将迎刃而解。 5、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2 分) 不想放弃攻打宋国 心虚,想恐吓墨子(2 分,每点 1 分) .6、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 分) 明白告诉公输盘与楚王,宋国已做好充分准备,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妄动,迫使楚王 打消攻宋的念头。 (二) (18 分) ,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 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 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 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填空。 (2 分)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5 分) (1)夫环而攻之( ) (2)兵革非不坚利也 ( ) (3)委而去之 ( ) (4)寡助之至 ( )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C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4、翻译(6 分)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 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1 分)人和 6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治国主张?(2 分) 仁政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24)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 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 , , ,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在原文中填空(3 分) (2)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3 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劳其筋骨 人恒过然后能改_ _ 困于心衡于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 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没有的才干。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B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不言而喻 C国恒亡/马无故亡而人胡 D 行拂乱其所为/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5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填空句子得到的启发。 (2 分) 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性格,要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努力磨砺自 己,增长自己的才干。 6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2 分 ) 国内要有坚持法度和能辅佐的贤士,国外要有敌国外患(评分:2 分。大意 对即可,答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也可) 7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 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 (2 分) 举例论证(摆事实)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答“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亦可)(评分:2 分。每空 1 分) (四)(17 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 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填空(2 分)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5 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2)蹴尔而与之 (3)是亦不可以已乎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6 分)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的“ 此 ”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经理发言稿
- 时间控制描述与评价课件
- 班组管理安全培训
-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
- 大班颠倒世界课件
- IBM内部咨询培训
- 二零二五年度夫妻离婚协议中共同债务承担与信用修复协议
- 二零二五版电力设施智能化设计及报批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交通系统采购合同及数据共享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加油站客户关系管理与维护服务合同
- 多媒体教室使用的课件
- 2025年下半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小学教研室教学计划
- 2025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会展物品租赁管理办法
-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真题试卷(中考真题+答案)
- 2025年放射医学技术师中级技术职称考试试题(附答案)
- 手术室护理业务学习
- 贩卖人口罪与强迫劳动罪
- 新员工入职职业道德培训
- 婚内债务隔离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