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各专业 一、课程简介 医学免疫学是我院第一批通过的二个省级精品课程之一。她是临床医学专业的 专业基础课和桥梁学科,是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是 众多医学专业的考试课。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和免疫与多种疾病 的关系及各种免疫现象,并应用其进行疾病诊断和防治。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学 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从事有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知识和智能 基础。教学措施上采用讲授、双语教学、实验、演示、自学、讨论、辅导等多种形 式,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 CAI 等先进教学手段,并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作 用,努力实现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评价上采用授课评价和学生成绩测试相结 合的方法。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 57 学时,其中,理论课 36 学时,实验课 21 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 1.7:1。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免疫的概念及其功能、免疫系统中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组成、 类型、特征、结构、功能及其在各种免疫现象中的作用和意义、细胞因子的概念及 特性、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及意义、MHC 的概念及与免疫应答的相互作用、APC 的特点及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超敏反应等免疫现象、基本过 程和机理。 掌握抗原、抗体及补体的特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学中 的应用,掌握一些临床免疫学的基本知识。 熟悉各种免疫预防制剂在防治上的应用。 (二)基本技能 通过免疫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免疫学检查方法;熟悉凝集、沉淀、补体结 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淋巴细胞分离、免疫细胞功能测定等免疫学技术。 2 (三)基本素质 1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之具有端正的学 习和工作态度、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能力 免疫学是现代生物科学的前沿学科。在理论讲授和实验课中,通过 启发式、提问式教学,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实验设计、资 料处理原则。结合临床病例、临床标本、理沦知识、实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推 理、合与判断,使学生既能融汇贯通地掌握所学知识, 又具备灵活而严谨的科学 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课外文献资料读书会,结合课程内容,重点查阅有关参考文献, 书写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培养学生自学教材和查阅参考文献的热情、自学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和撰写医学论文的能力;使学生熟悉常用的免疫学英浯词汇,并初步 具备阅读本课程英文教科书的能力。 3加强自身保护,保持身体健康。 三、学时分配 学 时 章 节 理论 实验 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2 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 1.5 3 第三章 抗 原 3 3 第四章 Ig 3 3 第五章 补 体 3 第六章 细胞因子 1.5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5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 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1 第十章 T 淋巴细胞 1.5 3 第十一章 B 淋巴细胞 1 3 第十二章 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 0.5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 0.5 3 第十四章 APC 与 Ag 的提呈 2 3 第十五章 T 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3 第十六章 B 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3 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 1.5 第十八章 免疫耐受 1.5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3 3 合 计 36 21 第二十章.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二十一章免疫缺陷;第二十二章肿瘤免疫; 第二十三章移植免疫;第二十四章.免疫诊断;第二十五章免疫学防治;以上 六个章节为自学部分 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目标】 一 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作用 二 熟悉免疫学在未来医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三 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内容】 一 重点阐述 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作用及免疫学在未来医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二 一般介绍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目标】 一 掌握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二 熟悉淋巴细胞再循环。 【内容】 一 重点阐述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腔上囊)的结构与功能。 二 详细讲述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及其他淋巴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淋巴 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 抗 原 【目标】 4 一 掌握抗原、半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抗原的种类。 二 熟悉影响抗原应答的因素、超抗原、佐剂。 三 了解丝裂原。 【内容】 一 重点阐述抗原、半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抗原的种类。 二 详细讲述影响抗原应答的因素、超抗原、佐剂。 三 一般介绍丝裂原。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目标】 一 掌握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功能区及功能区的功能、类型、酶解片段、免 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二 熟悉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与分型、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血清型。 三 了解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内容】 一 重点阐述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功能区及功能区的功能、类型、酶解片段、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二 详细讲述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与分型、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血清型。 三 一般介绍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第五章 补体系统 【目标】 一 掌握补体的概念、激活途径和生物学作用。 二 熟悉补体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三 了解补体活化的调控。 【内容】 一 重点阐述补体的概念、激活途径和生物学作用。 二 详细讲述补体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三 一般介绍补体活化的调控。 第六章 细胞因子 【目标】 一 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生物学活性。 5 二 熟悉细胞因子的分类。 三 了解细胞因子的受体、与细胞因子及其相关的生物制品。 【内容】 一 重点阐述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生物学活性。 二 详细讲述细胞因子的分类。 三 一般介绍细胞因子的受体、与细胞因子及其相关的生物制品。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目标】 一 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CD 的概念 二 熟悉黏附分子的概念 三 了解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黏附分子的功能、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 的临床应用 【内容】 一 重点阐述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CD 的概念 二 详细讲述黏附分子的概念 三 一般介绍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黏附分子的功能、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 抗体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其编码分子 【目标】 一 掌握 MHC 的概念、结构、分布、功能、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掌握 MHC 的多态 性概念 二 熟悉 MHC 单元型、MHC 的生物学功能 三 了解 MHC 多基因特性、HLA 多态性的产生及其意义、HLA 与临床 【内容】 一 重点阐述 MHC 的概念、结构、分布、功能、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掌握 MHC 的 多态性概念 二 详细讲述 MHC 单元型、MHC 的生物学功能 三 一般介绍 MHC 多基因特性、HLA 多态性的产生及其意义、HLA 与临床 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目标】 6 一 掌握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 细胞的功能。 二 熟悉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的过程,熟悉 NK 细胞杀 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三 了解吞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内容】 一 重点阐述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 细胞的功能。 二 详细讲解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的过程,熟悉 NK 细 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三 一般介绍吞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 淋巴细胞 【目标】 一 掌握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T 细胞的功能 二 熟悉 T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协同刺激分子 三 了解 T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受体和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及调节性 T 细胞的功能 【内容】 一 重点阐述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T 细胞的功能 二 详细讲解 T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协同刺激分子 三 一般介绍 T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受体和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及调节性 T 细胞的功能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 淋巴细胞 【目标】 一 掌握 B 淋巴细胞亚群、B 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及 B 细胞的功能 二 熟悉 B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协同刺激分子 三 了解 B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受体和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内容】 一 重点阐述 B 淋巴细胞亚群、B 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及 B 细胞的功能 二 详细讲解 B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协同刺激分子 三 一般介绍 B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受体和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第十二章 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 【目标】 一 熟悉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7 二 了解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内容】 一 详细讲解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二 一般介绍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 【目标】 一 掌握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二 熟悉组织屏障及其作用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三 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内容】 一 重点阐述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二 详细讲解组织屏障及其作用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三 一般介绍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第十四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目标】 掌握 APC 的种类、特点和对 Ag 的处理与提呈 【内容】 重点阐述 APC 的种类、特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及提呈 第十五章 适应性免疫:T 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目标】 一 掌握 APC 向 T 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及相互作用、T 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Th 细 胞的效应、CTL 细胞的效应 二 熟悉 T 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记忆性 T 细胞的形成 三 了解 T 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T 细胞活化后诱导的细胞凋亡 【内容】 一 重点阐述 APC 向 T 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及相互作用、T 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 Th 细胞的效应、CTL 细胞的效应 二 详细讲解 T 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记忆性 T 细胞的形成 三 一般介绍 T 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8 T 细胞活化后诱导的细胞凋亡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B 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目标】 一 掌握 B 细胞对 TD 抗原的识别、B 细胞的激化及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 规律 二 熟悉 B 细胞对 TI 抗原的免疫应答 三 了解 B 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内容】 一 重点阐述 B 细胞对 TD 抗原的识别、B 细胞的激化及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应答的 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及比较 二 详细讲解 B 细胞对 TI 抗原的免疫应答 三 一般介绍 B 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 【目标】 一 熟悉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二 了解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内容】 一 详细讲解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二 一般介绍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十八章 免疫耐受 【目标】 一 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和中枢耐受的机制 二 熟悉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和外周耐受的机制 三 了解免疫耐受的建立和打破与临床医学 【内容】 一 重点阐述免疫耐受的概念和中枢耐受的机制 二 详细讲解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和外周耐受的机制 三 一般介绍免疫耐受的建立和打破与临床医学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目标】 9 一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 二 熟悉超敏反应的分类、防治原则 【内容】 一 重点阐述超敏反应的概念,、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 各型超敏反应参与的成分及反应特点 二 详细介绍超敏反应的分类及防治原则 五、实验教学目标和内容 细胞免疫技术 【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血液淋巴细胞的活力测定法和分离技术。 2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 T 细胞亚群及功能检查方法。 【内容】 1小鼠淋巴结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技术 2细胞活力测定。 2E 花环试验。 3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4中性粒细胞吞噬反应 5巨噬细胞吞噬反应 体液免疫检查法 【目标】 通过示教和独立操作使学生掌握抗原抗体在体内外反应的特点和常用的抗原抗 体检查法。 【内容】 1单、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2免疫电泳。 3凝集反应。 4补体结合试验。 5动物过敏性休克实验 免疫标记技术 10 【目标】 1独立完成免疫标记技术(ELISA 测定)过程。 2示教其他。 【内容】 ELISA 测定。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 实验项目 学时 细胞活力测定 3 淋巴细胞分离技术 3 凝集反应 3 沉淀反应 3 E 花环 ELISA 测定 3 动物过敏性休克 3 补体结合实验 吞噬反应 3 合 计 21 六、措施和评价 【措施】 1按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大纲指导 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授课、实 验、考试等)。 2组织部分课堂讨论,加强师生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促进独立思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联系学科前沿知识,结合临床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激发 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 4充分应用录像设备、计算机、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让微观的分子水平 及抽象的概念,能直观形象的显示出来,增加免疫学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