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文字学老师介绍_第1页
南师大文字学老师介绍_第2页
南师大文字学老师介绍_第3页
南师大文字学老师介绍_第4页
南师大文字学老师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董志翘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导) D 董志翘,男,1950 年 8 月生,浙江嘉兴市人,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南师大“汉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中国语言文 学系主任,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 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温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会员,江苏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董志翘教授原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后留校在古代汉语教研室任职,1983 年任讲师, 1991 年任副教授,1992 至 1994 年公派去日本国京都花园大学任教,回国后考入四川大学 中文系师从张永言教授在职攻读汉语史专业博士研究生,1997 年获博士学位、任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汉语史研究所所长,1999 年起招收汉语史专业博士研究生。2000 年 初调至南京师范大学。20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训诂学及中古汉语、近代汉语词汇、语法 的研究与教学。研究对象包括传世中土文献、敦煌文书、汉译佛典、禅宗语录以及外国人 的汉文典籍。研究方法注重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结合,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的结合。所 作工作涉及汉语俗语词、俗字的考释、口语语法规律的探索、俗语言文献的整理、俗语言 辞书的编纂等多个领域。在佛教文献词汇及汉魏六朝俗语词、唐宋俗语词研究方面取得了 丰硕成果。先后在中国语文 、 古汉语研究 、 方言 、 语言研究 、 语文研究 、 文 学遗产 、 文史 、及日本、韩国、菲律宾中国语研究 、 俗语言研究 、 佛教史学研究 、 东西文化交流研究 、 华语论丛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220 多篇,其中数 十篇论文被国内外刊物转载、引用。共出版专著 9 部,译著 1 部,参编大型语文辞书 4 部。 主要著作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 、 训诂类稿 、 中古文献语言论集 、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注 、 中古虚词语法例释 (两人合著)及中古、近代汉语阐 微 、 20 世纪以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论纲 (即出)等。 董志翘教授的论著曾获得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大学王力语言 学奖二等奖。两次获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多次获得省高校、市政府、学 术团体社科优秀成果奖、所在高校社科重大成果奖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 5 项。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主持教学研究课题 1.汉语言文学“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 (学校,5 年) 2.教材编写项目:新编古典文献学 (学校,2 年) 发表教学论文 1.汉语史论文写作刍议 , 井冈山师院学报2002 年第 2 期,独立。 2.汉语中的离合词教学 (1) (2) (3) (4) ,菲律宾华文教学 2003 年 2 期2004 年 1 期连载,独立。 3.漫谈汉语的语序,菲律宾华教中心论文集2004 年,独立。 4.教案准备与临场发挥 , 菲律宾华教中心论文集2004 年,独立。 5.推广使用简体字之我见 (14) , 世界日报2004 年 2 月 3 日、2 月 4 日、 黄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导) 祖籍江苏淮阴,生于浙江江山。1987 年杭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1993 年获博士学 位。曾任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 唐研究编委。 主要从事敦煌文献学与语言文学的研究,尤其致力于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初的俗词语、 俗字、俗音和敦煌变文、歌辞、愿文、王梵志诗等敦煌俗文学作品的研究,用训诂的方法 解决敦煌文献中的语言文字难题。合著敦煌变文集校议曾获“王力语言学奖”和“全 国首届古籍整理优秀成果奖” ,合著敦煌变文校注获“中国青年语言文学家奖”一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撰写近百篇论文,发起对南京栖霞山石窟艺 术遗存的考察。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1.语文的觉醒 小学生语文学习2002 年第 6 期 2.敦煌书法精品选(一)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 黄征、江吟编著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1.敦煌大字典 国家社科基金 2005 年一般项目 主持,进行中; 2.敦煌文献合集 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项目,批准号:9619, 主持人,进行中; 3.敦煌俗字典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1JA740007 主持,完成; 4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 南师大特聘教授启动项目 主持,完成; 5.敦煌文献合集 南师大海外交流基金项目 主持,进行中; 6敦煌语言文字学 校青年教师奖项目 主持,进行中。 立项通知书 发表论文 1. 商补 敦煌研究1988 年第 4 期 2.魏晋南北朝俗语词考释 杭州大学学报1990 年第 3 期 3.敦煌愿文散校 敦煌研究1994 年第 3 期 4.魏晋南北朝俗语词辑释 杭州大学学报1994 年第 3 期 5.吴士鉴旧藏敦煌北朝唐人写卷的鉴定与考证 敦煌研究1999 年第 2 期 6.读 第一辑 杭州大学学报1998 年第 1 期 7.敦煌字诂並、并、併考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 年第 4 期 8.敦煌草书写卷考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2 期 9. 研究 敦煌研究2003 年第 4 期 10.俗语词辑释 语文研究2003 年第 4 期 11.敦煌草书写卷考订( 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2 期 12.南师大文学院藏敦煌写本的鉴定与断 代 敦煌研究2006 年第 6 期 主要著作与译作 1.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出版 2.敦煌俗字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5 月出版 返回顶端 获奖情况 1.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合著 ),1999 年 9 月获国家社科基金会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0 年 8 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 2.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 2003 年 12 月获江苏省政府 “2001-2002 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1 年 7 月获江苏省政府“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 称号。 何亚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导) Heyanan_ 江苏武进人,1959 年 8 月出生。1984 年 7 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后留校任教,1996 年 6 月晋升为副教授,2001 年升为教授。1997 年 7 月考入南京大学中 文系在职攻读汉语史博士学位。2000 年 7 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98 年获得“南京师范大 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年又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1999 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3 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1.怎样自学古代汉语 何亚南 河北自学考试 2002/05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1.东汉佛经词汇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0204)本人单独承担; 2.后汉书语言研究 江苏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0104.12)本人主持 立项通知书 发表论文 1.“交路”源流考辨 何亚南 语文研究 2003/02 2.从佛经看早期外来音译词的汉化 何亚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3.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级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 何亚南 古汉语研究 2004/03 4.中古汉语疑问句中“为“ 字的词性及来源 何亚南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06 5.现代汉语选择问句和关联词的来源 何亚南 韩国中国文化研究 2004 年 12 月第 5 辑 6.从后汉书看中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式的发展 何亚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03 主要著作与译作 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返回顶端 获奖情况 专著 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获得 2002 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 奖”二等奖、2003 年度江苏省第九届优秀图书奖优秀二等奖、2003 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方向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硕导) F 方向东,男,安徽太湖人,1954 年 10 月出生。1987 年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古文献专 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 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 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古文献和古汉语的研究,发表过有关周易 、 大戴 礼记 、 庄子 、 逸周书 、 水经注 、 新书 、 后汉书等典籍的研究论文,出版过 古汉语自学指导 (合作) 、 贾谊新书集解 、 贾谊集汇校集解等著作。获全国 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 3 项,完成 2 项,另一项正在进行中。 2001 年获江 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暂无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大戴礼记集解项目,19992001。 立项通知书 发表论文 1.释“遮要” 、 “挺” 古汉语研究 1995 年第 4 期 2.对 几处标点的辨正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2 期 3.评帛书 研究的两种倾向 周易研究 1996 年第 3 期 4. 拾零 文教资料 1997 年第 5 期 5.“裘”的文化定位考察 古汉语研究 1998 年第 3 期 6.疑难词语考释 南京师大学报 1999 年第 1 期 7.从现代大型辞书的编纂看运用古代训诂材料的误区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2 期 8. 释诂 南京师大学报 2000 年第 5 期 9.与胡克家校议(上、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2 、4 期 10. 词语举隅 语文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11.诂正(二)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 年第 5 期 主要著作 贾谊集汇校集解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0 年出版 返回顶端 获奖情况 1.2000 年度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 2.专著贾谊集汇校集解获 2001 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返回顶端 学术活动 暂无 返回顶端 徐朝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硕导) 徐朝东,1970 年 12 月生,安徽安庆人。2002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 副教授。现为中国音韵学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员。主 要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与敦煌文献整理。现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论文,主持国 家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1 项。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暂无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江苏 05CYY008 唐五代韵书研究 立项通知书 发表论文 1.甲骨卜辞中“V 有 N”结构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S3). 2.辩“鸠”与“鸩” ,语文建设,2000,(3). 3.方言笺疏同族词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价,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5). 4.“(吐) 蕃”与“番( 邦)” ,语文建设,2000,(8). 5.同一声符的反义同族词,古汉语研究,2001,(1). 6.安庆方言中撮口呼异读现象分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5). 7.英藏敦煌韵书 S.11383A、B、C 、试释, 古汉语研究 ,2002,(3). 8.s.2055 校记,书目季刊(台湾) 2002 年第 4 期 9.从用韵再论二十四诗品的产生年代与作者:代答张柏青教授,古籍研 究2002 年第 2 期。 10.从韵脚字谈校刊问题( 四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 年第 5 期 11.从异常音切看 s.2071 中的语音层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 年 第 2 期 12.与蒋藏本唐韵相关的敦煌韵书残卷考释,敦煌研究 2003 年第 2 期 13.广韵与蒋藏本唐韵比较研究,汉学研究 第 21 卷第 2 期 2003 年 12 月 14.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之考察,中国语文 2004 年第 2 期 15.敦煌韵书 s.2683 校证,敦煌学研究 2006 年第 1 期 16.切韵系韵书中四种异常音切之考察,语言研究,2006,(1). 17. P.2659 为唐韵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1) 返回顶端 施谢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硕导) 施谢捷,江苏海门人。1965 年 11 月出生。1986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留中 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任教。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 副主任,兼任中国文字学会理事、江苏省甲骨文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先秦秦汉文字及出土 文献等方面的整理与研究,开设过“古代汉语” 、 “文字学” 、 “古文字学” 、 “校勘学” 、 “古 代文化史专题” 、 “古籍整理专题” 、 “说文解字研究” 、 “出土文献研究”等课程,先后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部省级项目 4 项,出版吴越文字汇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年)一种,发表论文 70 余篇。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暂无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古玺分域编,19992004 全国高校古委会重点项目 (正在完成) 立项通知书 发表论文 1.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匡补(一)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2) 2.读王焕镳墨子校释札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3) 3.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匡补(二) 古籍研究 2003(2) 4.陈发乘戈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1) 5.东周兵器铭文考释(三则) 南京师大学报 2002(2) 6.楚简文字中的“悚”字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第 24 辑 中华书局 2002 年 7.楚简文字中的“櫜”字 语文研究 2002(4) 8.东周兵器铭文考释(三则) 南京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02(2) 9.简帛文字考释札记(再续) 文教资料 2001(4) 10.古玺复姓杂考(六则) 中国古玺印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2000 年 11.释“”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第 20 辑 中华书局 2000 年 12.古文字零释四则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第 22 辑 中华书局 2000 年 13.宰兽簋铭补释 文物 1999(11) 14.吴越文字汇编补正 考古与文物 1999(1) 15.敦煌文献语词校释丛札 敦煌研究 1999(4) 16.简帛文字考释札记(续) 文教资料, 1998(6) 17.古玺印文字丛考(十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1) 18.陕西出土秦陶文字丛释 考古与文物 1998(2) 19.释商代金文里的“南门”合文 中原文物 1997(1) 20.释战国楚玺中的“登徒”复姓 文教资料 1997(4) 21.古陶文考释三篇 古汉语研究 1997(3) 22.河北出土古陶文字零释 文物春秋 1996(2) 23.释“十九年邦司寇铍”铭的“奚易”合文 文教资料 1996(2) 24.甲骨文字考释三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4) 25.释楚器中的人名“赤目” 、 “墨晵” 江汉考古 1995(4) 26.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4) 主要著作 吴越文字汇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返回顶端 获奖情况 暂无 返回顶端 学术活动 1.楚简文字中的“櫜”字 湘鄂豫皖楚文化硏究会第七次年会 2001 年 11 月 安徽合肥 2.楚简文字中的“悚”字 纪念商承祚先生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 年 8 月 广东广州番禺 3.古玺零释(四则)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 14 届年会 2004 年 11 月 浙江杭州 4.古玺复姓杂考(续) “进入 21 世纪的中国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 字学会年会 2004 年 11 月 上海 5.古玺复姓杂考(再续)中国文字学会第三届年会 2005 年 7 月 河北保定 返回顶端 吴新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吴新江,1965 年出生。1987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至今。1992 年获南 京师范大学古汉语史专业硕士学位。2001 年获复旦大学古汉语史专业博士学位。现主要从 事古文献与古汉语史的教学研究工作。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发表教学论文 1.有效安排中文工具书使用法练习的设想和尝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4 期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1.是“到彦之”,不是“刘道产” 三种误校一例 文教资料 2000 年第 1 期 2.古小说 校理献疑 南京师大学报 2000 年第 3 期 3.辨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0 年第 4 期 4.近代汉语中“女儿”一词的历史考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1 期 5. 校点献疑 古汉语研究 2001 年第 3 期 6.标点补正 河海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1 期 7.纬书字说考 文教资料 2003 年第 4 期 谢秉洪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讲师 谢秉洪,男,汉族,江苏宜兴人。1987 年毕业于南师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留校后曾 供职于古籍所、 文教资料编辑部等,现任文学院古典文献学系专职教师。主要从事史部 文献与江苏地方文献研究。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暂无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1.误读一例 江海学刊 2002 年第 6 期 2.整理平议 南京师大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3. 作者与成书时代新论 南京师大学报 2004 年第 5 期 主要著作 周易禅解(明) 智旭著 方向东、谢秉洪校注 广陵书社 返回顶端 获奖情况 暂无 返回顶端 学术活动 暂无 返回顶端 周先林,女,安徽肥西人,1956 年出生。讲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文学博士,徐复先 生的关门弟子。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和古代诗词研究。 教学成果 暂无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1.本科生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古书能力的研究” 2005.112007.10 2.蔡中郎集校注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 2000-2002(正在完成) 立项通知书 发表论文 1.秋浦歌 “明镜”新解释所不可缺少的两个论据(与他人合撰) 中国李白研究纪念李白诞生 130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1 年 2、厚积薄发 体大思精略论诗词蒙语 淮阴师范学院院报 2006 年 03 期 返回顶端 获奖情况 暂无 返回顶端 学术活动 暂无 刘冠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刘冠才,1984 年 7 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 年 9 月 至 1992 年 7 月在吉林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史专业硕士学位;1992 年 7 月至 2001 年 8 月在 辽宁渤海大学中文系任教;2001 年 9 月至 2004 年 6 月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字 学博士学位。 著有晚清学术简史,诸子百家大辞典(该书为辽宁省教委重点社科项目,曾获 锦州市社科联优秀著作一等奖)。此外在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和 古汉语研究等刊 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暂无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晚清学术简史南京大学科研项目负责人之一 发表论文 1.论上古汉语中的匣母字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 年第 1 期 2.王梵志诗用韵研究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 年第 4 期 3.论 在语法、修辞学上的贡献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8 年第 4 期 4.论质物真文在两汉时代的关系 语言研究2002 年第 1 期 5.论脂微两部在两汉时代的关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 6.论两汉阳声韵中的去声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 年第 4 期 7.中“乎”与“与”用法分析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 6 期 8.论祭部 古汉语研究2004 年第 2 期 9.通假字的语音现象分析 渤海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 10.论 的成就及不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 年第 2 期 主要著作 1.晚清学术简史 ,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出版。 2.诸子百家大辞典 ,主编,年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 年出版。 返回顶端 获奖情况 暂无 返回顶端 学术活动 暂无 返回顶端 化振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化振红,男,汉族,河南洛阳人。1989 年 6 月,河南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同年, 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林序达教授、刘又辛教授攻读汉语史专业硕士学位;1992 年 6 月毕业,分配至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担任中国少数民族语 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98 年 9 月至 2002 年 12 月,攻读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 士学位,方向中古汉语词汇史,导师董志翘教授;2003 年 9 月进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后流动站,随吴金华教授从事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工作;2005 年 6 月,调 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担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返回顶端 教学成果 发表教学论文 1.双语系统中的汉语文教学管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专辑) ,1999 年 8 月 2.对民族大学生学士论文创作的思考,藏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3.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的若干问题,南京师大学报(专辑) ,2006 年 7 月 返回顶端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1.中古汉语专门词语扩散规律研究 200320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2.分门琐碎录校注 20062008 全国高校古委会 3.汉语专门词语的演变与扩散 20052007 南京师大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4.藏语熟语的民族性及其跨文化交际问题研究 2003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