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源性 3-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摘要】 目的 报告 5 例母源性 3-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maternal 3-methylcroton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CD) ,通过基因突变分 析证实其临床诊断。 方法 将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发现 3-羟基异戊酰肉碱 (C5-OH)增高的 5 例新生儿及其母亲纳入研究。用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进行 MCCD 临床诊断;基因突变检测及功能分析明确诊断。 结果 (1)发现 5 例 无症状母亲血 C5-OH 浓度明显增高,尿 3-羟基异戊酸、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增 高,诊断为良性 MCCD。其新生儿血 C5-OH 浓度增高,3 例随访后浓度逐步下 降或达正常。 (2)发现 4 种 MCCC1 基因新变异:c.ins1680A(25%) 、 c.203CT/p.A68V、c.572TC/p.L191P、c.639+5GT 和 2 种 MCCC2 基因突变 c.1406GT/p.R469L(新变异)及 c.592CT/p.Q198X。新变异可能影响蛋白结 构和功能。结论 对筛查血 C5-OH 增高的新生儿母亲应常规检测以诊断母源性 MCCD。MCCC1 基因突变多见。 【关键词】3-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 基因突变;质谱分析 3-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3-Methylcroton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CD)(OMIM 210200/210210)是一种亮氨酸代谢障 碍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有机酸代谢缺陷病,1970 年由 Eldjarn 等首次报 道 1。因基因 MCCC1(MIM*609010)或 MCCC2(MIM*609010)突变导致亮 氨酸代谢途径中 3-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3-Methylcrotonyl-coenzyme A carboxylase,MCC)缺乏,3-甲基巴豆酰辅酶 A 不能转化成 3-甲基戊烯二酰辅 酶 A 而堆积,导致血 3-羟基异戊酰肉碱(3-hydroxy-isovalerylcarnitine ,C5- OH)增高、尿 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3-methylcrotonyl-glycine ,3-MCG)和/ 或 3-羟基异戊酸(3-hydroxy isovalerate,3-HIVA)代谢产物增多。患者的临床表 型变异较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可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受损 2。 部分发达国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应用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开展新生儿筛查,统计显示 MCCD 发生率约为 1/36 0002-4。国内研究相对滞后,我们自 2003 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展 MS/MS 新生儿 筛查,对血 C5-OH 浓度增高的新生儿,常规对其父母进行 MS/MS 分析,迄今 已发现 5 例母源性 MCCD。而国内除个别 MCCD 病例报道外 5-6,尚未见母源 性 MCCD 及基因研究报道。本文报道 5 例母源性 MCCD 临床、生化表型及转 归,以及基因突变分析结果,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其临床诊断。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3 年至 2012 年 9 月,我们对 491 700 名新生儿采用 MS/MS 进行 遗传代谢病筛查,发现 60 余例新生儿血 C5-OH 浓度高于正常切值 0.6 mol/L,对其父母进行 MS/MS 分析,发现 5 例母亲(22 31 岁)血 C5-OH 浓 度明显增高(5.11 21.77)mol/L,其中 4 例伴游离肉碱(free carnitine,C 0) 降低(2.6 6.76)mol/L 。5 例母亲平素体健、孕期及分娩均无临床症状;分 娩的新生儿筛查时血 C5-OH 浓度增高(1.63 11.43)mol/L,临床无症状(表 1) 。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及随访:(1)采用尿气相色谱质谱仪(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对血 C5-OH 增高相关的有机酸代谢病进行诊断与 鉴别诊断;(2)生物素酶活性测定以排除生物素酶缺乏;(3)生化检测包括 乳酸、血氨、肝肾功能、血气、酮体等;(4)每 3 月 1 年对 5 例新生儿随访, 评估临床症状、生长及智能发育等,复查血 MS/MS、尿 GC/MS,了解临床转 归。 1.2.2 基因分析 基因突变检测 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集外周血抽提父母及新生儿、 50 个正常对照者基因组 DNA;参考文献7和 Primer Premier 5 软件设计引物, 扩增 MCCC1 基因 19 个外显子和 MCCC2 基因 17 个外显子及两端内含子序列; 按常规方法和反应条件进行 PCR 扩增、测序,Chromas 软件进行突变分析(参 考 MCCC1 GenBank:NM_020166.3;MCCC2 GenBank:NM_022132.4)。 基因新变异分析:(1)正常对照者 100 个等位基因的相关片段测序分析 以排除多态性可能。 (2)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采用 BstX、AlwN两种限制 性内切酶对 c.203CT/p.A68V、c.572TC/p.L191P 错义突变酶切分析。 (3)逆 转录 PCR 测序:提取患者 RNA,经试剂盒 TaKaRa PrimeScript RT Master 逆转 录成 cDNA 进行测序分析,以验证剪切突变 c.639+5GT。 (4)采用软件 Clustal(1.81)对不同物种 MCCC1 和 MCCC2 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以了解新 型错义突变位点氨基酸的保守性。 (5)PolyPhen- 2(http//pph2) 、SIFT(/) 、 UniProt(/)和 PDB(/pdb/home/home.do)软件分析新变异是否对蛋白质的 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2 结 果 2.1 临床诊断及随访 2.1.1 母亲 MCCD 诊断 5 例母亲血 MS/MS 检测结果显示 C5-OH 浓度增高或 伴 C0 降低,血异戊酰烯肉碱、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浓度均正常;4 例尿 GC/MS 结果显示 3-MCG 增高为 2.18 272,3-HIVA 增高为 3.86 499(表 1) ,无 3-羟基丙酸、甲基枸橼酸、3-羟基-3-甲基戊二酸、3-甲基戊烯 二酸、2- 甲基-3-羟基丁酸及酮体等排出;生物素酶活性正常;根据上述排除其 它 C5-OH 增高相关的有机酸代谢病,结合临床无症状,诊断为良性 MCCD。 2.1.2 子女诊断及随访 5 例新生儿筛查时血 C5-OH 浓度(1.63 11.43) mol/L,出生 2 周召回时降至( 1.01 9.37)mol/L(下降 36.14%) ,2 例尿 GC/MS 分析显示 3-HIVA 或 3-MCG 略高,结合临床无症状、生化检查正常, 诊断为母源性 MCCD。例 1 和例 2 分别于生后 2.2 岁及 4 月随访时,血 C5-OH 降至正常;例 4 生后 1.5 月末次随访时,血 C5-OH 由 11.43 mol/L 降至 5.81 mol/L(下降 49.17%) ;例 2 生后 3 周复查尿 GC/MS 时,尿 3-HIVA 降至正常; 例 4 尿 3-MCG 仍微量排出;余 2 例未复查血尿。所有新生儿末次随访年龄(1- 38)月时仍无临床症状,生长及智能发育正常。 2.2 基因分析 2.2.1 基因突变 4 例母亲及子女接受了基因分析:突变检出率为 87.5%(7/8 ) ; 共检出 4 种 MCCC1 突变:其中 c.ins1680A 突变频率最高,占 25%(2/8 ) ,其 他 3 种为 c.203CT/p.A68V、c.572TC/p.L191P 以及 c.639+5GT,均未见报道。 共检出 2 种 MCCC2 突变:c.1406GT/p.R469L (未报道)及 c.592CT/p.Q198X(已报道) 。 4 例子女均携带来源于母亲的一个杂合突变。 (表 1,图 1) 表 1 5 例 MCCD 母亲及子女生化和基因突变结果 血 C5-OH 浓 度 血 C0 浓度 尿 3-HIVA 尿 3-MCG 母突变 1 母突变 2 病例 母 子/女 母 子/女 母 子/女 母 子/女 核苷酸改变 突变效果 核苷酸改变 突变效果 子女突变 子女转归(C5-OH 浓度) 1 17.16 4.66 6.76 ND 499 N 60 N c.203CT* p.A68V* c.ins1680A* 插入突变 同突变 1 2.2 岁降至正常 2 5.11 1.63 N N 20.3 8.7 2.18 N c.572TC* p.L191P* c.639+5GT* 剪切突变 同突变 1 4 月降至正常 3 5.62 2.34 6.55 ND 3.86 N 35 N c.592CT p.Q198X c.1406GT* p.R469L* 同突变 1 未随访 4 21.77 11.43 4.36 N 12.59 N 272 1.33 c.ins1680A* 插入突变 同突变 1 1.5 月下降 49 % 5 10.99 4.85 2.6 N ND N ND N ND ND ND 未随访 正常值 T 突变型和野生型逆转录测序; 1d:例 3 母子 MCCC2 突变;1e:例 4 母女 MCCC1 突变 2.2.2 基因新变异分析 正常对照者 100 个等位基因中未检出 5 种新变异,排除多态性可能。 PCR-RFLP 分析:新变异 c.203CT 和 c.572TC 用 BstX、AlwN两 种内切酶进行酶切,结果提示 BstX将对照者及父亲酶切产生 136 bp、117 bp 两个片段,c.203CT 突变的等位基因由于不能被酶切而产生 1 个 253 bp 片段, 故携带此杂合突变的母子将酶切产生 253 bp、136 bp 和 117 bp 三个片段(图 2a) ;AlwN 将对照者酶切成 137bp、128 bp 两个片段,c.572TC 突变的等位 基因不能被酶切而产生 1 个 265 bp 片段,携带此杂合突变的母子经酶切产生 265 bp、137 bp 和 128 bp 三个片段,未获得父亲 DNA(图 2b) 。 图 2 PCR-RFLP 酶切图 2a:BstX对例 1 c.203CT 突变酶切;2b:AlwN对例 2 c.572TC 突变酶切;P:母亲患者;Z :子 女;F:父亲; N:对照者 剪接突变 c.639+5GT 经逆转录 cDNA 反向测序,结果显示外显子 6 出 现 148 个碱基杂合缺失而引起剪接错误(图 1c) 。 不同物种氨基酸序列比对:2 种 MCCC1 错义突变 (c.203CT/p.A68V,c.572TC/p.L191P)及 1 种 MCCC2 错义突变 c.1406GT/p.R469L 经 6 个不同物种与人类基因相应位点氨基酸比对分析, MCCC1 第 68、191 位和 MCCC2 第 469 位均为高度保守氨基酸(图 3) 。 图 3 3 种新错义突变在不同物种中的氨基酸序列比对 PolyPhen-2、SIFT、UniProt 和 PDB 分析 3 种新型错义突变经 PolyPhen-2 评分 0.9 1,SIFT 评分均为 0,突变导致蛋白的侧链结构发生变化, 可能改变蛋白构象而致病:(1)c.203CT/p.A68V 突变位于生物素羧化作用部 位(蛋白质活性部位) ,突变导致 68 位丙氨酸变为缬氨酸,侧链结构改变并与 73 位缬氨酸主链形成新氢键,氨基酸残基较野生型增大(图 4a) ;(2) c.572TC/p.L191P 突变位于 ATP 结合和生物素羧化作用部位(蛋白质活性部位) 且位于肽链 -螺旋结构区,突变导致 191 位亮氨酸变为脯氨酸,侧链结构改变 并与 187 位丝氨酸主链形成新氢键,氨基酸残基较野生型减小(图 4b) ;(3) c.1406GT/p.R469L 突变位于羧基转移酶部位,突变导致 469 位精氨酸变成亮 氨酸,侧链结构改变与 468 位丙氨酸主链间氢键消失,氨基酸残基较野生型减 小且具有更强的疏水性,电荷显中性(野生型带正电) (图 4c) 。 图 4 蛋白质二级结构图 红色:突变位点氨基酸主链;粉色:侧链;绿色虚线:氢键;粉色虚线:突变产生的新氢键; 4a:c.203CT/p.A68V 野生型和突变型;4b:c.572TC/p.L191P 野生型和突变型;4c:c.1406GT/p.R469L 野生型和突变型 3 讨论 MCCD 的临床表型差异较大,又分为有症状型,无症状型和母源型 3 种。 严重者在新生儿期表现为喂养困难、阵发性呕吐、腹泻,抽搐、嗜睡、昏迷、 呼吸暂停、生长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等;临床以无症状型多见 2-4;母源型较 少,即母亲为 MCCD,因其增高的 C5-OH 通过母乳或胎盘传输给新生儿 8,导 致新生儿筛查时血 C5-OH 增高,对父母检测后才发现母亲是 MCCD 患者。有 些母亲患者在禁食或高蛋白质饮食下、尤其在孕期可出现肌病、肝酶增高、脂 肪肝和易疲劳等症状。Gibson 等 9率先报道了 4 例 MCCD 母患共 14 次孕期及 分娩史,其中仅 1 例曾出现上诉症状。Koeberl 等 10报道 4 例 MCCD 母患,除 1 例曾在高蛋白饮食后出现呕吐外,其余均无症状。母源性 MCCD 新生儿通常 生后筛查时血 C5-OH 浓度不同程度增高,随访一段时间可恢复正常 9-11。本文 在国内首次报道了 5 例母源性 MCCD,母亲为良性 MCCD,受影响的新生儿出 生 3 天血 C5-OH 不同程度增高,随访后逐步下降或达正常(最长随访至 3 岁) , 均无症状,生长及智能发育正常,诊断为母源性 MCCD(暂时性) 。因此,对 新生儿筛查发现血 C5-OH 增高者,需常规对其母亲检测以诊断母源性 MCCD。 MCCD 与下列 4 种 C5-OH 增高疾病的鉴别主要依靠尿 GC/MS。 (1)多种 酰基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除尿 3-HIVA 及 3-MCG 增高外,3-羟基丙酸、甲基 枸橼酸、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及酮体增高 12;(2)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裂 解酶缺乏症:尿特异性 3-羟-3-甲基戊二酸增高;(3)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水 解酶缺乏症:3-甲基戊烯二酸、3-甲基戊二酸增高;(4)-酮硫解酶缺乏症: 大量酮尿及 2-甲基-3-羟基丁酸增高。我们报告的 MCCD 母亲患者及其子女的 血、尿质谱分析均排除了上述其他 4 种有机酸代谢病。 无临床症状的 MCCD 患者无需治疗。对于有症状者可给予限制亮氨酸、蛋 白质饮食,而甘氨酸或生物素治疗通常无效;对于伴游离肉碱缺乏者需要补充 左旋肉碱;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给予葡萄糖、纠酸、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13。 MCCC1 和 MCCC2 基因突变均可导致 MCCD。MCCC1 定位 3q25-27 区, 包含 19 个外显子,长度为 2580 bp,编码 725 个氨基酸多肽。MCCC2 定位 5q12-q13.1 区,包含 17 个外显子,长度为 2304 bp,编码 563 个氨基酸多肽。 MCCC1 包含共价连接生物素的辅基及碳酸氢盐和 ATP 的结合位点,MCCC2 则包含酰基辅酶 A 酶作用物的结合位点即主要结合甲基巴豆酰辅酶 A3。目前 已报道 MCCC1 和 MCCC2 基因突变各 60 余种 14-16,c.1155AC(p.R385S)为 较常见的热点突变。2012 年韩国首次报道 c.838GT(p.D280Y)为其热点突变, 日本于 2007 年也报道 1 例携带此突变 17。本研究发现 3 例母亲携带 2 个基因 突变,1 例仅找到 1 个杂合突变,可能因另一突变隐藏于非编码区无法经 PCR 直接测序检出或其他不确定因素造成;新生儿均携带来自母亲的 1 个杂合突变, 为杂合子。MCCC1 突变为 MCCD 患者较常见的突变。已报道突变 c.592CT/p.Q198X 见于 1 例无症状新生儿筛查发现的 MCCD 患者,该突变位 于羧基转移酶位点使 198 位谷氨酰胺变为终止密码子,影响了蛋白结构和功能 17。已发现的 5 种新变异均被证实可能对蛋白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c.203CT/p.A68V 突变将产生新的氢键,氨基酸残基较野生型增大,可能无法 匹配蛋白质的核心区域而影响蛋白的活性;c.572TC/p.L191P 突变也产生新的 氢键,氨基酸残基较野生型减小,可能引起蛋白核心区域空缺,且突变后脯氨 酸破坏 -螺旋结构,对蛋白质结构造成严重影响;c.1406GT/p.R469L 突变引 起氢键消失,氨基酸残基较野生型减小,疏水性增强,电性改变可能造成和其 他分子相互作用消失;c.ins1680A 引起突变位点后第 9 个氨基酸提前出现 TAA 终止密码子造成蛋白结构改变;剪切突变 c.639+5GT 使外显子 6 杂合缺失引 起剪切错误,造成蛋白结构改变。因此,上述 5 种未报道的变异很可能是致病 新突变,需进一步体外蛋白功能表达研究验证。 已有的研究提示 MCCD 表型和基因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调控基因和环境 因素等也可能影响表型。例如,较常见的 MCCC1 突变 p.R385S 可导致严重的 临床表型,但也可无症状,故难以通过基因型预测临床表型 3,11。因本研究病 例较少,临床无症状,难以分析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性,尚需累积更多的病例 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Eldjarn L, Jellum E, Stokke O, et al. -Hydroxyisovaleric aciduria and - methylcrotonylglycinuia:a new 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 Lancet, 1970, 2: 521- 522. 2 Stadler SC, Polanetz R, Maier EM, et al. Newborn screening for 3- methylcrotonyl-Co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population heterogeneity of MCCA and MCCB mutations and impact on risk assessment. Hum Mutat, 2006, 27: 748-759. 3 Baumgartner MR, Almashanu S, Suormala TC, et al. The molecular basis of human 3-methylcrotonyl-Co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J Clin Invest, 2001, 107: 495- 504. 4 Frazier DM, Millington DS, McCandless SE, et al. Th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newborn screening experience in North Carolina: 19972005. J Inherit Metab Dis, 2006, 29: 76-85. 5 Zhang XX, Mao DA, Luo XP, et al. 3-Methylcrotonyl-Co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2 cases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Chin J Pract Pediatr, 2005, 20: 507- 508. 张星星,毛定安,罗小平, 等. 单纯型 3-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 症 2 例并文献复习.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 20: 507-508. 6 Xue ZH. 3-Methylcrotonyl-Co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a case report. Chin J Contemp Pediatr, 2010, 12: 157-158. 薛志华. 3-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 1 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 12: 157-158. 7 Holzinger A, Rschinger W, Lagler F, et al. Cloning of the human MCCA and MCCB genes and mutations therein reveal the molecular cause of 3-methylcrotonyl- Co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Hum Mol Genet, 2001, 10: 1299-1306. 8 Eichhorst J, Alcorn J, Lepage J, et al. Elevated neonatal 3-OH isovalerylcarnitine due to breast milk sources in maternal 3-MCC deficiency. Mol Genet Metab, 2010, 101: 84-86. 9 Gibson KM, Bennett MJ, Naylor EW, et al. 3-Methylcroton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in Amish/Mennonite adults identified by detection of increased acylarnitines in blood spots of their children. J Pediatr, 1998, 132(3pt1): 519-523. 10 Koeberl DD, Millington DS, Smith WE, et al. Evaluation of 3-methylcrotonyl- Co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detected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newborn screening. Inherit Metab Dis, 2003, 26: 25-35. 11 Dantas MF, Suormala T, Randolph A, et al. 3-Methylcrotonyl-Co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mutation analysis in 28 probands, 9 symptomatic and 19 detected by newborn screening. Human Mutat, 2005, 26: 164. 12 Wang T, Ye J, Han LS, et al. 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北京规划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鲁医药学院《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Java开发框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亚学院《演讲与主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器件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心理咨询技能课件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酒店收益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动植物检验检疫》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法勘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木工车间粉尘清扫制度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单词表全部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委托书万能模板快来保存2024年
- 敦煌的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社区饮水机占地合同
- (高清版)JTG 3363-201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 第10课和谐校园共同维护(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4年04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招考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高频考题摘选后附答案详解
- 伤口造口进修汇报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