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加快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研究_第1页
广州加快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研究_第2页
广州加快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研究_第3页
广州加快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研究_第4页
广州加快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广州加快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对策研究 申请单位: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科教社会研究处 项目负责人姓名:丁旭光 联系电话:83103276 参加单位名称: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 主管(或推荐)部门名称: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申报日期:2006 年 1 月 4 日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五年七月 1 填 写 说 明 1、申请书填写需一式四份,可以复印,但每份需加盖红章。申请书及有关材料、附 件均采用 A4 纸打印。 2、本申请书的各项内容必须如实详细填写,无此项内容则填“无” 。需提供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需与申请书相一致。 3、本页不够书写的,可另行加页。 4、申请单位名称需填写全称,地址及电话等联系方式要准确无误。 2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广州加快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对策研究 项目主要 内容摘要 (限 150 个 汉字) 本课题将对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现状进行调研,并以广州有优势、有潜 力的高新技术领域及其代表性高新技术企业为个案,研究新时期广州高新 技术企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剖析影响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分析加快培育广州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的条件,提出培育大型高新 技术企业(集团)的对策思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姓 名 丁旭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 年 4 月 办公 电话 83103276项目负责 人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移动 电话E-mail 申请科技局经费 自筹资金 其他经费总额 (万元) 15 项目起止 时 间 2006 年 2 月 10 日至 2007 年 3 月 30 日 二、申请单位和主要参加单位的基本情况 第一申请 单位名称 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法定代表人 卢一先 电话 83103201 通讯地址 广州市法政路 30 号 邮编 510046 联系人 邓冰蓉 办公电话和移动电话 83103272 传真 83103273 Email 申请单位 职工总数 32 人 其中技术人员 人 中、高级职称 人 单位名称 参加形式(合作或 协作) 1、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 会 协作 2、 主要 参加 单位 情况 3、 3 三、项目情况 (一)立项背景和依据 立项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应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一、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企业群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 最重要源泉,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不失时机地采取各种对策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高技术企业发展较快,19992003 年年均增长速度达 25.4%,比非高新技 术企业快近 10 个百分点,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也由 1998 年的 9.2%提高到 2003 年的 12%。近几年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不俗成绩,实力居国内大城市 前几位。但还缺乏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 业集团。 近年来,广州市主要领导在数次重要场合提出广州要着力培育 “旗舰” 式大型高 新技术企业集团。2005 年 11 月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及 12 月广州市召开的全市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工作大会上,均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重中之 重,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尽快培育出几家规模大、自主创新能力强、与 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研究分析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将广州与国内外高 新技术企业集团化发展进行比较,完善培育广州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措施与政策,真正 涌现出若干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对广州增强城市竞争力、巩固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上, 或者主要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某一方面的发展,如王金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 战略选择技术创新 、葛 勇 的 高 新 技 术 企 业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的 思 考 与 建 议 等 。 还有一些文章则对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也有学者在论著 中提及如何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如杨延双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支持体系研究(中国科技产业 2003.9),卢 东 斌 的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机制的 研究 (中 国 技 术 创 新 北 京 信 息 网 2004、 6) 以 及 知识经济时代的成长之路” 论高新技术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 (中国计算机报,1998.5.4) 、 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多层 次利用资本市场能力研究等文章都有所涉及。对于目前国内外影响力大的大型高新技 术企业如微软、思科、联想、华为等企业也有一些专著和文章研究其成长过程和公司有 关情况。但系统研究如何培育大型高科技企业的成果则不多见,对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 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对于已有一定规模、居于行业前列的大中型企业 如何做强做大、形成更大规模的“旗舰式”集团公司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尚少。 参考文献: 伍华佳著: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赵玉林著:高技术产业经济学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专题规划 (2003 年 5 月) 。 陈朝阳:中国企业并购论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颜光华等:企业再造 ,上海财经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罗进:跨国公司在华战略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4 (二)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子课题的设置及本项目的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第一章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现状分析 对我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影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的制约因素。 第二章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传统产业企业发展的差异及其特点,探析高 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态势,如企业生长周期、组织结构的变化等。 第三章 国内外代表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成长历程及其借鉴 对目前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进行分析,找出可供广州借鉴 的经验教训。同时,世界发达国家政府、我国一些省市为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 定了许多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有不少好的做法,也是重点研究的内容。 第四章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广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具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壮大的独 特优势和良好条件,如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城市环境、巨大的市场容量、丰富的智 力资源和人才储备、较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宽松的政策环境等。但存在着高新技术企业 规模偏小,研发投入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欠缺,高新技术产业关联度不强、产业集聚 松散等问题。 第五章 广州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路径选择与个案分析 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广州市现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中选择科技和经济实力雄厚的优 势企业,支持和培植其成为产权制度股份化、资金筹集多元化、企业规模集团化、科研 生产一体化、经营管理国际化的现代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实证方法着重分析研究生物医 药、软件、新材料等高新技术行业中有潜质的优势企业,并进行个案分析。 第六章 培育广州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培育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化发展应实施 相关对策,包括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进行组织结构创新;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 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注重培育企业家精神;政府要提高战略引导和公共服务水平, 出台政策,给予一系列的保障;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抓好销售环节,实施自主创新、 自主品牌、人才战略等。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广州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实现并购、重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来做大做强; 2、广州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通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创新人才; 4、政府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 三、本课题创新点: 1、采用实地调研、综合比较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出广州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 代表性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案例分析; 2、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与跨国公司进行战略合作; 5 3、对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出共通的对策措施并有所侧重,有针对性、 可操作性。 2.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附时间安排) 2006 年 2-7 月,搜集资料、调研(广州地区包括软件、生物制药、新材料行业中的 6 若干家代表性企业,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 8-11 月,写作; 12 月-2007 年 2 月,召开有广州代表性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 见,修改、定稿; 2007 年 3 月,评审、结项。 (三)预期提供的研究成果及形式 主报告:广州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对策研究 三个分报告:分别对广州软件行业、生物技术行业和新材料行业中 的代表性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四)研究基础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近期发表的与本项目有关 的主要论著、获得学术奖励的情况、正在承担的有关研究项目等 7 1、已完成广州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国内大城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比较研究 (2004 年) 。 2、参与并完成广州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2004 年 4 月) 。 3、起草广州市委主要领导在广州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2004 年 9 月) 。 4、起草广州市委主要领导在加快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04 年 12 月) 。 5、发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载广东优秀调研报告选编 (广 东政策科学研究会,2005 年) 。 6、承担广州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广州引进海外创新资源对策研究 (2005 年) 。 7、负责组织广州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广州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究 (2005 年) 。 8、参与起草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 (2005 年 11 月) 。 9、起草广州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2005 年 12 月) 。 *论文要注明作者、题目、刊名、年份 (期)、页码 *专著要注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 *有关研究项目要注明名称、编号、任 务来源、起止时间、负责或参加的情况以及与本申请 项目的关系 8 四、经费预算 单位:万元 1.申请市科技局经费说明: 合计 人员费 会议差旅费(调 研、专家咨询费 等) 材料费(资料、印刷 费、计算机使用费等) 项目管理费(不 超过项目经费的 5%) 其他(鉴定 验收费等) 15 3 6 4 06 14 2.单位自筹资金情况说明: 自筹资金情况说明 9 五、项目组人员情况 1、项目负责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身年月 学历 学位 技术职称 或职务 从事专业 单位名称 1 丁旭光 男 63 年 4 月 博士研究 生毕业 博士 研究员 政策研究 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科教社会处 2 郑奋明 男 58 年 5 月 本科毕业 学士 研究员 发展战略 广东省社科院发展所 2、主要开发人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身年月 学历 学位 技术职称 或职务 专业 单位名称 1 许永舜 男 72 年 10 月 硕士 硕士 政策研究 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2 赵细康 男 62 年 7 月 博士研究 生毕业 博士 研究员 经济管理 省社科院、省青协理事 3 王元强 男 69 年 12 月 硕士 硕士 法学 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4 杨 静 女 66 年 5 月 硕士研究 生毕业 硕士 政策研究 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5 邓冰蓉 女 75 年 10 月 本科 学士 政策研究 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6 10 六、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承担的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情况 姓名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负责或参加 进展情况 丁旭光 广州市科技 局软科学项 目 国内大城市提 高科技创新能 力的政策比较 研究 2003 年 4 月 至 2004 年 11 月 参加 已完成 丁旭光 广州市科技 局软科学项 目 广州高新技术 产业园区管理 模式研究 2005 年 5 月 至 2006 年 3 月 负责 完成初稿 郑奋明 广州市科技局 软科学项目 (子课题) 广州引进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