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 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比较多,一般可以分为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生 物学方法、和两种方法配合等四大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生物学方法以抗生素的杀菌力作为衡量效价的标准,其原理恰好和临床应 用于的要求一致这是它的优点;又其灵敏度较高,需用检品的量较小,也是其 它方法所不及的。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常用的有稀释法、比浊法和扩散法(或称渗透 法) 。 稀释法 这一方法是用培养基将检品抗生素稀释到各种浓度,并依次分装 到一系列的容器内,再加入等量“试验菌种”菌种菌液,并放在 37 保温箱 内培养一定时间,观察何种稀释度适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该稀释度即为测定终 点(或以细菌生长所引起的 PH 改变及溶血现象等生化反应作为测定终点) ,再 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抗生素的终点作比较,即可求得检品的效价。这种方法可以 使用液体培养基,也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所用的材料及培养基都必须严格无 菌,并要注意无菌操作。由于测定终点是以有无细菌生长来判断的,因此所得 结果公是一个范围。 比浊法 原理及操作大致与稀释法相同。比浊法也是将不同量的检品及 标准品分别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其对“试验菌种”的效应即细菌生长所引 起的混浊。这一方法和稀释法的区别有二:a.比浊法的稀释间隔的密度比较近, 准确度高一些;b.比浊法不以细菌有无生长的区分为终点,而是将标准品浓度 和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混浊度求得一定的比例,再由检品的细菌生长混浊度推算 检品的效价。这一方法易受杂质的影响,并且不适用于有色或混浊的检品。 扩散法 使用固体培养基,在培养基凝固以前将“试验菌种”混合进去, 在这样备妥的培养表面,可以用种种设计使检品液或含有抗生素的物质与有菌 种的培养基接触。经过培育后,由于抗生素向培养基中扩散,凡抑菌浓度所能 达到之下细菌不能生长因而形成透明的抑菌范围,此种范围一般都呈圆形,称 为“抑菌圈” 。扩散法有几种,或中一种叫管碟扩散法(筒称管碟法)为国际上 常用的方法,在我国也作为法定的抗生素检定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地讨论管碟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一、 管碟法测定的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管碟法所用的管子系用瓷、铝或玻璃制成,较好的用不锈钢制成,它是内 径为 6+0.1 毫米、外径为 8+0.1 毫米、高 10+0.1 毫米的圆筒形管子,管子的 重量尽可能相等。 摊布固体培养基的容器可用双碟,亦可用平底下班盘。管子放在混有菌种 的固体培养基上时,可用人工放置,也可用特定的管子放置器放置。 操作步骤,一般是将固体培养基放在水浴上融化,倒在双碟上,待其凝固, 然后在上面再倒一层混有菌种融化培养基。待菌层培养基凝固后,在表面上放 置管子,向管子中加满抗生素的稀释液,在 37培养 1618 小时,然后量取 抑菌圈并进行计算。 (一) 抑菌圈的形式 小管中的抗生素向培养基中扩散(呈球面扩散) , 在此同时试验菌也开始生长。抗生素浓度高于抑菌浓度之处试验 菌不长,因此出现抑菌圈,其圈之边缘处恰好为抗生素的最低抑 菌浓度。 抑菌圈的半径(r)与下列因素有关:(1)抗生素在管中的量( M) ;(2)抗 生素的扩散系数(D) ;(3 )细菌生长达到肉眼可见的时间( T) ;(4)培 养基的厚度(H) 。其中的定量关系可用分子扩散定律来推导,得到如下所 示的公式: logM= (1/9.21DT)r2 + log(CTH) (11-1) 式中 D 扩散系数,毫米 2/小时; T 抗生素扩散时间(接近细 菌生长到肉眼可见的时间) ,小时; M 在管中抗生素总量,单位; r 管中心到抑菌圈边缘的距 离,毫米; L 管的高度,毫米; H 培养基的厚度,毫米; C 最低抑菌浓度,单位/毫 米。 由于此公式相当于直线方程式(y=ax+b) , (logM 相当于 y,1/9.21DT 相当于斜率 a,log(C4DTH)相当于截矩 b) ,因此设 logM 为纵标,r 2为横坐标时可得截矩为 log(C4DTH), 斜率为 1/9.21DT 的 直线。 (二) 测定设计原理与计算公式 由公式可知 logM 与 r2成直线关系, 即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半径的平方值成直线关系,因此 抗生素的量可从抑菌圈大小来推算。这就是说,抗生素总量的多 少受最低抑菌浓度(C)、培养基厚度(H)、扩散系数(D)、和细菌生 长时间(T)的影响,例如培养基厚度减少到 H/2 时则抑菌圈增大, 可计算如下: 培养基厚度为 H 时 logM= (1/9.21DT)r2 + log(C4DTH) 培养基厚度为 H/2 时 logM= (1/9.21DT)r2 + log(C4DTH/2) 两式相减,化简可得: r12=9.21DTlog2+r2 由于(9.21DT)为斜率的倒数、r 2为原抑菌圈半径的平方值,均为已知, 则增大的圈(r 1)即可算出。 同理,若知细菌最低抑菌一半时,则抑菌圈的半径(r 2)也将增大: r22=(9.21DT)log2+r2 从上可知,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的平方成直线关系,因此可作定 量测定。但由于抑菌圈的大小还受 C、H 、D、T 的 影响,所以应消除这些影响才能准确测定。要消除这 些影响,可用标准品同时对照测定(即所谓相对效价 设计法) ,计算方法如下。 设:标准品的高单位抑菌圈为 SH 标准品的低单位抑菌圈为 SL 样品高单位的抑菌圈为 UH 样品低单位的抑菌圈为 UL 则小管听标准品总量(M)与样品总量(M )分别为 : 因 log(C4DTH)为截距,在同一双碟上其数值是相等的,因此两者相减, 它就被消去了。 因(1/9.21DT)为直线的斜率,所以样品与标准品的效价比即等于斜率 乘样品的抑菌圈的平方值与标准品抑菌圈平方值之差数。此即管碟法的标准曲 线法的基础,如要消除斜率(1/9.21DT)的影响,可用二剂量法,即标准品 用二剂量(S H及 SL),样品也用二剂 量(U H及 UL)代入公式并计算之,即可 消除斜率的影响。计算方法如下: 在这个分式中无斜率因素,即在样品与标推品对比测定时斜率可被消除。 此即为管碟法的二剂量法的计算公式(应用详见二剂量法) 。由于(U H)2、(S H) 2、(U T)2、(S T)2 计算太麻烦,经实验证明也可近似地用( UH) 、 (S H) 、 (U T) 、 (S T)来代替。 (三) 图解法计算原理及作计算图的方法管碟测定时常用图解法来计算 结果。 用图解法计算结果就是把公式用图来表示,其原理如下: 即当 V=ob、 W=ab 及 logK=cd 时,则(即 od 线段表示效对数值). 在方格纸上在 W 坐标上取 logK100 值(例如 logK 为 log2 时,其值为 0.301100) ,平行于 V 坐标划一平行线。然后在此线段上取 0.0043100 介于,此点 b 值即为效价 101%值。因 log(101%)为 0.0043,为了便于划线, 故乘 100。同理 C 点为效价 102%值,d 点为 99%值,依此类推。为了便于 观察,也可延长 ob 或 oc 或 od 线段把效价值表示在图的上方。如此可作成一 放射图形。当 logK=log4 时,同理可在 W 坐标上取 log4100 值,然后平行 于 V 划平行线,取 0.0043100 点,即为效价 101%值,取 0.0086100 点,即为 102%,依此类推,也同样可能表示在图表的上方,成放射图形(图 11-3) .当 K=4 时,二剂量效价计算放射图见 (11-4). 二、 管碟法的实验设计方法 根据上述原理,可知效价的对数值与抑菌圈关径的平方值(抑菌圈 直径)成直线关系,其直级方程式为 logy=ax+b.当与标准品对照测定时, b 可消除成为 log=a(x-x),也即效价的对数值等于斜率乘样品与标准品的 抑菌圈差数,可以此作为标准曲线法测定效价。当样品与标准品各用二剂 量对比测定时,则斜率因数也可以消除,成为 log=V/WlogK 而求得效 价比值( ) 。现将此两种方法分述于下。 (一)标准曲线法 材料 双碟直径为 90 毫米;不锈钢小管外径为 8+0、1 毫米,内径为 6+0、 1 毫米,高为 10+0.1 毫米。钢管重量差异不得相差+ 0.05 克。 培养基 各种抗生素测定效价所用的培养基不完全相同, 中国药典中 均有规定。 菌种 各种抗生素测定效价所用的菌种也不完全相同, 中国药典中均 有规定。 标准品 由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分发。每一种抗生素标准品的单位也 由该所规定一般都以容易精制达到高纯度的衍生物作为标准品。例如青霉素以 青霉素 G 钠盐作为标准品;链霉素以链霉素盐酸盐的氯化钙复盐作为标准品; 卡那霉素以含一分子结晶水的一硫酸卡那霉素作为标准品等。当然如抗生素本 身能达到较高纯度,就即可以作为标准品,如制霉菌素等。 方法 在双碟上量入加热融化的底层培养基 21 毫升,并在碟底平均摊布, 放置使其凝固 ,即为底层。另取上层培养基加热融化后,冷到 50 加入适量 菌液,摇匀后,于每碟中各加 4 毫升,使在底层上平均摊布,即为菌层。冷却 后,适当安置小管六枚,用陶瓦盖覆盖备用。 标准曲线的制法 用缓冲液(各种抗生素所用缓冲液不完全相同)将标准 品稀释为多种浓度,在备妥之双碟上各放适度间隔六枚小管,三枚装中心点浓 度之标准液,另三枚空间管,使装液管与空间管互相间隔,以三碟为一组,在 三个双碟的九个空间管中各装入一种浓度的标准液,其它浓度的标准液也如此 装入。培养后量取抑菌圈之直径,求取每组三碟的中心点浓度的抑菌圈直径平 均值、各组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和所有中心点浓度的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依 下法求得各种浓度之坐标,试以某一浓度的坐标为例:设中心点浓度的所有直 径平均值为 20 毫米,而某一组碟中心点浓度的九个抑菌圈直径平均为 19.8 毫 米,则 20-19.8=0.2,即为 “更正数” ;若某一浓度之九个直径平均为 19.0 毫 米,则 19.0+0.2=19.2 毫米作为某一浓度之坐标值。依同法求得各种浓度之 数值后,取双周半对数图纸,以浓度为纵坐标,将各点贯串即成标准曲线,在 应用时取直线范围内的各点。 样品效价的求法 先估计效价。按估计效价用缓冲液稀释到与标准液的中 心点相同的浓度。在备妥已放六枚小管之双碟上装满其中三管,另三管装满中 心点浓度的标准液,令样品与标准液互相间隔。共用三碟。装妥后全部放入培 养,然后量取抑菌圈直径,求 9 个标准液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及 9 个样品液抑 菌圈的平均值。同样找出“更正数” ,将样品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进行校正,即 自标准曲线读取样品的单位。 为了精确起见,也可用公式计算。设样品的直线关系为 logy=ax+b;标 准品的直线关系为 logy=ax+b,则两式相减即得: log(y/y)=a(x-x) 即 log 效价=(斜率)(样品抑菌圈直径标准品抑菌圈直径) 在上式中,只要斜率已知,则 log 效价即可求出。斜率可从标准曲线上直 接用量角仪量出直线的倾角,其正切即为斜率。 (二)二剂量法(即四点法) 材料 培养基、菌种、标准品及双碟制备同标准曲线法。 方法 取备妥的双碟四点,各于碟底用蜡笔作 SH、S L、U H及 UL四个标志。 将标准液稀释为每毫升含某一浓度(此浓度应取在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内) ,及 为浓度 1/3 或 1/4 的浓度(均应取在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内) 。于碟内 SH管 量入高单位标准液,于碟内 SL管量入低单位标准液。在 UH管内量入高单位的 样品液,在 UL管内量入低单位的样品液。经培养后量取抑菌圈直径。 样品效价的计算,可用前述的放线图或用前述的式(26-14)求得 值, 然后按下式计算即得。 样品效价=估计效价 三、 管碟法精确测定抗生素效价的基本条件 抗生素效价测定的及方法已见上述。如要精确测定抗生素的效价,必须具 备下列几项条件。 (1) 抑菌圈要圆而边缘清晰; (2) 抗生素抑菌圈直径的直线关系范围应宽; (3) 标准品所作的直线应互相平行; (4) 直线的斜率应小(log 效价坐标,抑菌圈直径为横坐标时) ,直 线的截距应小 达到上述几点要求,就能精确测定抗生素的效价,这也是建立一个良好的 测定方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怎样才能达到这些基本要求呢?现逐点讨论于 下。 (一)抑菌圈圆与清晰的条件 抑菌圈常有破裂现象,有时甚至无圈,或 有圈而不圆,或呈馒头形、鸡蛋形等,其原因有几种:1.在 加小管时抗生素溅出,或小管底不平漏出,或工作服上 有抗生素粉末飞入,以及双碟未洗去残余的抗生素、或 小管污染抗生素时,均会发生圈破裂及奇形怪状的现象; 抗生素测定时抗生素是最主要的东西,查也是最应防止 污染的东西,务必建立“无抗生素操作”的观念,当培 养基污染抗生素时,甚至可能全部无抑菌圈现象;2.菌 种太老,或污染杂菌,或在倒上层培养基时温度太高,或温度正常而放置时间 太久等等,也均可使抑菌圈破裂或有的好有的坏, 甚至有完全无圈等现象产生;特别是以霉菌及细 菌作试验菌时,很容易因上层培养基温度过高而 烫死,以致造成抑菌圈破裂或无圈现象;3. 当双 碟上的小管彼此间隔太小而抑菌圈较大时,则圈 与圈之间彼此影响,形成馒头形抑菌圈,如图 11-5 所示,由于在 a 处有低于抑菌浓度之抗生素, 当二个抑菌圈太近时,则低于抑菌浓度的抗生素浓度加大,使该处之圈放大而 呈为馒头形;有时二个抑菌圈并不太近,也会发生这种现象,例如四环类抗生 素,当 PH 过低或过高时,圈外的抗生素较多,因此彼此影响较大,也呈馒头 形;4.当抗生素中含盐浓度太高或 PH 太低时,有的抗生素如新霉素 A、链霉 素等就无抑菌圈,或抑菌圈呈鸡蛋形,如图 11-6 中 a 处的盐较浓或 PH 较低, 故呈鸡蛋形;5.有时因双碟接近温箱底部温度较高,细菌生长较快,也会使温 度较高处的抑菌圈变小而不圆;6.有时因培养基厚薄不匀,也会影响抑菌圈不 呈圆形。 抑菌圈的边缘应清晰,不然会影响结果。但有时抑菌圈不清晰,原因很多, 概括起来可以认为是抑菌圈形成时的动力学现象不均一引起的。例如当菌种中 有二种最低抑菌浓度不同的菌种时,则形成了双圈。较耐药的菌种抑菌圈较小, 敏感的菌种抑菌圈较大,并使抑菌圈边缘形成不清晰的锯齿形,其范围的大小 可由前述的动力学公式推算求得。 设一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 C,另一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 C, ,则 代入动力学公式中成为: r2/9.21DT=logM-logM(C4DTH) (11-15) r2/9.21DT=logM-logM(C4DTH) (11-16) 由此即能求出二种菌所形成的抑菌圈不清晰地带的宽度为 921DT(logc- logc)。此式中 9.21DT 为斜率的倒数,为已知数。 又如培养基中含有杂质,会影响扩散,其扩散系数不只一个而是二个或二 个以上,则同理可计算出抑菌圈不清晰地带为 921DT(logDlogD)。 又如抗生素有二种组分,含量较多的组分具有抑菌作用(无杀菌作用),含量 少的具有杀菌作用,则能形成二圈,外圈模糊,呈模糊边缘。这种模糊边缘的 宽度也可以同理算出为 9.21DT(logMlogM)。 抗生素抑菌圈边缘不清晰与抗生素种类有关。有的抗生素如竹桃霉素,对 不少试验菌主要为抑菌作用(不是杀菌作用) ,其抑菌圈边缘因杀菌作用弱抑菌作 用强而不清晰,也即最低抑菌浓度(C)不均一,其中以抑菌作用为主,杀菌作用 为次,同理可以动力学公式计算其不清晰边缘的宽度。 由抑菌圈边缘不清晰的原因,即可找出使抑菌圈清晰的办法。为了避免有 二种最低抑菌浓度的菌种,则可用分离单菌落的方法纯化菌种,使其成为只有 一种最低抑菌浓度的菌种。为了避免培养基不均一,特别是琼脂的不均一,则 应把琼脂适当纯化(如多洗几次,或换批号或换产地)。为了避免抗生素的抑菌作 用大于杀菌作用,则可更换试验菌,因为某一抗生素对某一试验菌有较高的杀 菌作用。例如竹桃霉素对腊状芽孢杆菌或蕈状杆菌有较高的杀菌作用,抑菌圈 就非常清晰。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与抑菌作用也可因培养基的成分不同而异,例 如氯霉素,当培养基中含有维生素 B 族时,则杀菌作用较强,抑菌圈就较清晰。 总之,抑菌圈不清晰的问题可通过纯化菌种、改进培养基、更换菌种、改变稀 释抗生素用的缓冲液 pH 及浓度来解决。 (二) 抗生素浓度与抑菌圈的直线关系 抗生素浓度的对数值与抑菌圈半径的 平方值之间的关系是直线关系。如果为了计算方便起见以抑菌圈直径来计算, 这样直线关系的范围就较窄,但不妨碍一般成品的测定。若样品的效价很难估 计,则仍以抑菌圈半径的平方值来计算较为合适,因这样做直线范围较宽。直 线范围有时较窄,其原因是抗生素受到破坏或者被菌种或培养基所吸附,应考 虑去除这种影响因素,使直线范围增长。 (三) 标准品与样品所作的直线平行问题 标准品与样品所作的直线应互相平 行,计算公式是在假定两者平行而斜率相等的前提下推算出来的,若斜率不相 等就不能这样计算。所以实验得出的直线应互相平行才能得到精确的数据。 直线不平行除操作误差外,主要是标准品的“质“不相同而造成的。若标准 品中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影响生物活性的物质与样品中所含者不同时,直线就 不平行。若用来稀释标准品的缓冲液(如 pH、浓度) 与样品不同时,直线也不平 行。所以要直线平行,就要考虑这些因素,并尽可能品质一致、条件一致。若 样品中含有维生素 C,则在标准晶中也应加入等量的维生素 C。若样品( 如四环 素等)稀释液放置过程中能转化成差向异构体( 只有原抗生素 5活性) ,则标准 品稀释液的放置时间也应相同,如此等等。 (四) 直线的斜率与截距问题 标准直线的斜率当 log 效价为纵座标、抑菌圈 直径为横座标时,斜率愈小愈好。因为斜率愈小,则效价差别很小时抑菌圈大 小的差别却很大,这样测定结果就较为精确。 斜率减小的条件可从动力学公式中斜率为 1/9.21DT 来推论;若扩散快, 即扩散系数 D 值大,则斜率小,若细菌生长时间 T 值大,则斜率小。即斜率大 小主要是 D、T 这二个因素决定的,加大 D 值或增长 T 值,斜率就可减小。 D 值与抗生素的分子大小,及培养基或菌种是否吸附抗生素有关。抗生素 分子的大小不能改变,只有在吸附上多加考虑。吸附与培养基及稀释用的缓冲 液的 pH 及盐浓度很有关系。改变缓冲液的 pH 及盐浓度,常可解决扩散太慢 的问题。如加吐温 80 等扩散剂,则可使有些多肽类抗生素的扩散速度增快。 有的菌种生长慢,有的菌种(如腊状芽孢杆菌)生长虽快,但当培养基的 pH 调到 4.5 时也生长缓慢,直线斜率就小。增加 T 值的方法较易,培养基的营养 差、培养温度低等,均可使 T 值增加。但 T 值太大,得出结果太慢,抑菌圈的 清晰度也受到影响。快速法时间很短,但斜率很大,精密度较差,这一对矛盾 要正确处理解决。 直线的截距应小,因为同样浓度的抗生素其截距小的所显示的抑菌圈大。 截距的大小决定于动力学公式中 log(C4DTH)的数值。如培养基厚度减小一 半时,截距就减小,抑菌圈就增大,计算方法见式(263) 。即培养基厚度减小 一半时,增大的抑菌圈半径的平方值为原抑菌圈半径的平方值加上斜率的倒数 乘 log2 的值。 截距小,抑菌圈增大,利用这一原理设计的薄层法,可测定微量的抗生物 质。如树叶中微量链霉素的测定,血液中微量抗生素的测定等。由于微量抗生 素显示很大的抑菌圈,样品可高度稀释,这样,杂质的影响就大大减小。若该 杂质在高度稀释后仍有抗菌性能,则此杂质也为抗生物质。 四、管碟法实验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影响抗生素管碟测定的因素很多,例如影响菌生长时间(T)的因素有营养、 pH、菌液数量、菌种性质等,影响扩散系数 (D)的因素有琼脂品种及纯度、培 养基成分、无机盐的量、细菌吸附情况、pH ;温度及菌量,以及菌层的厚薄和 菌层中含糖量(糖在培养时会产酸) 、抗生素分子的大小等,影响最低抑菌浓度 (C)的有菌的浓度、营养、温度,pH、菌种种类及类型(如粗糙型;光滑型)、菌 种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小说主题探究课件
- 高中政治课时政课件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联邦学习隐私保护技术与数据安全法律法规解读报告
- 2025中级档案职称考试(档案基础理论知识)冲刺试题及答案(云南省)
- 2025年绿色生态城市综合体项目劳务分包及配套设施建设合同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代理合同及供应链优化改进协议
- 2025年高端医院定制化医用耗材采购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
- 培训课件提取码
- 2025年度重型卡车挂靠运营维护与事故理赔处理协议
- 产品批发合同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教育测量与评价 课件全套 朱德全 第1-15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教育测评结果的统计处理
- 2025年中海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燃料电池课件
- 学校学生评教表
- 《风力机理论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
- 新入职员工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六级 The Clever Beaver 课件
- 1-AMS2628A-2013-中文版
- 食品安全“五常法”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