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桐梓乡村旅游发展的汇报材料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稳定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它赋 予了“ 四在 农家” 新的致富 载体,对于增加 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政治 稳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桐梓交通便 捷,气候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气候等旅游优势,交通上, 崇遵高速公路、210 国道、黔渝铁路纵贯全境,县城距重庆 188 公里、距 贵阳 195 公里,车程均在两小时左右;区位上,桐梓地处贵州北大门,是 对接重庆的“ 桥头堡”,处于重庆、 贵阳两大城市的轴心位置;气候上,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 15,夏季平均气温 25,素有“ 天然氧 吧” 、“绿色空调”之美誉,而毗邻的重庆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火炉之一,每 逢夏秋季节,便有大量中老年人外出避暑休闲。气候、区位、交通等优 势互补,桐梓成为重庆人避暑休闲的首选地,迎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黄 金时期。 一、基本情况 早在新世纪之初,县第十次党代会就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 的气候、交通和区位优势,把桐梓打造成为“ 重庆避暑休闲胜地” 。但由 于基础条件、配套设施跟不上,桐梓乡村旅游未能做大做强,尚处于零 星散客和群众自发性接客阶段。 1.从旅客分布情况看,我县乡村避暑休闲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娄山关、 楚米、官仓、九坝、天坪、新站等六个乡镇,目前居住在 1 个月以上的旅 客有近 20000 人,其中娄山关镇近 6000 余人,分布在娄山村、三门洞和 连村等地;楚米近 4000 余人,分布在元田、八一和龙塘等地;官仓 3500 余人,分布在河坝、高坎、钓鱼台等地;九坝镇 3000 余人;天坪乡尧龙山 景区居住有 3000 余人;桐梓老年公寓有 200 多重庆人长期居住。临时 居住每月 2000 余人,主要分布在蒙渡河漂流、铜鼓滩漂流和城郊“农家 2 乐”。 2.从消费层次看,普遍每月包吃包住在 450 元600 元,楚米镇各 旅馆相对较低,每月在 400 元左右。乡村旅馆每月支付的生活费和日杂 开支在 200 元300 元,乡村旅馆在旅客消费上,每人每月可得纯收入 150 元300 元。根据目前乡村旅馆规模,每户至少可容纳 10 人,按平 均每月 200 元的纯收入计算,每月至少可得纯收入 2000 元以上。在散 客消费上,城郊“ 农家乐” 收入也比较乐观 ,如娄山关镇连村农民令狐昌 富,半年仅散客消费收入就逾万元,类似农民开办的“农家乐” ,收入也 可观。 “一个景点繁荣一个地区,一片山水富裕一方百姓” ,每接纳 10 个 长住客人可就地转移 12 个农村劳动力,每户“农家乐” 可就地转移 1 个劳动力,每增加 1 个就业人员就能增加 5 个社会就业机会。可见,不 管是乡村旅馆,还是“ 农家乐” ,都 为农民群众找到了一条稳定的致富路。 3.从旅客需求看,在我县长期避暑休闲的人员中,主要是重庆市的 退休干部职工,而散客主要是工薪阶层的双休游。重庆人卫生习惯很讲 究,几乎每天都要淋浴,因此乡村旅馆要保证用水充足。就目前而言, 旅客最基本的要求是卫生和环境要好,客房要干净,环境要清爽,饭菜 要可口,出行要方便,治安要良好,休闲有场所。 二、存在问题 1.规划不足,缺乏长期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县乡村旅游尚 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是群众自发性接客,还不具备较强的接待能力。 由于缺乏规划,乡村旅馆山一家、水一家,形不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外 界知晓率并不高。在交通、供电、供排水、休闲、娱乐、绿化等配套设施 和服务还不能满足旅客需求,亟需加强和改善。由于缺乏规划和整体性, 乡村旅馆之间相互杀价、拉客,本位利益恶性竞争,没有形成一个稳定 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旅游市场。 3 2.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落后是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最 大的问题之一,多数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或因交通运输有限 而与县城互动不够;乡村旅馆住宿、洗浴、卫生、环境等基础条件不能满 足旅客需求,导致乡村旅馆接待能力水准不高,如楚米镇元田、三座, 娄山关镇三门洞等地的乡村旅馆条件较差,多数旅客已转移到娄山村 等地居住。 3.宣传引导不够,外界知晓率不高。在调研中发现,到我县避暑休 闲的旅客基本上都是亲连亲、友带友结伴而来,是他们自发地为我们搞 宣传, 绝大多数需要避暑休闲的重庆人还不知道桐梓这块天然宝地,他 们更不知道桐梓在“四在 农家” 创建过程中新建了大批 乡村旅馆,有大量 的避暑休闲旅游资源等待游客前来享受。由于宣传引导和对外交流不 够,重 庆人在选择避暑休闲时尚难把桐梓纳入计划,导致我县乡村旅游 客源量不大。 4.观念落后,服务不到位。在我们调查了解的旅客中,普遍反映生 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较差,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卫生和环境要好,尤其是客 房、厨房和厕所的卫生要清洁,住着舒适、愉快就行,如果让旅客感到 是在花钱买罪受,那这种乡村旅馆是没有生命力的。有的乡村旅游经营 者把眼前的暂利益看得过重,只顾眼前凑合接待,没有积极改善基础设 施条件以满足顾客需求,吸引更多的旅游者,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是经营者思想观念落后,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同时,有的经营者思想上 还存在误区,仿佛农村旅游越是土得掉渣就越能吸引旅游者,越是环境 脏的地方越是返璞归真,其实不然。乡村旅馆的农家饭固然诱人,但客 人接到油渍斑斑的碗筷和带有黑长指甲递过来的饭菜时,味口顿无;当 看到脏兮兮的被子无法入睡时,当看到被蚊子爬过的食品端上餐桌时, 当看到房前屋后杂乱无章臭气熏天而无法休闲时,这些城市人会怎么 认为, 乡村旅游的前景会有多大? 4 5.管理人才欠缺,经营者旅游知识贫乏。没有一支专门负责管理、 策划、营销、经营的人才队伍,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来进行指导性管 理,管理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经营松散、管理松散,使本来就很松散的 乡村旅游经营者更加松散。同时,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点拨和引导,乡 村旅游发展也很难成气候。经营人员相关知识贫乏,根本就没有钻研和 学习的欲望,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然而多数游客的文化水平比农村人 要高,他们求知欲较强,所到之处想问个明白,了解地方特色和人文风 情,然而大部分从事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旅游专业知识贫乏,对地方特色、 人文风情也不甚了解,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总之,乡村旅游的吃、住、行、游、购、 娱等一系列的供给和服务情 况,任何一项不足,都会长期影响和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甚至有可能导 致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昙花一现。 三、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重要力量和重要模式,对 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民主管 理加强等方面都有直接的作用。开发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土地、山林、 房屋、果园等农业资源升值;可以使蔬菜、水果、禽蛋、肉类等农产品就 地消费,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附加值;可以扩大城郊就业,就地转移农 村剩余劳动力,减少打工成本;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城 镇化,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可以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改变生产生 活方式和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从“四在 农家” 创建的角度看,富是基础, 必须首先发展经济,而乡村旅游正是“四在 农家” 创建富的支撑和动力。 立足桐梓实际,必须充分发挥独特的气候优势,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 导向, “四在 农家”为载 体,富民 强县为目的,着力挖掘具备乡村美景、田 园风光、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的旅游景点,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避暑休 闲旅游产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加速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发展乡村旅游,从战略的高度来讲,它是一 个富民战略,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富民,不仅仅是物质方面要脱贫 致富,还要在精神文化方面脱贫致富,不能简单地认为乡村旅游目前对 财政没有贡献,只能富民没有强县就不用心去抓,就任其自由发展,这 个认识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从为桐梓人民造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实 践也证明,只要各级领导重视,乡村旅游就会快速发展。我县乡村旅游 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的领导干部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了解不够,缺乏 前瞻性和预见性,认识不够,见事迟、动作慢、力度弱,因此必须提高认 识,加 强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摆上重要日程,积极推动建章立制,整 合资源,做活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政 府主导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综合管理、整 体形象宣传推介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实现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农 居美化、环境优化。从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范例看,政府加大投入 是十分必要的,如成都锦江区政府投入 1400 万元打造了“五朵金花” ;宁 波奉化滕头村投资 7200 万元实施“蓝天、碧水、 绿色” 三大工程,全村树、 水、花、鸟 和谐相融,令游人流连忘返。我县虽然财力不济,但也要适当 加大投入,先期发展壮大一批示范点,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规划先行,突出重点。规划是先导,高水平策划和创新是乡村旅 游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规划没有先行,必然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以致遍地开花,低水平重复建设。在规划中,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明确全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方向,要和“四在农家” 创建有机结 合起来,既要有高起点的中长期总体规划,也要有近期重要旅游点建设 规划,要突出重点,集中人、财、物把县城至娄山关风景区打造成乡村 旅游线, 规划建设城郊的小坝、青杠园、鼎山城、石坝湾和楚米镇三座、 元田等示范点,做大做强天坪尧龙山避暑休闲游,统筹规划好凉风垭省 6 级森林公园、小西湖风景区、铜鼓滩漂流、古夜郎漂流等景点,规划建 设好各景点油路,切实改善景点之间的路网结构和通达水平。各有关乡 镇和建设部门要系统思考,科学规划,完善供电、供排水、休闲、娱乐、 绿化、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在民居建设上,不能“一张图纸盖全县农家” ,要突出黔北民居的独特风格,按照建筑风貌有特色、休闲娱乐有空间、 卫生洗浴有保障的要求,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黔北民居,同时引导群众依 山傍水改房造屋,真正把山水田园风光亮出来,庭院经济搞起来,展现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农村风貌。 3.管理规范,服务到位。从事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文化 知识和旅游知识相对贫乏,实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逐步实现城乡政策 一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建设城市化、农民生活市民化。在管理 中,可规定乡村旅馆、旅游村评定标准,实行星级评定法进行评定,要 求乡村旅馆都要对照标准搞好建筑物装潢、设施配套,全部实行“五通 三改” ,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保持室内外环 境干净卫生。卫生部门要加强 从业人员培训,在旅客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乡村卫生室,鼓励有资质的 医生到旅游点开诊所,组织开展专家巡诊,方便游客和群众就医。各村、 各接待点成立管委会统一管理卫生、治安、公共秩序等,有效保证乡村 旅游健康发展。指导乡村旅馆制定和完善顾客须知、 服务质量等级标 准、 开业基本条件、 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等成套管理办法,定 期开展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帮助农民开发乡村旅游。制定的顾客须知 等管理办法,要明确业主、顾客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有效防止和处理好 重大疾病、突发性事件。当务之急,有关部门要加强乡村旅馆服务人员 的礼仪、形象、卫生、餐饮、烹调等知识培训,做到“ 方便、热情、周到”。 要规范收费标准,制定高、中、低档消费指导价,明码标价,让顾客自主 选择消费,坚决杜绝“ 宰客” 行为的发生。 4.宣传促进,内引外联。宣传工作是路标、是航向,任何工作都需要 7 宣传来开路。要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原则,集中人、财、物,以提 高知晓率为突破口,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营造 乡村旅游氛围,重塑乡村旅游对外形象。宣传上不要千篇一律、面面俱 到,要富有特色,富有新意。桐梓乡村旅游宣传就集中在避暑旅游、休 闲旅游、生态旅游三个方面下功夫,定位为“天然氧吧” 和“绿色空调”, 对象就是重庆人,目的就是吸引重庆人到桐梓避暑休闲消费,最终把桐 梓建设成为“重庆避暑休 闲胜地” 。在宣传 方式上,可把桐梓“四在农家” 建设成果和乡村旅游发展简介制成光碟,辅以乡村旅游宣传资料,通过 到重庆召开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区醒目位置建广告牌,在重庆相关媒 体上宣传推介桐梓乡村旅游,形成大宣传格局,最大限度地吸引重庆人 到桐梓旅游。要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动,加强与重庆新闻单位、桐梓驻重 庆办事处、重庆旅行社的推销外联工作,吸引各类游客前来观光、避暑 和休闲旅游。要聘请专业策划公司进行策划和文化包装,把夜郎文化、 长征文化、抗战文化、军阀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内涵渗透进去,从农 家外形到院墙,从户名到景点,处处都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渗透文 化内涵,体现民风民情,尽显黔北民居风格。当前,要在高速公路出口 处、流动人口密集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地设置醒目的宣传广告牌、标识 牌,在乡村旅馆集中的地方建立广告宣传栏。通过互联网、报刊、广告 等媒体广泛宣传,娄山新闻网要设置乡村旅游专栏,让网民搜索“乡村 旅游”就可直接了解到桐梓乡村旅游。同 时,要加快桐梓旅游交通地图 的制作。 5.健全机制,加快推进。一是要加快研究各种捆绑资金的使用办法, 把“ 四在农 家” 创建、 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