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片形吸虫疫苗研究进展xin_第1页
抗片形吸虫疫苗研究进展xin_第2页
抗片形吸虫疫苗研究进展xin_第3页
抗片形吸虫疫苗研究进展xin_第4页
抗片形吸虫疫苗研究进展xin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片形吸虫疫苗研究进展 预防兽医学:莫秀玲 学号:0634304014 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和大片形吸虫(F.giganica )引 起反刍动物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患病的动物生产能力降低,肉奶品质和产量下 降,在世界范围内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每年全世界造成农业 和商业的损失达20亿美元。牛群感染率在非洲达30%90%;泰国东部及北部多 达85% 以上,印度尼西亚达25%90%。我国各地区、各种动物感染率不同,高的 可达90% 100%,低的也在 8%15% 。全世界除6亿动物被感染外,还有240万人 被感染,1.8亿人受到此病的威胁 1。 药物治疗是防治肝片吸虫病常用的方法, 但大量使用抗寄生虫药容易产生 耐药性 2-3,并且往往有药物残留,严重影响了肉奶品质,因此在生产中迫切需求 研制疫苗来防制片形吸虫病。1987年以前,一般用粗制虫体提取物、虫体分泌蛋 白的混合物或辐照致弱虫体免疫农畜以抵抗片形吸虫。80年代以后的工作更多 地集中于亚单元疫苗的研制。大量试验证实一些候选疫苗分子具有实际的保护 作用。本文首先回顾候选抗原、疫苗分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再介绍这些 候选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及可能的免疫机制。 1疫苗战略和候选抗原 用于鉴定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候选疫苗分子的三个基本战略:交叉保护抗原, 由曼氏血吸虫抗体交叉反应识别的肝片吸虫抗原,能对曼氏血吸虫感染产生交叉 保护力。这种标准抗原是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同源抗原,是以前保护动物免 受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肝片吸虫同源抗原分子。这种标准抗原是谷 胱苷肽巯基转移酶(GST)。必需抗原,预测肝片吸虫感染或存活功能必需的分子 抗原,这种标准抗原是L- 型组织蛋白酶 (GatL)和血红蛋白。肝片吸虫(Fh)或大 片吸虫(F g)的4种候选抗原,已在牛和绵羊的接种试验中显示了有效性。 1.1交叉保护抗原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s,FABP)是疫苗发展路上的一个经 典例子。从肝片形吸虫中分离得到一种蛋白质的可溶性片段,命名为FhSm(M)。 它与从曼氏分体吸虫(Schistosomamansoni)分离得到的一种蛋白质有44%的同源 性,全长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具有交叉保护作用。随后FhSm (M) 被进一步分级, 得到的12kDa 的纯化蛋白,命名为Fh12。Fh12能参与长链脂肪酸和酯酰辅酶A 在 细胞内的转运。它能明显减少曼氏分体吸虫对小鼠的感染。在交叉保护实验中 重组的Sml4能够保护 67%的小鼠免受曼氏分体吸虫的攻击和100%的小鼠免受肝 片形吸虫的攻击,免疫兔能达到89%的保护率 4。但是用重组的肝片形吸虫脂肪 酸结合蛋白(recombinant FABP, recFABP)免疫牛、小鼠均未产生保护作用。免 疫兔减虫率不显著,比天然FABP 的保护率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recFABP 提呈 的抗原表位与天然FABP 分子提呈的抗原表位不同。此外片形吸虫有几种FABP,我 们所观察到的保护作用,可能是FABP当中的一个起作用,而recFABP 可能与这个 FABP成分不同。虽然recFABP 在脂肪酸链试验表现出活性 ,但它比天然FABP低 50%。 FABP在522氨基酸含有保守的标记序列,它可能与FABP活性有很重要的 关系,当recFABP的N端加上氨基酸可能影响recFABP 的免疫原性。因为FABP 对 曼氏分体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有交叉保护作用,因此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候选疫苗分 子。分体吸虫及其他一些吸虫不能合成长链脂肪酸,推测其可能依赖从宿主血清 中转移脂肪酸前体以满足脂肪酸的需求。抗FABP疫苗能影响虫体脂肪酸摄取的 过程。从大片形吸虫提纯出的FABP加弗氏完全佐剂(FCA )用于牛取得31%的减 虫效果, 重组大片形吸虫FABP同样未表现出作用 5。 1.2 同源抗原 肝片形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作为候选疫苗 抗原,源于用曼氏分体吸虫的同源GST免疫实验动物后产生明显减虫效果的启发。 现已纯化了成虫F h-GSTs, 并证实其至少由五种分子量为 2326kDa 的同功酶 组成,这些同功酶表现N-端片断异质性。也分离了Fg的GSTs。编码片形吸虫 的cDNA 克隆在 GenBan数据库中有6个,并且在GenPep数据库中是6种相关的肽序 列及几个部分序列。重组蛋白的酶学分析表明,GST s都将谷胱苷肽联结到普通 的底物,1- 氯2,4- 二硝基苯上。与天然GST同功酶一样,它们也具有对抑制物敏感 性和底物专一性的不同。编码Fh同功酶的克隆有 4个,GST1,GST7,GST47 和 GST51。GST51多肽的抗血清与GST7,GST47有交叉反应。但与GST1不发生交 叉反应。经免疫定位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组织特异性。GST1和GST51 存在于成虫 和幼虫的实质组织及幼虫的表皮下层部位实质细胞、胞浆的延伸部分以及排泄 管;成虫的肠外层只有GST51,而幼虫肠外层未测到标记物。这些结果证实与幼虫 相比,成虫有一种与肠道外层相关的GST,但不是GST1,并且表明成虫GSTs可能在 成虫肠道吸收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现已提出以GST s 作各种宿主寄生虫系统中免疫疗法的理想目标,其中包 括F h。有趣的是自1988年 Howell等的首次报道以来,人们发现用天然FhGST 同 功酶可明显提高绵羊和牛抗Fh 感染的能力,但牛的保护力高低取决于佐剂的 选择,而与GST的抗体滴度及中和抗体无关,并且不同品种牛的 GST疫苗的反应程 度不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用了以前对Fh产生保护力的佐剂,但F .g GST对接 种牛仍未产生显著保护力。这两种片形吸虫同源GST 功效差别的根据还不清楚。 另外,Hillyer等 (1992)观察到接种FhSm (M)的兔和犊牛产生了GST 抗体,这表明 FhSm (M)(显然主要是FABP) 中可能含有少量GST,FhSm (M)的保护功效是否 受少量GST 的影响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1.3 必需抗原组织蛋白酶 L-组织蛋白酶(Casthepsin-L,CatL)属于半胱氨酸家族。分子量为 2628kDa的蛋白酶活性最强。有几个实验室筛选cDNA 文库,并且分离得到编码 成熟肝片形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全长的克隆,揭示了虫体分泌的成熟蛋白酶属于 CatL。到目前为止, 在数据库中贮存有6种FhCatL 完全序列。它们很相似,都包 含有一个1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一个90个氨基酸的前导区,形成326个氨基酸的 蛋白质(有一种只含有325个氨基酸)。有两个半胱胺酸蛋白酶被纯化和鉴定,分 别称为CatL1和CatL2。两者之间有87%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它们具有不同的物 理化学特性,对荧光多肽底物表现出独特的特异性,Spithill的实验室也从大片 形吸虫的cDNA文库中分离得到两种CatL的cDNA,这些cDNA克隆翻译成的蛋白质相 互之间有94.2%的同源性。与肝片形吸虫CatL有92.9%和94.2%的同源性 5。 宿主体内的片形吸虫,在整个感染阶段都能分泌CatL1。CatL能降解细胞外 基质和基底膜分子,如胶原蛋白I、III、IV,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和海带氨 酸(Laminin), 帮助片形吸虫穿透组织。试验证实 ,CatL1能切割宿主免疫球蛋白 Fc区, 并能阻止嗜酸性白细胞攻击新脱囊的童虫。CatL2 能切割纤维蛋白原,形 成纤维凝块,一方面阻止了胆管内过多的出血, 利于虫体生存。另一方面又能阻 止免疫效应细胞接近虫体表面。因此这种酶既能帮助吸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生 存,又能帮助吸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7。此外CatL与片形吸虫产卵和获得营养 都有很大关系。CatL可能在卵黄磷蛋白B的前体蛋白的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CatL大量存在于成熟肝片形吸虫的梅氏腺中,梅氏腺细胞分泌的物质能够催 化卵壳的形成。用CatL免疫的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应答可能作用于梅氏腺体的 CatL,从而影响卵壳的形成,造成产卵减少,或虫卵生命力降低 8。 CatL用作疫苗抗原得到一些乐观的实验结果。Wijffels 等 9证实用 CatL/FCA免疫绵羊, 虽不能降低减虫率, 但却显著降低了成熟肝片形吸虫的生 育力(69%),表明CatL对产卵有重要作用。Dalton等 10用CatL/FCA和Hb(血红蛋 白)FCA免疫牛能分别达到42%69% 和43%的减虫率 ,如果用CatL/Hb/FCA能得到 72%的减虫率, 并且两种疫苗有较高的减卵率。虽然影响产卵的机制尚未清楚, 但减卵率与抗体滴度并不相关。用CatL/DEAE免疫牛产生很高的抗体的滴度,却 不能增加减虫率和减卵率。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抗体滴度与保护率没有相关性,佐 剂不同保护效果也不一样。 CatB也属半胱氨酸家族,现已鉴定出成虫幼虫cDNA文库中的cDNA片断,并通 过免疫定位研究发现CatB存在于成虫实质组织、肠腔及幼虫肠上皮的分泌颗粒 中。已报道了辐照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降低组织表达CatB,从而降低新胆囊 Fh幼虫(NEJ)的ES中蛋白酶活性,该研究表明C2射线照射的NEJ改变了决定Fh 免疫逃避的CatB蛋白酶表达,因为用1040Kr辐照的囊蚴接种绵羊,其虫荷显著 降低。 1.4必需抗原-血红蛋白 近来从成熟肝片形吸虫的ES物质中分离得到一种血红蛋白(Hb),分子量明显 大于200kDa,N-端的序列与已知的血红蛋白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有人认为肝片形 吸虫Hb有贮存和运输氧的作用,但确切的功能还不清楚。肝片形吸虫在胆管中起 初为厌氧生物,这种蛋白质可能为在胆管的低氧环境中的氧化代谢过程提供氧。 Dalton等 9用FhCatL1、FhCatL2和Hb做了一系列免疫实验。单独用FhCatL1保护 率为69% ,单独用Hb保护率为44%,两种抗原联合运用保护率为52%。用Hb和 FhCatL2联合免疫,减虫率高达72%。更重要的是这种联苗也导致98%的减卵率。 可能因为Hb传递氧减少的缘故。卵壳的形成需要氧化代谢过程,干扰这个过程就 能影响肝片形吸虫的繁殖力。因此,用这样的联合疫苗不但减轻了对牛肝脏的损 害,而且会显著降低牧场污染和重复感染,逐步减少免疫区的肝片形吸虫。 1.5 亮氨酸氨肽酶(Leuc ine am inopeptida se,LAP) 最近,分离得到一种亮氨酸氨肽酶(LAP),它是一种含锌的肽链端解酶。能特 异性切割72氨基242甲基豆素亮氨酸。能水解多肽氨基酸端的氨基酸残基。此外,它 还参与蛋白质的降解,蛋白质的成熟以及调节细胞代谢过程。用组织化学方法证 实,LAP的活性与片形吸虫的消化道上皮细胞有关。这些酶很可能作用于多肽代 谢的最后阶段。这些多肽是由诸如组织蛋白酶等内源蛋白酶降解宿主组织产生 的。用亲和纯化的抗LAP抗体能够抑制LAP的活性,但抗体滴度与对宿主的保护率 之间不存在显著联系,没有免疫的动物感染片形吸虫后也能产生低滴度的抗LAP 抗体。说明这种酶在片形吸虫移行的早期阶段被呈递给宿主免疫系统。 LAP是一个很好的疫苗抗原分子,用CatL1,CatL2和LAP做成的三联苗免疫绵 羊得到78%的保护率,如果单独用LAP能获得89%保护率 7。据报道,从捻转血矛线 虫( H .Contortus)小肠微绒毛得到的一种膜蛋白 H-11,也是一种LAP。用H-11免 疫绵羊,能明显保护绵羊感染捻转血矛线虫, 对雄虫有60%的减虫率,对雌虫有84%的 减虫率,并能得到90%的减卵率。 1.6 副肌球蛋白(Paramyosin) 选择副肌球蛋白作为疫苗也是源于从人血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提取的这种抗 原具有交叉保护作用。在绵羊的免疫试验中,佐剂FCA组的抗体滴度高,并且明显 增加了减虫率。但在佐剂DEAE-dextranxeg组不能增加减虫率。在FCA组中有95% 减卵率,DEAE-dextranxek中有57%减卵率。在中和免疫试验中,用副肌球蛋白加 佐剂QA/SM做了相似的试验,发现IgG的滴度比绵羊中的低得多,平均减虫率为47% , 然而,在以后的牛的免疫试验中不能产生这样的保护率,用大片形吸虫的副肌球 蛋白在牛身上做的免疫试验,没有观察到保护效果。因此副肌球蛋白的是否能作 为候选疫苗分子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1.7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untiz - type,KTM ) KTM属于牛胰蛋白酶的抑制剂家族成员,从肝片形吸虫分离得到的Kuntiz- type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h-KTM),是胰蛋白酶的弱抑制剂,它存在于肝片形吸 虫肠腔表面和包括包围口吸盘的体被组织在内的整个外周体被以及实质细胞的 一些细胞器。用Fh-KTM/FCA对绵羊做了免疫保护试验和用Fh-KTM/quilA对牛做 免疫保护试验发现,虽然绵羊免疫后能产生高的抗体滴度,但不能增加免疫动物 的减虫率,对牛的免疫试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2 展望 将来用免疫干预的方式控制片形吸虫病看来是正确的。但需要克服两个障 碍: 其一,如前所述的CFA(FA)在商业中是不能接受的 ,需要研究新的佐剂;其二, 必须研制与天然抗原诱导相当保护水平的重组分子,这不是简单的事。ITT绵羊 显示的天生固有的获得性效应,能明显地抗F.g的研究,显然是一个重点,它为杀 死该虫的免疫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可能导致鉴定出决定ITT绵羊抵抗力 的候选基因。杀死大鼠和绵羊片形吸虫的效应的进一步体外研究是很重要的,因 为这会为深入地了解体内可能效应的机制提供视野,将有助于疫苗设计和合理选 择能适当提高杀虫效应的佐剂。绵羊、牛和大鼠感染过程中,T细胞反应受到抑 制的现象, 可能是缘于动物感染Fh时整个免疫系统无Th1表型。详细研究Fh 释放的抑制因子、并鉴定出能够作为免疫中和目标的一些分子,将会使宿主受益 而损害寄生虫。 1 Spithill TW,Smooker PM,Sexton JL ,et al.Development ofM Vaccines Against Fasciola hepatica.In FasciolosisM.Ed.By J.P Dalton U K, 1999,3772410. 2 Fairweather I,Boray JC. Mechanisms of fasciolicide a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in Fasciola hepatica. DALTON J P. Fasciolosis M . Wallingford,UK:CABI Publishing, 1999,225275. 3 Bitakaramire PK.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immunization of cattle against fascioliasis using gamma-irradiated metacercariae of Fasciola gigantica A.In: Isotopes and Radiation in Parasitology C.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Vienna,1973,pp.23232 4 Tendler M.,Brito CA,Vilar MM,et al.A Schistosomamansoni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Sm14, is the potential basis of adual purpose anti-helminth vaccine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 1996,93:2692273. 5 Estuningsih E,Smooker PM,Wiedosari E,et al.Evaluation of antigens of Fasciola gigantica as vaccines against tropical fasciolosisin cattleJ.InternationalJournal for Parasitology.1997,27:141921428. 6 Spithill TW ,Piedrafita D,Smooker PM.Immuno logical approaches for the control of fasciolosisJ.Int J Parasitol,1997,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