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 书笔记_第1页
《道德经》读 书笔记_第2页
《道德经》读 书笔记_第3页
《道德经》读 书笔记_第4页
《道德经》读 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 读书笔记 3 月份,在人力中心的推荐下, 我重新学习了道德经这本书,通过 学习使我对本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道德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治国 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百行德为先” , 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 。在科技和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财富 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 只有认真领悟道德经的内涵,才能 使我们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 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 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极,守静笃。 ”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 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 守静。静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扰, 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 清贫,耐得住寂寞。静心是安心工作之 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 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 办实事、求实效。 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 若惊,贵大患若身。 ”我们可以看出 “宠 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 “为吾有身 ”, “为吾 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 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 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 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 “贵大患若身 ”呢?由此,净心者能使自 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 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 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道德经第七章说:“天长地 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 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 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 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 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 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 了自身,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说:“道 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 极而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生活、 工作中不妄为。只有不妄为,才能尽心 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 庭责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对待 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 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 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 的争得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 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 同样,我们还要把“ 无为”思想用在待人 处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对人宽容, 这样才能保证团队的和谐稳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总的来说,通过对道德经的 重新学习,让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为 人处世之道,万事以德为先,用清静思 想对待人和事,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 心和理想之心,使内心愉悦、快乐工作。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 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 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 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 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 又玄,众眇之门。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 它就是常“道 ”;“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 命名,那它就是常“ 名” 。 “无”可以用来表 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 , 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 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 “道”的奥妙; 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 “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 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 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第一个“ 道” 是名词,指的是宇 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 真理、规律等。第二个“ 道 ”是动词。指 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 恒:一般的,普通的。 第一个“ 名” 是名词,指 “道”的 形态。第二个“ 名” 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无名:指无形。 有名:指有形。 母:母体,根源。 恒:经常。 眇:通妙,微妙的意思。 徼: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 意思。 谓:称谓。此为“指称” 。 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 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的门径。 感悟: 道德经开篇, “论道 ”,道不可诉 说,不可轻言;“ 论名” ,不可诉说,难 以表达。所以只能从“ 有”和“无”中体悟。 有和无是相互转化的,就像黑暗与光明, 成功与是失败,生与死,水与火,都是 阴与阳。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命运双 生子,相生相克,就是相互矛盾的,也 是相互促进的。 而”道 ”,是万物奥妙的汇总。是不 是可以用“科学 ”来解释?物理、化学、 生物?理工农商文?这些在道之中,让 我想起哲学某个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说起 来就是形而上的哲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那么读哲学的意义就 在于能够指导任何的学科。 思考:既然道不可言状,那如何 体悟?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 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 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 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 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 是以弗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 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 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 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 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 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 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 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 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 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 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恶已:恶、丑。已,通“矣” 。 斯:这。 相:互相。 刑:通“ 形” ,此指比较、对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盈:充实、补充、依存。 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 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 , 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 声”。 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 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 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 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作: 兴起、发生、创造。 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 志向、意志、倾向。 道德经 读书笔记 学号:201406750049 姓名:程霄 黄冈班 道德经 ,是先秦道家的基本 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 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 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由“道” 、 “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道” 并不只 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个体修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即修道的法;“ 德” 也不只是我们通常以 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 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 之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若能合二为一, 则能“修道”成功。 道德经 “德” 的部分,我觉得, 并不是仅仅理解为为人处世的方法、治 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其实,这也 是老子在教给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 的基础,道是德的升华。如果没有德的 基础,为人处世、治家、安邦治国,很 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 去修道。所以修“ 德” 一者是为修道创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 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 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即是“德” 关 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舍德而求 道,不亦舍近求远吗?不修德,又怎么 会得“道”呢?读过道德经 ,我又查 阅了资料,发现, 道德经又有一说 法为德道经 ,即德在先,道在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我想,这也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 道的本意 。 “德道” 除了有道德的内涵, 更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 仅是浅略的阅读两遍道德经 ,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窥得其道,甚至不得 皮毛。如同林语堂曾讲过的“我觉 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 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 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 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 己就是如此。 ”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学习 道德经 ,修德明道。 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道德经 , 看完后虽然觉得不能完全地读懂老子的 思想,但是心中还是感觉一片坦荡,觉 得此书对我们深有益处。 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 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事迹,而是讲道论 德,所以叫做道德经 。 道德经全 书原本分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 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 道”,下篇三十八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 德”。 老子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 的规律。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是无为 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 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 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 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 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 潭而不能自拔? 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 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家庭、事业顺 风顺水,此时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 一世,狂妄自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招 人嫉妒,也会树敌太多,甚至招来杀生 之祸。在老子看来,福气来临时,我们 要提醒自己祸根也来临了,自己不要那 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失意时 就会走投无路。还有不能狂妄自大,不 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无敌,强中 自有强中手,肯定有人比你会更厉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更出色。但我们达到目标时也不能到出 炫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要有谦虚 之心。 老子说“ 是以圣人出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 以不去。 ”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 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 就是不言的教导;只有任凭万物生长而不 加干涉,而生养的万物又不据为自己所 有;为万物的生长尽力而为却不认为是自 己的能耐,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 为一个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总 是不会失去,而是永存。 无为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 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为,那么我们的国 家就会更加的稳定。如今社会物欲横流, 许许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 如我们能够做得到无为,那么我们也将 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 的瑰宝,其中道理还得我们亲自阅读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能理会, 道德经是一部值得永远学 习,永远研究的经典之作。 感悟道德经 ,修身养性 从初中到现在已经学习过很多老 子的文章,但系统完整地阅读老子的 道德经 ,还是在这次暑假。阅读完 后,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修筑的哲理所 折服,不由得感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 年文明留传给后人丰富的遗产,但论及 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 神“一言以蔽之 ”者,勿庸置疑,当数老 子的道德经 。 道德经极其精炼,只有八十 一章,总字数加起来不过五千。但老子 用这极其精炼的五千言阐述了道家对宇 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 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 基本思想。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 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 的宏大框架。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可用 “博大精深”来形容,尚不能一一参透。 在这里只能凭自己理解写下感受最深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几点。 体会道德经 ,主要也就是体 味老子的“道 ”,体味老子。 道,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 词,在道德经一书中频频出现。老 子对“道”有种种构想,从老子对 “道”的 种种构想之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 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 因为虔诚的推崇,他赋予了它博大精深 的涵义,也使得这个概念成为了他的哲 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总的来说,他的“ 道 ”主要可以概 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修身养性、立身 处世、安邦治国。先说安邦治国。 道 德经中有言:“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 之心为心”,是说圣人没有固定的想法, 以满足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 在治国的过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 人民之所急。 “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 不害。 ”,是要求治国者的地位虽高而人 民负担不重,遇到灾害站在前面带领人 民群众去救灾,所以人民不受其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道德经还说:“ 故以知治国,国之 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 ”,以自己的 知识治理国家,则国家盗贼四起,不以 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国 家,则国家就幸福昌盛。还有,只有 “以正治国”,即以正直不阿的态度治理 国家,为政清廉,处事大公无私,执政 为民,执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这 样,执政者的江山才稳固。君王顺着老 子安邦治国的思想而行,则天下太平, 国运昌隆。中国历史上的汉初文景之治, 唐朝贞观之治,就是明证。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多的 是学习其中的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之道。 道德经中可以提炼出来的立身处世, 修身养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载 的修道之法,多为老子自身的体验,文 字不多,但方法完整,从确立目标,到 调心、调气,排除干扰,正确把握各种 功境,最后完成与道,真理相合,无所 不及。普通人顺着老子修身养性思想而 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道德经的第一句,也是被世 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 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诉我们宇宙 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 是难以描述的。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 类思维、语文是具有极大局限的,是片 面的。由此,不管我们对“道” 的认识如 何,都是局限的,还有更高深的“道” 是 我们未能理解的。所以,不应该停留在 原地不思进取,而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壮 大自己,不断地加以认识。这也是与马 克思主义哲学里的“ 用发展的眼光看 问题” 相通的。但是这种发展应 该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的, 因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母”,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宇宙和 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 守的。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推崇也是老 子一切哲学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还给我们提供了修身的准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或者说榜样。 “上善若水” 他说天地 间至高至极的善可以用水来形容。因为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 几于道”,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却 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 怀,毫无所求,甘居众人厌恶的卑下, 污浊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 了。 “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 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 老子通过这个句子详细地指出了人应该 效法水怎样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 居高的精神,要时刻让自己保持谦虚卑 下的态度。有了功勋却不占据,不与人 争,不自以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其次应效仿水的沉静没有物欲。人类应 该恢复自己心灵的透彻明净,抛弃众多 物价的束缚。并不是说一点物欲都没有, 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贪图,不强求。身 处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