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复苏团队的要素: 封闭式循环交流 清楚的提示信息 明确的任务和职责 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知识共享 建设性干预 重新评估和总结 相互尊重 2 组长给每位组员分配了任务 组长通过收到该组员的明显应答并与其进行良 好的目光接触,确认其已收到并理解该任务 组长与组员之间有信息反馈 在分配另一项任务之前,组长将等着听到组员 确认任务已完成 3 指派任务用恰当的语调,简短的语言,肯定的 语气来传递 组员在执行药物医嘱前应口头重复医嘱 如存在任何疑问,均应对命令进行询问 4 组长明确、均衡地给每位组员分配任务 组员应发现并执行明确说明且合乎自己能力水 平的任务 如果被分配的任务超出自己的经验或能力,要 求换一项新的任务 5 尽量在早期寻求协作,而不要等到患者恶化到 不得已时才寻求 避免在没有寻求经验更丰富的人员建议之前, 使用或开始不熟悉的治疗方法 6 组长应鼓励形成一种知识共享的环境,如不确 定下一步的最佳措施,可以寻求建议 可向组员询问是否忽略了任何事情 7 如将发生的操作在当时可能不适当,组长或组 员可能需要进行干预 建设性干预应巧妙进行,避免发生冲突 如需建设性批评,应在复苏结束后 8 组长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状况和已进行的干预, 评估干预效果,并相应调整干预方案 提请持续注意关于鉴别诊断的决定 当患者病情变化时,清楚地提请注意,并增强 监测 9 团队协作 组长给每位组员分配了任务 组长与组员之间有信息反馈 医务人员之间必要的沟通 组员间相互协调的能力 10 操作技能 始终保证高质量的 CPR 正确的 CPR流程 正确识别心律 正确的除颤能量 正确使用药物(包括剂量) 能分析心跳骤停的原因( H和 T) 11 综合能力 语言表述清楚 对病情的判断和评估正确、得当 处理患者过程中思路清晰 反应敏捷、顺利组织施救过程 12 13 Its all about high-quality CPR! 14 15 呼吸停止病例 无脉性骤停病例( VF/VT,心搏停止 /PEA) 心动过缓病例 心动过速病例 ACS病例 急性卒中病例 16 17 18 19 20 21 22 CPR 电除颤 自动体外除颤仪( AED) 手动除颤仪 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 23 电除颤 双相波:起始能量 120200 J,随后采取相同 或更高能量 单相波:起始能量 360 J ,随后采取相同能量 如室颤被终止,后又复发,直接采取上次成功 终止时使用的能量 24 25 26 药物治疗 当至少给予一次电除颤和 2分钟 CPR后 VF或 VT仍持 续,可给予 肾上腺素 或 血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每 35min 1mg肾上腺素 IV/IO 如 IV/IO通路延误或不能建立,也可气管内给药( 22.5mg ) 血管加压素 40U IV/IO,可用于代替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 27 药物治疗 当 VF/VT 对 CPR,电除颤以及血管加压素治疗 均无效时,可考虑使用 胺碘酮 用法:首剂 300mg静推 ,必要时 35分钟后可 再静推 150mg 如无法获得胺碘酮,可考虑 利多卡因 替代 28 CPR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每 35分钟, 1mg IV/IO 不再常规使用阿托品! 病因治疗 29 30 31 32 33 如出现了心动过缓相关的不稳定表现(如足够通气 后仍持续的急性意识改变,缺血性胸部不适,急性 心衰,低血压或休克 ) ,首选 阿托品 如阿托品无效,在等待安置临时起搏器时可静脉使 用有 -受体激动效应药物( 多巴胺,肾上腺素 )或经 皮起搏 ( TCP) 34 阿托品 多巴胺 肾上腺素 35 对于不稳定,且阿托品无效的患者应采用经皮 起搏( TCP ) 对于伴有高度 AVB且不稳定的患者,当无法建 立静脉通道时应考虑立即起搏 如果患者对药物及 TCP均无效 , 应考虑经静脉 起搏 36 37 38 39 如心动过速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相关的血流动力 学不稳定表现(如急性意识改变,缺血性胸部 不适 ,急性心衰,低血压或休克) ,应立即 行电复律 尽可能在复律前建立静脉通道 如患者神志清醒,应给以镇静 但如患者极度不稳定,尽快电复律! 40 房颤: 初始能量(双相波) 120200 J ( Class IIa) 如无效可增加能量重复 房扑及其他室上速: 初始能量 双相波 50 100 J ,单相波 200 J 如无效可增加能量重复( Class IIa) 41 有脉搏的单形规律室速 : 同步电复律 起始能量 100 J(单 /双相波) 如无效可增加能量 ( Class IIb) 多形室速 非同步电复律,采用除颤剂量(双相波 120200 J, 单相波 360 J ) 42 Vagal Maneuvers 腺苷 钙通道阻滞剂 受体拮抗剂 43 如果未合并低血压,规律的窄 QRS波心动过速可选择 腺苷 ,同时做好同步电复律的准备 用法: 6 mg 快速 IV ,如无效, 12分钟后可再 IV 12 mg 如腺苷和迷走神经刺激未能终止 ,或 PSVT治疗后复 发,或上述治疗提示是其他形式的室上速(如房颤 或房扑),可考虑使用长效房室结阻滞剂,如 非二 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或 受体阻滞剂 44 适应证 腺苷或迷走神经刺激无效或复发的稳定的窄 QRS波心动过速 用于房颤或房扑患者控制心室率 45 维拉帕米: 2.5 5 mg IV ,大于 2 min (老年患者应大于 3 min) 如无效且无不良反应,可每 15 30 min重复静 推 5 10 mg ,总量不超过 20 mg 也可每 15 min 静推 5 mg ,总量不超过 30 mg 46 地尔硫卓 15 20 mg ( 0.25 mg/kg) IV,超过 2 min 必要时 15 min后可再给予 20 25 mg ( 0.35 mg/kg)静推 维持剂量: 5 15 mg/h,根据心率调整滴速 47 注意事项 仅用于窄 QPS波心动过速(规律或不规律) 避免用于心衰,合并预激的房颤或房扑 ,室 速 48 阿替洛尔( atenolol) 推荐剂量为 5mg 缓慢静脉注射(超过 5 分钟)。 10 分钟后无效,如果第一个剂量能够很好耐受,第二剂 5mg 缓慢静脉注射 (超过 5 分钟)。 美托洛尔( Metoprolol ) 缓慢静脉或骨内注射 5mg,间隔 5 分钟一次,直至总量 15mg 。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 总量 0.1mg/kg分为三等分,以 2-3 分钟间隔缓慢静脉注射。给药速率每分钟 不超过 1mg/min。 如果需要在 2 分钟内可重复总剂量。 49 艾司洛尔( esmolol ) 负荷剂量 500g/kg( 0.5mg/kg), 2分钟静脉注射。 然后以每分钟 50g/kg( 0.05mg/kg/min)维持静脉滴注 4 分钟,直 至总剂量 200g/kg。 如反应不充分,再给予第二剂 500g/kg 静脉注射 1 分钟,维持注射 量增至每分钟 100g/kg( 0.1 mg/kg) 最大输注速率:每分钟 300g/kg0.3 mg/kg/min 50 注意事项 避免用于哮喘、气道阻塞性疾病、失代偿心衰 以及合并预激的房颤或房扑 51 房室结阻断剂(包括腺苷,钙通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或地高辛)均不适用于伴预激的房 颤或房扑患者 应避免联合使用长效房室结阻断剂 52 对于起源尚不确定的,规律的单形性宽 QRS波心动过速,可 考虑静推 腺苷 (用法同室上速) 对于可能是室速但稳定的患者,首选静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 电复律。 可以静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普鲁卡因 ( Class IIa) , 胺碘 酮( Class IIb) , 或索他洛尔( Class IIb) 普鲁卡因和索他洛尔应避免用于 QT间期延长的患者 如果已给予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未获得专科意见之前不 应使用第二种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果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应考虑电复律或专科会诊 53 普鲁卡因 用法: 2050 mg/min,直至心律失常被抑制 ,或出现低血压,或 QRS 波宽度延长 50% ,或最大剂量达到 17 mg/kg。维持剂量为 14 mg/min. 避免用于 QT延长和充血性心衰患者 54 胺碘酮 对于有冠心病和心室功能差的患者,可有效预防单 形性室速复发和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用法: 150 mg IV ,超过 10分钟 。必要时可重复。维 持剂量:前 6小时 1mg/min,后逐渐减量,总量不超 过 2.2 g /24h 利多卡因 无法获得胺碘酮时可以替代 用法: 11.5 mg/kg IV ,维持剂量: 14mg/min ( 3050 g/kg.min) 55 控制心室率 静推 受体阻滞剂 和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 剂 (如地尔硫卓)( Class IIa) 对于合并充血性心衰的患者可考虑 地高辛 和 胺 碘酮 控制心室率 对于合并预激的房颤患者应避免使用房室结阻 断剂(如腺苷,钙通道阻滞剂,地高辛和 受 体阻滞剂 ) 56 与室颤一样,需尽快除颤 药物预防主要针对室速的基础病因及窦性心律下是 否存在 QT间期延长 如存在长 QT间期,应注意终止任何可延长 QT间期的 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 硫酸镁可用于尖端扭转性室速(长 QT相关的多形室 速) 57 无 QT延长时,多源室速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肌缺血, 此时静推胺碘酮和 受体阻滞剂可能减少心律失常 发生率 ( Class IIb) 除了缺血和长 QT综合征,其他可致多源室速的原因 还包括儿茶酚胺性室速( 受体阻滞剂可能 有效 ) 以 及 Brugada syndrome (异丙肾上腺素有效) 58 59 60 61 62 63 尽可能通过溶栓或直接球囊扩张( PCI)实现 早期再灌注治疗 再灌注目标 从入急诊科至首次 PCI的目标时间为 90min 从入急诊科至开始溶栓治疗的目标时间为 30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渤海高中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宿舍达人活动汇报
- 校医院护理技术规范
- 江西省广昌一中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新技术集成实施方案
- 西方文明总体战略讲解
- 药厂实习汇报总结
- 少先队讲解员比赛
- 血液科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
-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
-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 2025年度LNG船运分析报告
- 利用过程状态和设备参数预测电解铜箔产品质量的技术
- 一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个案
- 抢险物资规章管理制度
- 热控检修规程(2018修订版)
- 大疆无人机租赁合同协议
- GB/T 45455-2025成型模带头导套和带头定位导套
- 简述pdca工作法试题及答案
- T-JSQX 0013-2024 电动汽车变充一体充电设备技术规范
- 北京地铁桥隧结构运维监测技术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