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病因病机ppt课件_第1页
鼻衄病因病机ppt课件_第2页
鼻衄病因病机ppt课件_第3页
鼻衄病因病机ppt课件_第4页
鼻衄病因病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衄 要求 1.熟悉鼻出血的中西医病因病理。 2.掌握鼻出血的分型治疗及外用止血法 。 1 1.鼻衄( nosebleed) 即鼻出血,是多种 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它可由鼻部损伤 而引起,亦可因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本 节重点讨论后者所引起的鼻衄。 2.鼻衄一证最早见于 内经 ,始称 “ 衄 ” 。 3.病名:古人根据病因和症状不同尚有 不同的命名,如伤寒鼻衄、时气鼻衄、 温病鼻衄、虚劳鼻衄、经行鼻衄、红汗 、鼻洪、鼻大衄等。 2 【 病因病机 】 鼻 出血的原因十分复杂,分为局部和全身性原 因两大类。 一、局部原因 1.原发性:多见于小儿或青少年。出血部位多 在鼻中隔 little氏区,多易自止。 2.外伤性: 3.鼻中隔偏曲及穿孔 4.鼻部炎症 5.肿瘤 6.环境因素 3 二、全身原因 1.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常 见原因。 2.静脉压升高:某些心、肺疾病和慢支、肺气 肿、肺心病等可使静脉压力升高致出血,出血 部位多在鼻咽静脉丛。 3.全身出血性疾病:血液疾病、严重肝、肾疾 病,维生素 C、 K缺乏等。 4.内分泌紊乱:代偿性月经、异位月经,是因 血中雌激素含量少、鼻粘膜扩张所致。 5.其它:急性发热性传染性、化学物质中毒等 。 4 中医:鼻衄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实 证者,多因火热气逆、迫血妄行而致;虚 证者,多因阴虚火旺或气不摄血而致。 1.邪热犯肺 外感风热或燥热之邪,首先犯肺,致肺失 肃降,邪热循经上犯鼻窍,损伤阳络,血 溢清道而为衄。 2.胃热炽盛 胃经素有积热,或因暴饮烈酒,过食辛燥 ,致胃热炽盛,火热内燔,循经上炎,损 伤阳络,迫血妄行而为鼻衄。 5 3.肝火上逆 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循 经上炎,或暴怒伤肝,肝火上逆,血随 火动,灼伤鼻窍脉络,血溢脉外而为衄 。 4.心火亢盛 由于情志之火内生,或气郁而化火, 致使血热,心火亢盛,迫血妄行,发为 鼻衄。 6 5.肝肾阴虚 素体阴虚,或劳损过度,久病伤阴,而 致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不藏血,水 不制火,虚火上炎,损伤鼻窍阳络,血 溢脉外而衄。 6.脾不统血 久病不愈,忧思劳倦,饮食不节,损伤 脾胃,致脾气虚弱,统摄无权,气不摄 血,血不循经,渗溢于鼻窍而致衄。 7 【 诊断 】 1.诊断要点 ( 1)病史:应注意询问有无鼻部外伤、 肿瘤或全身各系统疾病等病史,有无其 他诱发因素。 ( 2)临床症状:鼻中出血。多为单侧出 血,亦可双侧。可表现为间歇反复出血 ,亦可持续出血。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 血。 8 ( 3)检查: 1)在前鼻镜或间接鼻咽镜甚至鼻内窥镜 下,寻找出血点或渗血面。 以鼻中隔前 下方的易出血区及鼻腔后部的鼻鼻咽 静脉丛较为多见。 2)找出血原因:止血处理后,必要可 进行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全身检查 。 2. 鉴别诊断 本证须与肺、胃、咽喉等部位的出血( 如咯血、吐血等)经由鼻腔流出相鉴别 。 9 【 辨证及治疗 】 鼻衄属于急症,临床治疗时要遵照 “急则 治其标 ”、 “缓则治其本 ”之原则,同时应 稳定病者的情绪,以利于配合治疗和检 查。有虚脱者,应及时抢救处理。 1分型论治 鼻衄实证多见于邪热犯肺、胃热炽盛、 肝火上逆、心火亢盛等证;虚证则多属 肝肾阴虚或脾不统血。治疗应在辨证用 药的基础上,注意止血法的运用。 10 ( 1)邪热犯肺 主证:鼻中出血,点滴而下,色鲜红, 量不甚多,鼻腔干燥、灼热感。多伴有 鼻塞涕黄,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质 红,苔薄白而干,脉数或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加味。本方可疏风清热, 应用时可加丹皮、白茅根、栀子炭、侧 柏叶等凉血止血。 11 ( 2)胃热炽盛 主证: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或深红 ,鼻粘膜色深红而干。多伴有口渴引饮 ,口臭,或齿龈红肿、糜烂出血,大便 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而干 ,脉洪数或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凉膈散加减。 热甚伤津伤阴者,可酌加麦冬、玄参、 白茅根之类以助养阴清热生津。 12 ( 3)肝火上逆 主证:鼻衄暴发,量多,血色深红,鼻 粘膜色深红。常伴有头痛头晕、耳鸣, 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面红目赤,烦躁 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可酌情加石膏、黄连、竹茹、青蒿等以 清泻上炎之火。若便秘、口干甚者,加 麦冬、玄参、知母、葛根等以清热养阴 生津。 13 ( 4)心火亢盛 主证:鼻血外涌,血色鲜红,鼻粘膜 红赤。伴有面赤,心烦失眠,身热口渴 ,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 尖红,苔黄,脉数。甚则神昏谵语,舌 质红绛,少苔,脉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泻心汤加味。 可加白茅根、侧柏叶、茜草根等加强凉 血止血之效;心烦不寐、口舌生疮者, 加生地、木通、莲子心以清热养阴,引 热下行。 14 ( 5)肝肾阴虚 主证:鼻衄色红,量不多,时作时止, 鼻粘膜色淡红而干嫩,伴口干少津,头 晕眼花,耳鸣,五心烦热,健忘失眠, 腰膝酸软,或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 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 可加旱莲草、阿胶等滋补肝肾,养血; 加藕节、仙鹤草、白及等收敛止血。 15 ( 6)脾不统血 主证:鼻衄常发,渗渗而出,色淡红, 量或多或少,鼻粘膜色淡。全身症见面 色无华,少气懒言,神疲倦怠,食少便 溏,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味。 16 2外治法 对于正在鼻出血的病人,要遵照 “急则治 其标 “的原则,立即止血。常用止血方法 如下: ( 1)冷敷法:取坐位,以冷水浸湿的毛 巾或冰袋敷于患者的前额或颈部,以达 凉血止血的目的。 ( 2)压迫法:用手指紧捏双侧鼻翼 1015分钟,或用手指掐压患者入前发 际正中线 12寸处,以达止血目的。 17 ( 3)导引法:令病人双足浸于温水中, 或以大蒜捣烂,或用吴茱萸粉调成糊状敷 于同侧足底涌泉穴上,有引火下行的作用 ,以协助止血。 ( 4)滴鼻法:香墨(药墨)浓研,滴 入鼻中。香墨有止血作用 ,可使出血停止。 或用血管收缩剂滴鼻,也有止血作用。 ( 5)吹鼻法:选用云南白药、蒲黄、 血余炭、马勃粉、田七粉等具有收涩止血 作用的药粉吹入鼻腔,粘附于出血处,而 达到止血目的。亦可将上述药物放在棉片 上,贴于出血处或填塞鼻腔。 18 ( 6)烧灼法:适用于反复少量出血且能 找到固定出血点者。用 30 50硝酸 银或 30三氯醋酸烧灼出血点,应避免 烧灼过深,烧灼后局部涂以软膏。此外 ,还可用电灼法或 YAG激光烧灼出血点 。 ( 7)鼻腔填塞法:用上述方法未能止血 者,可用此法,以持续加压达到止血目 的。另外还可在局麻下行冷冻止血法或 微波凝固治疗,对上述方法治疗无效者 , 可行手术结扎颈外动脉、上颌动 脉等 。( 视频 1) 19 3针灸疗法 ( 1)上星、委中、合谷、少商、气海、足三 里、先于委中、少商刺血,再刺上星、合谷、 留针 20分钟, 10分钟行针 1次。 ( 2)火柴灸治疗鼻衄:在磷片上划燃后,对 准少商穴迅速点灸,手法轻,瞬时灸穴,听到 “啪 ”的响声即可,灸后局部出现米粒大瘢痕, 再以同法点灸身柱,出血明显减少。 ( 3)指压百劳穴 25分,可止鼻衄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