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手抄报资料.docx_第1页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手抄报资料.docx_第2页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手抄报资料.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手抄报资料 五一劳动节诗歌:悯农二首 李绅 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诗人年轻时 的作品。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 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 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 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 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 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 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恐怕就有这一 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 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象诗人那样去 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 “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 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 印象。再如“盘中餐” ,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 然而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 在一起呢?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 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 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 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 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象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 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 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 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 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 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 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 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 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 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 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