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_第1页
鼻鼽_第2页
鼻鼽_第3页
鼻鼽_第4页
鼻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鼽 1 目的要求 n 1掌握鼻鼽的定义、发病特点、一般发病 情况。 n 2熟悉鼻鼽的病因病机,其病变与肺、脾 、肾有较密切的联系。 n 3掌握鼻鼽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分型 治疗、外治法及针灸疗法等。鼻鼽的预防 调护措施。 2 重点及难点提示 n 重点:掌握鼻鼽的主要症状表现,详 细了解发病特点及规律,注意粘膜颜 色改变,因其鼻痒、喷嚏、流稀涕与 伤风鼻塞相似,应加以鉴别。 n 难点:辨清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 气虚弱、清阳不升及肾阳不足、温煦 失职各型主证及全身表现,准确治疗 ,避免鼻窦炎、鼻息肉、哮喘等疾病 的发生,积极查找过敏原,尽量减少 ,甚至避免与其接触。 3 一、概述 n 1、定义: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 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 主要特征的鼻病。 n 2、特点:可常年性发病,亦可季节性 发作。 n 3、现代医学病名:变应性鼻炎。 4 二、病因病机 n 1.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则腠 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邪聚鼻窍,邪正相搏,肺气 不宣,津液停聚,遂致喷嚏、流清涕、鼻塞等,发为 鼻鼽。 n 2.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脾气虚弱,生化不足,鼻窍 失养,外邪或异气从口鼻侵袭,停聚鼻窍而发为鼻鼽 。 n 3.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肾阳不足,则摄纳无权,气 不归元,温煦失职,腠理、鼻窍失于温煦,则外邪、 异气易侵,而发为鼻鼽。 n 4.肺经伏热,上犯鼻窍 肺经素有郁热,肃降失职, 邪热上犯鼻窍,亦可发为鼻鼽。 5 n病因 1、吸入性变应原 :如室内、外尘埃、尘螨、 真菌、动物皮毛、羽毛、棉花絮等,多引起常 年性发作;植物花粉引起者多为季节性发作。 2、食物性变应原 :如鱼虾、鸡蛋、牛奶、面 粉、花生、大豆等。特别是某些药品,如磺胺 类药物、奎宁、抗生素等均可致病。 3、接触物 如化妆品、汽油、油漆、酒精等。 其他可能是某些细菌及其毒素,物理因素 (如冷热变化,温度不调),内分泌失调或体 液酸碱平衡失调等病因均可致病。也可由于多 种因素同时或先后存在。 6 三、诊断 n 1.病史:部分病人可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n 2.主证: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 ,呈阵发性,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 特点。 n 3.检查:发作期鼻粘膜多为灰白或淡蓝色, 亦可充血色红,鼻甲肿大,鼻腔有较多水 样分泌物。间歇期以上特征不明显。 7 n 变应性鼻炎 8 n一、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n 1记分条件: 常年性发病,具有打喷嚏(每次连续 3 个以上)、流清涕和鼻粘膜肿胀三个主 要临床表现,一年内发病日数累计超过 6 个月,一日内发病时间累计超过 0.5小时 ; 病程至少一年。 9 n 2记分标准: 有明确吸入物致敏原线索,有个人和或家 族过敏性疾病史,发作期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各记 1分,共 3分。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反应 ,至少有一种为( +)或( +)以上;特异 性 IgE抗体检测阳性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 ,且与皮肤试验及病史符合,各得 2分,共 4分 。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粒细胞阳性和或鼻 粘膜刮片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阳性得 1分 。得分 6 8分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3 5分为可疑变应性鼻炎, 0 2分可能为非变应 性鼻炎。 10 n 二、花粉症 n 1季节性发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 与致敏花粉传粉期相符合;至少两年在同一季 节发病。 n 2发作期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n 3发作期鼻分泌物(和或结膜刮片)嗜酸 粒细胞阳性,或鼻粘膜刮片肥大细胞(嗜碱粒 细胞)阳性。 n 4花粉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一 种为( +)或( +)以上,或变应原鼻激发 试验阳性、眼结膜试验阳性。 11 n 附表 症状分级记分标准 分级记分 喷 嚏(一次连续个数) 流涕(每日擤鼻次数) 鼻堵 鼻痒 n 1分 3 9 4 偶有 间断 n 2分 10 14 5 9 介于两者之间 蚁行感,但可 忍受 n 3分 16 10 几乎全天用口呼吸 蚁行感,难 忍 12 四、鉴别诊断 n 本病应与伤风鼻塞相鉴别。 13 如何鉴别伤风鼻塞与鼻鼽? n 病史:伤风鼻塞发 病前多有受凉、疲劳 史 。 n 症状:伤风鼻塞病 程较短,多伴有周身 不适、发热、恶风、 头痛等外感症状 。 n 检查:伤风鼻塞见 鼻粘膜红肿 。 n 病史:鼻鼽多有过 敏史、家族史。 n 症状:而鼻鼽具有 突发性和反复发作的 特点,在间歇期症状 不明显,多伴有肺脾 气虚等症状 n 检查: 鼻鼽在发作 期多见鼻粘膜苍白水 肿。 14 五、辨证及治疗 (一)分型论治 n 1.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n 症见: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嗅觉 减退,畏风怕冷,自汗,气短懒言,语声低怯, 面色苍白,或咳嗽痰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 虚弱。 n 检查:下鼻甲肿大光滑,鼻粘膜淡白或灰白,鼻 道可见水样分泌物。 n 治则:温肺散寒 益气固表 n 方药:温肺止流丹加减 15 n 也可用: 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 补肺祛寒 苍耳子散 辛散风邪通鼻窍 散邪通窍 畏风怕冷、清涕如水:桂枝、干姜、大枣等。 鼻痒:蝉蜕、僵蚕等。 16 2.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n 症见:鼻塞,鼻痒,清涕连连,喷嚏突发 ,面色萎黄无华,消瘦,食少纳呆,腹胀 便溏,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 ,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 n 检查:下鼻甲肿大光滑,粘膜淡白,或灰 白,有水样分泌物。 n 治则:益气健脾 升阳通窍 n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或用四君子汤加诃子、五味子、北 芪、辛夷花等。 17 3.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n 症见: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长流。面色 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倦怠,小便清 长,或见遗精早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 n 检查:下鼻甲肿大光滑,粘膜淡白,鼻道有水样 分泌物。 n 治则:温补肾阳 固肾纳气 n 方药:肾气丸加减 或用温肺止流丹加肉苁蓉、覆盆子、金樱 子、蛤蚧等补肾纳气的药。 18 n 加减用药 : 喷嚏多者:地龙、蝉衣、蛇退、全蝎等虫类 药,止痉镇嚏。 清涕量多者:五味子、诃子、金樱子、乌梅 、浮小麦、糯稻根等敛肺或敛汗止涕。 鼻塞较甚、鼻粘膜苍白:细辛、川椒、木香 、桂枝等辛散行气,温通鼻窍。 鼻粘膜肿胀较甚 :(脾虚湿困,痰浊瘀阻) 车前子、泽泻、浙贝、瓜蒌仁等祛痰泻湿散结 。 19 4.肺经伏热,上犯鼻窍 n 症见:鼻痒,喷嚏频作,流清涕,鼻塞, 常在闷热天气发作,全身或见咳嗽,咽痒 ,口干烦热,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 n 检查:鼻粘膜色红或暗红,鼻甲肿胀。 n 治则:清宣肺气 通利鼻窍 n 方药:辛夷清肺饮加减 20 n 辛夷清肺饮: 黄芩、栀子、石膏 清肺胃之热 知母、桑白皮 辛夷花、枇杷叶、升麻 宣肺气通鼻窍 百合、麦冬 清养肺阴 21 (二)外治法 n 1.滴鼻法 可选用芳香通窍的中药滴鼻剂滴 鼻。 n 2.嗅法 可用白芷、川芎、细辛、辛夷共研 细未,置瓶内,时时嗅之。 n 3.吹鼻法 可用碧云散吹鼻,亦可用皂角研 极细未吹鼻。 n 4.塞鼻法 细辛膏,棉裹塞鼻。 22 (三)其他疗法 n 可采用穴位注射、穴位敷贴及按摩疗法。 23 n 西医治疗: ( 1)避免接触致敏原: (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常作为过敏性鼻炎治疗的首选药物。抗 组胺药有多种,扑敏宁、苯海拉明、扑尔敏、克敏嗪 等。 减充血药:减充血药大多数为血管收缩剂,可鼻腔 局部应用,也可全身应用。最常用的是麻黄素,可局 部应用,伪麻黄碱、新福林、苯丙醇胺等仅可口服。 抗胆碱药 肥大细胞稳定剂: 激素类药物 ( 3)免疫治疗: 24 六、预防与调护 n 1、 避免或减少粉尘、花粉等刺激。 n 2、 避免接触和食用易引起过敏反应之食物 、药物 。 n 3、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 25 七、预后及转归 n 1、经积极防治,可控制症状,但容易反复 发作。 n 2、部分病人可有鼻窦炎、鼻息肉、哮喘等 并发症。 26 八、病例分析 n 李某,女, 38岁,工人。 n 主诉:经常打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 2年。 n 现病史:患者近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