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名词填空_第1页
变态心理学-名词填空_第2页
变态心理学-名词填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态心理学 名词解释: (P2)心理障碍: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一般认为,变态心理也称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 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定义心 理障碍有 3 个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P10)标准化:标准化是一个过程。通过标准化的过程可以确定一组标准或常模。这组标准可以用于 测量、计分和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常模可因标准化时选取的样本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常见的有年龄常 模、职业常模、性别常模等。 (P17)幻觉: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器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 (P19)妄想 一种错误的、歪曲的病理性信念或判断,既没有事实根据,也与个体所处的背景和文化 中公认的观念不一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都无法纠正。 (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被 控制妄想、嫉妒与钟情妄想、其他妄想) (P25)自知力 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力恢复的 程度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病情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P29)惊恐障碍 是指个体突然感到强烈的恐惧、紧张,或者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惊恐发 作前没有特定的诱发事件,发作之后逐渐消退。有时出现更严重的、经常性的发作。 (p32)恐惧症 也称为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P31)广泛性焦虑 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 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P35)强迫观念 是持续反复的念头、影像或闯入意识的冲动。 (P35)强迫行为 是对强迫观念的反应,包括固定仪式或心理活动。 (P45)癔症性躯体障碍 该病曾被认为是歇斯底里转换,也称为转换障碍,是一种把心理压力转换为躯 体症状的失常。 (P47)癔症性精神障碍 是两个或多个心理过程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的,而相互之间却没有关联和影响。 (P52)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指由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P6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长期的反社会行为,包括侵犯行为、无责 任感、不考虑后果的危险行为。 (P69)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病人总要求别人替他做大部分的决定,替他做重要的事情,并且对他的生活 负大部分的责任。 (P63)分裂样性人格障碍包括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明显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 对表扬和批评都很冷漠,缺乏社会技能。 (P74)心境障碍是指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 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 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P77)双相障碍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躁狂 症后又有抑郁症或混合性发作。首次发作是躁狂而不是抑郁,有 90%的双相障碍病人第一次发作时在 50 岁之前。双相障碍易于复发,不易康复。 (P89)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 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思维和知觉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自知力缺乏) (P104)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个体担心发胖而采取限制饮食、过度运 动、引吐、导泻等方法减轻体重。个体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甚至已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常有 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至少已连续 3 个月经周期) 。 (P105)神经性贪食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以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 常采导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 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 (P110)失眠症由有机体内部引起的睡眠启动(入睡)和维持困难(易醒) ,或者是精神未复原的睡眠。 个体因为不能睡眠而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情绪又会反过来干扰睡眠,从而使他感到更加焦虑。 (P112)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指一类有机体内部的睡眠-觉醒系统的生物节律,即昼夜节律与外部所要求 的睡眠定时和睡眠期不一致所引起的睡眠障碍。 (P119)性别角色是对性别认同感的公众表达-个体的言行表明了他的性别。 (P124)性别认同障碍是指一种强烈的、持续的、相反的性别认同,病人会持续对自身的性别或性别角 色不适宜的观念感到不舒服。性别认同障碍要与异装癖、雌雄同体、同性恋等相区别。 (P129)恋物癖是指个体由某些无生命的物品达到性唤起的一种性偏好障碍。 (P127)性指向障碍指起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但某些人的性 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为此感到焦虑、抑郁,以及内心痛苦, 有的试图寻求治疗加以改变。 (P120)性功能障碍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障碍,常见为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乐高潮 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 (P139)药物滥用 任何一种有悖于社会常规或偏离医疗需要,间断或不间断地使用某种或某些精神活 性物质的行为。 (P140)戒断综合征 指在长期或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后,一旦停止用药、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 拮抗剂占据受体后,将发生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症状与体征。 (P140)耐受性指随着个体连续地反复用药,机体对药物原有剂量变得不敏感,个体需要获得原有药理 作用或心理体验,就不得不增加剂量的状态。 (P140)药物依赖性又称药物成瘾,包括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 神状态,包括躯体状态。 (P158)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在童年时期就明显表现出来的精神障碍。病人的智力和适应性功能都低于 正常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与人沟通、生活自理、家庭生活、社会技能等。 (P161)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指一组婴幼儿时期就发病的全面性的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 沟通模式的异常,如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病人的症状通常在 5 岁以内就很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可能得到缓慢的改善。 (P165)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 3 岁左右) ,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以明显的注 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为特点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可以发生在各种场合 (如家里、学校和诊室) ,男孩的比例明显多于女孩。包含了两种症状:一类为注意力缺失的问题,一 类为多动。 (P167)分离性焦虑是指儿童与亲人、家庭或其他熟悉的环境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的情绪。 (P178)谵妄是一种快速发作的、随时间波动的、对治疗有快速反应的认知障碍,与痴呆一样,谵妄时 可能出现记忆缺陷、感觉缺陷、定向障碍和沟通问题。 (P179)痴呆是认知功能全面的、逐渐的衰退,经常伴有抑郁、兴奋和冷漠等心理和情绪上的改变。 (P183)器质性遗忘是因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明显下降,导致顺行性遗忘和时间定向障碍,但也可出现逆 行性遗忘。 填空: 1. 行为主义有 3 个最基本的假设:环境决定论、实验法和乐观主义。 2. 第一个提出个体全程发展理论的是埃里克森。 3. 临床访谈包括精神状况检查、无结构访谈和结构化访谈。 4. 妄想的特点有:没有事实依据,与其教育水平不相符,病人坚信不移无法说服,不能以亲身体验和 经历加以纠正。 5. 精神发育迟滞、痴呆是认知障碍中智能障碍的表现。 6. 错构的病人与幻觉的病人一样具有错误而歪曲的思维意识,那么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歪曲的思 想是否基于正确的事实之上。 7. 病人在接受痛苦的刺激时仍会体验到愉快的感觉称作情感倒错。 8. 意志行为障碍包括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乏,意向倒错,矛盾意向。 9. 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 10.恐惧症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11.癔症是以转换症状和分离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12.癔症性精神障碍包括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和癔症性精神病。 13.应激相关障碍的表现形式有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 14.当前许多学者都在试图使用外倾向、一致性、知觉性、情绪稳定性和经验的开放性等五个维度对人 格障碍做出有意义的标定。 15.持续性心境障碍主要包括环形心境障碍和恶劣心境两种类型。 16.小鹏最近两周内持续精力充沛,睡眠减少却并不疲乏,经常自夸是最聪明的人,行为鲁莽,语量增 多,在不相称的环境中,常常欣喜若狂,他可能患有心境障碍中的躁狂症。 17.在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因素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分子遗传学研究,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等。 18.精神分离症的常见类型有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 19.进食障碍是以严重异常的进食行为为特征,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两大综合症状。 20.近年来发现的对生物钟有影响的激素是褪黑激素。 21.男性手淫的频率大约是女性的三倍,在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男性比女性开放得多等等,都说明 在性行为上男女存在性别差异。 22.露阴癖是指经常把自己的生殖器暴露给那些没有防备的、不情愿观看的陌生人。窥阴癖是指偷看他 人裸体以及脱衣或性交的行为。 23.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性乐高潮障碍和性交疼痛障碍。 24.阿片类药物典型的戒断症状可分为两大类:客观体征和主观体征。 25.在探讨药物滥用和物质依赖的生物原因是,奖赏系统是导致药物依赖的结构基础,单胺类等递质变 化是精神活性物质作用的直接后果。 26.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包括精神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