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现代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1页
肺癌的现代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2页
肺癌的现代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3页
肺癌的现代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4页
肺癌的现代诊断和治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癌的现代诊断和治疗 基本概念 肿瘤细胞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常 有区域性淋巴结和血行转移,早期 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 道症状,病情进展速度与细胞的生 物特性有关。 肺 癌 诊 断 肺 癌 n 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 恶性肿瘤 n 发病率在多数国家呈明显增高趋向 n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占恶性肿瘤 死亡率的第一位 肺 癌 n 全世界每年有 135万左右新病人 n 每年 110万人死于此病 n 男性、女性死亡人数均位首例(肿瘤致死) n 至 2025年,我国每年死于肺癌者达 100万人 以上 肺癌的发病率 Parkin DM, et al. CA Cancer J Clin. 1999;49:33-64. 发病率指每 100,000中的发病人数。 男 /女 54.8/ 8.1 男 /女 75.9/10.3 男 /女 39.3/11.2 男 /女 47.6/16.1 男 /女 34.7/13.4 男 /女 12.9/2.6 男 /女 29.1/7.7 男 /女 69.6/32.9 男 /女 19.3/7.9 男 /女 55.1/7.6 东欧 日本 澳洲 中国 北非 南非 中美洲 西欧 北美 温带南美 肺癌的病因 7% 12% 21% 13% 8% 8% 10% 20% 14% 东欧 日本 澳洲 中国 中东 /北非 中非 /南非 中美洲 /加勒比 西欧 /北欧 北美 肺癌的 5年生存率 Parkin DM, et al. CA Cancer J Clin. 1999;49:33-64. 中国肺癌流行病学回顾 26.9% 38.4% 30.5% 2000和 2005年肺癌患者数 Yang et al, 2005 患者数 中国肺癌流行病学回顾 2000和 2005年肺癌发病率 14.0% 19.9% Per 100,000 Yang et al, 2005* ASR: 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 (per 100,000) using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中国肺癌流行病学回顾 2000和 2005年癌症发病率排名 排位 男性 (ASR*) 2000 排位 男性 (ASR*) 2005 1 肺癌 43.0 1 肺癌 49.0 2 胃癌 41.9 2 肝癌 40.0 3 肝癌 38.9 3 胃癌 37.1 4 食道癌 27.6 4 食道癌 24.0 5 结直肠癌 14.0 5 结直肠癌 15.0 Yang et al, 2005 排位 女性 (ASR*) 2000 排位 女性 (ASR*) 2005 1 乳腺癌 19.9 1 乳腺癌 24.8 2 胃癌 19.5 2 肺癌 22.9 3 肺癌 19.2 3 胃癌 17.4 4 肝癌 14.5 4 肝癌 15.3 5 食道癌 12.1 5 食道癌 9.7 *ASR: Age- standardi zed incidence rate (per 100,000) 用世界标准 人口计算的 年龄标化发 病率 (每 10 万人 ) 中国肺癌流行病学回顾 胃积危险 (75 岁以下 ):计 算出的个人在 没有其他死亡 原因时在 75岁 以下发生癌症 的净风险 (以 百分比表示 ) 肺癌成为累积危险性最高的癌症 男性 累积危险 2000 男性 累积危险 2005 1 肺癌 5.1 1 肺癌 5.7 2 胃癌 4.9 2 肝癌 4.3 3 肝癌 4.2 2 胃癌 4.3 4 食道癌 3.3 4 食道癌 2.9 5 结直肠癌 1.6 5 结直肠癌 1.7 女性 累积危险 2000 女性 累积危险 2005 1 胃癌 2.3 1 肺癌 2.6 2 肺癌 2.2 2 乳腺癌 2.3 3 乳腺癌 1.9 3 胃癌 2.0 4 肝癌 1.6 4 肝癌 1.7 5 食道癌 1.4 5 食道癌 1.2 Yang et al, 2005 中国肺癌死亡率 n 70年代 90年代上升 111.85% n 癌症中的死因由第四位攀升第一位 肺癌的病因 n 吸烟 n 大气污染 n 室内微小环境的污染 n 职业危害 (石棉、氡、甲基乙醚、铬、镍、砷) n 慢性肺部疾病 n 营养状况 n 遗传因素 吸 烟 n 肺癌病人中 3/4有重度吸烟 n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高 10 13倍 n 19岁以下开始吸烟,死于肺癌机会更大 n 吸烟与肺鳞癌、 小细胞肺癌 (SCLC) 关系密切 吸 烟 n 肺癌发病与吸烟时间、每日吸烟量密 切相关 n 每日吸烟 20支、持续 40年( 40年包) 得肺癌的风险度非常高 n 被动吸烟也是肺癌危险因素 n 配偶吸烟的人群肺癌发病率高 25% n 工作场所被动吸烟肺癌发病率高 17% Cancer Facts 753-845. 肺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 男性因肺癌死亡的 80% 归因于吸烟 女性因肺癌死亡的 75% 归因于吸烟 肺癌患者的 17% 为非吸烟人群 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 28% 与吸烟有关 35岁男性每天吸烟 25支: 75岁前死于肺癌的风险比例为 13% 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比例为 10% 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比例为 28% Humphrey EW, et al.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Textbook of Clinical Oncology. 1995;220-235. 吸烟对肺癌危险度的影响 l74岁以上人群中,吸烟 20支 /日者 肺癌的累积发生率为 10-15% l妇女 吸烟 1-20支 /日者,肺癌的发病风险为未吸烟者的 10.3倍 吸烟 20支 /日者 , 发病风险为 21.2倍 被动吸烟和戒烟 n 被动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增高 30% n 戒烟后发生肺癌的风险下降,但仍高于从未吸烟者 n 10年后的发病风险约为继续吸烟者的 50% n 戒烟 16 年后,既往吸烟 1-20支 /日者,肺癌的发病风险下降 为未吸烟者的 1.6倍 ,既往吸烟 20支 /日者 ,下降为 4.0倍 Blot WJ, et al. JNCI 1986;77:993-1000 Hackshaw AK, et al. BMJ 1997;315:980-988 肺癌相关的遗传学异常 Figlin RA, et al. Cancer Treatment. 1995;385-413. Lassen U, et al. Cancer Treatment. 1995;414-420. *在肿瘤细胞系中 ; 非小细胞肺癌 ; 小细胞肺癌 遗传学异常 NSCLC SCLC 染色体 3p缺失 X X p53 基因突变 X* X Rb 基因异常 X X* myc 癌基因家族 X* X K-ras 癌基因突变 X 病 理 n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肺 癌的分类作了进一步修改 病理和分类 一、按解剖学部位分类 (一 )中央型肺癌 (二 )周围型肺癌 二、按组织病理学分类 (一 )非小细胞肺癌 1 鳞状上皮细胞癌 2腺癌 3大细胞癌 4.其他 腺鳞癌 (二 )小细胞肺癌 燕麦细胞癌等 NSCLC主要组织学类型的发生率 * 因为诊断标准的差异,总和不等于 100%。 Ginsberg RJ, et al. Canc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Oncology. 5th ed. 1997;858-911. 30% 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18% 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 40% 腺癌腺癌 15% 大细胞癌大细胞癌 吸烟 性别 部位 转移 手术 化疗 鳞癌 + + 男 女 中央 型 晚 机会 多 效果 较差 腺癌 + 周围 型 早 机会 少 较好 大细 胞癌 + 周围 型 较晚 机会 多 较差 小细 胞癌 + 周围 型 早 机会 少 好 Adapted from Rosenow and Carr. 吸烟者吸烟者 (%) 非吸烟者非吸烟者 (%) 男性 女性 38 21 17 23 1 10 56 23 6 5 22 35 13 27 3 9 68 10 2 11 吸烟者 vs 非吸烟者 鳞状细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小细胞癌 支气管肺泡癌 吸烟者吸烟者 (%) 非吸烟者非吸烟者 (%) NSCLC的主要组织类型 小细胞肺癌( SCLC) n 多见于男性 n 恶性度最高,对放、化疗均敏感 n 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占肺癌 25% n 多数起源于大的支气管,为中心型 n 早期侵犯肺门、纵隔淋巴结及血管,初次确诊 60 88的病人已全身转移 n 典型燕麦细胞约二倍于淋巴细胞 , 胞浆稀少 , 核 深染,分裂像多见 , 核仁不易观察到 鳞状细胞癌 n 男性多见,与吸烟密切相关 n 血行转移发生较晚,手术切除疗效较好 n 对放、化疗敏感性低于 SCLC n 易引起阻塞性肺炎 n 肿块易发生中心坏死和形成空洞 n 组织学特点:癌巢内可见角化现象、有 细胞间桥,分化好的癌细胞常有角化珠 腺 癌 n 多见于女性, 为周边型 n 易侵犯胸膜,生长较慢,早期发生血行转移 n 主要来自支气管腺体 n 需与转移性腺癌鉴别 n 易发生原先肺有损伤的区域,癌组织内有明 显纤维化、瘢痕及炭末沉着,故称瘢痕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 n 属肺腺癌的一个亚群,占肺癌的 2.8 4% n 均位于肺的周边 n 分为单个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及弥漫型 n 电镜观察肺泡癌主要发生于支气管的 Clara 细胞、 型肺泡细胞及粘液细胞 大细胞癌 n 高度恶性 n 多发生于周边 n 在肺癌中占 2. 2% 8.6% n 瘤细胞大,形态多样,核大,染色深 ,核仁显著,胞浆丰富,有粘液形成 腺鳞癌 n 具有明确的腺癌、鳞癌的组织 结构 n 电镜观察下,腺鳞癌高达 49% 40 30 25 15 15 40 35 35 15 15 咳嗽 呼吸困难 胸痛 咯血 肺炎 体重减轻 全身虚弱 缺乏食欲 发热 贫血 发生频率 (%) NSCLC诊断时的体征和症状 临床表现 原发肿瘤的症状 n 咳嗽 n 咯痰 n 咯血 n 呼吸困难 n 胸痛 n 发热 临床表现 肿瘤胸内蔓延 n 胸痛 n 呼吸困难 n 声嘶 n 上腔静脉阻塞 n 膈肌麻痹 n Horner综合征 Ginsberg RJ, et al. Canc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Oncology. 5th ed. 1997;858-911. 脑 (10-50%) 引流淋巴结 心包 肺 胸膜 肝脏 (35%) 肾上腺 (10- 35%) 皮肤 骨骼 (30-40%) 局部和远处扩散 临床表现 远处转移 n 锁骨上、颈部等淋巴结肿大 n 中枢神经系统 n 脊髓束受压迫 n 肝转移 临床表现 非转移的症状 n 一些少见症状或体征,该表现不是肿瘤直接作用 或转移引起的,它可出现于肺癌发现前、后,或 同时发生 n 这类症状和体征表现于胸部以外的脏器,称肺癌 的肺外表现 Paraneoplastic Syndromes 内分泌异常 n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常 (SIADH) n 异位 ACTH分泌 (cushings综合征 ) n 异位副甲状腺素及高钙血症 n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n 绒毛膜促性激素 n 生长激素 n 胰岛素原样物质 神经肌病 n 肌无力综合症 ( Eaton-Lambert 综合征 ) n 多发性肌炎 n 癌性神经肌病 神经病变 n 混合性感觉神经病变 n 感觉运动性神经病变 脑 病 n 脊髓病 n 栓塞性脑梗死 n 痴呆 n 精神病 皮肤病变 n 色素沉着 n 瘙痒 n 掌趾皮肤过度 n 角化症 n 多毛症 n 黑棘皮病 n 微黑环形红斑 血 管 n 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n 无菌性心内膜炎 n 心内膜炎 n 动脉栓塞 结缔组织病 n 杵状指 n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n 厚皮骨膜病 免疫性疾病 n 皮肌炎 n 系统性硬化 n 膜性肾球肾炎 n 佝偻病 n 腹膜后纤维化 n 慢性甲状腺炎 血 液 n 贫血 n 溶血性贫血 n 红细胞发育不全 n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n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n 纤维蛋白原低下血症 n 嗜伊红细胞增多症 症状和体征 n 凡 40岁以上 n 长期吸烟 n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 n 具有肿瘤家族史 n 致癌职业接触史者的高危人群 有下述临床表现应考虑除外 肺癌 症状和体征 n 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咳嗽、隐约胸痛、血丝痰 n 原有慢性肺疾病,近期症状加重,持续 周不愈 n 肺结核病人经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病灶有 增大 n 有非特异性全身性皮肤、神经、内分泌表现 n 体检有单侧局限性哮鸣音或湿罗音 / DeVita VT, et al. Cancer: Principles 753-845. 肺癌的早期筛查 痰细胞学检查和胸部 X片 部分对照研究中提高诊断率和早期病例比例 但疾病特异性死亡无差别 对照组也接受了胸片检查,并非空白对照 低剂量 CT 检出率较胸片高,多为 IA期患者 对生存率影响有待研究 肺癌的筛查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Adapted from DeVita VT, et al. Cancer: Principles 753-845. 肺癌的诊断 可疑肺癌的诊断 X光胸片 CT 扫描 ? PET 周围型肿瘤 中央型肿瘤 未缓解的节段性肺炎 咯血 备选方案备选方案 痰细胞学检查 支气管镜 经皮细针穿刺 开胸手术 备选方案备选方案 经皮细针穿刺 支气管镜 电视辅助的胸腔镜 (楔形切除或针穿 ) 开胸手术 诊断方法 n 熟悉本病各种临床表现 n 及时进行全面体检 n 线 n 痰细胞学 n 支气管镜检查 约 70 95%的肺癌病人可得到确诊 胸部线检查 中心型肺癌 直接 线征象 n 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及终断 n 管内可见肿物 n 肿物边缘有切迹、分叶及毛刺 n 横型的线征象(肿物与不张肺、阻塞 性肺炎并存时) 胸部线检查 n 中心型肺癌 间接 征象 n 气管狭窄 n 局限性肺气肿 n 肺不张 n 阻塞性肺炎 n 继发性肺脓疡 胸部线检查 n 周边性肺癌 n 发生于段和段以下支气管 n 早期直径 2cm n 呈结节状、球型、淡片或网状阴影 n 结节内常有小空泡征 n 周边有毛刺、切迹及分叶 n 胸膜被牵曳(胸膜皱缩征) 胸部线检查 n 周边性肺癌 n 动态观察肿物逐渐增大 n 有血管束集征 n 引流的肺门淋巴结肿大 n 肺段性阻塞性肺炎 n 胸腔积液 n 肋骨受侵 胸部线检查 n 细支气管肺泡癌 n 线表现为孤立球形阴影、肺炎型、双 肺弥漫小结节型 n 部分病灶发展缓慢,经历数年无变化 n 易误诊为浸润型及粟粒型肺结核、肺炎 和肺间质病变 肺癌的 X线胸片 胸部 CT n 胸部 CT分辨率高,可发现更小和特殊 部位的病灶 n 了解病灶对周围脏器、组织侵犯程度 n 显示纵隔、肺门肿大的淋巴结,有利肺 癌的临床分期 n 精确度 50% 肺癌的 CT扫描图像 MRI 具有一定的分辨意义,对 肺内病灶分辨率不如 CT高 肺癌的核磁共振 (MRI)扫描图像 螺旋式 CT n 连续性扫描速度快 n 可进行图像三维重建 n 显示直径小于 5mm的小结节 n 显示中央气管内病变及第级 支气管及小血管 n 明确病灶与周围气道、血管关系 低剂量螺旋 CT Low-dose spiral CT, LDCT n 2030秒内通过一两次屏气扫描整个胸部 n 消除呼吸相不一致的层面不连续,避免了漏诊 和重复扫描 n 少心脏及大血管搏动产生的伪影 n 能精确显示肺内小结节的细微结构和边缘特征 n 采用 3050mA管电流,放射剂量小,仅是传 统 CT的 1/6 n 初步认为 LDCT对肺的检出敏感性高于 X线胸片 及传统 CT, 有利于发现早期肺癌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n 阳性率达 80% n 中心型肺癌阳性率 2/3,周边型肺癌为 1/3 n 由气管深处咳出的痰,标本新鲜,送检应达 次以上 n 配合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可进一步提高 n 已证明 703D4抗体( hnRNPA2/B1单克抗体) 检测敏感性达 74%,特异性达 70100%。 且较临床诊断早 2年 支气管镜 n 经活检及刮片阳性率达 80 90% n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 肺泡灌洗 n 1983年 Wang等开展了经支气管针吸 活检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lion, TBNA), 可通过纤维 支气管镜对隆突、纵隔及肺门区淋巴 结或肿物进行穿刺活检,有利于肺癌 诊断及分期 肺癌的气管镜所见 肺成像荧光内窥镜 Laser-induced fluoreaceence endoscope,LIFE n 原位癌和不典型增生的支气管粘膜对氦 - 镉激光 (波长 442mm) 所激发的荧光强 度显著低于正常粘膜,这种差别可被多 通道光学探头测出 n 分辨出支气管粘膜内的原位癌和癌前期 病变,以便进行病变部位活检,使原位 癌的检出率较传统支镜提高了 50% n 有利于发现多个原位癌灶及肺癌浸润部 位, 更好地选择手术切除范围 病理学 n 支气管镜直视下采取活检 n 经皮肺活检( PTNB) n 经支镜肺活检( TBLB) n 经纵隔镜及电视胸腔镜( VATS) 活检 n 锁骨上肿大淋巴结和胸膜活检 n 超声引导下行肺病灶或转移灶针吸、活检等 n 剖胸探察 肺癌的放射性同位素骨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n 显示被同位素标记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子注入人体 后,在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分布 n 显示人体内部组织与器官的功能 n PET是生化显像,更准确地反应肿瘤的代谢 n 出现于形态学改变之前,利于肿瘤早期诊断 n 了解疾病的转移及复发、分期及准确的疗效评定 n 符合生理的改变,可作定量分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n 示踪核素为天然代谢物的主要元素 n 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 18-氟 -2-脱氧 D-葡萄糖, FDG) 是目前最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 n FDG在肿瘤细胞内迅速积聚,因此 FDG-PET可作 为肺癌的定性诊断 n FDG的标准摄入比值 SUV 2.5即为恶性病变 n PET为无创、安全的显像技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