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前言.(1)2.研究对象与方法.(1)2. 1测试对象. .(1)2. 2研究方法.(2)2.2.1实验法.(2)2.2.2数理统计法.(2)3.研究结果与分析.(2)3.1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的影响.(2)3.1.1普修课运动对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3)3.1.2 篮球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4)3.1.3羽毛球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4)3.1.4跆拳道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4)3.2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的影响.(4)3.2.1健美操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6)3.2.2羽毛球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6)3.2.3体育舞蹈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7)3. 2.4跆拳道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7)3.3不同方式运动对体育教育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对比分析. .(8)3.3.1不同方式运动对体育教育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对比分析.(8)3.3.2不同方式运动对体育教育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对比分析.(9)4.结论.(9)致谢.(11)参考文献.(12)英文摘要.(14)附录.(15)不同方式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对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6级大学生进行实验前后两次身体成分测定,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其差异,从而为体育教学和健身运动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体育教育;身体成分;篮球;羽毛球;跆拳道;体育舞蹈 1.前言身体成分(body composition, bf)指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包括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它对人体的生理特性、运动能力、运动成绩均有一定影响,从力学上和能量代谢上对机体产生的作用也不同。研究体成分可以了解人体的体质、健康及衰老程度,确定适宜的体脂与瘦体重比例,为健康提供指导作用。身体成分的结构和比例是否合理,是有效地控制体重、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保持最佳运动能力的重要问题。分析运动员体成分项目特征可以为科学选材、科学训练、保持形态、技战术发挥以及评价运动员的机能和训练水平提供体成分方面的理论依据。运动员适宜的体成分,不仅对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取得优异成绩有重要影响。有研究发现,体脂百分比(body fat percent,bf%)与无氧功率峰值呈显著负相关。 近年来,对我国某些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体成分研究较少。本文拟通过对衡阳师范学院06级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4个月前后体成份测试及分析,探讨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为体育教学和健身运动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衡阳师范学院2006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共136人(其中男生100人,女生36人;平均年龄是21.52士1.63和20.69士1.72,将男生分为6个组,女生分为5个组,其中普修组按系安排课程(每周有排球、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各两次课,每次课二节课,共运动90分钟)进行运动不做额外运动,其他各组在普修课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专项运动。具体情况见表一。表1: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6级学生运动情况男女每次时间(分钟) 每周次数篮球组441120 3羽毛球组139120 4跆拳道组158150 4健美操组311120 4体育舞蹈组37180 3普修组22090 2合计100362.2研究方法2.2.1实验法各组运动四个月,实验前后用韩国产的inbody3.0体成份分析仪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成分测试。测试指标:体重、肌肉重、体脂、bmi、obd、bmr等值。2.2.2数理统计法本实验的数据采用excel及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3实验结果与分析3.1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表2 : 06级体育教育专业男生各组实验前后数据(x士s)篮球组羽毛球组跆拳道组普修组体重前67.006.3857.923.9561.741.9362.534.37(kg)后 66.875.85*55.882.98*59.341.99*60.622.44肌肉重前53.714.7351.753.0250.200.7650.073.22(kg)后55.474.43*51.174.45*49.860.84*50.652.05脂肪重前9.633.487.941.298.061.699.001.32(kg)后 7.222.80*6.544.11*6.041.22*6.481.95体脂%前14.214.1713.641.6513.062.3614.401.42后 (%)11.593.50*11.647.18*10.161.75*10.633.09obd前100.478.2796.934.4796.077.3996.345.61(%)后 98.977.09*92.333.31*92.128.26*93.691.94bmi前22.061.7220.710.9320.911.2721.011.00(kg/m2)后21.171.55*19.790.57*20.661.44*20.420.66腹外围前70.936.5368.833.1267.914.3868.712.82(cm)后69.675.44*65.953.10*65.076.02*65.704.00大腿外围前51.692.3948.031.1350.091.1550.381.90(cm)后50.542.3849.001.70*48.570.89*49.251.64上臂外围前27.171.7725.090.9626.661.3826.231.02(cm)后26.931.51*26.340.71*25.341.71*25.640.94蛋白质总量前11.550.9910.151.1210.860.1710.850.68后(kg)11.660.96*9.890.69*10.720.25*10.870.42bmr 前1883.81134.511688.7892.691781.0840.91*1793.8198.64(kcal)后1884.41124.99*1655.90125.27*1754.0338.00*1802.4557.08去脂体重前57.365.0049.983.1853.660.7953.503.42(kg)后58.164.69*49.354.6853.280.91*54.132.17注: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各实验组与普修组相比*:p0.05; *:p0.01各组实验前和试验后相比较:p0.05; :p0.01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篮球组与羽毛球组相比:p0.05; :p0.01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篮球组与跆拳道组相比:p0.05; :p0.01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羽毛球组与跆拳道组相比:p0.05; :p0.013.1.1普修课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王瑞元1等人在研究中提出长时间运动后,机体的体温升高,机体代谢旺盛,运动停止后机体的体温仍处于较高水平位,从而使代谢也处于较高水平位,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机体不仅在运动中消耗大量能量,而且运动停止后恢复到安静状态,也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这些能量来源已经不是糖原,而是脂肪。脂肪作为能量物质大量动用,就使得机体体脂下降。本实验结果显示(见表2):普修组的脂肪重和体脂%实验后和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且普修组体脂百分比实验后平均值比实验前平均值明显降低,可能是因为普修组经过长期各种普修课运动,体内脂蛋白酶的活性提高,从而促使运动中和运动后体内脂肪分解,增加脂肪作为能量的利用,脂肪消耗较大,体总脂肪量降低,从而体脂百分比降低。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傅力2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1.2篮球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多项研究3、4表明篮球运动对于男性青年的体重、 bm i影响不大 ,但是可以有效增加 瘦体重,减少体脂百分比。本实验结果显示(见表2):篮球组的肌肉重、脂肪重、bf%、大腿外围度等值实验后和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但实验前后瘦体重、体脂百分比、大腿外围差异显著(p0.05 )。出项以上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从篮球项目特点来看,篮球运动对抗激烈,比赛和训练过程中由多次短促的快速用力的有球活动和较长时间低强度的无球运动加短暂的休息所组成的间歇式运动 ,运动持续时间较长,对运动员体能消耗较大,运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脂肪;从解剖生理学角度来看,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动作变化多样,比如说,跳投、交叉步突破、同侧步突破,这三项技术动作对股四头肌、股后肌群、小腿后肌群、上臂肌群的刺激不同,跟据运动规律的生理学本质理论(刺激适应规律),篮球运动过程中,多项技术的准备动作都是起跳,而不同关节运动角度对腿部肌群的刺激不同,肌肉为了保护自己(机体保护性学说)对不同的刺激产生适应,形成一个从刺激到适应的过程,加上运动能促进单位机体血流量的增加,从而使单位机体的营养得到改善,新陈代谢加强,所以长期篮球运动的适应结果是腿部肌肉的肌肉蛋白合成增加,肌原纤维的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增大(横断面越大力量越大),大腿增粗,外为增加。这说明,篮球运动可以明显增加肌肉重,并通过显著提高瘦体重使其其体脂百分比显著降低。3.1.3羽毛球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见表2):羽毛球的obd、bmi、大腿外围度、上臂外围度等值实验后和实验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其中obd、bmi、等指标都呈现出显著性下降的趋势,大腿外围度、上臂围度增大。在项群理论中羽毛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快速做出反应,完成不同的技术动作,而这些技术动作又要求不同部位协同用力以完成动作,所以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时要求快速且准确的做出技术动作,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能源物质,机体长时间处于能量负平衡,所以运动机体的体脂下降。而羽毛球运动是以手挥拍、脚移动为主的中大强度运动,长时间的使用手臂的最终结果是手臂肌肉力量增大,肌肉量增加,手臂增粗,围度增大 。其生理学机制可参见3.1.2。3.1.4跆拳道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见表2):跆拳道组的脂肪重、体脂%、obd等指标值实验后和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这一结果的综合表现是跆拳道组的体脂减少。其可能是由于跆拳道组的长时间有氧运动,因为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与脂肪分解、脂肪动员、脂肪酸的运输以及骨骼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等因素密切相关。邓树勋、王健等人的研究中提到5,脂肪水解酶只有在运动20分钟后才能激活,促进脂肪水解,即脂肪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的加强,使大量的脂肪酸经血液循环参与氧化代谢功能。在进行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骨骼肌供血量增加也对摄取利用脂肪酸起着积极作用。因此,跆拳道组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不仅加速脂肪酸和磷酸甘油的氧化,同时也抑制脂肪酸的合成,阻碍甘油三脂的合成,所以跆拳道组长期长时间的良性训练的结果是体脂减少,bf%下降。3.2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表3 : 06级体育教育专业女生各组实验前后数据(x士s)组照健美操组羽毛球组体育舞蹈组跆拳道组体重前50.173.5957.006.0952.534.4956.385.84(kg)后 47.894.1055.065.51 51.804.7953.733.74肌肉重前36.232.3440.213.6837.572.9940.163.81(kg)后36.802.2340.233.34 38.623.4440.642.48脂肪重前11.302.7013.912.9012.273.1513.362.07(kg)后 8.382.38*10.922.00* 9.432.07*10.161.25*bf%前22.384.4720.412.5223.174.7218.321.25后 (%)17.313.71*18.323.41* 18.453.08*15.692.16*腰臀比率前0.780.030.800.180.780.040.790.02后 (%)0.750.24*0.760.16* 0.750.030.760.13*obd前95.837.14105.167.1695.9111.56103.275.29(%)后 90.617.39101.574.49 91.499.08*97.851.46bmi前19.791.3121.901.6220.232.0621.561.06(kg/m2)后18.761.46*21.171.14 19.181.0720.462.21臀围度前87.912.2391.903.3089.052.5290.821.33(cm)后85.652.74*89.772.65 86.872.3188.383.10*胸外围前82.202.9887.803.4883.173.2885.842.20(cm)后79.843.2284.503.06* 81.262.7983.482.90*腹外围前70.764.2276.613.9271.735.5774.581.99(cm)后66.284.96*72.333.32* 67.634.4470.162.53*大腿外围前46.541.0548.952.3746.941.9949.151.61(cm)后46.051.1248.571.88 46.552.1748.161.26上臂外围前25.201.19*27.081.3725.351.7426.730.87(cm)后24.241.2726.211.0424.571.4625.680.89蛋白质总量前7.780.478.680.738.030.668.700.58后(kg)7.880.478.800.638.230.748.730.22骨总量前2.660.132.880.212.730.192.880.14(kg)后2.690.132.940.192.790.172.910.14bmr前1403.3761.611510.8410.061441.3785.691512.54116.22(kcal)后1410.0461.721530.3393.191456.5793.111513.6383.33去脂体重前38.892.5143.083.8840.253.1643.044.03(kg)后39.512.3741.063.5341.383.6043.562.61注:各实验组前和试验后相比较*:p0.05; *:p0.01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健美操组与羽毛球组相比:p0.05; :p0.01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健美操组与体育舞蹈组相比:p0.05; :p0.01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健美操组与跆拳道组相比:p0.05; :p0.01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羽毛球组与体育舞蹈组相比:p0.05; :p0.01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羽毛球组与跆拳道组相比p0.05; :p0.01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体育舞蹈组与跆拳道组相比:p0.05; :p0.013.2.1健美操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有研究表明6:长时间健美操锻炼可以增强对脂肪的消耗,减少脂肪的储存,还可以使肢体围度缩小。实验结果显示(见表3):健美操组的bmi、臀围度、胸外围、上臂外围试验后和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脂肪重、bf%、腰臀比率等值实验后和实验前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徐湘仁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于健美操动作包括走、 跑、 跳、 转体 、平衡和身体各部分的摆荡倾斜、升降和波浪等徒手练习,可使全身各部分关节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各部分的肌肉得到均衡的发展,因此对身体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同时可以增强对脂肪的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的含量,明显增强肌肉力量,使人显得健美,这种变化也可以从腰臀比率、肢体围度的变化中看出。其生理学依据可参照3.1.4。3.2.2羽毛球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见表3):羽毛球组的脂肪重、bf%、腰臀比率、腹外围度等值,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该组的胸外围度,实验后和实验前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此可知:羽毛球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主要是脂肪的减少,且脂肪减少的主要部位在躯干,而其它部位的脂肪减少不显著(p0.05 )。与男生羽毛球组3.1.3中结果不同的是,长期羽毛球运动使女生体型改变,可以从腰臀比率、胸外围、腹外围等值实验前后的变化中看出。由于女性的性别特征决定女性的平均脂肪量要高于男性,而人体储存脂肪的主要部位在胸、腹、臀、大腿等部,实验前女生的体脂较多,经过四个月训练后,胸、腹、臀、大腿等部的体脂减少显著,躯干围度缩小,腰臀比率发生变化,体型改变。3.2.3体育舞蹈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经过四个月的锻炼后,由表3 的实验数据显示,该组锻炼后体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p0.05 ),而瘦体重和脂肪的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脂肪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 ),说明经过系统的体育舞蹈练习后身体皮脂厚度、肢体围度、体脂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能是因为体育舞蹈可增强机体热能的消耗,加强脂肪的动员,同时可抑制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积蓄所导致。另一方面说明长期坚持体育舞蹈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女生的身体成分,促进肌肉增长。3.2.4跆拳道运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见表3):跆拳道组的脂肪重、bf%、腰臀比率、胸外围、腹外围、等值,实验后和实验前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臀围度值实验后和实验前先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虽然跆拳道比赛是短暂的,但其训练是长时间的,其运动特征以腿法见长,且是以大腿带动小腿的踢法、劈法,踢法的原动肌是腹部的腹直肌、腹外斜肌、髂腰肌、腿部的股直肌,劈法的原动肌是臀部肌群、腿部的股二头肌。当长时间大强度腿法训练时,会消耗体内大量的糖原,当糖原消耗殆尽后,机体会动用体内第二大储备能源(脂肪)。邓树勋教授提出,机体运动一个小时以后,脂肪酶的活性增强,脂肪的分解速度增快,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增加。所以长时间大强度的使用腹直肌、腹外斜肌、髂腰肌、臀部肌群的结果是:附着在这些肌肉表面的脂肪大量分解,以满足机体运动的需要。所以女生组经过四个月训练后,腰臀比率、胸外围、腹外围、臀围等值实验后比实验前下降或缩小。3.3不同方式运动对体育教育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对比分析3.3.1不同方式运动对体育教育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见表2):篮球组的各项指标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和羽毛球组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 p0.01 )。羽毛球组的体重、脂肪重、bf%、obd、大腿外围度、bmr、等值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与跆拳道组的值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肌肉重平均值之差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上述三个运动项目属于不同项群项目,在分析上述差异时之前需要简单分析一下它们各自运动的特征:首先,三种运动均属于大强度运动的范畴,其中篮球运动属于中长时间大强度运动;羽毛球属中短时间剧烈运动,跆拳道属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其次,三种运动对腿部力量要求比较高,其中篮球运动不仅要求腿部爆发力好,而且要求最大力量大,羽毛球运动要求爆发力的同时,还要求爆发力的持久性,跆拳道则要求腿部力量的绝对爆发性;再者,三种运动的方式不完全相同,篮球运动和羽毛球运动是全身用力项目,而跆拳道运动则主要是腿部用力项目,还有篮球运动和羽毛球运动技术动作比较多样,相比之下跆拳道的技术动作就显得单一了。这与运动训练适应的生理学本质是密切相关的。在分析完各自的运动项目的特征后,来分析它们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影响之间的差异了。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这也就构成了其身体成分的结构与其专项运动是相适应的。由于篮球运动对身体对抗强度大于其它两项,长期训练的结果是篮球组的体重、肌肉量等值都要高于其它两个项目;由于羽毛球的训练多集中在训练脚步和手上动作,以适应其快速灵活的脚步移动和动作结束的发挥,这就决定了他运动训练的结果是脂肪量、瘦体重等值与其他两项的差异了;跆拳道特殊的运动形式(腿法)决定了它运动部位的机体围度与其它两项不同。因此,现在不难解释它们对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之间的差异了。研究表明7,不同运动方式对运动员身体成分结构的要求各不同。本文研究也证明了这点。3.3.2不同方式运动对体育教育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见表3):健美操组的腰臀比率、蛋白质总量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与体育舞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它指标的平均值之差与体育舞蹈组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p0.05),蛋白质总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指标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它指标平均值之差相比则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5),其它指标差值相比则具有非常显著性差(p0.01)。羽毛球组与跆拳道组相比,肌肉重差值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指标差值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5),其它指标差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同样在分析上述差异之前,先简单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运动特征:首先,羽毛球、跆拳道属于大强度运动,健美操、体育舞蹈属于低强度有氧运动;其次前两者相对于后两者运动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再者,前两者运动注重力量的发挥,而后两者运动则更注重全身各部的动作协调;最后,前者运动注重动作技术,后两者运动注重动作技巧。许多研究 8、9、10、11 表明:运动特征决定身体成分组成。本研究结果与此观点一致,身体成分组成由运动特征决定,身体成分结构的变化是朝着有利于运动的方向发展的。上面我们已尽分析了羽毛球运动与跆拳道运动了,这里就不在重复。健美操、体育舞蹈对力量的要求低于羽毛球和跆拳道,但前两者的体型要求要高于后两者,前两者对机体各部位的围度比例也要严于后两者,这些对都决定了前两者在脂肪分布和肢体围度等方面的专项差异了。虽然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同属于同种方式运动,但其微观差异还有待研究5。4 结论4.1男生篮球组的肌肉重、脂肪重、bf%、大腿外围度等值实验后和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 ;男生羽毛球组的obd、bmi、大腿外围度、上臂外围度等值实验后和实验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普修课对体育教育男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 )。4.2男生篮球组的各项指标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和男生羽毛球组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 p0.01 )。男生羽毛球组的体重、脂肪重、bf%、obd、大腿外围度、bmr、等值实验前后平均值之差与男生跆拳道组的值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肌肉重平均值之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3女生健美操组的bmi、臀围度、胸外围、上臂外围试验后和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脂肪重、bf%、腰臀比率等值实验后和实验前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女生羽毛球组的脂肪重、bf%、腰臀比率、胸外围、腹外围等值试验后和实验前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跆拳道组的脂肪重、bf%、腰臀比率、胸外围、腹外围等值实验前后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它指标的平均值之差与体育舞蹈组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p0.05),蛋白质总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指标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它指标平均值之差相比则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5),其它指标差值相比则具有显著性差(p0.01)。女生羽毛球组与女生跆拳道组相比,肌肉重差值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指标差值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女生体育舞蹈组与女生跆拳道组相比,腰臀比率、臀围度差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它指标差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致谢:本论文是在崔老师的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科学的治学思路使我受益匪浅。在校期间,崔老师不仅教导我如何学习,也教导我如何做人。导师的谆谆教诲,学生终生难忘,在此对崔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衡阳师范学院给了我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以及体育系的领导和老师四年来对我的帮助!感谢体育系的领导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此外,也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的支持! 参考文献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d.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52 傅力. 运动与脂代谢的研究进展.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 ,16 (1) :42 - 45.3 邓飞,邝郁.中、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特征比较研究中国体育科技,38(1):5-8.4刘晓莉,宋旭.篮球运动耗能特点及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2,2:17-19.5邓树勋,王健.运动生理学 d.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杨秀珍,耿秀芳,黄焕生.健美操锻炼对中年女性血脂及体重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8,17 (1) :94.7不同类型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5-18.8张丽玉,吴燕波,陈喜福,等.不同类型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 2005,27 (03):15-18.9高红,杨则宜,王启荣,等.中国优秀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初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4):362-367.10杨建雄,刁素建,尹琴,等.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人体成分的比较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22(02):64-67.11涂相仁.女大学生健美操锻炼1年前后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5,24(05) :604-605.12周君来,黄滨,李爱春.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6,13(1).13侯曼,刘静民. 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体成分及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1).14李爱春,周君来,黄滨. 对评价大学生身体成分方法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02):143-145 .15蔡蕾,陈吉棣.运动对预防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 ,18 (4) :314 - 316.16刘卫,李丰祥.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4,11(1):52-55.17杨锡让,傅浩坚,张士祥,等.人类身体成份特征与运动能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7(2):30-35.18黄锟,孙莹,叶青.肥胖、超重青少年通气功能与体成分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2):152-153.19 房冬梅,冯美云.女子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和体成分的初步研究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1(3):63-67.20杨长山,田勇强.运动锻炼影响体脂代谢的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研究,19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雪糕供货协议合同范本
- 果园水果订购合同范本
- 疫情器材租赁合同范本
- CN120220250A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健身评估系统
- 怎么写催告合同范本
- 污水厂安全教育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考核试题(含答案)
- 销售副总聘用合同范本
-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第三版)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农业种植的合同范本
- 临时用水施工专项方案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制度
- GB∕T 9286-2021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 DB35∕T 1844-2019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 720全景照片制作方案及发布流程
- 工作责任心主题培训ppt课件(PPT 26页)
- 除尘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54页)ppt课件
- 完整解读新版《英语》新课标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PPT课件
- 《国际商务(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 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