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念动教学法”在中小学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体育论文:“念动教学法”在中小学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体育论文:“念动教学法”在中小学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体育论文:“念动教学法”在中小学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4页
体育论文:“念动教学法”在中小学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动教学法”在中小学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念动教学法”在田径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念、练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和成绩的提高。“念”即在默念中把动作环节概念思维组合,使运动中枢的各区建立初步正确的神经联系。“运”即在“念”中逐步地使身体的相应运动器官感受到刺激并产生反射,使动作过程概念有秩序地由弱到强逐步形成和巩固。【关键词】 念动教学法 田径技术1 前 言“念动教学法”(想象)是运用自我暗示与运动表象训练相结合的一种心理训练法,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形象的过程。在以往体育课的田径项目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及田径技术、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训练,这也是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田径技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和研究心理练习,对学生掌握田径技能、技巧,提高运动成绩,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小学体育课田径教学的特点,将“念动”(想象)心理方法用于田径技术教学,并对其效应进行探索。2 研究对象、方法、时间2.1 研究对象:本校(礼嘉中心小学)六年级6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其中六3)班为实验班共45人(男生25人/女生20人);六5班为对照班共46人(男生24人/女生22人)。2.2 项目设计:根据体育课程标准选定垒球、蹲距式跳远(学习水平三)2个田径项目的教学过程。2.3 实验方法:首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两项成绩进行初测,不论动作如何,其结果成绩进行t检验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选取是合理的。分班后采用的教学内容相同、课时数相同及教学进度相同。对照班仍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分解练习完整练习,学习掌握整个动作。实验班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步 先想后练习法:在第一次新授课时采用。学生练习徙手模仿边念边做默念(想象)要领3遍听、看完整示范动作 对垒球的技术默念:助跑交叉臂引伸,后腿用力蹬转体,背后过肩肘向前,自然挥臂快速掷。对蹲距式跳远的技术默念:对着前方跑几步,一脚踏跳要有力,迅速屈腿向上提,双脚平稳轻落地。第二步 先练后想法:在学生初步撑握了动作之后采用。再练习再默念想象再练习默念技术动作的要领完整做1遍动作 念动的内容集中在更简捷的几个词上:垒球为:助跑交叉步蹬转体快挥臂。蹲距式跳远为:快速轻踏弓步举腿前落。第三步 诱导想象法:在大部分学生的动作进入了分化期,动作极易改变,采用下列方法。薄 教师叙述整个动作过程学生闭目聆听学生如第一步练习动作要领略。第四步 边练边念法: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动作技术后,进入了动作巩固期,这时教师可让学生交叉念动,互施信号,进一步完善动作,纠正错误动作,达到完全掌握的目的。如:由学生a做,学生b念,然后交换进行。2.4 统计测验:实验前、后对实验对象两项成绩进行测试;采用spss10数据统计软件对实验所获的数据进行全面处理和对比分析。2.5 实验周期:分二个实验阶段,每阶段4周为一个教学循环,每周2课时(共8周16课时)。3 研究结果3.1 表1 实验初测两项成绩分析指标统计和t检验结果项目/性别实验班对照班tpxsnxsn垒球(米)男31.913.1232531.734.582241.000.374p0.05女16.885.8822016.845.23322.408.704p0.05跳远(米)男3.24 .882253.16 .753241.000.374p0.05女2.79 .649202.76 .483221.429.226p0.05从表1中可知:男、女生测验平均数(x)、标准差(s)、样本量(n);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两项初测成绩t检验结果,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选取是合理的。3.2 表2 第一阶段实验后两项成绩分析指标统计和t检验结果项目/性别实验班对照班tpxsnxsn垒球(米)男33.642.5022532.821.685243.582.023p0.05女18.503.7012017.722.922223.980.016p0.05跳远(米)男3.53 .663 253.31 .509242.954.042p0.05女2.96 .435202.85 .354223.561.035p0.05从表2中可知:男、女生测验平均数(x)、标准差(s)、样本量(n);将“念动教学法”用于田径技术教学,其结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第一阶段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两项测试成绩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3.3 表3 第二阶段实验后两项成绩分析指标统计和t检验结果项目/性别实验班对照班tpxsnxsn垒球(米)男33.883.5002532.962.470244.960.006p0.01女18.762.502 2017.863.311229.000.001p0.01跳远(米)男3.58 .612253.34 .515244.742.009p0.01女2.99 .536202.89452228.234.008p0.01从表3中可知:男、女生测验平均数(x)、标准差(s)、样本量(n);表3的数据经进行t检验分析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项成绩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0.01)。说明“念动教学法”用于田径技术教学,对加强良好技术动作的形成,提高技术动作的目的性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3.4 表4 技评达标相结合最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技评两项成绩对比分析 项目 性别/n90100分8090分6070分60分以下平均分n%n%n%n%垒球(米)实验班男/251040124831286.35女/2084084042085.21对照班男/24625937.5937.576.52女/22418.2731.8836.4313.674.21跳远(米)实验班男/25936114452087.32女/20735105031586.10对班班男/24520.8729.2125077.52女/22313.6836.4115073.23从表4中可知: 实验后两项成绩比较可见实验班男、女平均成绩都在85分以上,对照班则在80分以下。从优者数可见,90分100分人数实验班均占35%以上,对照班则在25%以下;8090分人数实验班均在40%以上,对照班则在40%以下。所以两班成绩差异显著。4 讨论与分析4.1 “念动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在田径项目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技术讲解、示范动作,使学生头脑中初步有了该动作的一般表象,但对其技术动作的细节却不清楚或不知道。采用“念动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在念中通中枢,在动中晓动作,念、动、想结合,运动中枢之间的协调和中枢与运动器官的联系易于得到加强,具在集中注意力的“默念”中可以排除其他刺激干扰。这样学生做起动作来就不会盲目乱做,因为事物在头脑中产生的表象越清楚,对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清楚和了解,心理活动处于再加状态,就有利于理解动作,做起动作也就容易和准确。4.2 “念动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动作概念的形成在第2步的先“练习后想”中,由于已有了较完整的动作各技术环节的表象,可以通过“默念”准确分化,然后付诸于练习。先前的练习是是运动中枢之已建立了基本的联系,随后的“念”则是通过语言中枢刺激相应的运动中枢联系,使之在运动秩序环节强度等方面进一步趋于合理,再练习再念如此重复,直到正确形成,从而促进运动技术的掌握与提高。4.3 “念动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动作的改进和巩固在第3步和第4步中,教师准确完整的动作叙述与学生闭目在脑中的动作表象相制约,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分化,使中枢冲动与运动器官之间联系无旁路地形成,第4步的“边练边念”,也是通过听觉中枢影响运动中枢控制运动中枢神经联系,使泛化的范围和强度压缩到最小,缩短学生学习动作的过程,增加所学动作的牢固性。互相念诵使念与运者都得到刺激和强化,有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动作的改进和巩固5 结 论5.1 实验证明体育课田径项目技术教学中运用“念动教学法”有利于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同时能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和技术动作定型,巩固学生的田径理论知识,对学习和掌握田径技术以及提高运动成绩,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田径课教学的质量。5.2 “念动教学法”教学目的明确,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运用此法,使学生念、动、想、练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积极进行思维,能缩短对运动技术学习的周期。5.3 “念动教学法”在运动技术教学实践中是很重要的,在田径项目技术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 建 议6.1 在编排“默念”内容时应由多到少,由繁到简,逐步使动作概念达到最精确状态。动的幅度也应该逐步地由小到大,最终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