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包装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包装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包装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包装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题 目: 包装设计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主考院校: 专 业: 指导老师: 职 称: 评阅老师: 职 称: 2011 年 11 月 8 日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 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 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 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其 他考试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 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俗话说的“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也可以把它用来比作 包装设计。随着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在市场中 的竞争日趋激烈,不断更新的商品正以更为快捷的方式吸引着 消费者的眼球,包装成为商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式各样包 装与广告设计传达出更多种类的信息,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物质 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作为企业或商家重要销售手段的商品包 装,如何既能够做到表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又能够把这种商品 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并将其推销出去,使之占据一定的市场空 间最终赢得这场竞争,已成为商品包装设计师的基本任务。其 中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简单而又更具影响力的视觉语言来 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给他们视觉上愉悦的同时,加深他们对商 品知识的了解,逐步提高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知名度和 价值,迅速占领消费者的视觉空间和心理空间,促成他们完成 消费行为。加之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审美观和消 费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繁琐的装饰包装己不能适应批量 化生产,人们开始追求“极简风格”和“人性化设计“,绿色 包装、生态包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这些情况下, “无 装饰“包装应运而生。 总之,无装饰艺术设计不是抛弃装饰艺术,也不是简单的, 更不是做减法,而是对设计元素的高度提炼,更加明确设计思 想、更加注重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更时尚、更环保,更符合社 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装饰艺术,无装饰艺术,商品包装 abstract as the saying goes“people have to clothes,the buddha to gold”is about packaging.with the modem socie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commodities in the market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and constantly updated products is a more efficient way to attract the arention of consumers,package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goods.wide range ofpackaging and advertising convey a greater variety of information,greatly enriched the cultural life of our material andspiritual life.as a business or businesses important marketing tool for merchandise packaging,and how are we able to do performance commodities natural attributes,but also can put this message across to consumers ofgoods and their sale out and to occupy certain market space of the final to win this market competition has become the basic task of packaging designersone effective means is to use simple and more influential in the visual language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consumers,giving them a visual delight while enhancing their knowledge about products,and gradually increase the brand among consumers of goods visibility and value,and quickly occupied the consumers of visual space and mental space,to promote completion oftheir consumer behavior. in short,no decorative art and design is not completely abandon the decorative arts,is not simple,but not subtraction,but highly refined design elements,design ideas more clearly,more work-oriented visual impact,more stylis,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decorative arts,no arts,packaging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课题的提出 1 第二节、研究的意义 1 第三节、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2 第二章 装饰艺术与无装饰艺术 .3 第一节、装饰艺术 3 第二节、无装饰艺术 10 第三章 无装饰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必要性及作用 .12 第一节、无装饰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必然性 .12 第二节、无装饰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14 第四章 当前无装饰艺术在包装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16 第一节、内容空洞,毫无内涵 16 第二节、滥用空白,版面单调 16 第三节、各种元素,繁杂多余 17 第四节、设计语言,含糊不清 17 结束语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课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 日趋激烈,不断更新的商品正以更为快捷的方式吸引着消费者 的眼球,包装成为商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式各样包装与广 告设计传达出更多种类的信息,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物质文化生 活和精神生活。作为企业或商家重要销售手段的商品包装,如 何既能够做到表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又能够把这种商品的信息 传达给消费者并将其推销出去,使之占据一定的市场空间最终 赢得这场竞争,已成为商品包装设计师的基本任务。其中一个 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简单而又更具影响力的视觉语言来吸引消 费者的目光,给他们视觉上愉悦的同时,加深他们对商品知识 的了解,逐步提高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知名度和价值, 迅速占领消费者的视觉空间和心理空间,促成他们完成消费行 为,成为现代包装设计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真正做到将设计的理性和创意的浪漫相 2 结合,开拓崭新的视觉观念及表现形式,把平凡的视觉元素升 华成充满无限创意的视觉语言,并体现出富有审美情趣的内涵。 通过对无装饰艺术构成要素的论述,提出了现代商品包装 中的无装饰艺术设计必将走向个性化、本土化、国际多元化的 发展趋势;无装饰艺术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而是高度提炼设计 元素、明确包装设计思想,更注重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使之更 时尚、更环保。研究它,实际上就是研究设计的民族文化与世 界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相互交融。因而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和现 实指导意义。 第三节、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本文针对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过度装饰”这一现象, 首先从人的心理需求层次入手,通过对“无装饰艺术设计”在 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必要性和作 用的论述,去探索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无装饰艺术。由此展 开对人们所共同生活的社会和直至发展到今天所经历的过去的 重新审视,去探究中华民族的情感,艺术的基础,并根据自己 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相对解决办法。 3 第二章 装饰艺术与无装饰艺术 第一节、装饰艺术 一、装饰艺术概述 装饰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 始终与人类的生不可分。装饰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一是泛 指装饰、加工生活实用品的工艺和加工用来欣赏的陈设品的工 艺,如装饰绘画、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植物根雕、 象牙雕刻、玉石雕刻等;二是指对建筑、用具、服饰等加以装 饰的纹样(或称纹缕、花样、纹饰等);三是指并不作为独立的 艺术形式出现,而是依附于某一主体艺术而存在的不同程度的 属性(如从属于建筑,成为建筑装饰;从属于绘画或雕塑,成 为装饰绘画或装饰雕塑),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 求的美化。总之,几乎一切工艺领域均与装饰有关。 装饰艺 术一般要求具备多样统一、对比协调、平衡对条理反复等特点, 并特别强调形式美。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形式美,是作为 客体而依存于主体的艺术。它所体现出来的风格特点是随着时 代特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水平、民族习俗和审美观 4 点的不同而不同的。 二、装饰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在 19 世纪以前,装饰艺术和艺术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 逾越的明显分界线。近几年来,随着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引发 其创作和审美的时代意识发生碰撞,使得其作品含有的文化价 值慢慢成为了具备特定含义的装饰艺术。装饰艺术在某些方面 还涉及到了艺术创作的层面,使得装饰艺术与纯艺术之间很难 再划出限了。尽管西方人都将一些并不具备装饰功能的的建筑 奉为“装饰艺术” ,但实际形式上是很难将两个概念区别开来 的。这正是装饰的基本属性所在,它给予人的,从生活中来, 又通过他人按照美的属性加工及升华后,最终取悦人的造物。 所以,人们在探讨装饰艺术的起源问题时,总是毫不犹豫 地将“装饰”一词推向古老的人类社会。人类最早的装饰是从 原始社会开始时就有了的,人类的第一次装饰行为是在被用于 日常生活的石器上雕刻飞禽走兽(图 2-1)。这是人类最早的装 饰行为艺术,同时也是人类造型艺术的起源。 5 图 2-1 石刻上的动物纹样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了美化自己生活环境的装饰行为 活动,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发展,装饰艺术的受重视程 度愈加强烈。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很多关于图 案和纹样的画册和书籍,其中有非常精美的图案,方位对称的 构成,概括形象的关于动植物的纹样,充分体现了装饰艺术所 特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史前时代的装饰根据其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石器时代和金 属时代。史前时代的装饰主要表现在石器、陶瓷和青铜器上的 抽象纹样。中世纪的装饰,包括早期的基督教装饰、拜占庭装 饰、罗马风格的装饰、俄罗斯装饰、哥特式装饰,这种社会变 革大大影响了这个时代的装饰。17 世纪洛可可装饰风格开始 风行,它主要是以自由的曲线、均整的构图,以及繁琐的雕刻, 6 广泛用于室内装饰和工艺工程上。18 世纪的古典艺术复兴, 装饰受到了建筑和工业艺术的影响,要求创造更有特质的装饰, 过去历史的装饰回潮,从室内装饰、金属造型甚至扩大至家具 等领域。(图 2-3) 图 2-3 洛可可装饰风格的摆钟 19 世纪末的装饰于 1890 年始于法国、比利时,后来影响 到欧洲各国,它摒弃了模仿古代纹样,而以花卉、植物优美的 曲线创造了新时代式样,使装饰艺术的面貌焕然一新,并波及 到建筑绘画、雕刻及服装等领域。2 0 世纪的装饰充分发挥了 科学技术作用,创造出史无前例的装饰风格,并衍生出更多的 现代边缘学科。 三、现代装饰变革与装饰的扬弃 从人类艺术的诞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装饰”这个名词。 7 人类艺术的起源与原始的装饰存在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著 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 。 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 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 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 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 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 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 础。 ”装饰对于现代设计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从装 饰的角度出发,就能清晰的看到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 现代设计是工业化文明的产物。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人 民服务,因此现代设计是一种为现代人类,现代经济、现代社 会的生活方式提供服务的艺术行为。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过 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设计运动,与装饰的扬弃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或是运用装饰,或是抛弃装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装 饰而推动现代设计新的发展。 1.“工艺美术运动”与装饰 自 18 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到 19 世纪末,新的工业技术总是 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产品设计在这种变革与混乱中 得到发展。由于手工装饰与机器生产的不同,使得二者之间产 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加上大多数工业产品单方面追求标准化、 流水线式的机器生产,对产品本身却忽略了装饰美、形式美, 8 造型粗糙、简陋,产品的审美品味与格调不高,使得许多设计 师根本不愿意参与对工业产品的设计。 1851 年的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举行的世界工业博览会是 工业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和维多利亚。一场名为“工艺美术”的 改革运动,而他们推崇的风格,就称为“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号召艺术家应“以人为本”深入生活,做到手工艺与技术相结 合,创造为大众理解和接受的作品。 “新手工艺美术运动”以 新的装饰风格反对矫饰,主张精致、合理的设计,又保存了手 工艺,对现代设计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2.“新艺术运动”与装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兴起了一场影响面相 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历史 上称之为“新艺术运动” 。从工业产品、书籍 插图、平面设计、 建筑、家具、服装、首饰等行业一直到雕塑与绘画 的纯艺术 领域内部都受到它的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之久,直至 1910 年左右,才逐渐被“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 取代。它涉及了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美国等十几个 国家和地区,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 主义运动。这场运动反对“维多利亚”及其他过分的装饰风格, 9 主张回归自然,极大地推动了动植物纹样在图案设计上的运用, 并受日本装饰风格的影响,创出一种较为唯美的装饰风格。 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法国的设计运动早在 19 世纪末 就 已经开始酝酿,历时 20 余年,是所有有关国家中持续最久 的国家。这场运动的名称是由法国家设计师萨穆尔宾于 1895 年开办的设计师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之家”而产 生的。 “新艺术”运动主张从自然、东方艺术中吸收创作的营 养,特别是动植物的纹样。萨穆尔宾主张设计“回到自然去” ,并鼓励设计师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1900 年,他们展出 了“新艺术之家”的家具作品,得到受众的认可,获得了巨大 成功,展览上,其作品多以模仿动植物的形态和结构为主, (图 2-4)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这恰恰与 萨穆尔宾所 提倡的“回到自然去”的理念相符合。 “新艺术运动”创造了 非常特殊的装饰风格。相比较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更加追 求自然形式。 “从亨利凡德威尔德的室内,到基玛德的巴黎 地下铁 入口设计,从安东尼高蒂的建筑,到穆卡的大张海 报,都呈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非历史主义的新装饰风格探索力量” 。这场设计运动运用了装饰的自然主义风格,将艺术和手工艺、 产品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时 10 期的典型设计风格,成为现代主义时代即将来临的前奏。 图 2-4 法国“新艺术”风格的产品设计:两个教堂用的钟设计 3.“装饰艺术”运动与装饰 a、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到 30 年代在法、 英、美等国家展开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它与欧洲 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无论从材料的使 用还是设计的形式上, “装饰艺术”运动都受到现代主义运动 很大影响。 从根本上说, “新手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和 “装饰艺术”运动,三者都是以“装饰”为出发点去发展更加 11 崭新的、符合社会和人们生活的设计风格,也因此加大了“装 饰“的文化艺术价值。这是对装饰的肯定及发扬,同时也是促 进现代设计改革的动力因素。 b、现代主义设计对装饰的否定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是受“现代艺术运动”以及“新建筑” 运动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民主主义色彩,强 调机械美、功能美、注重简洁、实用,主张理性化的设计,对 装饰采取否定态度,把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对立起来,从而发展 出新的设计风格。 1908 年,阿道夫卢斯发表了装饰与罪恶 ,其文的内 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装饰即犯罪” 。他的这些理论在一定 程度上成为了现代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并将现代主义设计推 向功能主义的设计方向。 包豪斯被誉为世界现代设计主义运动的摇篮,预示现代主 义设计运动高潮的到来。1919 年,它由格罗比坞斯在德国魏 玛创办,其办学历程虽然不长,只有短暂的 14 年,发挥的影 响和作用却不可小觑,它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设计教学体系, 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标志着原 来的装饰形态中的设计被现代主义的理性设计取代。 12 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机械美学的代表人物勒柯布西埃提 出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一言论,是最为经典的机械化和 功能化的设计思想。1958 年,密斯凡德罗和 菲利普约翰 逊共同设计了纽约西格莱姆大厦,西格莱姆大厦时摒弃了庸俗 的装饰风格古典而又格调鲜明,金属风格的硬线条突出了这座 38 层大厦的高度,底部的花岗岩支柱和上面的一个个着青铜 色的玻璃条形区相得益彰,是一座由青铜和玻璃建造的璀璨明 珠,播蒹姆大厦。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国际主义风格”的标志 性建筑,同时也是密斯凡德罗“少即多”的设计思想的产物, 只是,这种过分强调理性、功能,造型简洁、毫无装饰的设计 愈来愈缺乏个性与人情味,越来越使人们感到厌倦。 现代主义设计对装饰的极端排斥并不意味着装饰的离去。 相反,装饰又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英国学者彼 得柯林斯在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中道“是否的确由 于 19 世纪过分运用装饰而导致了废弃装饰,还是装饰只不过 改换了打扮他认为, “装饰并未消亡,它仅仅是不知不觉地融 合于结构之中了” 。 c、后现代主义设计对装饰的复兴 20 世纪 60 年代,设计师们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又 13 相继推出了“波普设计”(pop design)。装饰与色彩又被重新 运用回设计当中。并在 70 年代里发展形成了多种反对“国际 主义”设计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但其形式还是比较单调的。 “后现代主义”设计指的是“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 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式的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 。 后现代主义的符号装饰,采用的对象有各种各样的历史风 格,从歌德到巴洛克,从古典到文艺复兴,后现代主义无所不 包地进行着借鉴,但是采用的方式又不是一味的历史复古,而 是揶揄的、戏谑的、调侃的夸张与象征的描述,采取的是折衷 的手法,将传统文化脉络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达到其表面强 烈装饰化的效果。 装饰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复兴,在很大的程度上在于为 了摆脱严肃、冷漠、单调的“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设计 风格带来的压抑。 。1969 年,文丘里利用历史建筑符号,用戏 谑的方法设计了在宾夕法尼亚的胡桃山的“文丘里住宅” ,被 认为是具有完整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最早建筑。随着后现代主义 设计的发展,装饰在设计中的地位重新回归。 未来的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对生活方式的设计,而适 14 宜的装饰正是设计更加美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是以“宜饰 而饰”达到“宜人”的目标,它将引导人们走向艺术化的生活。 第二节、无装饰艺术 一、无装饰艺术起源 “无装饰艺术”设计,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发端于建 筑行业,是从强调功能美、机械美的设计流派中派生出来的。 它过分强调理性、简洁、功能的设计风格,藐视缺乏个性与人 情化、无形式美的纯结构作品。 二、无装饰艺术概述 所谓“无装饰”艺术,在当前设计界并无确切的定义,更 无系统的理论。 “无装饰”并不等于没有了装饰。张道一先生 在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的导言中指“装饰一词至少包括 装饰花纹 、 装饰手法 、 装饰性三个不同的概念。如果 笼统的不要装饰,也就是说连装饰手法、装饰性都不要了,那 么按照美的规律造型如何体现,设计又凭借什么,岂不等 于说是无设计的设计了吗?也就是说,装饰的概念已不再 15 是旧的“纯装饰主义”的概念了(纯装饰是单纯的视觉艺术, 摆脱了实用艺术),商品包装装饰应该包括装饰 纹样、装饰工 艺和造型结构。 随着社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新的工艺及新的设计思想 的变化,作为产品装饰的器物表面装饰纹样逐步削弱甚至消失, 商品包装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产生了骤变,其差异主要体现为: 传统的手工艺状态下的装饰侧重的是“装饰纹样”和“装饰手 工艺” ;而现代机械化工艺 状态下的装饰则侧重于器物本原性 的“造型结构” ,创造出功能结构与审美同化的装饰风格。而 现代意义上的这一装饰变化人们习惯把它称之为“无装饰“。 事实上,商品的包装设计在于装饰形态的转换,就商品包装的 装饰而言, “无饰之饰”代表了现代主义装饰的特征。 所谓“无装饰” ,它是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生产状态下,视 表浅的纹样装饰为装饰的习惯性称呼,它依然是一种“装饰“ 形式,故称之为“无装饰的装饰” 。 “无装饰的装饰“中两个 “装饰“具有不同含义:前一个装饰是指传统的手工艺状态下 的装饰,即显性的外观工艺、纹 样等;后一个则是指现代机 械化工艺状态下的装饰,是产品的功能与审美相结合的造型结 构,属于隐性装饰。 “无装饰的装饰”的“无”不是没有,而 16 是无所不在,即装饰无所不在。由此可以看出,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 “无装饰的装饰”概念的提出并不是排斥和抛弃装饰, 一定程度上反而扩展了装饰的界限,是建立于传统装饰概念之 上,是在工业化生产需要的前提条件下,实现了由“形“到 “型”的转换的新的装饰形式。它将装饰完全融入到产品的方 方面面,并使其在使用环节中展现无遗。英国学者彼得柯林 斯在现代建筑思想的演变 一书中写道:“是否的确由于 19 世纪过分运用装饰而导致了废弃装饰,还是装饰只不过改 换了打扮”他认为“装饰并没有灭亡,它仅 仅是不知不觉地 融合于结构之中了” 。现代主义的装饰是与结构的化,创造出 “无装饰的装饰” 。 17 第三章 无装饰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必要性及作用 第一节、无装饰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必然性 一、消费者审美及消费观念的转变 产品的销售对象即消费者,这是现代商品包装与装潢设计 中必须十分重视的一点。在设计中,如果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 也就谈不上适销对路,设计者应当让消费者能感受到这件商品 正是为他的需要而生产的。 在商品包装设计的初级阶段,一些消费者盲目地认为:买 东西买的就是在包装上的与众不同,颜色套数越多、结构越复 杂、加工工艺越繁琐,产品就越好。正是因为这样的消费心理 刺激了诸多生产厂家及商家的神经,受利益的驱动在包装上挖 空心思大做文章,各种精美的、华丽的、奢侈的包装争先上市, 以适应新时期的消费需求。近年来,也许是回归自然的欣赏心 理的驱使,包装设计作品中的各种弊病迫使人们厌倦了印刷豪 华、刻意雕琢、铺设过繁和零碎无序的设计,而将目光投向简 约质朴、清新自然、富有个性、内涵丰富、便于使用的无装饰 艺术设计。 18 二、企业文化营销的需求 包装无装饰艺术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是设计成败的关键, 同时也是商品在市场中具有永久生命力的保证,把握好包装设 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挖掘商品的本质文化特征,就容易构架 起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 活方式与思想意识在接受大量信息冲击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 个性、时尚、情感化的商品,这就要求生产者发挥商品包装的 “形象代言人”作用,因为包装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自身的本质 功能,同时也体现着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文化,打造着企业的 品牌意识。因此,在设计的构思、策划阶段,一个成功的包装 应该要考虑到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展示出自己的产品文化和 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审美、消费意向不断 地变化,设计最重要的不仅是对企业产品的表现,而且要时刻 与时代同步。无装饰艺术设计则是更好地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 求出发,更加注重对产品文化和审美趣味的开发,使消费者购 买到实用满意、外观形式设计人性化并具个性的商品,从中获 得生理与心理最大限度的满足,得到消费的最大享受和快乐。 19 三、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人类对自然 生态资源的乱砍乱伐和过度的消费,使生态自然源遭受到前所 未有的威胁,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酸雨、气候变暖、水土 流失、草原退化、森林覆盖率锐减、水源枯竭等的发生,且逐 年增加,资源与能源问题日渐突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 开始逐步意识到传统生产方式正高强度地损耗着自然资源,包 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由此应运而生,怎么样既能够实现社 会的经济效益,又能够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实现经济效益与 生态效益的“双丰收“,一时间, “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 、 “减少污染”的绿色革命热潮不断掀起。发展包装,保护环境, 促进包装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 展,就成为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无装饰艺术”设计顺应 了大众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强调 装饰风格地体现,简化内外包装,特别重视节能设计;在材质 的选择上主要是运用天然材料、易降解材料、可再生材料作为 材料来源,将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理念巧妙地融入到“无装 饰设计”中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0 第二节、无装饰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一、视觉语言冲击力强 日常生活中,商场里同类商品摆在货架上,除了最基本的 通过包装传递它们的本质属性(即产品的功能、成分、规格、 价格、生产日期等)外,包装设计越能反应产品的个性,就越 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对消费者来说, 包装就是一个无声的且最真实的推销员,相对于那些吐沫横飞、 将商品描述得绘声绘色的产品推销员来说,消费者更相信自己 的感觉和眼光。因此,面对市场上诸多同类产品的竞争,商品 生产者如何以自己独特有效的传递方式与销售手段,将自己的 产品品牌和其它同类产品明确区分开来,使产品更加引人注目, 打败竞争对手,更迅速快捷的占有最大限度的市场空间,就成 为了商品包装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商品包装的无装饰艺术设计,正是采用简洁又更具视觉冲 击力的设计语言,瞬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带给他们视觉愉悦 的同时,加深其对该产品的认识与了解,在消费者的心目中逐 步增强该商品的品牌意识和价值意识,迅速占领消费者的视觉 空和心理空间,指导并完成消费行为。 21 二、文化审美价值独特 商品市场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作为商品销售最强 有力的销售手段,商品包装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大 众的各种需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使人们在精神 领域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并衍生了新型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加 上消费者本身素养及文化品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消费者的 价值观和审美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更和提高,对商品的要求和 选择变得更为挑剔,给包装设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商品包装的无装饰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存在 形式,设计者在设计时不会仅仅只停留在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 上,而更多地注重其“装饰性“的审美形式和文化意味,使其 具备更深层次的内涵从文化、历史、理想、象征等各方面满足 人们的精神需求。 其次,商品包装的无装饰艺术设计,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 文化意味对于提升产品的档次和提高商品的价值,存在着不容 忽视的作用。 三、促进设计与技术并进 随着资源与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商品包装的无装饰艺术 22 设计,在包装材料选择方面,要求设计者根据包装的功能和产 品的性质进行合理选材,在实现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尽量 以能直接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原材料,更易于重复利用或自然降 解的新材料,这类产品包装不仅有利于人的健康,拉近商品与 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拉近了人 与自然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商品包装的无装饰艺术设计,不仅促使无数的生产 者和企业主及设计人员在研究开发新技术、新材料的同时,也 增强其对新思维、新观念的重视,使得设计与技术并进,为产 品寻求更为有效的宣传与销售之路。 以无装饰艺术手法设计包装,既减少了包装在制作过程中 原材料及工序的使用、降低了产品成本,给企业带来预想之外 的巨大经济效益,又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经济效 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 23 第四章 当前无装饰艺术在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内容空洞,毫无内涵 “无装饰艺术”设计是强调来自功能的结构美,深层次地 挖掘一种内在结构规范、真诚的美,并不代表简单、无内容的 商品包装。这种美能使包装在其它同类产品中迅速吸引消费者 的眼球,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之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 足。随着电脑辅助设计手段的飞速普及,运用电脑就能轻而易 举地做出各种各样的特技效果。但是由于设计者本身专业素质 的能力有限,不能够合理使用设计表现手法和表现语言,使得 无装饰艺术设计者在借助高新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丧失了 作品的真诚之美,内容空洞、毫无文化内涵可言。 第二节、滥用空白,版面单调 在西方的设计艺术中,特别注重“虚”与“实”的对比, 讲究虚实对比的美,很重视空白空间的运用。赛荣凡达斯 伯格将“空白”定义为版面设计介质的第一元素;被誉为“美 国公众良心”的女作家苏珊桑塔格在她那篇著名的沉默的 美学中就说过:“沉默,是语言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对话 24 的一部分。 ”版面上的留白有如生活中“不鸣则己、一鸣惊人” 的沉默。在无装饰艺术设计中,有的版面“留白”却没有正确 掌握“度” ,留白的幅度并没有根据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和空间 环境而定,单纯为了效果而过分地玩弄空白,无谓地制造空间, 最后造成版面单调呆板,毫无审美情趣可言。 第三节、各种元素,繁杂多余 在商品包装的无装饰艺术设计中,有的设计并没有紧紧围 绕产品的内质而展开,而是单纯通过一些对图片、文字、色彩 或点、线、面的简单组合来实现,杂使作品乱无章、毫无秩序 可言,由此而产生的包装缺乏个性和品味不高等后果且不说, 消费者根本就找知道产品的品牌,分不清它的本质属性, “非 驴非马” ,其结果必然是产品无人问津,销路难以打开。 第四节、设计语言,含糊不清 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少数包装设计者误以为,设计的 内涵讲得越多就越有思想性,设计的语言越晦涩设计就越高深, 使得最后出来的作品设计语言含糊不清,以至于消费者无法真 正了解产品的本质属性,甚至不知道包装里产品究竟为何物。 设计为人服务,而包装设计作为企业或商家的营销手段,首先 25 要做的就是面对市场,否则就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