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 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毕 业 论 文 (设 计) 2008 级 会计 专业题 目: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毕业时间: 2011年6月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班 级: 08会计(1)班 2011年12月30日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企业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分析新企业准则下的利润表时,提出新企业准则下利润表所存问题以及改进办法。【关键词】新准则下 利润表 变化 分析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关下资产负债表则是利润表的副产品。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1.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2.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进入利润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3.报表列报的变化 新旧准则下的利润表的列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而是统一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中进行列报。这一方面是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呈多元化发展,不同经营业务收入相当,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已经很模糊;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其次,由于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新准则下的利润表还单独列报“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明细列报“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项目等,并将“营业费用”改为“销售费用”、将“投资收益”纳入营业利润的范围,使会计信息更加简洁透明。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及列报变化等因素,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准则下的利润表将“投资收益”项目列入营业利润的范围,改变了旧准则下的营业利润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经常性收益的状况,即企业利用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属于营业利润,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点,同样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首先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应纳税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质上就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同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实施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利润相配比。减少了由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不一致产生的税后利润的波动。 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旧准则相比,理念更先进,体系更完整,内容更丰富。新准则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强调了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在实务中分析新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1.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 旧准则下的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情况时。一般认为营业利润即为企业的经常性收益,很多企业在进行考核时也会用到经常性收益的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通过经营者努力所获取的经营性收益。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项目包括在营业利润中,并且还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表或对企业进行考核时,都要注意营业利润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常性收益要重新分析计算,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常性收益。 2.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 对于收益的确定,旧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因而利润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利润表中的收益只是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新准则则遵循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进入利润表,利润表中的收益不仅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因此,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要注意区分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这是因为一方面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过度的利润分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另一方面。当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扭曲或波动剧烈时,过度的利润分配中可能隐含了资本的返还,从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 3.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即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利润表的收益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但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并非完全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观认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特定时期内所有的交易或企业重估所确认的权益的总变化”(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但是我国新准则将“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六条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新准则对利润表的报告也做出了一些修改,如区分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将投资收益由原来的正常经营收益修改为企业正常经营收益;部分贯彻了“全面收益”观,确认了一部分未实现的收益,如公用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这些修改对于提高了报表的有用性发挥了重要性。但是目前的利润表还存在一些问题。已实现的损益是指企业已经获得或失去和损益相关的现金及现金要求权。目前利润表中绝大部分均为以实现损益,如营业收入和投资收益等项目,而未实现损益是指虽在本期利润表中已加入,但是这与损益相关的现金及现金要求权并没有真正实现。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财务行为,保持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满足了各方利益主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新会计准则更加遏制了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 。例如在企业盈利年份,企业就可以增加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从而减少当年的利润水平,达到少缴纳税金的目的;同样的,在获利能力较少的年份,企业又可以通过将原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回的方式来增加利润,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明文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这样就会使企业无法再通过操作资产减值准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说明,现有利润表中净利润的构成项目既有已实现损益又有未实现损益,而且没有就实现情况作出相关说明,不利于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项目。综上所述,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较,采用更加准确的表述方法,对会计信息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些都有利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来说既是旧阶段的终点,又是跨入新阶段的起点。尽管新准则已经出台,但想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仍然不易,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仍然不够深入,例如:如何有效地引导企业从旧准则向对新准则进行过渡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对企业利润表加以改进,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按照全面收益的要求,编制企业收益及全面收益表。四、新企业准则下利润表的改进1.改进后的利润表收益及全面收益表收益及全面收益表由营业利润、非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应确认但未实现收益、绕过利润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四部分组成。其公式:净利润=已实现收入-已实现费用+已实现利得-已实现损失净利润=营业利润+非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全面收益=净利润+已确认未实现收益+绕过利润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为了方便描述,将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和绕过利润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统称为其他全面收益,则公式为:全面收益=净利润+其他全面收益。在编制收益及全面收益时,为了区分已实现损益和未实现损益,还需对一些项目进行重分类调整。这是因为在实现时,包括在净利润中的某些损益可能在实现之前就已经确认为其他全面收益,为了避免该损益在全面收益中重复计算,必须在净利润与其他收益之间进行重分类调整。即将已实现的损益从其他全面收益中剔除。2.编制“收益及全面收益表”的意义(1)“收益及全面收益表”中列示了“全面收益”的总额,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这是一的有用的计量,它可以显示在一个企业在某个期间完整的经营成果。将所有收益都列示在一张表中,有利于使用者活动和进行分析。(2)“收益及全面收益表”的编制不但突破了 损益确认的“实现原则”,而且通过了每期的重分类调整明确了已实现损益与未实现损益的区别。已实现损益构成了企业的净利润,而未实现损益作为净利润项目之外的损益确认为企业的其他全面收益。有利于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信息,增强表的有用性。(3)“收益及全面收益表”将绕过利润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项目反映在全面收益中。通过这种关系将提高了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的有用性,而且更加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3.“收益及全面收益表”的局限性(1)采用一表式结构编制“收益及全面收益表”,净利润只是作为全面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列示,降低了净利润指标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到现有利润表之外,在编织一张企业全面收益表,以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起点报告企业的全面效益。(2)“收益及全面收益表”编制只是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重新组织而已,并没有解决全面收益及其组成的项目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从理论上说,完整的全面收益观的贯彻应当对全面损益进行确认与计量。这样,势必要全面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实务操作,会在诸如资产与负债应采用何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等方面的问题上引起很多争议。所以国际上流行的思路是先搭起一个框架,然后通过制定会计准则往里面填充内容。但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贸易合同(标准版)
- 房产租贷合同(标准版)
- 绿化修剪申请报告范本(3篇)
- 吃回扣的合同(标准版)
- 样品订购合同(标准版)
- 领取棉衣申请报告模板(3篇)
-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合同(标准版)
- 快递的购销合同(标准版)
- Dimethachlor-ethane-sulfonic-acid-sodium-salt-d6-生命科学试剂-MCE
- 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适用于林业、靠近林地企业)
- 山西血液净化护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DB35T 772-2023 行业用水定额
- 2024年提前解除终止服务合同协议书
- 八年级体育田径–立定跳远教案
- 外研社版小学英语(三起)五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 2026年全年日历表带农历(A4可编辑可直接打印)预留备注位置
- GB/T 44140-2024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 载人航天术语
- 个人资金转账合同模板
- 心理社交功能评估表
- 《征兵入伍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条文释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