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探究院 系: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旅游管理摘要本文以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旅游地形象策划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十堰市郧西县旅游资源情况进行分析,对郧西县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反映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进而结合十堰市郧西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目标性和引导性的旅游开发与发展策略。关键词: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现状;策略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ourism resource survey and assessment, tourist image planning and other basic theori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yunxixian tourism resources situation analysis, yunxixia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nditions of developing tourism,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tourism, then with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yunxixian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strategy which is provided with pertinence, targeted and leading.keywords:the yunxixian; 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strategy目录引言1第一章 十堰市郧西县的地理位置、县情及旅游资源概况21.1 十堰市郧西县的地理位置21.2 十堰市郧西县的县情概述21.3 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资源概况31.3.1 自然旅游资源31.3.2人文旅游资源31.3.3 特色产品资源3第二章 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32.1 优势(strength)42.2 劣势(weakness)42.3 机遇(opportunity)52.4 挑战(treatment)52.4.1 省内旅游市场的竞争52.4.2 省外旅游市场的竞争6第三章 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现状6第四章 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741 开发规划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74.2 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低84.3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需求84.4 旅游景点集群状况差,难以形成景区互动84.5 服务行业的规范程度有待提高94.6 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够,“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未形成有效联合9第五章 促进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105.1 合理有效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与开发105.2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推介旅游品牌105.3 从顾客需求出发,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115.4 大力改善与发展交通,统筹兼顾临近景点开发与互动115.5 加强对旅游服务行业的规范与整顿,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125.6 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对旅游业发展实施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13第六章 结束语13致谢14参考文献15引言旅游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市场前景广、创汇能力强、关联带动能力大、提供就业机会多等优势,是永远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游客需求正在从传统观光型向高层次体验型、享受型、知识型方向发展。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各地政府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出大批的旅游景区,但仍有些地区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旅游业却处于自发状态,根本不能充分利用地区的有效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满足旅游者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湖北口回族乡地处鄂西北边陲,三面环陕,一面归鄂。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势西高东低,落差较大,最高海拔1799米,最低海拔540米,全乡平均海拔921米。全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160天,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高寒乡镇。241984年被省政府划为革命老区,是重要的省际边贸乡镇。1986年4月3日,湖北口回族乡宣告成立,成为十堰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湖北省唯一以“湖北”冠名的地方行政区域。湖北口独特的地理环境,淳朴的民风和回族的少数民族风情,使其具有独特的旅游魅力。但由于当地的旅游业尚处于自发状态,以至于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使得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各省、市制定的“十五“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都将旅游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郧西县也将拓展旅游产业列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本文阐述在此大背景下通过对湖北口回族乡旅游开发现状的研究找出对其未来开发的可行性建议,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应依赖于乡村社区的发展,而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是社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曾推出“中国百姓生活游”的旅游主题,其目的就是通过“游客走进百姓生活,百姓参与旅游活动”,在城乡游客互动中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提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思路,以期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能更多地注重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地区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一章 十堰市郧西县旅游资源概况1.1 十堰市郧西县的地理位置郧西位于鄂西北,三省八县之边陲的“秦之咽喉、楚之门户”。东邻郧县,西南接川陕边境的大巴山脉,南临汉江天险,北靠秦岭山脉,四周均被大山所围,境内有不少大小不等的村落平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史称“依山带江”。1.2 十堰市郧西县的县情概述 十堰市郧西县的县情可以概括为:自然环境恶劣、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实力薄弱、财政收入较低;农民增收困难、就业压力大;工业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低;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不够等。十堰市郧西县版图面积3509.6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场、区),34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0.9万人。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是国家级贫困县,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郧西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而郧西县受地形环境、经济基础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影响,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空间有限,不能担当起振兴郧西经济的大任,大力推进第三产业成为发展郧西的首要选择。 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群体,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而且可以发挥旅游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综合、关联和拉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同时,旅游业对一、二、三产业具有全方位的催化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出来的精品都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此,县委、县政府结合郧西县县情,适时提出了“旅游兴县、旅游强县”的策略。1.3 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资源概况按照国家对旅游资源分类调查的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分类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郧西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各类旅游资源百余处。1.3.1 自然旅游资源五龙河是郧西县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全长 56 公里,被誉为鄂西北的 九寨沟,此外还有天然动植物园龙潭河、地下世界“三官洞”、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口“黄龙洞”、朦胧似神的“仙姑洞”、流光溢彩店子“罗汉寨”、“铁山塔”、鬼斧神凿“三十六岩”、卧薪尝胆“青龙山”、栩栩如生的坎子山“石林”、水天一色雄关险峻的“夹河关”、水色山光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河口”等等。1.3.2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烟雨沧桑的“柳州城”(上津古城),雄伟壮观的“陡岭子水电站”,亚洲天下第一沙坝,白龙洞猿人化石遗址,七夕文化旅游,悬鼓观,金銮山。还有烈士陵园,鄂豫陕三省委员会、上关县、陕南日报社旧址,有李先念、徐向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的足迹,有黄巢、张献忠、王聪儿揭竿而起、反压济贫留下的千古绝唱,革命遗址湖北关和一天门等一系列红色旅游资源。1.3.3 特色产品资源有板桥豆干、香菇、木耳、果酒为主的天然绿色食品;有以汉江奇石、根雕、绣花鞋垫、绣花荷包、竹制工艺品为特色的地方旅游纪念品;还有以杜仲、马头羊、野葡萄、水能、矿产等为代表的丰富的物产资源。第二章 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2.1 优势(strength)郧西县是一个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加上地形地势、环境政策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影响,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潜力有限,不能担当起发展郧西经济的大任。要加快建设实力、和谐、魅力郧西,必须另辟蹊径,而这个“蹊径”在旅游。旅游业在郧西的发展,虽说起步比较晚,但郧西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旅游区位优势。郧西地处三省八县之边陲,秦岭阻其北,汉水贯其南,史称“秦之咽喉、楚之门户”。处于江城武汉-古隆中-武当山-车城十堰-古都西安的黄金旅游线上,福银、十漫高速大道的贯通,大大改善了郧西的交通环境,使郧西从湖北最偏僻、最闭塞的边陲之地,成为鄂陕东进西出的大通道和展示湖北形象的“新窗口”。第二,旅游资源优势。我们可以看到郧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山奇水秀林茂,人文历史厚重,交通也比较方便快捷。既有以“中国小九寨”五龙河、“中国小雁荡”龙潭河、金钱河、湖北关石林等为代表的秀美自然山水资源,也有以“中国小长安”上津古城、七夕文化、悬鼓观、金銮山道教、白龙洞古人类遗址等为代表的厚重人文历史资源,还有以杜仲、马头羊、野葡萄、水能、矿产等为代表的丰富物产资源。第三,旅游市场优势。武汉与西安之间全程高速,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重要节点的郧西距武汉500公里,距西安仅220公里,距武当山80公里,距神农架280公里,处在武汉、西安两大城市旅游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结合部,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与三大旅游区道路相连,遥相呼应,是从鄂入陕最便捷的陆上大通道,自然承接着三大旅游市场的辐射与带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市场优势。2.2 劣势(weakness)十堰市郧西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其发展也存在着壁垒。一是旅游景区分散。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景区分散在各个乡镇,不利于景区互动联合发展;二是旅游景区偏远。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景区分散在偏远的乡镇,距离十堰市区比较远,也就相对带来了出行障碍;三是旅游规模开发难度大。受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影响,要对郧西县的旅游进行规模开发,形成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难度比较大。2.3 机遇(opportunity)郧西县的旅游业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首先,郧西“七夕文化节”的举行和 “七夕文化”被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大提高了郧西旅游的知名度,这给郧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次,福银高速的贯通和襄渝铁路复线建成竣工,从根本上打破了制约郧西县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郧西打开了对外旅游的门户。最后,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战略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等政策,为郧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进而加速了郧西旅游业的发展。2.4 挑战(treatment) 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激烈的旅游业市场竞争。2.4.1 省内旅游市场的竞争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省内旅游市场的竞争。湖北省内有长江三峡、黄鹤楼、武当山、神农架、丹江口水库等一些全国甚至世界著名的景点,他们在国内有很高知名度,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野人谷、野人洞、伏龙山、牛头山等在市县内知名度很高,在省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按经济效益和影响力来看的话,长江三峡、黄鹤楼、武当山,一定是湖北省内旅游市场的老大,它们占据着高端旅游市场。神农架、丹江口水库等则稳稳抓住中层消费,也兼顾高端市场。剩下的伏龙山、牛头山等则各自争夺平时的中低消费旅游市场。这样看来郧西县旅游景区没必要和长江三峡、黄鹤楼、武当山去争夺市场,我们既不在同一档次不在同一性质。所以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十堰城区及各县市内的景点,如丹江口水库、野人谷、野人洞、伏龙山、牛头山、青龙山等。2.4.2 省外旅游市场的竞争 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省外大旅游市场的竞争。现阶段,各个省市都在大力推进和发展“无烟”“朝阳”产业旅游业,旅游者的可供选择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旅游者素质的提高,旅游者在出游前自然会进行反复斟酌和权衡,最终选择那些最具旅游价值、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自身需求的旅游景点。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大旅游市场环境下,郧西县必须要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包装,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品牌化旅游产品,尽量提高在大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第三章 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现状第三章和第四章合并即可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郧西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整合境内旅游资源,融入西安古文化旅游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郧西县来说是机遇,也是考验。目前,郧西县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成效明显。结合十堰市郧西县的县情,近年来,郧西县将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重点打造、重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0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100%;截止2011年四月中,全县已接待国内外游客41.6万人次,同比增长328%,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291%,据创历史同期最好记录,全县的旅游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局面。目前县内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中远距离游客逐渐增长、近郊游日渐升温、家庭自驾游增多等三大特点。同时,在线组团、网络邀约游、自驾游等旅游方式在县内悄然兴起,成为许多零散游客出游的选择方式。现阶段,郧西县委、县政府正围绕“旅游兴县、旅游强县”战略进行周密部署,全力打造郧西旅游业。突破性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打造人文与生态交融,观光、休闲与养生为一体,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强力推进“一圈三小”建设, 即:建设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把安家五龙河、羊尾龙潭河、上津古城分别建成“中国小九寨”、“中国小雁荡”、“中国小长安”。同时着力打造和统筹开发“郧西城-五龙河三官洞”“上津古城罗汉寨湖北关石林”“天河口娘娘山龙潭河夹河关陡岭子库区上津古城”等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但客观地看,郧西县的旅游业还刚刚起步,要真正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效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目前各个线路景区的进展情况良好,但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少。如郧西五龙河景区,只有五家大的餐馆,如果在旅游高峰期,显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因此,目前正在丰富各旅游线路产业链的内容,让游客有选择的余地,真正做到以五龙河为龙头,辐射县内各景区。第四章 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1 开发规划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十堰市郧西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开发规划不合理,真正突入利用的旅游资源极其有限,众多的旅游资源深藏闺中而不被人所知,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还大大冲减了旅游景区景点的吸引力,错过了很多开发发展的机遇。郧西县有大小景点上百个,但真正投入规划开发的景点却是屈指可数。如金銮山道教、白龙洞古人类遗址以及一系列的红色旅游资源都处于沉睡状态,未被合理的规划开发或有效的投入利用。对各个景区景点的目标定位不明确,规划开发不合理,融合性差。郧西县的旅游资源与其它经济较发达地区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本来就不明显,甚至是显弱,而在景区规划定位和目标市场定位方面也不够明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没有实现有效融合。4.2 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低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业起步晚,作为后起之秀的旅游业虽然在综合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其潜力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对旅游经济的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没有形成旅游品牌效应,没能充分认识到其巨大的发展潜能。虽然近年来关于将郧西县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城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目前仍未落到实处,基层和行外人士的这种意识还普遍较低,这对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是一个障碍。4.3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旅游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十堰市郧西县位于山区,旅游景点分散在各个角落,难以形成互动的整体,交通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托。近年来,虽然交通状况已在不断改善,但却仍然存在“瓶颈”。如缺少空运和铁路运输,制约了县外乃至国外游客的可进入性;十漫高速收费过高;县乡级公路不够通畅等等。旅游接待设施及其经营水平较差。以五龙河为例,虽然有一些旅游饭店,但规模较小,经营分散,食宿条件较差,并且在旺季时难以满足需求;景区设施不健全,游客可参与性项目设施少,也没有大型的可供游客购物、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吸引力不强;正规的旅游商品专营店稀少,沿途及景点附近小摊点很少有能代表当地文化、风俗特色的纪念品等;消防设施不足且落后,对游客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等等。食、宿、行、游、购、娱相互协调发展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有待完善。4.4 旅游景点集群状况差,难以形成景区互动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但集群状况较差,各个景点分散在各个乡镇,景区内部以及周边景区间的联系不够密切,使得景区的整体震撼力大打折扣。十堰市郧西县各乡镇分别拥有不少旅游景点,如安家乡的五龙河、上津镇的上津古城、羊尾镇的龙潭河、夹河镇的金銮山等等,但都不够集中,各个景区之间的距离太远,难以形成景区互动。景区内部以及周边景区间分裂。郧西县的各个景区基本上各自为阵,没有那种天然一体的依恋,形成了山与地、景与城、山上景与山下景的不相连。所以来旅游的过夜游客很少,基本上都是选择单个景区的一日游。在郧西县周围有驰名中外的武当山、神农架原始森林、襄樊古隆中、六朝古都西安等许多世界著名景点,然而以五龙河为龙头的郧西县旅游景点却没有与之共同组成旅游“黄金链”,彼此断裂,使十堰市郧西县县内旅游与县外旅游发展的“快车”擦肩而过。4.5 服务行业的规范程度有待提高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服务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我们调查的结果表明,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服务在各方面都存在着问题,规范程度普遍不高,是一种“初始化”的、不系统的服务,严重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服务组织不合理规范。目前郧西县的旅游服务缺乏一个合理规范的组织体系,服务组织市场化配置不合理,服务组织的服务严重缺位,游客的付出得不到其对应的回报。比如导游的队伍建设问题,导游综合素质仍然偏低,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服务设施不健全、质量偏低。食、宿、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方面的服务设施都有待完善。服务意识不高。包括旅游行政机关和旅游从业人员,普遍没有或缺乏服务意识。比如,旅游主管部门对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缺乏宏观研究和引导,旅游投诉不能及时回应等;经营者没有“双赢”意识,一味贪图眼前利益,“宰客”现象随之而生;服务人员把对游客的服务当作自己额外的付出,不愿意认真服务等。4.6 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够,“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未形成有效联合目前,郧西县旅游业发展受到财力不足、旅游开发资金短缺的制约,多项旅游规划开发项目未能及时启动,究其主要原因就是郧西县的经济基础薄弱,而政府的投入力度不够,缺少旅游开发的启动资金。虽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已加强了对这方面的重视,但成效并不明显。 “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配合不够密切,未形成有效联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先导,辅以政府的宏观调控,而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业行政干预痕迹过深,各个经营主体分散经营,直接冲减了市场竞争力,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却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第五章 促进十堰市郧西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对策和问题要一一对应5.1 合理有效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与开发针对十堰市郧西县旅游资源富集,但却大量沉睡,资源严重浪费的现状,必须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开发。首先,要在精化老牌产品的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许多被历史淹没处于沉睡状态的旅游资源,其实具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和可开发性,但由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开发利用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要在宣扬、精化“七夕文化”、“五龙河”、“龙潭河”等品牌旅游的同时,积极开发区域新产品,将那些知其名而不知其处,甚至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合理布局。其次,坚持把浓郁的人文气息、民族风情同秀美的山水风光融合起来,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深入发掘和开发七夕文化、历史积淀、城市文化、民俗民风的精髓,并将其引入到旅游市场,纳入旅游经济的规划发展中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再次,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十堰市郧西县的经济以及旅游资源现状,将景区的开发规划定位为休闲、度假、体验型乡村旅游,尤其要突出其体验性,将主要目标市场定位于广大的城市、都市居民。紧扣和谐城乡游主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抓好生态休闲旅游环线规划建设,重点抓好以农家乐、农业观光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活动,为城区居民提供更大的生态休闲空间,以吸引久居城市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的居民前来参与和体验。 5.2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推介旅游品牌要充分认识到旅游经济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力宣传旅游,发展旅游。旅游是三分资源七分推介。要运用各种途径和奇招,强势拓展对外宣传,主动出击,营造氛围,着力营造大卖山水、空气、风景、民俗民风的总体市场攻势。积极开展旅游推介促销,扩大客源市场。通过举办相应的活动、建立网页、旅游宣传促销等措施扩大县内旅游在国内的影响,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组织参加国家和省旅游局组织的各类大型宣传促销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做好旅游广告宣传,营造浓厚的旅游城市氛围,如举办七夕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等;在主要客源城市开展专题促销推介活动;做好强势媒体的主体形象宣传,充分展示以山、水、人为重点的特色郧西旅游形象;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协作,形成旅游线路共同推介、旅游经济共同受益、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大格局;继续办好旅游网站,做好网页更新和维护,丰富内容,服务游客。5.3 从顾客需求出发,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如果没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就不可能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首先要加大完善旅游交通力度,为游客提供舒适快捷的服务,积极招商引资,修建旅游交通专线,实现与各国主要城市的通航。在扩展交通的同时,好要充分考虑旅游目的地的集散状况,可进入性标准等,防止在旅游旺季出现交通拥堵、停车场不足等问题。其次在旅游接待设施、旅游路途中的休憩节点、旅游娱乐和餐饮购物环境设施等方面都要加大投入力度。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从业人员、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观光码头、旅游购物广场等的发展与建设,包括其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质量的建设。这是一项投入大、涉及面广的项目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只有形成工作合力,创新机制,强化市场运作,拓宽融资渠道,才能加快建设步伐。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也不是盲目的随波逐流、生搬硬套,要广泛听取游客的意见反馈,从游客的需求出发,以服务游客、满足游客为出发点,同时要充分考虑旅游目的地资源状况和环境承载力,尽量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5.4 大力改善与发展交通,统筹兼顾临近景点开发与互动十堰市郧西县旅游资源、景点比较分散,与周边景点的跨幅大,交通问题成为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解决交通问题成为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在国家、省交通公路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把交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对外建设大通道,对内疏通内循环,交通面貌焕然一新。生态旅游高速公路,打造了郧西县与十堰城区和周边县市的快捷通道。目前全县交通初步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向基本缓解、基本适应的历史性转变,正进入区域性中心城镇建设的新时期。交通的改善将对发展十堰市郧西县的旅游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不仅可以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为游客旅游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而且可以拉近与临近景区景点的距离,促进县内外各旅游景区的开发互动,推动旅游圈大循环。在改善与发展旅游交通时,要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既要照顾到区域小旅游圈的发展,又要考虑内外大旅游圈的互动。各个旅游景区也要有整体兼容和互惠双赢意识,不能单打独干,将一个景区层层断裂、分散经营或者是临近景区互相排挤、水火不容,坚持“高举龙头,打造品牌”“ 山城一体,功能互补”“ 山水一体,南北互动”“ 承东启西,景区互通”“ 线形连接,圈形循环”的规划思路,充分发挥旅行社拓展旅游市场和集聚客源的作用,加强与周边省市旅行社的联系,推行“游客+旅行社”的模式,开拓省外旅游市场,形成旅游大市场,做到旅游“淡季不淡”。真正形成以五龙河为龙头、以郧西县城为区域中心的扩散型旅游经营模式。 5.5 加强对旅游服务行业的规范与整顿,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旅游业是服务业,旅游是一种享受、休闲、求知、娱乐型的活动,服务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旅游者花钱购买的就是服务。 如果服务质量不高,游客不满意,势必影响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进而影响整个旅游业的发展。(1)规范服务组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坚决扫除那些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行政性单位和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系统的规划管理经营性服务组织,同时要严格规范导游队伍建设,必须培养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素质、较强经营能力和较高服务水平的旅游人才队伍。(2)建立健全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标准。严格督促商店亮照经营、明码标价,重点查处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强买强卖、价格欺诈等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强化对旅游服务行业的监管工作,严格规范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和宾馆、餐饮、洗浴等行业的经营行为,建立定期回访检查与市场巡查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对旅游消费者投诉较多的经营者,实行市场预警机制和市场退出制。 (3)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舞活旅游龙头。旅游主管部门要对全县的旅游经济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进而进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规范和引导。完善旅游者申诉举报网络,及时处理游客投诉问题;提高旅游经营性服务质量,强化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和双赢意识,以服务赢客源、以质量获利益。加大各大景区的文化包装力度,积极开发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区购物、休闲、娱乐功能,尽可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切实舞活旅游龙头,带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5.6 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对旅游业发展实施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 财力不足、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是制约郧西县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光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政府在加大对旅游业的人、财、物力投入的同时,还必须要运用市场的办法积极招商引资,通过招商引资将那些有眼光、有品位、有实力的企业招进来从事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吸引客商到郧西来投资开发旅游业,使郧西的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推进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继续实施各县市区政府旅游发展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发挥政府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开发旅游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的良性发展格局;科学编制旅游规划,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山、水、城资源的整合,打造一批以七夕文化、五龙河、龙潭河为重点的特色旅游产品,丰富十堰郧西县旅游内涵,全面提升十堰市郧西县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实行旅游项目责任制,推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加强旅游市场整治,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重点做好旅游景区创建和星级饭店评定工作。继续抓好旅游市场的整顿规范工作。完善旅游执法联动机制,集中整治旅行社违规经营行为,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对旅行社和导游队伍的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EEK新材料生产线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基于机器学习的齿轮剩余寿命预测模型-洞察及研究
- 合同管理三方协议标准文本范本
-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管理方案
- 医院岗前教育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保险理赔服务外包合同模板
- 风能发电技术入门培训课件
- 顺丰岗前测试考试及答案解析
- 水安宝安全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青岛市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四川省凉山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文学常识高考真题及答案
- 汕尾化粪池施工方案
- 双方办厂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全国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考试笔试试题(100题)附答案
-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语文)复习题及答案(小学)(吕梁)
- 小学消防安全课件演示
- 万达装修施工方案设计
-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24)
- 2025年10月18日湖北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市直卷)
- 2025年江苏(统招专升本)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