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1 一 研究背景 2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文献回顾 3 1当代乡村治理研究的兴起 3 2当代乡村治理研究的发展 4 3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6 4乡村治理研究的内容及范围 7 (1)乡村治理的外在条件 7 二 研究设计 9 (一)研究类型及研究方法 9 1.研究类型及方法 .9 2、调查地概述 .10 (二)分析单位及分析内容 .10 1分析单位 .10 2分析内容 .11 (三)抽样方法 .11 (四)实施过程 .11 三 现状分析 .12 (一)西部农村发展现状 .12 1.性别结构 12 2年龄结构 .12 3学历结构 .14 (二)对乡村治理的认知状况 .15 1.对组织法的了解程度 15 2.对村干部满意度 16 3.对村干部能力的认知 18 4.对村内设施的满意度 19 (1)对交通条件的满意度 .19 (2)对医疗条件的满意度 .19 (3)对饮水条件满意度 .20 (4)对教育条件满意度 .20 (三)对村内组织外出打工的了解度 .21 (四)对村委会选举的参与度 .22 1.是否愿意参加竞选 22 2.是否愿意进行投票 23 3.家里由谁去参加投票 23 (五)关心的公共事务 .24 (六)认为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 .25 (七)村干部为村民做了哪些好事? .26 四 结论 26 (一)发现的问题 .26 (二)评价与展望. 27 浅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现状及发展探析报告 以宁夏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为例 专业:社会学 姓名:杨建 指导老师:僧格 摘 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被党中央提到 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解 决好乡村治理问题。县和乡镇两级政府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对 推动和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乡镇政府如 何与县级政府实现合理科学的角色定位,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挑战,对 于我国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笔者以宁夏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为个案进行问卷调查后, 在定量研究结合定性讨论的基础上撰写的研究报告。报告在系统的统 计描述基础上,着重呈现了调查地乡村治理的现状,揭示了西部少数 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如何构 建适合新形势下乡村治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治理, 西部地区, 区域研究 abstract since the partys national congress,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has been referred to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s posi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d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 of an extremely important aspect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governance. county and township levels of government is the power of chinas rural grass- roots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rural areas is very crucial role. therefore,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and county government on how to achieve a reasonable role of science,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challenges of history, for china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in rural are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 lingwu city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town of zhong qu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the case 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 report to write.the report describes the systems statistics, based on a survey focused on rural governance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western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has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village governance issues, and finally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how to build a new sit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rural governance actively explored. key words: rural governance, governance, western region, regional studies 一 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治理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 现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发展和行 政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领域中。乡村治理是由治理延伸出的一个新的 概念和现象, 是一个由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形成公共权威,实现对 乡村社会调控和治理的动态过程。搞好乡村治理、实现农业发展、 农村稳定、农民富裕,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整 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目标, 对乡村治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实现乡村的良好治理, 促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成为当前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基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发展 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乡村治理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和结果。同 时,相关问题也逐渐显露。西部乡村的日渐发展与乡村地区治理程 度滞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集 中体现在乡村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治理滞后发展的矛盾之上。 解决这一矛盾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 这一特殊地区的乡村治理观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只有在这个基础 上我们才能发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有 效可行的解决措施。宁夏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也在飞速的发展,这 一地区的乡村治理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因地制宜解决这 些问题,如何通过宁夏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存在的一些问题,揭示 普遍性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现状,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 深入的研究。 (二)文献回顾 1当代乡村治理研究的兴起 乡村治理作为一个概念,在 1990 年末开始被国内学界使用,不 久即流行起来。乡村治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公共权力问题上,这是 与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研究兴起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 具体地说,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兴起,与人民公社解体和 村民自治的推行有关。人民公社解体后,如何重组中国农村基层社 会,成为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到 1980 年末,推行村民自治已经成 为各方面的共识。如何具体实施村民自治,在实施村民自治的过程 中,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成为学界的理想研究课题。在 这个背景下,1990 年,国内以从事政治学教学和研究为主的一批学 者开始关注村民自治,并进入农村第一线,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在农 村实践的过程与机制,从而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了一起。 这时,村民自治便难以概括学界的研究。学界开始使用“村治” 这一词汇,来概括国内学界 1990 年中期以来以村民自治为中心的农 村政治社会研究。 随着由村民自治到村治再到乡村治理及其基础研究的延伸,越 来越多的相关研究被纳入到乡村治理的范围中来。也因此,乡村治 理研究逐步由开始时的政治学界跨入到社会学、人类学、法学、历 史学(尤其是区域社会史)乃至经济学等学科之中,乡村治理研究 成了一个问题导向的研究领域,有了相对独立、固定的问题意识。 2当代乡村治理研究的发展 在由村民自治到乡村治理的推进过程中,从村治立场看,发生 了几次甚为重要的学科融合。一是 1990 年,王铭铭等人出版的人类 学著作社区的历程 ,给了研究村治学者的全新视野,为村治的田 野调查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二 1990 年,苏力的法治及本土的资 源 ,使由“政治学研究下沉”而来的村民自治研究,开始摆脱政治 学常见的价值偏见。三是孙立平等人在 90 年代后期倡导的“过程 事件分析” ,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学的理论资源;四是 2000 年前后, 在田野调研中发现了曹锦清所说的“农民善分不善合” 1的问题;五 是村治研究必然会面对同样政策在不同农村地区实践机制和后果的 区域差异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以区域社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区域经济社会史研究,为村治研究提供了现成的成果,也提供了研 究的方法。 人类学对乡村治理研究的贡献还在于,它站在农民立场看问题 的视角,使乡村治理研究有了一个造福利于大多数农民的善治目标。 因此,农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其精神生活成为了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 研究的重要方面。 以上描述的乡村治理研究,并非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全部。从 纵向看,主要有: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认为中国农民 应该“从分散往合作里走,以合作团体利用外部技术” 。 2以吴文藻、 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学本土化派,以毛泽东、陈翰生为代表的马克 思主义派。而在 20 世纪初开展的大规模的乡村研究与建设实验,为 当代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学术资源。 从西部来讲,乡村治理的研究并没有很多。具体而言,西部乡 村治理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点: 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2梁漱溟全集第二卷,第 303 页,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 版 第一, 空壳化趋势日益明显。自1998 年国家正式颁布村委会 组织法以来, 乡村治理的形式日益完善, 但内容趋于空虚。从全 国的情况来看, 乡村治理空壳化的表现是, “四个民主”并未落实, 村支“两委”关系没有理顺, 乡村关系没有理顺, 民主管理机制不 完善。 第二、形式化的村务公开并没有为村民参政和议政提供有效的保证, 村民对村干部并无实际的监督权, 从而造成村民对村务管理的冷淡。 村民参与的弱化与乡村治理的空壳化互相作用, 形成自身难以克服 的恶性循环, 严重威胁着乡村治理的运行。 3 从横向看,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内容丰富,领域广泛,这些 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状况的理解,并充当乡村治理 研究的学术资源。当前乡村治理研究的学术资源很多,如社会科学 一般理论研究、农村政策研究、乡村建设试验、社会调查案例等等。 如果从学科上看,则乡村治理研究几乎可以从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的 所有主要学科中受益,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人类学、 历史学、宗教学、心理学、地理学等等。 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提出的国家政权建设与 政权内卷化,正是揭示了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命题。 3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相对复杂多样,加之我国是 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存在的社会问题更为复杂。而乡村治理在缓和 3陈喜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西部乡村治理结构探析,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第 9 卷第 3 期 甚至消除这些问题的时候又有着突出的作用,它是农村社会安全的 稳定器、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乡村治理成 为当前解决农村问题尤其是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问题的突出 要求,乡村治理也最终会有效的促进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建设。 同时当前国内学者对笔者所选调查地的乡村治理状况没有涉及,所 以笔者以该地区为个案,并因地制宜的提出符合该地区自身情况的 建设措施,这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这是本次研究的现实意义。 同时,大多学者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问题的关注多集中于 乡村经济发展这一结构性因素上,属于结构性的分析,而较少地考 虑到了西部农村的治理问题。本文笔者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 理等进行分析时不仅考虑了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社会结构性因素,而 且兼顾了治理的问题,将人们对乡村治理的认知、参与、评价等与 人们的需求动机有机结合起来,将它们视为一种社会行为,从个体 行动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这也是本次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 4乡村治理研究的内容及范围 描述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就需要弄清楚乡村治理研 究的范围。乡村治理研究的核心是要理解乡村治理的机制及其内在 逻辑,但我们必须同时理解乡村治理的外在条件和内生基础。所谓 外在条件,就是宏观的结构性条件,它决定了乡村治理的空间及其 资源限度。所谓内生基础,就是乡村社会性质及农民生活状况为乡 村治理提供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上述三方面很难清晰地划分 开来。不过,为了讨论的方便,下文仍按这一初步标准,分别从乡 村治理的外在条件、内在机制和内生基础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国的 乡村治理研究方面做一个划分。乡村治理研究的这三个方面刚好构 成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1)乡村治理的外在条件 所谓乡村治理外在条件的研究,就是对乡村治理得以展开的历 史现实条件及其可以获取治理资源的研究。乡村治理外在条件的研 究,要回答乡村治理得以展开的宏观历史现实条件,乡村治理的目 标与任务,和乡村治理可以获取的治理资源能力与状况。不理解乡 村治理得以展开的外在条件,我们无法评论乡村治理的好坏。 (2)乡村治理内在机制 所谓乡村治理内在机制的研究,就是要对乡村治理的内在运作 逻辑做出解剖,要研究乡村治理究竟是怎样展开的,不同地区乡村 治理展开的内在逻辑是怎样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度和法律在乡 村实践的过程、机制和后果。 乡村治理内在机制研究的核心,是要理解乡村社会究竟是如何 获得秩序的,其获得秩序的逻辑是什么。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众多, 也是乡村治理研究的核心部分。展开来讲,我们可以从三个侧面来 描述当前学界对乡村治理内在机制的研究,一是对乡村治理机制的 理论性讨论,二是对历史上的乡村治理机制的讨论,三是对不同区 域乡村治理机制的理论性讨论。第一个侧面是基础,后两个侧面则 分别是从时间与空间两维的进一步展开。 从乡村治理内在机制研究三个侧面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到,乡村 治理内在机制研究所要回应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乡村治理的真实逻 辑究竟是什么,农村社会究竟是如何运转及为什么会如此运转,自 上而下、自外而内的各种政策、法律和制度,究竟会如何影响和究 竟是如何影响乡村治理逻辑的,我们如何理解真实的乡村治理机制, 以及我们能否将对乡村治理内在机制的理解概念化,从而形成一个 理论的体系。 (3)乡村治理内生基础 所谓乡村治理内生基础的研究,就是对乡村治理得以发生的具 体时空条件的研究。乡村治理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在具体的时空 中,在特定的人民和社会基础上发生的。乡村治理的内生基础,构 成了自上而下政策实施得以发生的条件,自上而下的政策在特定乡 村社会实践的过程、机制和后果,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大部分内容。 除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在农村社会实践的后果以外,乡村社会内部也 会自发地内生秩序,这种内生秩序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另一部分内容。 乡村治理内生基础研究,重在研究构成乡村治理得以发生的微观基 础,而不是研究乡村治理本身。 展开来说,乡村治理的内生基础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人的条件,二是物质条件,三是社会和文化条件。所谓人的条件, 是指在乡村生活的人们的状况,他们的观念、信仰、爱好、习惯、 道德、知识、偏好等;所谓物质条件,是指构成乡村治理得以展开 的物质基础,如地理区位、公共设施、种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类型,等;所谓社会和文化条件,是指构成特定乡村社会文化 特点的社会分层状况与地方性共识,如乡村精英状况、村庄舆论、 共同体的强度、村庄生活习惯和习惯法等。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类型及研究方法 1.研究类型及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旨在对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认知度、 参与度、评价度、需求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影响乡村 治理状况的诸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乡村治理在西部少数民族 地去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健全乡村治理制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所以本次调查研究从研究的性质角度讲为定量研究,具体为统计调 查研究;从研究的目的角度讲为描述性研究;从调查对象的范围上 讲,此次研究为抽样调查,主要是通过配额抽样的方法抽取被调查 对象进行调查。 2、调查地概述 本次调查选择的地点是宁夏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 宁夏灵 武 市 地 处 宁 夏 引 黄 灌 区 的 精 华 地 带 , 素 有 “塞 上 江 南 ” 之 美 誉 。 全 市 总 面 积 4639 平 方 公 里 , 总 人 口 23.7 万 ,其 中 农 业 人 口 12.2 万 人 ,占 总 人 口 的 51.5 。 灵 武 市 崇 兴 镇 位 于 灵 武 市 南 5 公 里 处 , 辖 区 12 个 行 政 村 , 耕 地 4.6 万 亩 , 人 口 44046 人 , 到 2004 年 末 , 全 镇 社 会 总 产 值 达 4.1 亿 元 , 农 业 总 产 值 1.2 亿 元 , 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3150 元 。 而中渠村近几年通过奶牛养殖业和羊绒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逐 渐成为崇兴镇发展的领头者,中渠村的治理问题也成为关注的话题。 所以选择中渠村为调查地是比较合理的,也能够说明灵武市乡村治 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分析单位及分析内容 1分析单位 本次调查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中渠村村民(以户为单位) 。 2分析内容 主要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认知度、需求度、参与度 和乡村治理现状的评价度等进行统计描述分析,进而总结出西部少 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需求现状。 (三)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所谓简单随机 抽样 4,是概率抽样的基本形式。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 n 个元素 的总体中抽取 n 个元素组成样本(nn)。然后依据这一解释从总体 中抽取样本。 (四)实施过程 1年前工作:试调查阶段 2009 年 3 月 1 日2009 年 3 月 14 日,在崇兴镇中渠村进行 了实地试调查。旨在了解该村的总体情况,为正式调查作准备。 2年后工作 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二版,145 页. (1)2009 年 3 月 16 日2009 年 3 月 25 日收集村民名单,进行 简单随机抽样。 考虑到笔者 个人能力和现实研究中的困难,本次调查采用定额 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通过实地调查深入该村进行观察和访谈得到 该村共有 195 户,然后根据随机抽样抽取了 50 户进行调查。 (2)2009 年 3 月 26 日2009 年 4 月 3 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根据收得的样本数,深入到中渠村,进行了简单随机调查。在 每个家庭中,根据实际情况,笔者依据样本的数量,选择了最容易 找到的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发放了问卷。总计发放了 50 份问卷,实 际有效回收 50 份。 (3)2009 年 4 月 20 日2009 年 4 月 25 日数据录入。 (4) 2009 年 4 月 26 日2009 年 5 月 10 日数据统计分析和论文撰 写。 三 现状分析 (一)西部农村发展现状 1.性别结构 就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状况来看,乡村治理多以 少数人决定为主,主要是以村委会成员决定。而从中渠村的人口分 布来看,男性占主要成分,男女比例不平衡。 表 1 性别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男 36 72.0 72.0 72.0 女 14 28.0 28.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表一的显示内容验证了以上的假设即在目前的大多数西部农村 中男女比例不协调。本次调查中,回收50份问卷中,男性36份,女 性14份,分别占总数的72%和28%。 2年龄结构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以户为单位,但笔者在调查过程中选择每户 中最容易找到的人进行调查。因此,本次调查按一定的年龄段来划 分。 表二 年龄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520 4 8.0 8.0 8.0 2025 9 18.0 18.0 26.0 2530 11 22.0 22.0 48.0 3035 8 16.0 16.0 64.0 3540 7 14.0 14.0 78.0 4045 6 12.0 12.0 90.0 4550 5 10.0 10.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一 1- 一 一 4550404535403035253020251520 fre que ncy 12 10 8 6 4 2 0 5 6 7 8 11 9 4 从表二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对象年龄大多数处于20-40岁之 间,占总数的70%,这样可以说明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对家庭 有重要影响的对象大多数处于这一年龄段之间。 而从图一可以看到,农村的人口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从前期 查访上来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对象对“新农村”和乡村治理的认识 要高于40-50这一年龄段的对象。因此,以这一年龄段为调查主题, 更能体现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现状和发展。 3学历结构 从总体上来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 后,这样的局面也使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滞后性。因此, 教育对于乡村治理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表3-文化程度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文盲及半文 盲 15 30.0 30.0 30.0 小学 11 22.0 22.0 52.0 初中 13 26.0 26.0 78.0 高中 6 12.0 12.0 90.0 大专及以上 5 10.0 10.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从表三所显示的数据表明,本次调查的对象,高中和大专及以 上学历的人数只占总体的22%,而小学、初中、文盲及半文盲学历的 人数却占总体的30%。这可以说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历结构严 重的不和谐。 因此,乡镇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 总体的78%。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如此的学历结构因素势必影响到 对乡村治理的认知度及对政府实施乡村治理措施的评价情况。 一 2-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fre que ncy 16 14 12 10 8 6 4 2 0 从图2可以看到,高中学历的人数不及文盲及半文盲学历的一半, 这说明调查地的教育水平比较低。这也从客观上说明了西部少数民 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程度。 (二)对乡村治理的认知状况 1.对组织法的了解程度 表4-组织法了解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了解 26 52.0 52.0 52.0 不了解 24 48.0 48.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笔者对组织法的了解程度分为两种即:了解和不了解。调查显 示,回答“了解”占总体的52%,回答“不了解”占总体的48%。可 见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对组织法有一定的了解。 (如下表显示) 表5-文化程度 * 组织法了解 crosstabulation 组织法了解 了解 不了解 total 文盲及半文 盲 20.0% 80.0% 100.0% 小学 27.3% 72.7% 100.0% 初中 76.9% 23.1% 100.0% 高中 83.3% 16.7% 100.0% 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 100.0% 100.0% total 52.0% 48.0% 100.0% 那么文化程度和对组织法的了解两者呈现何种关系?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文化程度与对组织法的了解呈正相关。文 化程度越高对组织法的了解就越明确。反之,则越模糊。从上表中 我们看到,在所调查的所有群体中对组织法了解的占 52.0%,在大 专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中,对组织法“了解“占这一群体的 100%, “不了解”为零, 。而在高中学历调查对象这一群体中, “了解” 占该群体人数的 83.3%,回答“不了解”的占 16.7%。而在初中学历 调查对象中,表现的就更为明显。对组织法“了解”占该群体的 76.9%,对组织法“不了解”占 23.1%。小学学历的调查对象对组织 法“了解”占 27.3%,对组织法“不了解”占 72.7%。文盲及半文盲 的调查对象对组织法“了解”占 20%,对组织法“不了解”占 80%。 2.对村干部满意度 表6- 对村干部满意度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满意 10 20.0 20.0 20.0 非常满意 11 22.0 22.0 42.0 一般 13 26.0 26.0 68.0 不满意 9 18.0 18.0 86.0 非常不满意 7 14.0 14.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笔者将对村干部满意度分为五类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调查显示,回答“非常满意”占总体的 22%,回答“满意”占总体的 20%,回答“一般”占总体的 26%,回 答“不满意”占总体的 18%,回答“非常不满意”占总体的 14%。这 可以说明,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村干部较为满意。 下面我们来看年龄与对村干部满意的关系,因为从年龄来看, 年龄大的人对多届任职村干部了解较多,所以村干部的满意度可以 从年龄的角度分析。 表7-年龄 * 对村干部满意度 crosstabulation 对村干部满意度 总计 满意 非常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年龄 1520 25.0% 25.0% 50.0% 100.0% 2025 22.2% 22.2% 22.2% 22.2% 11.1% 100.0% 2530 36.4% 54.5% 9.1% 100.0% 3035 37.5% 12.5% 12.5% 12.5% 25.0% 100.0% 3540 14.3% 28.6% 14.3% 42.9% 100.0% 4045 33.3% 16.7% 16.7% 16.7% 16.7% 100.0% 4550 20.0% 20.0% 20.0% 40.0% 100.0% 总计 20.0% 22.0% 26.0% 18.0% 14.0% 100.0% 从表 7 可以看出,年龄与对村干部的满意度呈正相关,调查对 象年龄越高对村干部就越满意,反之,则越不满意。在 30-35 年 龄段调查对象对村干部“满意”占该群体人数的 37%,对村干部 “非常满意” 、 “一般”以及“不满意”均占该群体的 12.5%,对村 干部“非常不满意”占该群体的 25%。30-35 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村 干部“满意”以及“一般”均占该群体的 14.3%,对村干部“非常 满意”占 28.6%,对村干部“不满意”占该群体的 42.9%,对村干部 “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为零。40-45 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村干部 “满意”占 33.3%,对村干部“非常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以 及“非常不满意”均占该群体的 16.7%。45-50 年龄段调查对象对 村干部“满意” 、 “非常满意”以及“一般”均占该群体的 20%,其 他两项均为零。25-30 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村干部“满意”以及 “不满意“均为零,对村干部“非常满意”占该群体的 36.4%,对 村干部“一般”占该群体的 54.5%,对村干部“非常不满意”占 9.1%。20-25 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村干部“满意” 、 “非常满意” 、 “一般”以及“不满意”均占该群体的 22.2%,对村干部“非常不 满意”占该群体的 11.1%。15-20 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村干部“满意” 以及“一般”均占该群体的 25%,对村干部“不满意”占该群体的 50%,其他两项均为零。 3.对村干部能力的认知 表8- 对村干部能力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优秀 13 26.0 26.0 26.0 称职 11 22.0 22.0 48.0 一般 9 18.0 18.0 66.0 不称职 12 24.0 24.0 90.0 非常不称职 5 10.0 10.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我们对村干部能力认知度分为五项即:优秀、称职、一般、不 称职以及非常不称职。调查显示,回答“优秀”占总体的 26%,回 答“称职”占总体的 22%,回答“一般”占总体的 18%,回答“不称 职”占总体的 24%,回答“非常不称职”占总体的 10%。这可以说明, 大部分调查者认为村干部是称职的。 4.对村内设施的满意度 我们对村干部满意度分为五项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 满意、非常不满意。 (1)对交通条件的满意度 表 9-交通条件满意度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满意 3 6.0 6.0 6.0 非常满意 12 24.0 24.0 30.0 一般 11 22.0 22.0 52.0 不满意 18 36.0 36.0 88.0 非常不满意 6 12.0 12.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交通条件“满意”占总体的 6%,对交通条 件“非常满意”占 24%,对交通条件“一般”的占 22%,对交通条件 “不满意”占总体的 36%,对交通条件“非常不满意”占总体的 12%。这可以说明,调查对象对村内交通条件不满意,主要原因是路 面太窄。 (2)对医疗条件的满意度 表10- 医疗条件满意度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满意 11 22.0 22.0 22.0 非常满意 7 14.0 14.0 36.0 一般 8 16.0 16.0 52.0 不满意 17 34.0 34.0 86.0 非常不满意 7 14.0 14.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由上表可知,调查对象对医疗条件“满意”占总体的 22%,对 医疗条件“非常满意”占总体的 14%,对医疗条件“一般”占总体 的 16%,对医疗条件“不满意”占总体的 34%,对医疗条件“非常不 满意”占总体的 14%。这说明调查对象对村内医疗条件不满意,主 要原因是医疗设备不完善。 (3)对饮水条件满意度 表11- 饮水条件满意度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满意 7 14.0 14.0 14.0 非常满意 7 14.0 14.0 28.0 一般 15 30.0 30.0 58.0 不满意 13 26.0 26.0 84.0 非常不满意 8 16.0 16.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从上表显示,对村内饮水条件“满意”以及“非常满意”均占 总体的 14%,对饮水条件“一般”占总体的 30%,对饮水条件“不满 意”占总体的 26%,对饮水条件“非常不满意”占总体的 16%。这说 明调查对象对村内饮水条件不满意,主要原因是经常断水。 (4)对教育条件满意度 表12- 教育条件满意度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满意 9 18.0 18.0 18.0 非常满意 11 22.0 22.0 40.0 一般 20 40.0 40.0 80.0 不满意 7 14.0 14.0 94.0 非常不满意 3 6.0 6.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由表12显示,调查对象对村内教育条件“满意”占总体的18%, 对教育条件“非常满意”占总体的22%,对教育条件“一般”占总体 的40%,对教育条件“不满意”占总体的14%,对教育条件“非常不 满意”占总体的6%。这说明调查对象对村内教育条件比较满意。 (三)对村内组织外出打工的了解度 表13- 是否组织外出打工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是 20 40.0 40.0 40.0 否 15 30.0 30.0 70.0 不清楚 15 30.0 30.0 100.0 总计l 50 100.0 100.0 我们对村委会是否组织外出打工了解度分为三项即:是、否和 不清楚。由上表显示,对村委会是否组织外出打工回答“是”占总 体的40%,回答“否”占总体的30%,回答“不清楚”占总体的30%。 这说明大部分调查对象知道组织外出打工的活动。 表14- 户口 * 是否组织外出打工 crosstabulation 是否组织外出打工 是 否 不清楚 总计 城镇 50.0% 30.0% 20.0% 100.0%户口 农村 33.3% 30.0% 36.7% 100.0% 总计 40.0% 30.0% 30.0% 100.0%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户口为城镇户口的调查对象更为关心村 委会组织外出打工,城镇户口关心外出打工的占总体的50%,而农村 户口却只占总体的33.3%。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户口为城镇户口的更为 关心村委会组织的外出打工活动。 (四)对村委会选举的参与度 1.是否愿意参加竞选 一 3-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34.0% 66.0% 不不不 不不 从上图中可以得知,愿意参见竞选的调查对象占总数的66%,而 不愿意参加竞选的调查对象却只有34%。以此,我们可以认为还是有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愿意参加村委会所进行的竞选活动。 而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参加村委会进行 的竞选活动的。 表15- 是否愿意竞选 * 性别 crosstabulation 性别 总计 男 女 是否愿意参加竞选 愿意 69.7% 30.3% 100.0% 不愿意 76.5% 23.5% 100.0% 2.是否愿意进行投票 一 4-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26.0% 74.0% 不 不 不 不 不 从图4我们可以得出,愿意进行投票的调查对象占总体的74%, 而不愿意的却只占总体的26%。以此,我们可以认为还是有绝大多数 调查对象愿意参加村委会所进行的投票活动的。 3.家里由谁去参加投票 一 5-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4.0% 16.0% 22.0% 10.0% 20.0% 28.0%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家里由谁去参加投票中,选择自己参加 投票的占总体的28%,选择父母参加投票的占总体的22%,女性中选 择丈夫参加投票的占总体20%,而男性中选择妻子参加投票的却只有 10%。 (五)关心的公共事务 一 6-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2.0% 6.0% 4.0% 4.0% 4.0% 34.0% 12.0% 4.0% 24.0% 6.0%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根据图6显示,调查对象所关心的公共事务中,科学教育占总体 的34%,医疗卫生占总体的24%,村民选举占总体的12%,集体福利占 总体的6%,而其他的却只占总体的4%。由此,笔者认为科学教育、 医疗卫生以及村民选举成为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最为关心的 公共事务。 (六)认为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 表16-村里急需解决问题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选举 7 14.0 14.0 14.0 教育 20 40.0 40.0 54.0 管理 10 20.0 20.0 74.0 治安 4 8.0 8.0 82.0 文化 6 12.0 12.0 94.0 其他 3 6.0 6.0 100.0 总计 50 100.0 100.0 从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村民认为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中, 选择“教育”占总体的40%,选择“管理”占总体的20%,选择“选 举”占总体的14%。我们可以根据下图更清楚的看到他们的比例。 一 7-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6.0% 12.0% 8.0% 20.0% 40.0% 14.0%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在图 7 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选项之间的比例大小,以及 他们所占总体的分布。 (七)村干部为村民做了哪些好事? 这个问题从现实来看应该有很多的变量,但在实际调查中,调 查对象选择的却只有五个变量而已。 一 8-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4.0% 26.0% 18.0% 28.0% 14.0%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从图 8 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干部为农民做了哪些这个问题的回 答上,大多数的调查对象并不完全的说明这些,有 14%的调查对象 认为他们不能具体的说明。在能够具体回答的这些问题上,回答 “孩子教育”占总体的 28%,回答“交通改善”占总体的 26%,回答 “农业技术推广”占总体的 18%,而回答“收入增加”却只占总体 的 14%。这说明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农村村民大多关心的是孩子的教 育问题。 四 结论 (一)发现的问题 1乡村治理没有深入人心,大多数村民对乡村治理的概念相当模糊。 2西部农村教育水平低下,无法满足乡村治理的发展要求。 3调查地农民教育程度较低,无法正确理解村委会关于乡村治理的 观念。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行业环保产业发展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地铁人工智能安全规范岗前考核试卷
- 2025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适应性评估考核试卷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关联方资金往来合规考核试卷
- 2025年公共管理行业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府服务升级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甘肃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1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中国能建全球校园招聘长沙理工大学站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前湾新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泸州江阳区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天津市环湖医院第三批次人事代理制招聘49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防护用品采购合同
- 无能力抚养孩子委托他人抚养委托书
- 2023年石家庄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比阅读6篇(含答案)
- 啤酒厂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全国各省市中小学使用教材版本目录
- 【知识解析】光武帝刘秀主题图集
- 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完整PPT全套教学课件
- 青海省干部履历表实用文档
- 电瓶车维修费用明细
- 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