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新课程下高三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 要 当前,高三复习备考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对新课程精神的理解不深刻;二是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复习教学效率低。拟就如何纠正和克服这些不足,进一步提高复习教学效率谈些认识。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程 高三复习备考 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 教学效率 前期,我们组织了一次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调查研究,采取了听课、查备课、看作业,以及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活动。从调查结果看,有些教师能以新课程理念指导复习教学,教学效率比较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很大。但是,也有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深,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特别是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通过复习后提高并不大,甚至劳无所获。具体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复习教学的思路不对,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对复习教学的特点认识不清,在复习教学中存在“两多两不足”。即:一是温故过多、知新不足;二是单纯复习旧知识过多、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不足。例如,把复习的重点放在简单重复旧知识上,且按照教材章节顺序,一点不漏地进行排查回顾,名曰“全面复习”。如以下是某教师复习物质结构中元素周期表的教学片段: (1)周期:元素周期表分 周期,第一、二、三为 周期,元素种类依次为 ;第四、五、六周期为 周期,元素种类依次为 ;第七周期为 周期,目前有26种元素。 (2)族:元素周期表中有 个纵行,分为 个族,其中 个主族、 个副族,还有 族。 (3)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中位置的关系: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依次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 ,得电子对能力逐渐 ,因此,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教师也采取了边讲边练,同时伴随有提问、学生到黑板板演等,看似学生的动脑动手机会也比较多,但仔细分析一下所复习的内容看,有多少是学生不会的呢?恐怕很少很少。这样一节课下来,让学生占用大量时间“温故”,看似复习的也很全面,实际上会有多大提高呢?很值得深思啊! 对策 复习教学注重“温故”是很有必要的,这无可非议,但温故不是目的,温故是为了知新,正如古人云“温故知新”,复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知新。所以,我们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在知新上下功夫,就是说要通过复习,不仅能对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对知识迁移应用,能够结合具体实例解决实际问题。上述复习方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我们也理解老师为什么采取这样复习,因为答高考题时不可能让学生查看元素周期表,所以上述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熟记元素周期表,然后就能推断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了。果真如此吗?实践证明,通过这样复习后,学生感到难学难记,脑子里还是“一盘散沙”,特别是面对一些有关元素推断题时,仍无能为力不会答。请大家来看看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的教学片段: (1)画出7个横行18个纵行的一张表格(注:在表的右边写出每行所含元素的种数)元素种数28818183232 (2)根据上表,构思并画出元素周期表的框架(根据元素种数之和推出0族和第一主族的原子序数)12288181832323456789101112181936375455镧8687锕118(3)根据上表:推出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再回答04年全国高考理综题(略);推出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再回答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化学2中第20页习题第11题(略); 因为学生相当于已把“元素周期表”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所以回答这些问题感到非常容易,如只要由118号元素倒推出114和110号,就很容易看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再回答其他有关问题都不在话下了。怪不得不少学生说:通过这样复习,有关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的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真是深感提高太大了。 由此可见,复习教学的路子是否对头,对复习教学效率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2 复习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和答题针对性 有些教师复习教学脱离高考,复习的目的不明确。主要存在:一是因学生的基础差而降低复习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迁就学生的程度,使复习要求离高考太远;二是虽然学生学习程度很好,但复习的要求又太低,特别是没把那些学习优秀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导致学生对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变化很不适应,特别是使那些优秀的学生在后来的高考中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三是缺乏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如平时教学中不注意对高考题的特点、能力要求、答题技巧、高考评分标准等进行训练或提示,结果学生对高考非常陌生,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对策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考能力,所以,一切脱离高考的做法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我们时刻都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并把复习的着眼点落实在高考上,一切做法都要靠近高考,瞄准高考。例如,一是要深入研究新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它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考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我们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要能做到这一点,必须认真学好,才能准确把握好。也唯有如此,才能抓住了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才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复习效率不言而喻。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复习要求必须以考纲要求为标准,切忌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标准,那种随意降低或任意拔高要求的做法,都是与高考背道而驰的,高考失误悔之晚矣;二是潜心研究新课程高考方案和近几年新课程高考题。如对每年全国命制的几套试题及新课程实验省市的高考题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并用好这些高考题指导复习,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使复习的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路更开阔,复习效率事半功倍。 3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不当,教学缺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教学调研情况看,教学观念落后,教法单一死板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主要存在: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不放心,包办代替,讲得过多,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太少甚至没有;二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放给学生自主学习过多,把很多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安排了自学,先让学生“死啃”,结果浪费了时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得从头讲起,费时费力纠正学生那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三是教师讲解不到位,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学生学得不深不透,模棱两可,掌握不扎实,复习效果很差。 对策 实践证明,高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比较强,所以对那些通过自己阅读和自己思考就能学会的内容,最好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他们阅读和思考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能大大提高针对性,还能突出了复习的重点,解决了学生所需,效果显著。这里需要说明一点,选准是否符合先学后教的内容是保证复习效果好与不好的前提条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说来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描述性知识,很适合这种先学后教的方式,特别是那些学习程度较好的班级,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常常是不用教师讲多少,就已经学得非常好了,真是师逸而功倍。相反,此时若老师多讲反而成了学生学习的“绊脚石”,效果适得其反;对那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及理论性强难理解的知识,就不能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但也不能上来就讲,而应采取启发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的方法。如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阅读和思考的提纲,以帮助学生自学,或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组成能力主线,并以此推动复习,再结合一些必要的讨论交流和教师的讲解、点拨等方法,可收到非常理想的复习效果。显然,在这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精心设计和认真组织好学生学。那么,到底采取上述哪种方式进行复习效果更好呢?这要取决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只要能因材施教,因材施法,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就一定会有高效! 4 训练的内容和训练的方式不当,教学缺乏复习的实效性 复习教学中训练内容的质量及训练的方式方法,也是影响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从教学调研情况来看,这恰恰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主要存在:一是训练的题目质量差,随意性大,思维容量及价值不大,训练后学生的能力没有多大提高。如下列教学片段:复习氮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1)氮气的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比空气 ,溶解性 , 液化;(2)写出氮气与氢气、氮气和镁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别写出工业和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 ,离子有 。复习电化学的有关内容时:(1)什么叫原电池?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原电池的正极 电子,负极 电子,电流方向是 ;(2)什么叫电解?并比较电解与原电池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什么叫电镀二是讲一个例题,接着练一个相似的习题,名曰:提高训练的针对性,有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殊不知,长此以往却使学生养成了照葫芦画瓢、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的陋习,特别是应变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还钝化了答题能力;三是对训练题不进行精选,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把成套的试题抛给学生练,实际上其中有些题学生不知重复做过多少遍,不但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做题的情绪,失去了学好化学的兴趣。 对策 综上所述使我们不难发现,原来高质量的训练对提高复习效率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呢?因此,复习教学中一定要设计和精选高质量的训练内容,以及采取精当地训练方法。例如,以下是某教师复习电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片段:一上来就让3位学生到讲台(黑板)回答问题:请甲学生画出原电池的装置简图(材料用品和试剂自选)。并标出电池的正负极和电流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乙学生画出电解装置图,要求同甲学生;丙学生画出电镀的装置图,要求同上。其他同学分成3组与以上3位学生对应回答。结果学生出现的错误真是五花八门。如把电极标错、电流方向标反、电极反应式不会写或写错、电极材料选错、镀件接反更有甚者把电极导线画在了电解质液面以上,当老师问:怎么导电?全班学生哄堂大笑。然后,老师对错误特别是错因一一作了分析纠正,并对有关概念进行了强调落实。可别小看这种设计,这不是简单复习电化学的有关概念,而是让学生运用有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暴露出了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知道了自己哪些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甚至根本没学会;再者,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思维容量之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学生自始至终动脑想动手做,对知识的体验和领悟能不深刻吗?紧接着,为了让学生弄清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练习下题(选自鲁科版新教材化学选修4第33页第8题):在下图所示装置中,试管a、b中的电极为多孔的惰性电极;c、d为两个铂夹夹在被na2so4溶液浸湿的滤纸条上,滤纸条的中部滴有kmno4液滴;电源有a、b两极。若在a、b中充满koh溶液后倒立于koh溶液的水槽中,切断k1,闭合k2、k3,通直流电,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则: 标出电源的正、负极:a为_极,b为_极。 在湿的na2so4滤纸中部的kmno4液滴处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电极反应式:a中_,b中_。若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中均有气体包围电极。此时切断k2、k3,闭合k1,则电流表的指针是否移动?其理由是?(解答略)。该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工作原理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其思维容量和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力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做题并不多,但由于所做题目和问题情境质量高,思维容量大,还密切联系了实际,学以致用有机结合,特别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加深了知识的理解,锻炼和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复习效果不言而喻! 5 重教轻学现象较为普遍,教学缺乏对学法的培养和指导性 从教学调研情况看,学法指导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主要存在:一是忽视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二是忽视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方法;三是忽视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能力;四是缺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等。 对策实践证明,复习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对提高复习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努力做到:一是指导学生学会善于归纳总结的方法。因为通过总结,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总结的内容有知识点总结,解题方法总结,易错点总结等。例如,通过训练计算题让学生以解题方法为线索归纳解题技巧,结果学生总结出关系式法、守恒法(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等)、差量法、估算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等等,使学生答计算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再如,复习总结注意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大脑中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比如,复习物质结构时要求学生写出10电子型和18电子型的微粒有哪些?结果学生写出:10电子型的有ne、hf、h2o、nh3、ch4、nh4+、na+、mg2+、al3+、o2-、f-;18电子型的有ar、hcl、h2s、ph3、sih4、cl-、s2-、k+、ca2+、ch3-ch3、h2n-nh2、ch3oh、ch2=ch2、f2、h2o2、naoh等。出乎我们预料的是,学生竟然写出了h2o2、ch3-ch3、h2n-nh2、ch3oh、ch2=ch2等物质,其发散思维能力和联想总结的能力是多么强啊!还有,复习同分异构体概念时可与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位素进行对比,总结并找出四个概念的区别,这样才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等等。总之,这样经常坚持总结,形成习惯,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迅速提高;二是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的方法。高三复习教学任务需要做大量的习题来完成,是不是做题越多越好呢?回答肯定不是。如果只贪数量不重质量,大搞“题海战术”,机械模仿,死记答案,重复做题等,做题越多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学中一定要采取精选精炼,经常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巧解巧算的训练,常常收到出乎意料的好效果。例如,解答:现有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ag,向其中加入4.0mol/l硫酸溶液25ml时恰好完全反应。若将这ag混合物在足量co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 a.1.6g b.16ag c.(a-0.8)g d.(a-1.6)g 解答此题时,如果按cuo和fe2o3与h2so4反应,以及它们被co还原列方程,计算完最快大约需要23分钟。而如果作深入分析,混合物被co还原,最后剩余的固体就是金属单质fe和cu,一下子联想到是h2so4中和了混合物中的氧元素(o)后剩下的质量:4.00.025=0.1(mol),160.1=1.6(g) 即答案是(a-1.6)g。这样,不到10秒钟就做完了。由此可见,巧解巧算与常规解法相比,效率差别太大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训练思维方法是多么重要啊!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教师至今没有培养学生这种巧解巧答的意识,从不进行这种发散思维的训练,而只重视答题的正确解法 ,让学生死记答案等做法,致使学生思路不开阔,甚至思维钝化,答题方法死板;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培根说“解答十个问题不如提出一个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石。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只有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才能提出新问题,他们也爱问、善问,甚至不耻下问。可见,能提出问题需要具备较高的能力要求,而这种较高要求的能力不是学生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靠老师平时教学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创设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条件。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价值,就会经常想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就会经常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学中常常不必急着给出和提供答案,一串串的问题就可能使答案自然地浮出水面。这种情况远胜于直接给出答案的效果”。 6 平时对学生答题要求不严谨,教学缺乏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从教学调研情况看,有些教师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答题要求不严格,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化训练,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了答题不严谨、容易出错的陋习。 对策 实践充分证明,虽说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平时教学要求不严,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大关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巨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汽车泵租赁及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体育赛事场地设施维护保养合同
- 2025版三亚海绵城市非开挖顶管排水合同
- 2025版滩涂地现代农业种植土地承包合同
- 2025年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转让与土地开发权转让协议
- 2025版汽车金融租赁业务合作协议
- 河北省泊头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海南省东方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1.2《疆域》
- 竞争法培训课件
- 物理治疗颈椎病讲课件
- 10kV电缆模塑熔接接头技术规范书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乡镇卫生院医疗收费价格公示管理制度
- 2023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第二版)对比版
- 2025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之基础知识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 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第2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新高考Ⅰ卷(新课标Ⅰ卷)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项目经理业绩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