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医蛭_第1页
特种养殖---医蛭_第2页
特种养殖---医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转李 诚 大话大话“ “水蛭水蛭“ “ 今年五月下旬,水蛭市价一路飚升,这与当前中药材市场一派萧条的大趋势形成了鲜明 的反差。对此现象,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水蛭市场“三无两白” 2003 年 4 月水蛭市价 145 元(清水公斤价,下同),同年 9 月 160 元,平均每月上涨 23 元;同年 12 月 175 元,平均每月涨 5 元。2004 年 3 月至 5 月中旬高达 180 元;5 月下旬 市价直冲 250 元。水蛭市价涨幅由缓而促,由走而跳,究竟是何缘由,值得业界关注。 笔者将此次水蛭市价暴涨的特点概括为“三无两白”: “三无”,即无人在中药材信息界大造声势,无庄家大批资金进场人为拉动市价,无散 户追风跟进。简而言之,是市场自然如行云流水,如瓜熟蒂落。 那么,水蛭市场发生了什么?即所谓“两白”,两个真相大白。首先,水蛭用量一直是 个迷,很多药商一直认为水蛭是个小品种,是卖不掉的赔钱货。可是,去年 9 月以来,水蛭 大货供应商云集安国采购水蛭,每月销掉 20 吨左右。这种销势愈演愈烈,有心人粗略统计, 半年之内安国水蛭净销量为 85 吨,水蛭药厂年用量最低不低于 200 吨,这个事实便在药市真 相大白了。不经营水蛭的人可能要问,为什么供应商在去年 9 月之后都来安国市场吸货呢? 这是因为去年 9 月时,不但产地没货了,除安国外,全国各大药市都没有水蛭大货。所以, 水蛭供应商得知安国有大货便纷至沓来,使水蛭销量真相大白于安国药市。当然,药市还有 疑问,水蛭面临春季产新,产量会有多大?水蛭市价在浓重的疑云之中缓缓上升。直到 5 月 中旬,水蛭春季产新基本结束,第二个真相便大白于天下,因为水蛭资源已经枯竭,今年水 蛭春季产量仅为 50 吨左右。于是,一个惊人的结论便游走于药市:水蛭是当前真正有缺口的 品种! 水蛭资源几近枯竭 有人说水蛭到处都有,其实是误解。水蛭只能生活于浅水中,最适宜的温度是 1530,酷暑和寒冬时节在淤泥中休眠。它以田螺为主食,其幼虫以田螺壳为温床。雌 雄同体,异体受精,三龄成虫才能生殖。多在春季产茧 23 枚,内含 1535 个受精卵,产 于水边湿土中。所以,药用水蛭的产区分布于北纬 3235之间,我国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北部,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南部,都曾经有过大量产出。其他省份,只有零星分布, 无法形成大量商品。有着千年入药史的水蛭,其中成药工业大量投料是从 1989 年开始的,直 至今日的 15 年间,水蛭有限的资源被年复一年地破坏性地捕捉,由北而南,发现一处、开发 一处,由旺产到灭绝仅仅二、三年,最多三、五年。微山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曾有过年 产 120 吨的辉煌历史,但如今的水蛭产量寥寥无几。河北白洋淀,安徽怀远,徽鄂赣三省交 界处,江苏的洪泽湖、江西九江,浙江的湖州,都有着同样的命运。在亳州,跑水蛭产地拉 大货的人数最多,足迹踏遍我国大大小小的水域,十几年以来,他们有过像美国淘金牛仔一 样的发家史,但是近两年,他们北上黑龙江、内蒙古大草原,南下云南丽江、四川盆地,甚 至有人去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而结果却是! 望水兴叹而已。他们面临着下岗的尴尬处境,这应是水蛭资源几近枯竭最有力的证明。 水蛭资源枯竭原因探秘 发展工业以及农田中施用化肥和农药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毫无疑问是水蛭资源枯竭的重 要原因。当然,自然变迁,如北方海河、淮河及长江流域的旱情和洪水灾害,也是水蛭一时 减产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中成药工业生产大力吸纳水蛭作原料,更是造成水蛭资源逐年 减少的重大原因。但是,笔者认为,破坏性地开发才是唯一直接造成水蛭灭绝的关键原因。 在开发水蛭资源时,如果人们能够捉大放小;如果人们能够只捉产过卵的水蛭,放过未产卵 的水蛭;如果人们每年只捕捉在水水蛭的 60%,留下 40%繁衍生息;如果人们在每年水蛭产卵 的春秋两季如禁鱼一样“禁蛭”;如果结果恰恰相反。水蛭产地所采取的灭绝式开发直 接导致了水蛭资源的几近灭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合理开发的局面?笔者认为,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水蛭的产权关系 界定不清。因为河湖中的水蛭是野生的,所以人们认为谁捉到就是谁的,谁捉谁得利。2000 年,鲜活水蛭收购价由 7 元(公斤价,下同)上涨到 24 元以上,是当地鱼价的 5 倍,于是产 地有很多人弃粮弃渔而成为捉水蛭的专业户,年捉水蛭收入超万元,那一年水蛭产量超过 400 吨。一年破坏性的捕捉造成了水蛭资源的决定性的毁灭,如今鲜活水蛭的收购价格高达 36 元。所以,笔者认为制定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已迫在眉睫。 水蛭目前供求仍有缺口 水蛭年需求量在 250 吨以上,这包括工业原料和处方两方面的需求。安国现有社会库存 2030 吨,这批货在囤积商人手中,是市价期望值最高的,而且他们的期望会随着水蛭市价 的暴涨而再度提升。亳州市场存货 510 吨,由于质量略差,将会随行就市出手。个别水蛭 供应商或药厂所吸纳的大多是今年春季的新货,大致在 3040 吨左右,估计到 2004 年 6 月 会出净。其他各产地和各市场零货量总计为 1020 吨。当然,可能有更隐蔽的库存,难以计 数。如果把时间定位在 2004 年 5 月 20 日,粗略估计全部水蛭库存大致在 80 吨左右。 关于秋季水蛭产量是个有争议的话题,笔者认为大致在 2030 吨之间。 这样 2004 年 4 月至 2005 年 4 月水蛭可供量不足百吨,需求量却为 250 吨。供不应求是 必然的。 水蛭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那么,水蛭市价暴涨,会不会反过来影响水蛭的销量?这是药市上人人关心的问题。按 照一般的商品规律,价格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价升,需求减少,这样抑制市价过高;价降, 需求增长,这样抑制市价降得过低。这就是价格对需求的弹性。中药材是特殊商品,其使用 价值具有特殊性,从理论上讲中药材的价格缺乏弹性,一般来讲,药价上涨,救命的钱还要 花,不会因为药贵而少吃药。但是具体到水蛭市价暴涨之后对需求的具体影响还要具体分析。 首先,水蛭需求的 70%来自中成药厂,全国几十家大小药厂用水蛭,其中像石家庄以领药业 集团和陕西步长集团这样的年产值在十几个亿的有实力的大企业,产品又是多味配方,其中 单味药市价的升降,对成本影响不大,即使成本提高,也可以承受或消化,他们对水蛭的需 求基本不会减少。当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个别单方小企业如停产也有可能一时影响水蛭 的需求总量。 至于配方用药这一块,事实已经很清楚,在水蛭市价 1020 元时,水蛭默默无闻,而随 着市价的上涨而需求也在稳步增长,当水蛭成为市场市价明星时,就越发引起关注。水蛭治 疗心血管疾病的神奇疗效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处方用药也就越来越大。安国中心交易大厅 中长年零售水蛭的药商,每年可零售 30 吨以上,这个中药材交易市场的水蛭销量相当于 15 年以前全国总需求量的一倍半。 总之,水蛭市价暴涨,可能会危及个别小药厂的生存,从而影响需求,但最终仍会因大 企业的辉煌而对水蛭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人工养殖神乎其神 全国性水蛭养殖大会的召开,水蛭养殖专著的面世,更有广东商人贩水蛭种苗一年赚千 万元的传闻,使水蛭养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时至今日,笔者尚未见到一家养殖户能真正 提供水蛭大货,看到更多的却是农民血本无归。山东一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在江苏宝应水蛭养 殖大会上讲了一句语惊四座的实话:在天然环境中大规模养殖水蛭仍处于试验阶段。他奉劝 大家莫盲从。 笔者在此诚恳提醒大家,是希望本文有关水蛭市价看涨的结论不要成为苗贩子用作向农 民兜售种苗的武器。因为现阶段,水蛭养殖必须是在专家的小规模实验室中,或者是工业化 养殖场中才会成功,而远非种苗贩子所宣传的那样简单。如果那么简单地春放稻田秋收水蛭 的话,当前的水蛭市场应该严重供大于求,市价要跌到 2030 元才合理。而今市价居高不下, 亦是水蛭尚无养殖商品的反证。 水蛭进口的努力 野生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无序开发造成资源日减,所以市价趋升,这是野生药材市场价 格走势的基本规律。当然,只有两种情况发生时,野生药材市价大势趋升的(只升不降)规 律才会发生逆转。一是人工养殖的成功,这个问题,上面我们已经探讨过了。第二就是依靠 进口。水蛭能进口吗?亳州的水蛭经营者们在这方面曾作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到邻国寻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