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史(定稿).doc_第1页
钢琴艺术史(定稿).doc_第2页
钢琴艺术史(定稿).doc_第3页
钢琴艺术史(定稿).doc_第4页
钢琴艺术史(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案(理论课)课程名称: 钢琴艺术史 课程类别: 专 业 选 修 课 任课教师: 刘 戈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使用教材教材名称西方钢琴艺术史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分析:钢琴艺术史属于音乐专业课程选修课,可以说是西方音乐史的一个分支。本教材也是基于西方音乐史的年代特征来进行讲述的,教材主要讲授欧洲为主体的西方钢琴音乐简史,内容涵盖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及印象主义时期到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文化发展概况。通过贯析与分析各阶段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了解主要音乐家的艺术特色和音乐史上的地位影响、各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重要钢琴学派等。该教材内容较为充实,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谱例,直观地反映了一些史实。但是针对我院学生来说,该门课的教学侧重点和学生的需求有一定距离,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积极多收集一些资料供学生学习。教学参考书: 钢琴艺术史 陈薇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1995年第一版教学对象专业、班级音乐学20501、20502;音乐表演20501班级规模57 人分析:该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有钢琴、西方音乐史、和声、视唱练耳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史论课的学习经验,并对钢琴音乐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授课时学生的兴趣应该较大。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多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社会的需求来进行教学,力求多让学生了解作品,了解同时期、同作家的共性风格,只有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运用到该门课程所学的知识。粘贴教学日历第 1 次课课题钢琴艺术史概述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了解钢琴艺术史要讲述的内容包含有哪些;2、 了解键盘音乐的发展大致的年代划分和大致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键盘音乐发展的大致年代划分;2、钢琴的产生及形制变化难点:键盘音乐发展的大致年代划分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顺序1、 钢琴艺术史是由人(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琴(键盘乐器)和乐(音乐作品)三个方面构成的。2、 键盘乐器根据发音的原理,可以分为靠空气振动发音的乐性键盘乐器和靠琴弦振动发音的弦乐性键盘乐器。前者主要是指管风琴。从公元9世纪起,管风琴才被允许进入教堂,而且只准用于为人声伴奏。管风琴是键盘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基本构造原理是由人工气流吹奏置于琴上的各根音管而发音,琴健则用于控制传送或者关闭气流。古钢琴和钢琴的构造原理可追溯到古希腊的独弦琴(monocord)。古钢琴有两种,一种叫楔槌键琴(clavichord),另一种叫羽管键琴(harpsichord)。楔槌键琴约于15世纪初旌在欧洲,16世纪与琉特琴同时盛行。羽管键琴又名大键琴(klavie-cembalo),据说最初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在羽管键琴上,音量和音色的变化不是由手指触键,而是靠音栓来控制的,所以音量只能作阶梯的变化,而无法实现渐强或者渐弱的效果。钢琴的原名“pianoforte”,意为“轻重琴”。用鹿皮包裹的木槌击弦是钢琴的标志和特点。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福里首先将这一原理用于羽管键琴,在教学过程1709年制作出一架被称为“有轻重音变化的古钢琴”(klavicembalo piano a forte)。以德、奥国家的“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和“英国式击弦式”钢琴为两大不同的钢琴制作流派。“维也纳式”钢琴的机件灵活,琴键触感较浅而轻,有和很灵敏的制音系统,共鸣不强,音量偏小,但音色清晰透亮,深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喜爱。“英国式”钢琴首先由1760年来到英国的约翰内斯楚姆佩制作。这种钢琴最初是长方形状,触键感觉较重,琴键感觉较重,琴键反弹较迟钝,音板厚,所以音量大,共鸣强,声音深沉浑厚。随着音乐风格的演变,“英国式”钢琴逐渐以压倒优势胜过了近似古钢琴的“维也纳式”钢琴。1850年德国钢琴制作师海因里希斯坦威移居美国,1853年在纽约创立斯坦威父子公司。他们融各国制琴师的成果为一身,完成了现代钢琴结构的原形。1874年现代钢琴上又增加了一个持续音踏板。电子琴是20世纪运用电子技术控制的键盘乐器,电子琴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音响空间。3、课堂小结键盘乐器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人们在音响审美上的追求。一是对声音色彩变化的追求,表现在对管风琴、羽管键琴和电子琴变音音栓的增加上;二是对音量的追求。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 键盘乐器的发声原理是否都是一样的?如不一样,有哪些分类?2、 钢琴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有何特点?备注第 2 次课课题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1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整体风格及创作特点;2、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创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巴洛克音乐的整体风格;2、 亨德尔、巴赫的钢琴音乐创作;难点:巴赫的钢琴作品创作特点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授课顺序巴洛克时期的钢琴艺术1、 巴洛克这个词源于葡萄牙文是指美丽的贝壳幻想不规则等意义,在音乐史上是用来代表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1600年一1750年)这段时期的音乐。2、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巴赫(16851750)巴赫一生作品数量浩如烟海,在键盘作品上主要有:创意曲、6首英国组曲、6首法国组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上下两册等等。欣赏: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2首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赋格是拉丁文fuga的音意,原意为“追逐”。赋格曲是复调音乐中最重要的载体,他建立在模仿式复调写法基础之上。最为鲜明是特点是:一个主题(或若干个主题)在所有声部中一再出现。主题是乐思发展的核心,主题须首先在一个声部中单独陈述,然后在其他声部根据一定的原则不断的进行模仿。在这个过程中,主题本身又通过变调性、变节奏、变形态(倒影、逆行、扩大、紧缩等)获得发展,使音乐形象、丰富、完整,所以在各种复调音乐题材中以赋格曲最能体现音乐中“统一与变化”。(谱例见课件)巴赫每首平均律为前奏曲和赋格曲组成。前奏曲中有自甴的歌谣曲体,也有赋格曲体。而赋格曲都以清新的主题加以优秀的对位及和声处理。欣赏:法国组曲第一首巴洛克时期的组曲是由若干不同性质、不同节拍的二部曲式的舞曲组成,全部采用同一调式,按一定顺序排列。教学过程1、阿拉曼德(德国、4/4拍)2、库朗特(法国、快速的三拍子)3、萨拉班德(西班牙、慢速的三拍子)4和5、自由选择的布列舞曲、小步舞曲(第一小步舞曲、第二小步舞曲)或加伏特舞曲6、基格(英国、6/8或3/8拍的圆舞曲)3、弹奏巴赫作品应注意的问题a:把握住节奏b:力度上均匀c:奏法上统一d:保持声部线条三、课堂总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了解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及线条;2、巴赫键盘作品的特点;3、着重了解巴赫作品弹奏的要求。备注第 3 次课课题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2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整体风格及创作特点;2、 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创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亨德尔和斯卡拉第的钢琴作品创作难点:亨德尔的钢琴作品创作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1、亨德尔的键盘音乐亨德尔(16851759)德国作曲家。亨德尔一生未婚,其作品倾向于舞台音乐。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欣赏:快乐的铁匠,这是亨德尔e大调第5号组曲里的第四组咏叹调与变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亨德尔的风格结构是多元性的,有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音乐成分,和声属于自然音阶性质,转调较少,节奏注重强音,使人容易了解,并常用对比色彩旋律具有歌唱性,乐句一般比巴赫的乐句长,乐曲中最后的终止式常在一休止后出现。弹奏其作品时要注意声部线条的清晰,音阶的流畅。2、斯卡拉蒂朱塞佩.多梅尼科.斯卡拉蒂(16851757) 意大利古钢琴作曲家,斯卡拉蒂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羽管键琴曲的创作,他所作羽管键琴曲一律短小扼要,各种节奏手法和表现手法层出不穷。斯卡拉蒂一生中共作有550首键盘奏鸣曲,这些乐曲生动反映了当时西班牙宫廷和民间的生活面貌,在风格、音乐发展手段及键盘技巧方面扩展了键盘音乐的形式,成为传世经典。 欣赏:d小调奏鸣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斯卡拉蒂的音乐风格属于巴洛克音乐向古典主义转变的的过渡时期洛可可音乐风格。这一时期音乐的装饰音较多,要求音乐有精雕细刻和华丽的装饰。斯卡拉蒂的作品复调不多,显示了浓厚的主调音乐要素,着重于幻想,尽量发挥键盘技巧的可能性,有很多键盘演奏的新技巧,对钢琴演奏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三、课后总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亨德尔的生平,以及创作特点2、洛可可时期的音乐风格3、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的特点。备注第 4次课课题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1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整体风格及创作特点;2、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创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2、 海顿的钢琴音乐创作;难点:海顿的钢琴作品创作特点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古典主义时期概述1、古典的含义指古希腊时代的艺术和文学;指“浪漫派”的反义;指通俗音乐的反义;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左右之间的音乐,即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的音乐。2、古典乐派的音乐特点纯朴自然的主调音乐;音乐结构整齐匀称、句读分明;旋律流畅简洁,装饰音较巴洛克时期减少。3、古典乐派音乐较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曲式上明朗,分段式结构原则在曲式上表现;在结构上以主调音乐为主;旋律上更紧凑;和声上更简化;作曲家着重句法、力度表现的注明;奏法比巴洛克时期更连贯;音乐基本为无标题音乐。二、海顿及其钢琴作品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一生写作了100多首交响曲,他完善了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演奏形式,因此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教学过程海顿一生共写作了52首键盘奏鸣曲,出版42首。他对钢琴文献贡献最大的是在奏鸣曲中确立了以短小动机加以动力性展开的奏鸣性发展原则。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的不同阶段1、第一阶段(1767年前)共16首奏鸣曲,全部采用大调,有一系列主题,不平衡的乐句。代表作品是:g大调奏鸣曲,(hobxvi/11)2、第二阶段(17671774)已得到完善的古典乐派奏鸣曲式,共10首奏鸣曲。这一阶段的作品由戏剧的对比。 代表作为:hobxvi/20,c小调3、第三阶段(17741884) 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鼎盛时期,共21首。偏重抒情装饰。代表作:hobxvi/34,e小调 教学过程4、第四阶段(17841809) 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5首钢琴奏鸣曲。采用不同曲式,有很强的戏剧力、表现力。欣赏: hobxvi/49,e大调教学过程三、海顿作品的弹奏风格1、海顿的顿音不要太跳,一般是表示一种语气;2、三十二分音符要弹奏得均匀干净;3、注意海顿的作品有很多是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的,会出现无准备的转调。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特点2、了解海顿钢琴作品创作的各个时期及主要特点3、熟记海顿钢琴作品弹奏的基本要点备注第 5次课课题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2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整体风格及创作特点;2、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创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创作;难点: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创作特点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欧洲音乐史上罕见的作曲天才,也是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用音乐揭示人类内心深层感情的音乐家,其作品旋律优美、纯真,使人们听后可以忘记一切忧愁和痛苦。一、莫扎特钢琴曲的分类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数量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钢琴协奏曲,共27部;其他钢琴作品有:钢琴奏鸣曲19首(包括1首变奏曲);变奏曲17首;幻想曲3首;回旋曲3首,另有钢琴小品数首。1、幻想曲 d小调(欣赏:d小调幻想曲) 另外两首分别为c小调和c大调2、回旋曲:分别为d大调、a小调、f大调3、变奏曲 共有17首,全在大调上,作于巴黎,是作者的早期作品,有些即兴的感觉。现行的版本中有21首变奏曲,有4首是别人的作品。欣赏:c大调变奏曲,其主题来自于法国的摇篮曲,莫扎特有12首变奏曲的主题都是如此。4、奏鸣曲:共19首。排序和作品号分别为:no:1 k279 c大调 no:11 k331 a大调no:2 k280 f大调 no:12 k332 f大调 no:3 k281 bb大调 no:13 k333 bb大调no:4 k282 be大调 no:14a k475no:5 k283 g大调 no:14b k457 c小调no:6 k284 d大调 no:15 k533或494 f大调no:7 k309 c大调 no:16 k545 c大调no:8 k310 a小调 no:18 k570 bb大调no:9 k311 d大调 no:19 k576 d大调 no:10 k330 c大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装饰音 应弹成 ,“tr”从上方开始弹奏。连线、跳音要严格区分。5、协奏曲 共27部。是莫扎特钢琴文献的精华。欣赏:a大调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a大调 快板教学过程二、莫扎特钢琴作品弹奏要求1、旋律和伴奏要有区别,伴奏轻一点,主旋律音色透明;2、p和f力度要鲜明对比;3、触键、分句、语气要准确掌握,有线条,但还是要有颗粒感,要轻盈而敏感;4、优美的声音和纯真的风格,并有典雅高贵的气质三、课堂总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了解莫扎特钢琴作品的分类;2、熟记莫扎特钢琴作品的弹奏风格。备注第 6-7 次课课题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3课时4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整体风格及创作特点;2、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创作特点,特别是贝多芬的作品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2、 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创作;难点: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创作特点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在钢琴艺术史上,贝多芬是继约塞巴赫以后又一位傲然屹立的巨人。巴赫站在复调音乐之巅,贝多芬则立在主调音乐之峰。贝多芬表现钢琴音乐的手段,无论从音响上、演奏技术上、曲式规模上、还是从主题的展开、和声的功能、织体的复杂以及节奏的动力上也都远远超越了海顿和莫扎特所使用的传统手法。1、贝多芬钢琴作品创作的时期划分第一期从1794年到1800年,写有13首钢琴奏鸣曲,包括:作品49号之一、二,作品2号之一、二、三,作品7号,作品10号之一、二、三,作品14号之一、二,作品第22号。1801年到1814年为贝多芬钢琴的第二期,写下的奏鸣曲共有14首,包括:作品26号;作品27号之一、二;作品28号;作品31号之一、二、三;作品53号;作品54号;作品57号;作品78号;作品79号;作品81a号;作品90号。作品78号、79号、81a号和90号奏鸣曲可以认为是第二期向第三期过渡的作品。这5首奏鸣曲包括作品101号、106号、109号、110号以及111号。它们都写于18161822年间。2、贝多芬的变奏曲这说明他已从戏剧性的情感表现上升到沉思性的哲学思维中去。贝多芬共写过37首钢琴变奏曲(不含奏鸣曲中的变奏曲乐章),其中大部分属于他的早期作品。编号woo6366以及woo6876的都是1800年之前所作。从1802年起,贝多芬创作的变奏曲多半采用自己原创的主题,而且在手法上更为独特娴熟。c小调32变奏曲。教学过程作于1823年的作品120号狄亚伯利变奏曲。他的第一集小品曲(作品第33号)于1802年汇编完成。构成作品119号的小品集分为16首和711首两部分,分别写于不同的时期。第三集小品曲(作品126号)作于1823年和1824年,属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贝多芬结束了钢琴艺术史上光辉的古典时期,同时又开辟了通往浪漫时期的道路。传统开式的枷锁被冲破。新的钢琴音响得以重建,一个激情奔流的时代,一个洋溢着读意与幻想的境地即将出现!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 思考贝多芬为什么被称为乐圣;2、 贝多芬钢琴创作在各个时期分别呈现出何种特点?3、 贝多芬的钢琴创作对后世有何影响?备注第 8次课课题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1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整体风格及创作特点;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创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 浪漫主义时期各个阶段音乐的整体风格;2、 韦伯、舒伯特的钢琴音乐创作;难点: 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创作特点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一)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1、旋律充满了个人情感的表现,抒情格调;2、和声的结构和进行有很大的发展,更自由地使用不协和和弦;3、主调音乐为主;4、音乐力度对比性加大;5、曲式变化更加丰富,传统的赋格和组曲不再使用;6、形成音乐学这一专门学科。(二)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之间的几个代表人物1、杜舍克(17611812);2、克列门蒂(17521832);3、菲尔德(17821837);4、车尔尼(17911857)5、克拉莫(17711858)(三)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1、韦伯(17861826)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创始人,作曲家、钢琴家。最主要的作品有歌剧自由射手、钢琴曲:华丽回旋曲、邀舞。欣赏:华丽回旋曲 作品6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2、舒伯特(17971828)歌曲之王,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奥地利作曲家。一生创作歌曲600多首,钢琴奏鸣曲15首,6首音乐瞬间,8首即兴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欣赏:即兴曲op.90no.4三、课堂总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备注第 9次课课题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2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整体风格及创作特点;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创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 浪漫主义时期各个阶段音乐的整体风格;2、 门德尔松、舒曼的钢琴音乐创作;难点:门德尔松、舒曼的钢琴作品创作特点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一) 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浪漫派主要代表人物,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莱比锡音乐院创始人。1、无词歌这48首无言歌,代表钢琴音乐的新领域,是抒情幻想的旋律与优美悦耳的和声相结合的器乐风格作品。结构从3种声乐作品中派生:有伴奏的独唱、有伴奏的重唱和无伴奏的合唱。作品分为8集,每集6首。分别是:op.19、op.30、op.38、op.53、op.62、op.67、op.85、op.102。欣赏:猎歌 op.19.no.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威尼斯船歌 op.30.no.6教学过程纺织歌 op.67.no.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2、钢琴小品春之歌3、弹奏特点力度强的位置不能硬砸;旋律弹奏要有歌唱性;跳音弹奏要用手腕,要有弹性。二、舒曼(l810年一1856年)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诗人。欣赏:钢琴套曲童年情景钢琴套曲。德国作曲家舒曼作于1838年。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作者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 。教学过程(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听到异国故事时诧异好好奇的神情。 (2)奇怪的传说。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古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3)捉迷藏。上上下下飞快跳跃的顿音逼真地展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 (4)孩子的请求,亲切温柔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 (5)心满意足。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微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后满足幸福的心理。 (6)重要事件。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令人发笑。 (7)梦幻曲。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8)在壁炉旁。柔和舒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融融之乐,和谐温暖的家庭图景。 (9)木马游戏。在持续音上奏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简洁生动,使人联想到前后晃动的木马和木马上兴高采烈的小骑士。 (10)过分认真。跨小节的绵绵不断的切人构成严肃单调的主题,恰当地描绘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 (11)惊吓。平静的主题交织着紧张的半音经过的弦,经音乐罩上一层恐怖色彩,刻画了儿童听到鬼怪故事后害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 (12)入眠。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和宁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后平静舒缓的音乐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 (13)诗人的话。这首终曲是以成人的口吻写成,旋律悠缓,蕴含着迷惘惆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已逝童年的忧伤和感慨。 弹奏舒曼钢琴作品的要求:钢琴语言新颖,很少听到整串音阶、琶音。和 弦用得多。在节奏上的附点、切分、不规则的重音记号 (在弱拍上的)用很多。rit的含义, rit不是以往的意思,它只指这小 节的这一部分,甚至具体就在哪个音上慢,前 后的都不要管,除非有延长的指示)。三、课堂小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门德尔松无词歌的特点;2、弹奏舒曼钢琴作品的要点。备注第 10次课课题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3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整体风格及创作特点;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创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 浪漫主义时期各个阶段音乐的整体风格;2、 肖邦的钢琴音乐创作;难点: 肖邦钢琴作品创作特点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音乐史上杰出的浪漫派爱国钢琴家、钢琴作曲家、教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肖邦在钢琴上的成就可以跟贝多芬的交响乐、巴赫的清唱剧、瓦格纳的歌剧相媲美。1、波兰对肖邦作品的影响波兰音乐的舞曲形式和节奏决定了肖邦作品 的主要形式;肖邦受波兰音乐调性的影响2、肖邦创作的种类(共58首作品) 19首波兰舞曲,17首圆舞曲,(19十3)首夜曲、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3首奏鸣曲(用传统曲式)、两册(每册12首)练习曲和3首新练习曲、24首前奏曲、4首即兴曲、两首幻想曲,还有摇篮曲、船歌、两首协秦曲、钢琴与弦乐合奏曲和歌曲等。波兰舞曲 波兰舞曲具有庄重华丽的波兰贵族气息,由它伴奏的舞蹈,是一种步行舞,以庄重的步伐走遍豪华的大厅,作为舞会的开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前奏曲(op.28) 肖邦的前奏曲共24首,按关系大小调顺序排列,五度循环进行创作。其作品不再具有前奏的性质,每一首都有鲜明的个性。教学过程练习曲(作品10号、作品25号) 共24首练习曲,每一首都有明确的技术课题,又有鲜明的艺术形象。肖邦的练习曲完全突破了克列门蒂、车尔尼等纯技术性的练习曲写法,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欣赏:革命练习曲op.10.no.12教学过程夜曲 夜曲是英国作曲家菲尔德创始的,但肖邦使之富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其夜曲大多为三段体,充满戏剧性力量的悲愤音调通常笼罩中段,与抒情性的前后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夜曲”不仅仅表现“夜”的情绪而获得了新的性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玛祖卡 肖邦一共有58首玛祖卡,充满了波兰的乡土气息,同时又诗意高雅。玛祖卡源于三种民间舞曲:奥别列克飞速轻盈,重音常在第二拍;库亚维亚克缓慢抒情,重音多在第一拍;玛祖卡快速有力,重音强烈且位置多变而不规则。 肖邦综合了以上三种舞曲的节奏特点。教学过程圆舞曲 肖邦共有17首圆舞曲,华丽而明朗,具有波兰音乐的特色。教学过程谐谑曲 肖邦共有四首谐谑曲,分别为作品20、31、39、54。肖邦将谐谑曲从钢琴奏鸣曲中真正的独立出来而且大大扩展其形式,开拓了展开的空间。汇融了深刻的情感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叙事曲 这种题材来源于民间诗歌和文学。肖邦抓住叙事曲这一领域无传统的框框,用大胆的手法将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形式交汇融合,寄予了炙热的感情。肖邦共有4首叙事曲,分别为:作品23、38、47、52。欣赏:第一叙事曲op.23钢琴协奏曲肖邦共有两部钢琴协奏曲,分别为作品11、21。3、肖邦创作的特点与波兰民歌音乐旋律一脉相承;声乐性与器乐性的结合;音乐里贯穿着复调;旋律具有歌唱性,靠旋律本身来发展和声;钢琴织体新颖,伴奏声不音域宽广;强调制音踏板,增强音响效果,踏板用法精细;rubato(自由的节奏)在肖邦作品中协调统一,是其音乐创作的一大特点。4、肖邦作品弹奏的要求要求有充分饱满的声音,音阶要求平稳,手腕离身子远一点;旋律强调乐句、节奏、力度布局上讲究,不喜欢尖锐的重音。节奏上要求严格,如:夜曲,左手是指挥,不动摇,要平稳,右手可自由,有伸缩性。严格按乐谱踏板弹奏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肖邦作品的分类情况;2、肖邦的钢琴音乐特点;3、肖邦钢琴作品的弹奏特点。备注第 11次课课题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4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整体风格及创作特点;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创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浪漫主义时期各个阶段钢琴音乐的整体风格;2、勃拉姆斯、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创作;难点:勃拉姆斯、李斯特钢琴作品创作特点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一)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浪漫派钢琴家、作曲家,与巴赫、贝多芬同称为“三b大音乐家”。1833年生于德国汉堡,父亲是职业乐师,所以他从小受到专业培养,很重视对德国古典音乐(如:巴赫、贝多芬等的作品)和民间音乐研究,他是浪漫时代的新古典主义者。1、勃拉姆斯钢琴音乐创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部分在1853年一1854年,共有3首奏呜曲和l首谐谑曲。第二部分在1854年一1866年,有5部变奏曲。第三部分是他最后20年写的7部小型乐曲。他用极细致的音乐手法,写出完全成熟的思想观点。2、欣赏:g小调狂想曲 op.79.no.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3、勃拉姆斯钢琴音乐的特点勃拉姆斯喜爱民歌,除德国外,还有匈牙利等,创造了民歌风的音乐语言,所以在他惯用的旋律和音调的发展上,都可清楚地找到“斯拉夫民族”的因素。他将来自德国北方的美学观点与对自然的敏感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丰厚内涵的伟大作品。弹奏勃拉姆斯的作品不仅应具备高超的技术,还应有足够的音乐修养。(二)李斯特1811年10月12号生于匈牙利南部肖普隆城附近的莱丁村。父亲是很有才能的业余音乐家。李斯持很小就显示出惊人的音乐天才,9岁去维也纳学习,并在音乐会中演奏,跟车尔尼学钢琴,跟萨利埃里学作曲理论,后来又去巴黎深造,曾在伦敦学习过,在欧训旅行演出,最后定居巴黎。在巴黎的成功,使他真正走向演奏生涯。他是19世纪最著名的浪漫派钢琴演奏家、作曲家、钢琴教育家和指挥家,是交响诗的革新者,并拓宽了钢琴表现手法。1886年逝世。1、李斯持钢琴作品的特点钢琴技巧的发展超过前辈和同代人。技术高于音乐,但音乐上也有很大成就。和声上,有些作品有印象派的效果。曲式上是用主题变换发展曲式。有一系列的主题出现,主题变化发展。 2、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主要有两首钢琴协奏曲,24首大练习曲,12首超技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两首传奇乐曲、1首奏呜曲、19首狂想曲,100多首改编的钢琴曲。练习曲12首超技练习曲除了两首外,都有标题,但标题和曲子内容无关。实际是大小调的练习,调性排列c、a、f、d、bb、g、be、c、ba、f、bd、bb。反映了当时的潮流,展示名人技巧。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是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受感动而写的.欣赏:d小调玛捷帕和bb大调鬼火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都是展示高超技巧的作品,并不都是纯粹的民族音乐,而是受到常听的匈牙利吉普赛音乐的影响。舞曲一般分为两个大部分:拉苏(慢板)、弗里斯(快板)。其中第二首、第六首最为著名。其他体裁6首安慰曲第三首最著名3首“爱之梦”第三首最著名改编曲共有100多首 欣赏:钟三、课堂总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了解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基本特征;2、了解李斯特钢琴作品的基本特点;3、总结浪漫主义钢琴作品的大致风格。备注第 12次课课题十九世纪的俄罗斯钢琴音乐 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让学生了解19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的基本情况,并了解俄罗斯重要的钢琴音乐代表人物;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19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的共性及特点,并对各个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以及风格形成的原因有深刻地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各作曲家的主要钢琴创作内容及形式;2、 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创作难点:各作曲家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俄罗斯乐派(一)概述 民族乐派实际是浪漫乐派的一个分支,是把浪漫乐派强调的个性扩大为民族性。民族乐派的创作并不是不自觉地自然流露民族性,而是把民族性的表现作为追求目标,不仅在音乐语言上,在题材上也是民族性的。他们常在作品中反映祖国历史,表现民族性格激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1、五人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1837-1910)居伊(1835-1918)鲍罗廷(1834-1887)穆索尔斯基(1839-1881)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欣赏:图画展览会 野蜂飞舞 一千零一夜2、柴科夫斯基(1840-1893)柴科夫斯基一生作品范围很广,而且大部分是珍品,有歌剧、芭瞥舞剧、交响乐、协奏曲、合唱曲、钢琴曲、室内乐作品、歌曲和很多具有描写性的管弦乐作品。在他的钢琴作品里,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继勃拉姆斯和李斯持后最辉煌的作品,也是他3部协奏曲中最成功的一部。钢琴套曲四季是一组歌颂俄罗斯大地的音乐诗篇,它由以劳动生活、自然风光、民间风俗为题材的12首特性乐曲构成。以浓郁而富有俄罗斯特色的音调、丰富的和声织体、交响性的配器手法,形象地勾划出俄罗斯人民的劳动生活和作者的内心感受。教学过程四季1、壁炉边 2、狂欢节3、云雀之歌 4、松雪草5、清静之夜 6、船歌7、割草人之歌 8、收获9、狩猎之歌 10、秋之歌11、雪橇 12、圣诞节3、斯克里亚宾(l872一1915)十月革命前,俄国重要作曲家之一。他一生作品很多,有交响乐、交响诗、钢琴曲等。但他的作品里钢琴作品占重要地位。主要有lo首奏鸣曲、24首前奏曲,30多首练习曲、还有即兴曲和玛祖卡舞曲等。他早期作品属于浪漫派风格。欣赏:第四奏鸣曲4、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最后一位浪漫时期的钢琴家和作曲家,20世纪初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交响乐、协奏曲、钢琴音乐最著名。1889年考入莫斯科音乐院,跟齐洛蒂学钢琴,跟阿连斯基学作曲。1917年后,大部分时间在纽约度过,在美同进行巡问演出。他的音乐创作代表着当时俄国社会中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欣赏:柯列里主题变奏作品425、普罗柯菲耶夫(1891-1953)普罗柯菲耶夫(l891年一1953年):俄国近现代作家,但手法是古典的。他作过10首奏鸣曲、曲式上是古典的,但语言是新的。在和声上和斯克里亚宾的路子不一样,风格是反浪漫主义,不喜欢过分的表现。欣赏:彼得与狼6、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前苏联重要的作曲家。生于彼得堡,十一岁开始创作,十三岁入列宁格勒 音乐学院,1925年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引起国内外的注目。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极多。1937年首演的第五交响曲显露出自己的创作风格:旋律剑拔弩张, 节奏繁衍多变,情绪强烈,创造大胆,富有哲理性。他的不少作品带有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争议。他的主要作品列宁格勒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易北河西岸等电影配乐、歌剧 叶卡捷琳娜伊兹梅洛娃、舞剧黄金时代、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等都影响较大。 欣赏:前奏曲与赋格no.1三、课堂小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2、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各位作家的主要作品。备注第 13次课课题十九世纪的法国和北欧国家钢琴音乐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让学生了解19世纪法国和北欧国家钢琴音乐的基本情况,并了解这些国家重要的钢琴音乐代表人物;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19世纪法国和北欧国家钢琴音乐的共性及特点,并对各个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以及风格形成的原因有深刻地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各作曲家的主要钢琴创作内容及形式;2、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创作难点:格里格钢琴音乐的特点教学说明要求有多媒体设备、准备好相关音响、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一)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格里格简介从格里格的钢琴创作道路来看,他先是汲取欧洲古典与浪漫派音乐的优秀传统,继而深入本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进而进行别具一格的独创。因此他的音乐的独特魅力也就在于把自己经常采用的民族音乐语言与他在莱比锡汲取的漫漫主义养料融于一炉。格里格主要是一位音乐家中的抒情诗人,尤以亲切动人的钢琴小品为长。格里格的抒情钢琴曲集中的这些标题性小品可以说是格里格的音乐日记,记下了作曲家18671901年的创作生涯。2、格里格的钢琴创作格里格的钢琴创作主要以钢琴小品为主。格里格的抒情钢琴曲集(包括作品12号、38号、43号、47号、54号、57号、62号、65号、68号、71号共十卷计66首)欣赏:自然精灵舞、侏儒进行曲在大型作品创作方面,最成功的是a小调钢琴协奏曲,此外还有e小调奏鸣曲(作品7号)、叙事曲(作品24号)等,但是格里格擅长细致动人的小品写作,但缺乏掌握大型结构的意志和逻辑力量,因此即便他写的大型作品也是由一连串短小的乐思构成的。3、 格里格钢琴音乐的特点 格里格的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无不和挪威的民间歌舞有血缘关系。他在钢琴作品中大量运用民间舞蹈“哈林”、“刚加尔”和“斯教学过程普林”的节奏,采用朴实清新的民歌旋律,模仿民间乐器“恰尔当格尔”的音响,并且在和声配置上与民间曲调水乳交融。格里格从挪威民间音乐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形成了它独特而新颖的和声语言。他大胆的转调手法与丰富的半音不协和音,包括非三和弦的平行进行手法,甚至显现了印象派的风格。(二)法国民族乐派法国民族乐派的钢琴音乐的特点是风格典雅、手法简洁,形式上追求和谐均衡,表现上讲求分寸适度,讲究细腻的音响色彩,崇尚高雅的趣味和巧智的幽默感。法国民族乐派钢琴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弗朗克、圣-桑和福雷。1、弗朗克(1822-1890)弗朗克的钢琴作品以前奏曲、圣咏与赋格曲(作于1884年)、前奏曲、咏叹调与终曲(1886年)以及为钢琴与乐队而写的交响变奏曲(作于1885年)为著名。2、卡米尔圣-桑(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圣-桑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最早的成员之一,与弗朗克相仿,也是杰出的钢琴家兼管风琴演奏家。在音乐创作上他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他的创作几乎涉及音乐的所有体裁和形式。他对钢琴音乐的贡献主要在钢琴协奏曲上,共作有5首。其中的第二首g小调协奏曲为最优秀。3、加布里埃福雷(gabriel faure 18451924)福雷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办者及领导人之一,毕生致力于发展法国民族音乐。福雷的钢琴音乐以与其天性最相近的,从不炫技的抒情小品为主,在各个时期都有创作。其中包括:作于1883年的即兴曲5首(作品25号、作品31号、作品34号、作品91号)和作于1906年以及作于1910年的作品102号。早期的即兴曲都有一份悠然自得的安怡气氛,其中以第三首(作品34号)为最佳。夜曲总共有13首,作于18831922年,是福雷钢琴作品中创作年代跨越最长的、也是他写得最优秀的体裁之一。三、课堂总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1、 思考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独特风格形成的原因;2、 法国民族乐派钢琴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备注第 14次课课题西班牙音乐的黄金时代 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