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_第1页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_第2页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_第3页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_第4页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类电子示波器和示波测量仪器,如数字示波器、存贮示波 器、取样示波器、扫频仪、晶体管图示仪等,但其基本组成都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和 波形显示三部分,如实图 8-1 所示。 8-1 通用示波器的主要组成框图 (一)垂直通道 电子示波器中通常将被测信号加在垂直通道上,因此要求垂直通道不引起信号的失真。为 增加示波器的功能和使用灵活性,垂直通道通常包括输入衰减器、前置放大器、延迟线、 输出放大器及转换开关等部分。实图 8-2 为通用双踪示波器的垂直通道方框图。 1输入电路 示波器的输入电路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能调节输入信号大小,具有 AC 和 DC 耦合方式。 输入电路通常包括探极和输入衰减器。 8-2 垂直通道方框图 探极安装在示波器机体外部,用电缆和机体相联,其作用是便于直接探测被测信号,提高 示波器的输入阻抗,减少波形失真,展宽示波器的使用频带等。最常用的探极为一无源 RC 电路。 8-3 RC 补偿探极 衰减电路,如实图 8-3 所示。图中 R2 和 C2(包括连接电缆的等效电路)为示波器的输入 阻抗,R2 通常为 1 ,R1 为探头内的串联电阻通常为 9,C1 为探头的分布电容和 MM 微调补偿电容,以上电阻、电容组成一个具有高频补偿的 RC 型分压器。当 时,分压器的分压比为 ,而且与频率无关,当 R1=9,R2=1 CRCR 2211 MM ,分压比则为 1:10,从探针看进去的输入电阻 R=R1+R2=10,而输入电容, MCC 1 。因此探头输入电容大大减小,输入阻抗提高十倍,探头具有 10 倍的衰减。 cc 21 在测试一个方波信号时调整探头补偿电容 C1 过大,使 ,示波器显示波 CRCR 2211 形将出现过补偿,当 C1 过小使 ,将出现补偿,只有正确调整微调电容 C1 CRCR 2211 使时,示波器才能得到良好的方波。如实图 8-4 所示。因此示波器和探CRCR 2211 头应配套使用,测试前用示波器的校正方波信号,先调整好探头补偿电容 C1。 示波器的输入衰减器也是由一系列 RC 分压器组成,改变分压器的分压比即可改变示波的 偏转灵敏度,即通过示波器 Y 轴灵敏度粗调开关调整,在面板上为偏转因数开关或灵敏度 开关,通常用 Vcm 或 Vdiv 标记。例如 GOS622B 型示波器的输入灵敏度范围为 5mvdiv5vdiv,按 1-2-5 进制共 10 个档级。VP5220A 型示波器灵敏度范围为 1mvdiv2v/div,按 1-2-5 进制共 11 个档级。 (a)正确补偿 (b)过补偿 (c)欠补偿 实图 8-4 不同补偿的波形 2延迟线 示波器在采用内同步方式工作时,只有当被观察的信号到来时触发扫描发生器才工作,因 此扫描起始时间总是滞后于被观测脉冲一段时间,使脉冲的上升过程无法完整地被显示出 来。延迟线的作用就是使被测量信号在通过垂直通道时延迟一段时间,使在示波屏上可以 扫出脉冲的全过程。延迟电路有集总参数型和分布参数型。 3Y 放大器 Y 放大器使示波器具有观测微弱信号的能力。通常 Y 放大器分为前置放大器和输出放大器 两部分。前置放大器应有较高的输入阻抗、稳定的增益和足够的频带宽度,可以通过改变 负反馈深度的方法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当示波器用于定量测量时,要固定放大器的增益, 一定要将灵敏度微调电位器旋转到“校正”位置。 Y 放大器的输出级通常采用差分放大器,使示波管的偏转板上获得对称和足够大的偏转信 号。同时通过调节放大器的直流电压来改变 Y 方向的位置,即调面板上垂直位移旋钮。 4频带宽度和上升时间 为了满足对信号观测的需要,首先要考虑示波器有足够的频带宽度,特别是对脉冲信号观 察时,要保证信号的高频成分基本不衰减。通常示波器的带宽应为被测信号中最高频率的 三倍左右。 信号所显示的上升时间也与通带宽度有关。若示波器的高端频率为 fk ,则输入阶跃信号时 显示的波形上升时间 tR 为: 35 . 0 14 . 3 2 2 . 2 f k tR 其中 fk 单位为 MHz,tR 的单位为 u s。 利用以上公式可估算带宽为 100MHz 的示波器,其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3.5ns。 若被观测信号的实际上升时间为 tr ,示波器显示出的信号上升时间为 tr ,则可按下式求 得被测信号实际上升时间 tr: tRtrtr 22 若 trtR,则示波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二)水平通道 示波器的水平通道主要由扫描发生器环、触发电路和 X 放大器组成。 1扫描发生器环 扫描发生器又称为时基电路,用来产生扫描信号,通常由积分器、扫描门及比较释抑电路 组成。如实图 8-5 所示。 实图 8-5 扫描发生器环的组成 扫描发生器环使输出锯齿波信号每一次都在同一起始电平开始,不论在触发扫描还是连续 扫描下都保证产生稳定的等幅扫描信号,并与被测信号同步。 2触发电路 触发电路的作用是提供一个适当的脉冲去启动扫描。其在面板上对应的功能键有: (1)触发源选择 触发源包括触发信号来自 Y 信道的“内触发” ,来自外部输入的“外触发”以及来自 50Hz 交流电源的“电源触发” ,也有的示波器还有来自电视信号的“电视触发”等。 (2)耦合方式选择 耦合方式通常有:DC、AC、HFREJ(高频抑制) 、LFREJ(低频抑制) 。如实图 8-6 所示。 实图 8-6 触发电路原理框图 (3)触发极性和触发电平 触发脉冲决定了扫描的起点。调节触发极性开关和触发电平电位器可以在不同的极性和电 平下产生触发。实图 8-7 显示了不同触发“极性”和“电平”时示波器显示的波形。由图 可见,波形起始点在基线以上时为正电平触发,在基线以下时为负电平触发。触发起始点 处于波形上升沿或正斜率时为“正极性”触发,处于波形下降沿或负斜率时为“负极性” 触发。 (a)正极性零电平触发 (b)正极性、正电平触发 (c)负极性、正电平触发 (d)负极性、负电平触发 实图 8-7 不同触发“极性”和“电平”时显示的波形 (4)触发方式 触发方式通常有:常态(或称触发)和自动两种。 常态触发方式是在有触发信号,并产生有效的触发脉冲时扫描发生器才工作,屏幕出现扫 描线。常态触发时通过触发极性和触发电平调节可以任意选择触发点。 自动触发方式是在无触发输入信号时扫描系统仍有扫描输出,屏幕上将显示扫描线。当系 统加入触发信号时又能进行触发扫描。当触发输入信号频率略高于自激扫描频率,触发信 号将使扫描与被测信号同步。 (三)双踪显示 双踪示波器的组成与普通示波器类似,只不过具有两个垂直通道和一个电子开关。通过电 子开关分别把两个不同信号轮流送入输出放大器,在荧光屏上显示两路波形,按同样原理 可以组成多踪示波器。双踪显示有以下两种工作方式。 1交替方式 在交替方式时,相邻的两次扫描分别由电子开关接通不同的 Y 信号通道,则在屏幕上轮流 显示出两个信号波形,如果扫描周期为被测信号周期的整数倍即可实现同步。当交替频率 低于 25Hz 时图形将出现闪烁。 2断续方式 当开关信号频率远大于被测信号频率时,双踪显示频率较高时,应选用交替方式;在被测 信号频率较低时则应选用断续方式。 (四)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式 利用示波器可以进行电压、频率(周期) 、相位差以及其他物理量测量。在进行测试之前, 首先要认真阅读各类示波器的使用说明书,根据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正确选择和调整好示 波器,按其使用方法对被测信号进行测量。我们以双踪示波器为例介绍基本测量方法。 1电压测量 通常被测信号含交流和直流分量,测量时经常需要测量两种分量的复合值或单独值。在测 量复合值时 Y 输入选择置于“DC”位置,而测量交流分量时 Y 输入选择置于“AC”位置。 通常我们采用直接测量法进行电压测量。测试时根据被测信号的幅度和频率,适当选择 “Vdiv” 、 “tdiv”开关档级,将被测信号直接或通过 10:1 探极输入示波器 Y 输入端, 调节触发“电平”使波形稳定。置 Y 轴微调于“校正”位置,则可通过屏幕测得被测电压 值。 其中:VPP被测电压峰峰值或任意两点间电压值, Dy偏转灵敏度,单位为 V/cm、mvcm 或 Vdiv、mvdiv; h被测电压波形峰峰高度或任意两点间高度,单位为 cm 或 div。 如果通过了 10:1 探极,则测量电压还要10。 2时间测量 示波器测量时间通常采用直接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