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瑞铁路保瑞段土建五标中铁三局专项防洪应急预案(第一次修编2016.7.30)_第1页
大瑞铁路保瑞段土建五标中铁三局专项防洪应急预案(第一次修编2016.7.30)_第2页
大瑞铁路保瑞段土建五标中铁三局专项防洪应急预案(第一次修编2016.7.30)_第3页
大瑞铁路保瑞段土建五标中铁三局专项防洪应急预案(第一次修编2016.7.30)_第4页
大瑞铁路保瑞段土建五标中铁三局专项防洪应急预案(第一次修编2016.7.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第一次修编)- 2 - 一、工程概况 - 2 - 二、组织机构 - 3 - 三、组织开展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 4 - 四、完善预案,防范措施- 4 - 五、落实责任,建立防洪值班制度 - 5 - 分部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6 - 一、工程概况 - 6 - 二、适用范围 - 6 - 三、编制目的 - 8 - 四、编制依据 - 9 - 五、工作原则及流程- 10 - 六、防洪重点- 11 - 七、应急指挥组织及救援程序- 11 - 八、风险分析- 18 - 九、预防与预警- 20 - 十、外部援助系统- 21 - 十一、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22 - 十二、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 22 - 十三、宣传、培训- 23 - 十四、奖励与处罚- 23 - 十五、附件- 24 -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第一次修编)防洪专项应急预案(第一次修编)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桂云铁安电201612 号关于加强 2016 年 防洪工作的通知、大瑞指挥部关于做好 2016 年年度防洪度汛工作 管理的通知(大瑞指安电【2016】26 号)、铁路总公司关于迅速 开展汛期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通知(工管调2016011 号)、 铁路总公司关于迅速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情况的 通知(工管2016017 号)、依据昆明铁路局防洪办关于转发 2016 年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昆铁防洪电201612 号)、 德铁办发201657 号德宏州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大 瑞铁路德宏州段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云桂云铁工调 2016315 号关于召开防汛抗灾电视电话会议的通知、大瑞指工 调201649 号-大瑞指挥部关于转发局防洪办关于防范 3 号台风 影响启动暴雨预警的紧急通知等防汛防灾文件、铁路总公司总公 司防洪办关于加强铁路沿线山洪地质灾害防范的通知(防洪办电 20167 号)等其它文件要求,本项目部坚决落实文件及会议精神, 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确保大瑞线保瑞段土建五标安全、 平稳地渡过汛期,目前本地已进入主汛期,特根据实际情况对防洪专 项应急预案进行第一次修编,修编内容如下: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土建 5 标起讫里程 D1K227+500(龙陵车站三线大桥 保D3K287+296.088(邦滇河大桥保山台),正线长度 45.333 公里。 主要施工内容为路基 20.602 公里、桥梁 5858.7 延长米/32 座、涵洞 3194.65 横延米/97 座、隧道 19.558 公里/8 座、无砟道床 13.1 公里、 车站 4 座(龙陵站、新桥站、芒市站、芒市西站)。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3 - 本标段在芒市西站设芒市西制存梁场,承担高黎贡山隧道进口至 瑞丽段 607 孔 T 梁的架设任务,其中 24 米梁 34 孔,32 米梁 153 孔。 本标段桥隧比重为:56%。重点、难点工程主要有:三台山隧道长度 9363m;橄榄坡 1#隧道长度 2911m,橄榄坡 2#隧道长度 2849m,桦桃 林 3#隧道长度 3110m,坝湾河大桥 224m+(52+96+52)连续钢构 +632m+124m,内曼乖特大桥 1932m+124m,芒市河特大桥 232m+(40+64+40)m 连续梁+832m。 二、组织机构二、组织机构 防汛领导小组长:万刚强(经理)电话副组长:万国强(常务副经理) 电话郝渊伟(安全总监) 电话郭建东 (总工) 电话王华洪 (副经理) 电话于庆民 (书记) 电话组 员:安质部、工程部、综合部长,物机部、中心试验室主任, 各分部经理、拌合站站长,钢筋场及相关部门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 设在项目部综合部,负责防洪日常管理工作,收集防洪相关资料,进 行防洪总结(值班:潘喜功 手机座机:0692- 2119766,邮箱:)。 小组成员的主要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防洪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防洪工作,并指导监理组开展防洪检查、 问题督促整改工作。 组 员:按职责分工做好各分部各管内防洪工作。 三、组织开展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三、组织开展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1.项目部每半个月组织对各分部各管段内的一次全面防洪排查工 作,每周对重点地段及其它地段进行检查,检查发现的问题纳入问题 库进行管理,并及时督促各分部整改防洪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2.各分部按照项目部上级单位的有关文件及项目部下发的安质通 2016-017 关于落实雨季期间安全施工要求的通知、安质通 2016-020 关于落实雨季期间防洪排查要求的通知、2016-025 关于落实雨季期间 防洪排查要求的补充通知等文件执行。 3.落实现场人员责任制,把汛期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杜绝因暴 雨、洪涝塌方、泥石流、滑坡、落石、雷电等自然灾害引起人员伤亡 和重大财产损失。 四、完善预案及制度,防范措施四、完善预案及制度,防范措施 各分部开工工点根据具体情况和当地气候、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 等特点,进一步完善防洪、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相关管理制度,应 急物资保证充足有效,确保汛期施工安全。汛前组织开展对参建人员 的汛期培训,并对应急预案根据雨季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雨前 检查:由带班领导和现场人员对施工现场和驻地及周边进行检查,对 发现防洪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对下发的整改通知书进行复 查,检查内容包括:防汛应急物资是否充足,是否有效,周边管线是 否畅通,周围排水设施是否畅通,周围山体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雨中冒雨巡查:由带班领导和现场人员对雨中现场及周边进行巡视,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5 - 对巡视情况进行记录,遇到特殊情况可立即启动防洪应急预案,巡视 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及驻地周围是否有积水,排水是否畅通,周围山 体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滑塌等现象,是否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等等情况; 雨后重点检查内容:施工现场及驻地和周围山体是否有变动,及时观 察,如有问题及时整改,并对雨前雨中及雨后情况进行总结。暴雨停 止施工、重点风险源观测(看守、巡查)等制度。 五、落实责任,建立防洪值班制度五、落实责任,建立防洪值班制度 1、除综合部外,防洪期间,领导小组成员,各分部值班人员每天 24 小时必须与项目部综合部保持通信畅通,遇防洪相关问题及时汇报 及处理。 2、建立值班记录。记录应完整、真实、及时、准确,严禁补记, 对上级部门、单位领导的重要指示和交办的有关工作事项等均应及时、 准确的详细记载。 3、发生水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领导和上级有关部 门,追踪事态发展,反馈处置情况。 分部防洪专项应急预案分部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一分部:主要管段为桦桃林一号隧道全长 505 米、桦桃林二号隧 道全长 161 米、桦桃林三号隧道全长 3110 米、桦桃林四号隧道全长 389.1 米、雷震山隧道全长 296 米、橄榄坡一号隧道全长 2911 米、橄 榄坡二号隧道全长 2849 米;管段隧道总长 10221.1 米,其中单线长 9196.6 米,双线长 772.5 米,三线长 252 米;围岩类别方面:级围 岩长 380 米、级围岩长 1767 米、V 级围岩长 8074.1 米。 二分部:起讫里程 D1K227+491.531,截止里程 D3K287+296.088 全长 28.652km。本分部有桥梁 25 座,其中特大桥 1 座,共 657.816 延米,大桥 13 座,共 2801.87 延米,中桥 10 座,共 764.546 延米; 小桥 1 座 65.86 横延米涵洞 75 座,共计 1931.72 横延米,人行天桥 4 座 213.72 横延米,跨线桥 5 座 309.55 横延米。路基段共包含三段区 间路基和三段站场路基,路基合计 14.775km,标段全线处于德宏州芒 市境内。 四分部:从芒市河特大桥 D1K258+114.950 至邦滇大桥保山台台尾 D3K287+296.088,管段全长 16.667km。管段内桥梁:6 座 /1604.089m,隧道:1 座/9363m,路基:5699.9m,车站 1 座:芒市西 车站。管段范围内分隧道 4 个架子队,1 个路桥综合架子队。 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分部管段内正线单位工程、钢筋加工厂、拌合站、 临时驻地及临时便道等等。 2.1 地形地貌 本线穿行于云贵高原的西部边缘,著民的横断山南段,地势错综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7 - 复杂。保山至芒市段地势北高南低,为著民的滇西纵谷地带。芒市至 瑞丽段位于云贵高原西南端,高黎贡山的南延部分。地势东北高而陡 峻,西南低而宽缓。 2.2 气象特征 北东有高山阻挡寒流南下,南东距北部湾约 400km,西距孟加拉 湾约 600km,受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四季 常春,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低且在短距离 内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干湿季节分明,有“一山分四 季、十里不同天”之特点。从北东至南西多年平均降雨量从 11001200mm 至 20002300mm,年平均蒸发量从 1600mm 至 1700mm, 多年平均气温从 15至 19.5。最高气温从 25至 35.7,最低为 -4.9。蒸发量、气温随高程增加而降低,降雨量则随之增大。降雨 量还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 80%集中在 510 月,这期间也是山 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高发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及旱 季。 2.3 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01)及大理瑞丽铁路线工程场地活动断层鉴定及地震安全性评 价报告(2006 年),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大理至瑞丽线高 黎贡山越岭地段加深地质工作及专题地质研究工作活动断裂鉴定与工 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第一阶段)(2007 年 6 月),大理 至瑞丽线高黎贡山越岭地段加深地质工作及专题地质研究工作活动断 裂鉴定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第二阶段)(2008 年 8 月) ,本标段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0g,地震反 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 2.4 交通条件 公路:公路形成以杭瑞高速和国道 G320 为主干,多条省道、县乡 道路为支线,连接保山、德宏三地市及周边各县市的公路网络,对外 形成以 G56 高速公路为主,多条出境公路为辅,连通瑞丽、畹町等口 岸至缅甸的国际通道。目前杭瑞高速公路昆明至大理至保山至龙陵已 经通车。同时沿线已经形成连接各乡镇较发达的乡村的乡村公路网络, 材料运输较为方便。部分路基段道路不通,采用大临便道。 2.5 施工条件 (1)、施工用水 线路所经地区虽沟壑纵横,但汇水面积小,多为干沟或季节性山 沟,雨季有水,旱季无水或水量极少,作为施工用水可靠度不高,个 别沟渠水及线路两侧范围内的几处小型水库(或地方蓄水塘)可以作 为施工用水,需接管道抽水。 (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主要采用地方电源就近“T”接引入,不能满足施工用电 时,可从沿线变电站接引供电。混凝土拌合站和重点隧道等工点配备 大型发电机组配合供电。 三、编制目的三、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规范项目部安全生 产事故的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高效、有序地组 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 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各分部的目前实际情况,特第一次修编本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9 - 预案。 四、编制依据四、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年 12 月 1 日 2、勘察单位提供的详勘资料 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6、云桂云铁安电201612 号关于加强 2016 年防洪工作的 通知 7、大瑞指挥部关于做好 2016 年年度防洪度汛工作管理的通知 (大瑞指安电【2016】26 号) 8、铁路总公司关于迅速开展汛期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 通知(工管调2016011 号) 9、铁路总公司关于迅速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情况的通知(工管2016017 号) 10、依据昆明铁路局防洪办关于转发2016 年云南省地质灾害防 治方案(昆铁防洪电201612 号) 11、德铁办发201657 号德宏州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进一 步做好大瑞铁路德宏州段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12、云桂云铁工调2016315 号关于召开防汛抗灾电视电话 会议的通知 13、大瑞指工调201649 号-大瑞指挥部关于转发局防洪办 关于防范 3 号台风影响启动暴雨预警的紧急通知等防汛防灾文件。 14、铁路总公司总公司防洪办关于加强铁路沿线山洪地质灾害 防范的通知(防洪办电20167 号) 五、工作原则及流程五、工作原则及流程 5.1 工作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与应急处置相 结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司利益。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经理部协调下,分管部门按照各 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统筹安排,属地为主。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 挥以各部门负责人为主,实行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制。相关部门应与当 地政府密切配合,协调指挥。 4、实用为主,加强演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工作,做好预防 和预案演练,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把应对安全生产突发 事件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 5.2 工作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风险 源和环境因素的辨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 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 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 图: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11 - 六、防洪重点六、防洪重点 三台山隧道进口、出口、1#斜井、2#斜井、芒市河大桥、桦桃林 隧道 1#2#3#4#、雷震山隧道、橄榄坡 1#2#隧道、临近河道水中施工 (龙陵三线大桥和坝湾河特大桥),河道施工便道(龙陵三线大桥和 坝湾河特大桥)、便桥(龙陵三线大桥、坝湾河特大桥、G320 国道进 1#搅拌站)、施工平台(龙陵三线大桥和坝湾河特大桥)、驻地防护 (龙陵三线大桥、坝湾河特大桥、橄榄坡 2#隧道出口、雷震山隧道驻 地),施工人员、机具设备的安全、各分部临时驻地、各拌合站、钢 筋场等。 七、应急指挥组织及救援程序七、应急指挥组织及救援程序 7.1 一分部应急指挥组织结构 为防止应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扩大,达到预防为主、有备无 患、处理得当、损失和影响最小的目的,项目部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 援指挥中心。其组织结构如下: 组 长:李琨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 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组建抢险队、救护车 配备应急物资、设备 应急知识教育及演练 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 进行评审、修 订 未发 生 发生 副组长:张万堂 韩福林 于志国 成 员:穆垣宏 万云乾 刘伟超 张建国 游树斌 张喆 郭 晓伟 关洪喜 武俊明 赵晓宁 下 设: 通讯联络小队 张 华 张建国 技术支持小队 穆垣宏 万云乾 抢险抢修小队 游树斌 张喆 郭晓伟 现场保卫小队 韩福林 于志国 医疗救护小队 关洪喜 武俊明 后勤保障小队 张万堂 赵晓宁 抢险应急人数计划 40 人,主要组成为现场技术员、领工员、安全 员及现场作业人员。 7.2 二分部应急指挥组织结构: 组 长:冯建生 副组长:陈冰 胡德全 秦建伟 李 胜 成 员:刘广昌 成俊文 史振伟 刘佳男 赵鑫 曹朋 郭超 杨少先 杨和全 王联合 肖雪飞 于红伟 杨卫国 下 设: 通讯联络小队 杨林鹏 张小明 郭仁财 技术支持小队 陈瑞敏 曹晓洋 庞 帅 陶成文 戴明 抢险抢修小队 刘广昌 胡德全 刘佳男 杨和全 曹朋 现场保卫小队 李 东 杨军庆 王立墩 饶洪波 医疗救护小队 杨卫国 郭 超 杨军庆 王英杰 后勤保障小队 高 峰 王鸿儒 赵 鑫 孙秀民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13 - 抢险应急人数计划 40 人,主要组成为现场技术员、领工员、安全 员及现场作业人员。 7.3 四分部应急指挥组织结构 组 长:张建飞 副组长:李建军 张英军 张顺 成 员:刘红伟 王凯军 朱建明 张金淼 林锡华 高庆轩 魏光晶 陈绍华 罗功朝 刘精松 孙刚 王建荣 凌泽杰 吕宝成 田运涛 下 设: 通讯联络小队: 席海龙 林锡华 吕宝成 胡卫平 技术支持小队: 李建军 张 顺 凌泽杰 邓建国 抢险抢修小队: 张英军 朱建明 孙 刚 吕宝成 现场保卫小队: 张志超 林锡华 王建荣 翟红亮 医疗救护小队: 罗功朝 刘红伟 王凯军 蔡占红 后勤保障小队: 魏光晶 陈绍华 高庆轩 牛宣茂 抢险应急人数计划路桥综合架子队 25 人、隧道第一架子队 23 人、 隧道第二架子队 27 人。 7.4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7.4.1 组长职责: (1)负责总体协调本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应急处理工作及建立应 急步骤。 (2)负责对应急处理所需的人、财、物提供保障。 (3)负责对应急处理工作中消极拖沓、玩忽职守、故意阻挠人员, 现场作出处理。 (4)负责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的恢复,并组织人员 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并裁决处理方案。 7.4.2 副组长职责: (1)具体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2)负责对本应急处理的人、财、物进行组织调度。 (3)负责组织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 (4)当组长不在场时,行使组长职责。 7.4.3 组员职责: (1)按各分管部门分工,保障职能渠道畅通,参加组织应急处理 工作。 (2)严格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 (3)按各分管部门职责,负责起草处理方案。 (4)负责思想稳定工作。 7.4.4 通讯联络队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施工人员 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与外界应急单位的联系 保持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7.4.5 技术支持队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由局部到整体的应急方案和 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队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负责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15 - (4)负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 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7.4.6 现场保卫队职责: (1)负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事发地内抢险救护的正 常运作。 (2)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3)抢险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7.4.7 抢险抢修队职责: (1)负责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防止其受到二次伤害。 (3)抢险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组组长并对结果进 行复查和评估。 7.4.8 医疗救治组职责: (1)负责在外部救援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 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负责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 受害者。 7.4.9 后勤保障队职责: (1)负责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 的供给。 (2)负责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和设备。 7.4.10 项目各分管部门分工: (1)项目经理(组长):负责组织项目部的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2)项目党委书记、总工、副经理(副组长):协助总指挥负责 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2-1)党委书记: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工作,组织事 故善后处理。 (2-2)总工程师:协助指挥现场事故处置时的技术指挥工作。 (2-3)生产副经理: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的协调、调度工作。 (3)工程部负责人:负责事故现场抢修救援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 作及组织事故救援中人力资源的调配工作,并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 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4)物设部负责人:协助组长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 挥及负责抢救救援物资、设备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5)安质部负责人:负责组织现场的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 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组织对抢险人员进行必须的抢险知识教育培 训以及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6)财务部门负责人:保证事故救援所需资金投入的及时到位。 负责为所有施工人员统一购置保险,负责与地方医院建立签定正式的 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应对。 (7)综合部负责人: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代表项 目部接受媒体采访,并代表项目部如实对外发布有关信息。协助党委 书记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工作,并负责伤亡、中毒人员的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17 - 有关必需品的供应工作。 7.5 紧急通讯联络 紧急报警电话 110 紧急救援消防电话 119 急救中心电话 120 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电话0692-2119766 7.6 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单位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报 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 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 110、120、119 联系增援。 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接报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组组长,组长接报 后应立即下达启动应急预案命令,指挥有关部门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勘察事故情况,通知相关部门就近调动救援队伍、机械设备实施应急 救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汇报。应 急事故处理流程如下图: 7.7 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和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八、风险分析八、风险分析 隐患类别存 在 问 题控 制 措 施 遇六级强风(10.813.9m/s)及以 上风力 施工现场起重运输机械应复位停 止作业 遇连续暴雨(24h 降雨量 50100mm)及以上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确保河 道流水畅通,基坑排水及时。 急救物资不能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定期对急救物资进行检查,发现 质量问题、数量不够立即申报更 换、填补。 脚手架、模板搭设不牢固 加大巡查次数与力度,每班安排 2 人巡查,发现脚手架不稳固或围 堰不够牢靠的地段,立即组织人 员加固。 施工平台不够牢固 巡查小组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检 查,发现不牢固地方立即上报, 由项目部组织人员或机械进行加 固。 洪涝灾害 施工平台高度不够 定期对施工平台检查,按照设计 要求设置围堰高度,再根据天气 变化情况酌情考虑加高。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19 - 二级平台上围挡高度不够 前期准备足够编织袋,并装满泥 土,外铺一层彩条布。当暴雨、 雨季来临,水位急剧变化时,立 即加高二级平台围挡,围挡高度 大体与施工平台高度齐平。 接近警戒水位时未预警 安排专职人员密切观测水位变化 情况。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发 现接近警戒值,立即报警,安排 人员、机械撤离。 基坑雨水不及时排出,浸泡基坑 成立抽水小组。设置排水沟及降 水井,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进 行基坑降排水。 洪 涝 灾 害 雨季期间,临河基坑、土质松软基 坑,设计要求先支护后开挖的基坑, 未按设计施工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要 求;雨季期间施工,施工组织安排 不妥当,基坑开挖后四周未施工积 水坑,抽排水设备预先准备不足; 巡查小组定期对施工围堰进行检 查,发现不牢固地方立即上报, 组织人员、机械进行加固。 雨季期间施工,取弃土场是否已按 设计图纸施工了挡护工程、完善了 排水设施及必要的边坡防护工程; 雨季期间施工,隧道洞口在进洞前, 是否已按设计图纸施工完毕边仰坡 防护工程、洞顶截水天沟是否已施 工完毕; 施工便道、驻地、弃渣场、驻地等 排水沟排水不畅通、排水沟损坏; 安排专人进行寻查,项目分部每 周对管段内排水沟排查,及时疏 通、修护 九、预防与预警九、预防与预警 9.1 预防措施 制定防汛、防洪计划,确保施工期间安全渡汛。 分部成立由分部经理任组长的防洪领导小组,各架子队成立防汛 抗洪抢险小分队,负责本施工段的防洪工作。 洪汛期之前,对本单位驻地、工地、料库、料场等进行全面检查, 了解水情和排水情况,查看有无水害隐患,对施工点及时疏通排水设 施,保证排水畅通。 在汛期施工用的机具、材料、设备等,放置在不易被水淹没的高 处。因施工需要或地形限制必须设在河滩和低凹地时,采取措施防止 被水淹和洪水冲走。 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针对本工程的防汛重点,准备充足的防汛 物资、器具,专库存放,非防洪不准动用。 汛期前,由项目经理部安全负责人对全标段防汛工作进行一次全 面大检查,每周进行分段排查,及时消除隐患,保证汛期施工安全。 防汛期间,领导干部 24 小时轮流值班。防汛重点工点设专用通讯 工具,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洪汛期准备充足的器材、运输工具及 劳力等,以备应急抢险。 9.2 应急响应 在发生事故后,现场安全员、技术员、领工员应立即向分部及项 目部应急救援指挥组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21 - 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应组织有一定救护常识的人员对受伤人员 进行现场救护(如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等措施)或护送伤员去医院救 治,保证第一时间的救护工作。应急小组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 场,立即疏通交通要道。就近的应急救援人员要使用适用的器材进行 救护被困人员。各专业处置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领导组职 责,迅速组织力量展开工作。 9.3 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 伤人员信息。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十、外部援助系统十、外部援助系统 与相关单位建立快速联系通道,以便及时处理问题,主要有:德 宏芒市应急办、消防部门、德宏芒市公安分局、德宏芒市人民医院、 德宏芒市安监局应急救援办公室、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市区防 内涝抢险指挥部办公室等。 德宏市应急办德宏公安分局电话德宏芒市消防支队:119 德宏芒市人民医院德宏芒市市安监局应急救援办公室市应急联动中心:110、119、120、122 十一、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十一、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1、确定事故应急救援终止应急,恢复自觉秩序,由应急救援指挥 组组长决定。 2、当事故已确定消除,由应急救援指挥组组长发布事故危险解除。 3、通知各部门、各施工班组、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4、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取证调查。 5、总结、评估应急救援反应措施。 十二、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十二、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 抢险救援结束后,由监理单位主持、业主、设计、咨询等相关单 位参加的恢复生产会,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下 步恢复生产应采取的安全、文明、质量等施工措施和管理措施。施工 单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恢复生产: 1、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对受害人或受害单位进行领导慰问 或团体慰问,对良性事迹加强报道。 2、严格落实公司 ISO9002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学习应急预案,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将创优 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队,责任到人,从单位工程到分部、分项直至 工序。 3、健全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管理,建立矩阵管理。完善安全、 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整个项目形成一套严 密完整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各级、各部充分发挥管理的机能、职 能和人的作用。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23 - 4、依据安全、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制定安全、质量检查计划制度, 形成安全、质量管理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 5、做好技术、试验、测量、机械、施工工艺、后勤等各项保证工 作。 6、对恢复生产确保资金投入不受阻。 7、确保设计、施工方案可行,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利用现场存 有的机械、设备和材料。 8、及时调用后备人员和机械设备,补充到该工区,进行生产恢复, 尽快达到生产正常。 抢险结束和生产恢复后,对应急预案的整个过程进行评审、分析 和总结,找出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评审及修订,使以后的应急 预案更加成熟,遇到紧急情况等能处理及时,将安全、财产损失降低 到最底限度。 十三、宣传、培训十三、宣传、培训 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组织应急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 灾、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工作。 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的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 培训和业务培训。 3、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 案训练和救援。 4、演习,演习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及留存影像资料。 十四、奖励与处罚十四、奖励与处罚 (1)项目部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 表彰和奖励。 (2)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事故和险情或在应急救援工作中 有其它失职、渎职行为的,按照国家相关法规、集团总公司和公司制 度,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五、附件十五、附件 15.1 应急物资存放地 各分部按要求在库房将应急物资存放,机械采用现场施工机械, 现场设机械设备存放区。 15.2 一分部应急救援物资 橄榄坡 2 号隧道驻地 序号物资名称单位数 量备 注 1铲把把10 2手摇报警器台1 3折叠医用担架付2 4医用药箱个2 5氧气袋个2 6应急灯个4 7洋铲个10 8铁线&10 大卷卷4 9对讲机台2 10救援绳条2 11编织袋(新)个5000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25 - 12灭火器 4KG个20 13手电筒(好)个10 14灭火器 4KG个20 15消防架套1 16消防桶套2 17消防铲个2 18消防钩个1 19消防斧个1 15.2.1 应急救援电话号码表 联 系 电 话序 号 姓名(单位)职 务 移 动 电 话座 机 1李琨经2韩福林安全副经3穆垣宏总4刘伟超安5于志国生产副经6张喆工7万云乾技8刘冬冬技9游树斌物10郭晓伟领工11李华权办公12芒市市人民医院急救电13芒市安监急救援办公15.3 二分部应急救援物资 应急储备物资进场后,应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储备材料及 机具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储备 序号机物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 量储备地点 1应急灯个4应急物资库 2沙袋袋5000应急物资库 3车辆辆2施工现场 4离心水泵QY-7台2应急物资库 5手电筒个10应急物资库 6型钢 工 20、工 36 吨5施工现场 7方木100100方5应急物资库 8防雨布块5应急物资库 9中砂方40施工现场 10担架副2应急物资库 11氧气袋个2应急物资库 12应急药箱个2应急物资库 13挖掘机台2施工现场 14手机部10办公室 15对讲机部4应急物资库 防洪专项应急预案 - 27 - 16报警器个2应急物资库 15.3.1 应急抢险电话号码表 联 系 电 话 序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