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2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3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4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编号:0601030245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院 (系) 经济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 成 绩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2010年6月2日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 由我本人独立完成。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在文中指出,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撰写和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如在文中涉及到抄袭或剽窃行为,本人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及责任。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萎缩,出口竞争力下降,该行业的发展面临挑战。研究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现状、问题与相应对策,应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定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而提出该行业出口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出口竞争力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出口竞争力;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需求abstract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so far, china is the largest country to produce and export textile and clothing.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oming of post quote time and financial crisis, the export decreases,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is undermined and the development is affected. the study of the textile and clothing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ctuality, problems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 has practical meaning and academic value. in virtue of relevant study produc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theory bas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frame which are emphasized particularly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key word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of china;international demand目录一、绪论.1(一)选题背景.1(二)选题意义.2二、纺织服装业的贸易现状.3(一)世界纺织服装业的贸易现状.3(二)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现状.3 1出口规模.32出口市场.4三、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5(一)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系.5(二)出口竞争力的定义.5(三)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51生产要素.5(1)劳动力.6(2)原材料.6(3)资金、技术和装备.7 2.需求条件.7(1)市场需求分析. .7(2)消费者的成熟度.8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8(1)相关产业纺织机械业.8(2)支持性产业展览业.94.企业结构和竞争战略.9(1) 竞争战略.9(2) 企业结构.9四、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存在的问题.11(一)成本上升的压力大.11(二)技术装备水平低.11(三)国际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11(四)缺乏知名品牌.11(五)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12(六)产业集中度较低.12五、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措施.13(一)企业层面.131了解市场需求和实施市场多元化.132品牌战略.13(1)提高品牌意识.13(2)提高产品的质量.13(3)重视品牌设计.133创新战略.14(1)思想创新.14(2)科技创新.14(3)设计创新.144人才战略.14(1)引进高素质人才.14(2)加强培训.15(3)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155企业重组和产业升级战略.156“走出去”战略.15 7产业集群战略.15(二)产业协会.161建立完善出口预警与监测机制.162开展行业内部交流,加强信息沟通.163制定产业规范体系和政策,维护产业健康发展.16(三)政府层面.161促进经济的发展, 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162发展教育,加快人才培养.173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投资.17六、结论.18致谢.19参考文献.20附录.21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一、 绪论(一)选题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纺织服装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5 以上。同时纺织服装业也是我国效益最大的行业之一,有巨额贸易顺差,也是我国积累资金的重要渠道。在我国纺织服装业是一个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我国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因此增加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保持其稳定发展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的全部取消后,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划分以及利益分配的格局都发生了变化,纺织服装出口的竞争也由争夺配额转变成产品品质、质量的竞争,而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自主品牌少,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出口时市场议价能力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企业这些自身的缺点严重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措施、sa8000 等新的贸易壁垒的频繁应用。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日本、欧盟等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衰退,消费支出缩减、贸易金额下降。而美国、欧盟分别占据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市场约14%和22%的份额 数据来源于中国纺织服装业进出口商会网页/logout_submit.jsp?url=/information/index.jsp.。因此美欧市场的改变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一是国际市场消费萎缩直接导致订单减少,纺织服装的出口下滑;二是以美国为主的很多国外采购商资金周转困难,越来越多的公司倒闭,最终资金压力转移到中国出口企业身上。而且在次贷危机期间,人民币有所升值。人民币大幅升值意味着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有关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销售利润率将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 数据来源于冯娅娟.提升我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措施初探j.现代财经,2008 年第4 期:75-78.。据海关统计,2006、2007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率分别为27.87%和19.40%,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15%的增长。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1670.75亿美元,同比下降9.8% 数据来源于中国纺织服装业进出口商会网页/logout_submit.jsp?url=/information/index.jsp.。同时,越南、印度等国纺织服装品生产总量的快速增长也给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有个全面的分析和判断。(二)选题意义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传统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随着全球纺织服装品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不仅迎来了发展的机会,而且也面临更为广泛、复杂、尖锐和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新的环境下,不断提升该行业的出口竞争力,不仅关系到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持续发展,也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分析当前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不管是对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还是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 纺织服装业的贸易现状 (一)世界纺织服装业的贸易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纺织服装品贸易一直由发达国家主宰。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英、德、法四国占了世界纺织服装品贸易的一半以上。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明显上升,在80年代时中国纺织服装业快速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目前世界上已经形成亚洲发展中国家、欧盟和北美三个各具特点的纺织服装品贸易区域,亚洲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纺织服装品的主要供给国,而北美、欧盟发达国家是世界纺织服装品的主要需求国。几个主要供给国的出口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00-2007年世界部分国家纺织品服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14.6415.6317.5319.9721.0424.0727.1829.35印度3.423.163.423.283.013.373.683.27韩国5.004.464.053.472.332.712.322.11墨西哥3.162.952.822.392.081.971.611.26土耳其2.863.083.493.843.893.953.683.90孟加拉1.281.631.301.221.071.391.941.85巴基斯坦1.871.951.992.162.022.342.151.92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2000-2007)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二)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现状 1出口规模长期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品的出口规模迅速增长。但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率降低。(如表2所示) 表2 全国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货物贸易纺织服装所占比例%纺织服装的增长率%20069691.001440.001486-200712180.201712.1014.0618.90200814285.501852.2012.978411670.7513.90-9.80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纺织服装进出口商会数据整理而得 2出口市场 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前6位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德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如表3)。在超过十亿美元的出口市场中,吉尔吉斯斯坦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93.5%,成为我国纺织服装品的第六大出口市场。 表3 2008中国纺织品服装前六位出口市场统计表 单位:万美元序号国别(地区)出口金额占出口市场比重%1美国253730113.702日本213266411.513中国香港19996658.644德国7937904.295俄罗斯7124823.856吉尔吉斯斯坦6351923.4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纺织服装进出口商会数据整理而得 长期以来,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纺织服装的出口占该行业总出口的六成以上。正由于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较强的依赖性,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很容易受几个主要进口国市场的影响,它们市场的任何变化都易引起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不稳定。同时,随着纺织品一体化的实现,这些国家为了遏制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这也使我国纺织服装品的出口减少。而且,由于日本、美国和欧盟都是比较成熟的市场,己经达到相对饱和的状态,市场需求从量的角度看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发达国家的进口数量将不会有大的增加。三、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一)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出口竞争力是狭义上的国际竞争力,是指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所表现出的竞争力,是直接反映国际竞争能力的外显层竞争力。外显层竞争力包括市场有效性、生产力及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而其中市场有效性即产业对国际市场占有能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最终结果。市场竞争结果即出口竞争力是外显层最外层内容。有学者论证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将集中且直接表现在某国该产业产品在出口市场的绩效上。在评价体系上,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指标,包括从进出口数据、价格、成本、生产率等指标方法来评价国际竞争力,而出口竞争力主要过进出口数据来研究与评价,它是研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 资料来源于程媛媛.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10.(二)出口竞争力的定义巴拉萨( balassa ,1964 )根据竞争所产生的地点将国际竞争力分为两种。一是各国商品打入世界市场后,可增加出口能力的出口竞争力;二是在本国市场与进口商品经过竞争,从维持市场占有率的本国商品防御能力或进口对应力上的国际竞争力两种。fleming & tsiang(1956)将出口竞争力定义为“在海外市上,影响出口率的出口供应体制”。可理解为一国产业的特定商品在海外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产品、企业、产业,长期维持及扩大比较优势,具有在海外市场的保证能力或者原有市场的维护能力。 资料来源于韩真姬.韩国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三)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 资料来源于陈丽珍,程媛媛.浅析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因素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第12期:37-39.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是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的著名理论。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的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需求条件。包括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成熟度。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主要分析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竞争战略和企业结构。下面分别介绍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四个因素。 1生产要素 (1)劳动力劳动力素质。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因此高素质人才对我国纺织业服装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首先,现在纺织服装业具有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趋势,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增加高新技术的应用,这当然不可缺少高技术人才。其次,品牌是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只有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才能创造知名品牌。再次,低碳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原材料的创新也是很重要的的一方面。然而,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职工主要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缺少受过良教育、具有丰富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优秀设计师、工程师、企业管理人才,不利于出口竞争力提升。 劳动力成本。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纺织服装业在我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该行业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但近年来由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业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正逐渐消失:中国目前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力成本是0.76 美元/小时,而印度、印尼、越南分别为0.67 美元/小时、0.55美元/小时和0.28 美元/小时 数据来源于杨金玲.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9):88-95.。同时新劳动法的实施也从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 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劳动力成本上涨达30%。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的利润空间将因为成本的上升而缩小,其出口竞争力也将会减弱。 (2)原材料 棉花是生产纺织服装的基本原料资源,我国是生产棉花的主要国家。由表4可知,2005-2009年,中国棉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 2009 年中国棉花产量达7,185公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06%。虽然我国的棉花在产量上具有绝优势,但由于棉花价格不断增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原材料成本就不断上升,这就削减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国内棉花价格在1988 年还只相当于国际市场价格的65.47%,到2008 年就涨到相当于国市场价格的93%。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 表4 世界主要产棉国棉花产量表 单位:1000 公吨20052006200720082009中国61837729805677957185印度41484746535648995443美国52014700418227902885巴基斯坦22132155193819602003巴西10231524160211971197乌兹别克斯坦1208116511651002980澳大利亚610294139316414其他48204238380033233028总计2540726552262382328123135资料来源:usda 棉花市场分析报告(2009) (3)资金、技术和装备资金情况。2008 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纺织服装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快速下降。从不同地区来看,虽然东中西部的纺织服装行业固定投资增速均较上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但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调整的步伐仍在不断加快。据统计,2008 年,东部地区纺织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了3.62%,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速分别达27.05% 和28.43%。东部地区占全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降低,从上年的66.56%下降到了60.10%,而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投资比重相应提高了6.46 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于杨金玲.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9):88-95.。技术和装备。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不断引进配备电脑的先进服装设备,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美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服装cap/cam 系统,日本、法国的先进机电一体化缝纫设备,美国、法国、瑞典的电脑吊挂生产系统及mic 服装管理信息系统等。但从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看,我国装备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10-15 年的差距。2需求条件 (1)市场需求分析市场是所有产业的立足点,更是民生产业的生命线。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为1852.20亿美元,2009年出口总额为1670.75亿美元,同比下降9.8% 数据来源于中国纺织服装业进出口商会网页/logout_submit.jsp?url=/information/index.jsp.。一方面,我国的纺织服装品的出口主要是大宗、低档、初级产品,主要消费者是低收入者。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这部分消费者的收入降低,则这部分消费者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下降,大部分都去购买越南等国制造的纺织服装品作为替代品。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加剧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美国企业为主导,利用贸易保护手段来保护国内市场。例如2009年2月份出台的“购买美国货”就属于典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同时他们还利用反倾销、技术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手段来保护国内市场。这都会降低对我国纺织服装品的需求,使得出口订单减少,出口竞争力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又非常重要的作用。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促进国内纺织服装品消费与扩大国内产业纺织品的应用被列为稳定国内市场的两个主要任务。目前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农村地区纺织服装品的消费必将成为内需市场拓展的强大拉动力量。 (2)消费者的成熟度美、日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业的高档市场形象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成熟的、高要求的消费者。国外的消费者品牌观念很强、对时装趋势敏感、重视产品的质量,这会刺激产业进行创新。然而我国的消费者仍把价格作为选择商品最重要的因素,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市场的国际化,我国消费者的成熟度逐步提高。高收入阶层倾向于购买名牌商品,并且也知如何区分假冒商品,而且把高品质作为服装消费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1)相关产业纺织机械业纺织机械部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相关行业,它是生产质量和高附加值纺织服装品的基础。由于我国纺织机械业近年来的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也增强了。据纺机协会对1020 家生企业统计显示,2008 年,22个生产纺织机械的省市中有14个省市有产品出口。出口交货值排在五位的是: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五省市出口交货值合计占全部出口交货总额的88.94 数据来源于2009年1-5月纺织机械行业运行分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2009-7-29.。专业市场。中国拥有众多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目前共有包括浙江中国小商品城、常熟服装城、绍兴中国轻纺城、上海新七浦服装市场等全国纺织服装骨干专业市场在内的成员单位近100家,包含了逾300家专业市场。并于2007年1月1日建立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该联盟将切实推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规范性建设,使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在流通领域、品牌培育方面的作用,促进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水平提升,从而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全心全意为促进专业市场与产业同步升级、协调发展服务。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相关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信息收集、协调各企业行为、规范出口秩序、研究进口国反倾销法规与条例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支持性产业展览业伴随着中国服装经济的不断繁荣,服装专业展会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例如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自创立之初起,chic主办单位就把“引导中国服装行业进步、推进中国服装品牌发展”作为办展宗旨。如今,定位高端、资源丰富、运作专业、国际化程度高、不断变革的chic,呈现的是当今国内外服装行业的发展态势与国际服装市场未来的趋势走向,打造的是国内外服装企业市场开拓、品牌推广、商贸洽谈、国际交流的最佳商贸与时尚体验平台,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服装业的“风向标”、“晴雨表”。与纺织服装业运行相关的其他支持性产业包物流业、信息业和金融业等。尽管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本身基础薄弱,所以仍不足对纺织服装业提供有利的支持。 4竞争战略和企业结构 (1)竞争战略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和目标积聚战略等,基于品牌在纺织服装业的突出地位,本文主要以品牌战略为主兼顾其他。在出口过程中,大多企业没有自创品牌,贴牌仍是纺织品服装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没有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利润上升空间很小,这种状况无法适应国际纺织服装市场日益个性化、时装化和高档化的发展趋势。图1 反映了纺织服装产品的价值增长曲线。显而易见的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应该在价值曲线上由oem向品牌构建和设计方向移动。图1 价值增值曲线 (2)企业结构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私营企业。据海关总署统计,2008 年,我国私营企业出口纺织服装793 亿美元,增长11.1%,占42.8%;国有企业出口354.1 亿美元,增长0.7% 数据来源于中国纺织服装业进出口商会网页/logout_submit.jsp?url=/information/index.jsp.。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多属中小型,整体水平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行业内的企业大多是属于“散、小、弱”,并以加工型为主,一直未能摆脱数量增长型的出口发展模式,出口由来料加工起步并徘徊不前。四、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依据上述钻石模型中四个因素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中存在的六个问题。(一)成本上升的压力大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新合同法的颁布我国劳动力的价格上升。同时原材料棉花的价格也上升。这就会使得纺织服装业的成产成本上升,出口的价格上升,所以会削弱其出口竞争力。(二)技术装备水平低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世界纺织服装强国进入设备自化整合和技术改造阶段,我国至今只有10%左右国际先进设备,60%以上的设备处于一般和落后水平。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纺机生产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但绝大部分机型是在仿制和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而形成的,经过30多年的改造,技术得到一定的改进,但仍存在单机容量小、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和自动化程度差的缺陷,与国外同类设备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纺织服装品在劳动生产率、质量和成本上缺乏争力,从而出口竞争力降低。(三)国际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由于金融危机,国际市场受到很大的影响,对我国纺织服装品的需求减少。同时各国为了保护国内市场,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如美国的“购买美国货”措施。这些保护措施会使国际消费者倾向于该国国内产品而对我国纺织服装品的需求减少, 以至于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减少,出口竞争力减弱。(四)缺乏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有品牌的纺织服装产品和无品牌的纺织服装产品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我国纺织服装业产品开发和品牌运作比较薄弱,与世界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大规模地进行来料、来样加工和贴牌生产,或简单复制、模仿国外的产品,致使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的扩张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达国家始终控制着纺织服装品贸易的高附加值领域,并通过向海外生产基地转移、委托加工贸易、特许生产和销售等途径,控制着纺织服装业的最终销售网络,而且能够利用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廉价劳动力。因此我国无品牌的纺织服装行业面临附加值低,出口净利润低,出口竞争力弱的问题。(五)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这些年纺织服装业对外贸易出现了明显的“量增价跌”的形势,出口遇困的关键在于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基本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我国服装面料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服装类产品还主要是中低档产品,出口业务中来料加工占有的比重过高,缺乏创新设计能力和原创技术。主要产品结构在数量、品种、档次及生产工艺等方面都难以完全满足国际市场需要。而且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创新能力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和该行业的后续发展。(六)产业集中度较低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该行业的企业有“散、小、弱”的特点,产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关系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众多而弱小, 行业集中度较低, 与国外优秀企业的实力相比差距较大。五、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措施 根据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问题分析,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其出口竞争力减弱,只有寻找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根除产业顽疾,促产业升级和长远、健康的发展。为尽快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应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一)企业层面 1了解市场需求和实施市场多元化作为供给者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首先必须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对进口国的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调查,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此企业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如东南亚、独联体及拉美市场。同时国际市场需求倾向于质量好、有创意的知名品牌,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品牌、创新的战略把纺织服装行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变成技术密集型。2品牌战略我国纺织服装品主要的出口国家是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成熟度较高,他们重视产品的质量。在消费者看来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业企业要建立一些诸如路易威登、古奇的国际知名品牌,通过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际消费者,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提高品牌意识在国际市场上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消费者通过品牌来识别产品,品牌是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的桥梁。因此品牌的建立是企业创立持续、独立的无形资产的有效手段。实际上在市场上,品牌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产品的价值。(2)提高产品的质量质量是产品竞争的核心和灵魂。要抓质量先从硬件生产水平厂房、设备、技术、流程,再到软件生产水平产品定位、面料选材、款式、流行趋势的把握多方面的进行整合, 从面料入库到成品出库, 注重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国际化的品质, 为提高品牌竞争力打好基础。(3)重视品牌设计在打造纺织服装品品牌的时候, 应该尽力把握好产地与设计师的优势。通过与世界服装强国联姻, 与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达成协议, 成立服装研发中心, 把握国际服装的趋势, 同时可以借国际设计大师之名来提升自身品牌的竞争力。3创新战略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的对纺织服装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气候的变化,低碳经济的意识越来越强,消费者对低碳服装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纺织服装品的功能有更高的期望,例如免洗、防水。同时国际消费者大多追求时装潮流,对纺织服装的款式设计要求提高,淘汰的速度加快。因此为了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思想创新要实现企业创新首先要引导经营者转变思想观念,确立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巧,通过培训和交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同时,要引导员工打破对创新的神秘感,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创新。(2)科技创新企业应增加投资来实现产品的创新。企业应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大产品开发设计力度,提高特色产品档次,增加产品品种,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色环保型特色产品。重点发展低碳服装、功能增强的服装。使产品转向多样化和系列化。由最初满足消费者所必需物品向耐用、高档品牌、适应多元化的市场消费发展发展,开辟新市场,由数量主导型向质量、品种、效益主导型转变。 (3)设计创新企业要树立创新意识,拓宽服装的设计思路,模仿中要有改进创新,要有自己的产品特征,款式新颖,有新技术含量,吸引消费者从而赢得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赢得消费者信赖和品牌市场信誉。 4人才战略为了实施品牌和创新战略,满足国际需求,加强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就必须实施人才战略。(1)引进高素质人才纺织服装业的生产从面料、产品设计和开发、制造装备等都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同时随着国际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更重视健康、绿色、环保,对纺织服装品的要求提高,希望更加舒适。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因此企业应该增加投资在人才方面,用高工资来引进高素质人才。(2)加强培训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专业技巧和管理才能。因而应该加强员工培训,一方面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员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让员工体会到公司对他们的关心,增加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3)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尊重人才,完善内部沟通机制来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5企业重组和产业升级战略 积极推行产业的战略性重组,优化企业结构,全面提高生产效率。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要加快纺织服装业的战略性重组的步伐,增强企业的能力,从而加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一是要积极采用多种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资产组织形式,改造原有的国有企业,优化企业结构。二是要进一步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以适应市需求的变化,要改进营销方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减员增效”的工作,全面提纺织服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6“走出去”战略 入世以来欧美对我国本土制造的纺织服装品贸易的限制增多,因此我国该行业的企业应当认真探讨在国外投资办厂,将企业转到第三地进行生产的办法。这样可以与当地的相关企业建立利益同盟,绕开贸易壁垒,减少贸易磨擦;可以享受当地国的种种优惠条件,并受到当地政府法律的保护;还可以把对我国纺织服装品的“国际需求”改为“国内需求”。纺织服装品企业可以把目光由欧美发达国家转移到那些政局稳定、政策优惠、成本低廉的国家,把他们作为投资对象国,充分利用欧美对这些国家纺织服装品出口无设限要求的优势,为我国纺织服装品对欧美的出口开辟新的途径,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规避国际贸易风险。7产业集群战略产业聚集是纺织服装产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也是纺织服产业重要的组织形式,如何引导产业集群快速升级是关系到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因地制宜,好地发展各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不同的区域块状经济,要充分发挥科研设计和贸易集散地、纺织品和装生产加工的优势,加强合作与互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实现合作共荣。同时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益明显,配套相对完整,生产成本较低 产业与市场互动,成为纺织品服装的主要生产地。纺织产业集群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二)产业协会1建立完善出口预警与监测机制 在纺织服装业的贸易中,贸易壁垒和争端越来越多。纺织服装协会应加强搜集整理纺织服装品出口市场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向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